蒹葭滬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蒹葭滬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準確富有感情的背誦。
2.品味詩歌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準確富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1.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情景導入本課。
2. 簡介《詩經(jīng)》。
二. 朗讀 感知大意
1. 學生自由朗讀全詩,圈點生字。
2. 抽學生朗讀本詩,師生共同評價。
3. 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字音、語速、語調(diào)。
4. 學生自由朗讀本詩,把握語速、感情基調(diào)。
5.抽學生朗讀本詩,師生共同評價對語速、語調(diào)的把握。
6.引導學生說說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
7.各組推薦代表在班內(nèi)展示朗讀,評出優(yōu)勝組。
8.全體學生齊讀。
三.研讀 感悟意境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本詩,結(jié)合注視,組內(nèi)理解大意。教師巡視,答疑解難。
2.引導學生思考:景物描寫和“重章疊句”的作用。
3.學生感悟意境,
《蒹葭》譯文
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jié)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逆流尋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間。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干。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坡陡。逆流尋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蘆葦初生鮮艷,白色露水還沒完。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頭。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道路艱難又曲折。逆流尋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教學反思
今天講了《詩經(jīng)》中的《蒹葭》,看著孩子們被吸引了,很是高興,F(xiàn)在大致回憶一下上課的過程:
一、同學讀課文,注意要讀準確。(先個別讀,再齊讀)
二、我把一些重點字詞寫到黑板上,讓學理解記憶 (近義詞或反義詞放在一起,以便學生掌握詞義。)
蒼蒼 萋萋 采采 未晞 未已 水之湄 水之涘 溯洄從之 溯游從之 躋 右 水中坻 水中沚
三、邊讀邊口譯課文,兩人為一組交流。
四、通過讀,我們想到了一副美麗的畫面。用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描繪一下,并寫寫自己通過讀感悟到了什么。
學生們在回答時加上了一些想象。緊接著我讓他們談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們說到了主人對愛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還談到了他是惆悵的,對愛人感情是濃烈的,他是執(zhí)著的。
緊接著我又問可望而不可及是喜還是悲?孩子們說是悲,我談自己的觀點這也許是一種喜吧,因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讓孩子們繼續(xù)思考:這里的伊人僅僅是所愛的人嗎?學生們能談出這也許代表理想或者夢想。我說這又何嘗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寫照呀。一生都在追求夢想的路上。
在本詩的重章疊句手法運用上,我以下面的文體形式引導:三小節(jié)的內(nèi)容幾乎是重復的,那能不能去掉兩小節(jié)?學生說不行,那樣感情就不強烈了。我說這樣看似重復,實際又不是完全重復的寫法就是“重章疊句”,它的表達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詩歌的音樂美。
這時鈴聲響起,沒有給學生們當堂成誦的時間了。本來覺得一節(jié)課處理這首詩時間會很寬松,結(jié)果時間很緊張?吹贸龊⒆觽兪窃谥鸩竭M入文章,沒有當堂成誦實在是有些遺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個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許多年之后,他們經(jīng)歷一些事后,再想起這首詩會會意去微笑吧。
【蒹葭滬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上海中學《蒹葭》教案、課堂實錄及教后記(滬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蒹葭教案01-28
《蒹葭》的教案03-24
《蒹葭》的教案09-12
詩經(jīng)蒹葭拼音版12-25
詩經(jīng)蒹葭的拼音版02-10
語文《關雎》《蒹葭》11-10
蒹葭蒹葭蒹勒個葭高中作文09-20
蒹葭課堂教案01-22
《詩經(jīng)·蒹葭》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