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滬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4 18:32:39 教案 我要投稿

蘇幕遮滬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幕遮滬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幕遮滬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學習目標】

  1、感受詩詞創(chuàng)造的意象和豐富意境,品味詩意。

  2、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風格,體會詞中作者的情感。

  3、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1、感受詩詞創(chuàng)造的意象和豐富意境,品味詩意。

  2、培養(yǎng)鑒賞詩歌的能力。

  學習時數(shù):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學案:

  作者簡介:周邦彥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贊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妙解音律,善于作詞,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他的詞富艷精工,自成一家,有“詞家之冠”、“詞中老杜”之稱。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二. 賞析學案:

  1、.上闋寫了那些景,作者的心情有什么變化?

  明確:煩悶---歡快

  2、作者感情的變化主要是通過哪個字或哪幾個字表現(xiàn)出來的?分析這幾個字的妙處.

  明確:“呼”和“語”。

  A.擬人:“呼”字,極為傳神,充滿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曉窺檐語”,更是鳥雀多情,窺檐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致。

  B.反襯:“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以鬧寫靜寫法,

  3、賞析一下這一首詞的中的名句“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明確:清新的綠荷葉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細的觀察水珠被蒸發(fā)的過程,形象細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葉搖動,這一定有響動,因此又引出音樂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一“舉”字,寫出了荷葉雨后挺立水面的勃勃生機,動景如生,令綿綿的上片有了風骨,而又不失風韻。視點上,作者是很考究的。先一個雨珠,后擴大、降低到水面,最后遠望整個池塘,仿佛在攝影一樣。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cè)面,運用不同的鏡頭攝下了荷花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

  4、下闋寫了什么情?

  明確:對家鄉(xiāng)朋友的濃烈思念。

  5、《蘇幕遮》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體會一下這景和情聯(lián)系的紐帶是什么,是通過哪個意象反映出來的`?

  “風荷”。詞人由眼前的荷花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錢塘,由寫景很自然地過渡到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6、誦讀這首詞的上闋你將用一種什么樣的語氣和語調(diào)誦讀?“風荷舉”三字是輕讀還是重讀?下闋誦讀時你將用怎樣的語氣和語調(diào)誦讀?

  上闋格調(diào)活潑,誦讀時有一種歡快之感。“風荷舉”要重讀,體現(xiàn)出荷花英姿颯爽的樣子。下闋要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格調(diào)輕柔,語速要慢,應(yīng)該充滿深情。

  7、王國維認為這首詞中“水面清園,一一風荷舉”兩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國維的這句評價?

  這寥寥數(shù)語就描繪出荷花的風姿。特別是“舉”字,仿佛使我們看到風荷亭亭出水的婀娜風姿。王國維稱之為“最能得荷之神理者”是極其恰當?shù)脑u價。

  三.課堂練案:

  (一)《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1、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登樓遠望,抒發(fā)了詩人離鄉(xiāng)別友的悲苦和對摯友的深情懷念,流露出對時事艱危、環(huán)境險惡的憂傷和不平。

  2、這首詩情景交融,結(jié)合詩的第二聯(lián)作具體分析。

  第二聯(lián)中,芙蓉與薜荔象征著人格的美好與芳潔;驚風、密雨映射敵對勢力。暴風肆虐,抽打著水中的芙蓉;密雨施狂,侵襲著墻上的薜荔。是景語,更是情語,是詩人仕途險惡的寫照,詩人對險惡處境的憂慮和憤慨溢于言表。

  (二)《菩薩蠻》

  1. 閱讀這首詞,給這首詞加一個題目。

  梳妝或曉妝

  2. 有人說“弄妝梳洗遲”中“弄”字最奇,是一篇之眼目,請簡析其妙處。

  詞中女子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表現(xiàn)出一種落寞之感,而“弄”字含有一種賞玩的意思,表現(xiàn)女子在梳妝時的自我欣賞之意,通過這個“弄”字可以形象地表現(xiàn)出一個美麗而無人欣賞的女子內(nèi)心的孤寂無奈。

  3. 有人認為詞的最后兩句是畫蛇添足,應(yīng)該刪去,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說明理由。

  不可刪去。最后一句寫女子梳妝之后的衣著,可以說是精致時尚。但是這樣美麗的裝束卻無人欣賞,而且“雙雙金鷓鴣”有反襯的意味,反襯自己的孤獨和寂寞。結(jié)尾這一句可以說是含蓄地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情感,很有韻味,不可刪去。

  《蘇幕遮》詞賞析

  蘇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作者簡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朝進士。慶歷三年(1043)七月,授參知政事,主持慶歷改革,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次年罷政,自請外任,歷知州、鄧州、杭州、青州。卒謚文正。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卓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有《范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

  [注釋]

  ①此調(diào)為西域傳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詞家用此調(diào)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雙調(diào),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②黯:形容心情憂郁。黯鄉(xiāng)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羈旅之思。

  [賞析]

  這首詞抒寫思鄉(xiāng)之情、羈旅之思,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

  “碧云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xiàn)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后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化用。“秋色連波”二句,落筆于高天厚地之間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的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于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在這里,碧云,黃葉,綠波,翠煙,構(gòu)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一句,又將青山攝入畫面,并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點出所狀者乃薄暮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zhuǎn)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已隱寓其中。“芳草”歷來是別離主題賴以生發(fā)的意象之一,比如相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寫“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清平樂》寫“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可見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鄉(xiāng)魂”二句,直接托出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xiāng)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xiāng)愁。“除非”一詞,強調(diào)舍此而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xiāng)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除了。“明月樓高”一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xiāng)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不由得發(fā)出“休獨倚”之嘆。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之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于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全詞低徊婉轉(zhuǎn)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不愧為真情流溢、大筆振迅的千古名篇。

  《蘇幕遮》原文和譯文

  原文: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白云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xiāng)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蘇幕遮滬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愛因斯坦與藝術(shù)滬教版高二上冊語文教案10-13

滬教版小學語文上冊期末試卷07-05

水調(diào)歌頭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10-13

草莓(滬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shè)計12-06

滬教版外婆的手紋教案06-12

滬教版外婆的手紋教案08-29

滬教版高中語文《說數(shù)》教案02-17

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9-28

蘇武傳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10-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777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免费在线视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