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案

時間:2022-10-19 16:17:15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品德與社會》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品德與社會》教案范文合集9篇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1

  第四單元

  第一課學看平面圖

  教學目標:

  1.了解平面圖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簡單的平面圖,認識平面圖中的方向及圖例,能在平面圖中找出某一地點的位置。

  3.學習畫簡單的平面圖,能認識顯示生活中處于相對空間位置的事物,并用簡單的圖形表示出來。

  課前準備:

  (生)1.收集各種平面圖,嘗試自己閱讀,看看從平面圖中能知道些什么。

  2.去附近的公園、商店、醫院、社區、學校……等處去查看平面圖,并嘗試根據平面圖在實地走一走,看一看。

  3.彩筆

  (師)1.準備一張學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圖

  2.準備一些寫有XX平面圖的卡片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說一說導入(謎底為地圖)

  1.猜謎語

  2.師出示準備的平面圖,請生說一說“它”叫什么名字?

  二、學生交流活動

  1.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平面圖。

  2.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種平面圖,并簡單說明在哪里找到的。

  三、初識平面圖

  1.你問我答認識平面圖(學生根據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圖的知識問小組同學,或者問老師)

  2.自由組合,結合實踐,研討怎樣看懂平面圖

  四、再識平面圖

  1.師出示學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圖讓學生認指,說一說

  2.學生互相“考一考”

  3.課后延伸(請生到這個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課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課前師將制作的卡片秘密發給幾位學生)

  1.師假設要去某個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們認識的“誰”來幫忙呢?

  2.生拿著卡片走出來大聲說“我——(某平面圖的的名稱)來幫忙,并把卡片貼在黑板上。

  小結并導入下一個活動:(同學們現在都知道了平面圖可以給我們提供許多信息,有了它的幫助,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況,而且還可以找到我們要去的地方)正好,現在有二個小朋友遇到了困難,我們一起幫幫他們吧。

  二、幫忙設計游玩路線

  1.課件顯示放大的動物園平面圖(并配有二個小朋友的對話)

  2.學生分小組設計

  3.生匯報

  4.小組分角色模擬表演游玩的路線

  三、說說你的發現:(如:指向標、動物圖畫圖例、藍色表示。。。為下節課自己繪制平面圖鋪墊)

  第三課時

  活動過程:

  一、明確任務(畫學校平面圖)1-2分鐘

  二、學生自由組合到操場上觀察、商討、確定小組畫圖的方案(師到各個小組指導,提建議)(10-12分鐘)

  三、討論:繪制校園平面圖有什么要注意的問題(回到教室,3分鐘)

  四、學生分組繪制平面圖

  五、各小組展示介紹

  六、(延伸:回家按圖向家長或其他的親人介紹學校的情況)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提出的口號。

  2.發現不同人身上體現的道德美。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174~175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活動所需要的材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可以先從朗讀比較優秀的學生作業開始。然后教師朗讀:“愛國守法……”教師體溫學生:“你們在哪里看到過這些口號?懂得它們的含義嗎?”讓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予以補充或糾正。

  2.自由討論。請學生朗讀教科書第76頁下方的課文,并向學生說明本節課要進行“畫像活動”,請學生說一說他們希望為什么樣的人畫像,為什么。

  3.制作活動。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討論決定為誰畫像并動手完成畫像。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教科書第77頁豆博士的提示要求,提醒學生要進行分工與合作。

  4.展示與交流。每個小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畫像,并且按照第77頁下方的格式做介紹。

  5.教師,布置家庭作業。

  給教師的建議

  1.教師可以事先準備畫板或厚紙,以便同意全班作品的規格。

  2.鼓勵學生為普通人、平凡人畫像,不一定局限與英雄人物。

  3.提醒學生無論所選擇的是英雄人物還是普通勞動者,要說明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優秀的道德品格。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遠古時代人們生活狀況的了解,感受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艱辛與漫長,以及我國歷史的源遠流長。

  2.從食的角度,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的發展及其對世界的貢獻,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賞飲食文化的特點,感受飲食文化中閃爍著的祖先的智慧和創造。

  4.嘗試運用傳說,文物資料等拖冊和再現歷史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遠古時代人們生活狀況的了解,感受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的艱辛與漫長,以及我國歷史的源遠流長。

  2.從食的角度,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的發展及其對世界的貢獻,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培養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走進遠古時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生活的呢?讓我們一起去考察吧。

  小組交流自己緣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師: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們生活中會有哪些苦難和危險生:匯報自己的資料。:人類從誕生之初,就一直處在嚴酷的自然條件的考驗中,嚴寒酷暑,暴雨雷鳴,毒蛇猛獸。。。。。。為了生存和發展,我們的祖先在艱苦的條件下,運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不斷地摸索,開拓,經過漫長的歲月,一步補從野蠻走向文明。

  二.告別飲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飲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在謀取食物和社會方面與最初給人類有哪些變化?

  1.自己閱讀熟食的故事,從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圖片,刀耕水種,人拉犁,牛拉犁。。。。。讓學生觀察人們的耕作是怎樣一步步進步的?在漫長的生活,生產實踐中,我們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養成農作物,把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創造了農耕和飼養技術。思考:這對人類生活有什么影響?

  3.出示小資料我國是世界上培育出農作物最多的國家。。。。這是中華民族為人類的生存與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第二課時

  古人的歌謠

  1.出示課前農諺。(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調查表

  天氣的農諺

  節氣的農諺

  自然的農諺

  其他

  2.學生說說這些農諺,告訴了我們什么(自然現象和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從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3.農歷有二十四節氣,我們在日歷中找一找它們的名稱。再設想一下,這些節氣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中華食文化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什么?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千年來,人不僅學會了種植和養殖,還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食文化,

  今天我們來談談的食文化P31——P32。

  1.你們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團變面條、餃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書上的介紹,你還知道什么?(從習慣、講究、禮儀等方面引導)

  2.全班齊讀《奇妙的筷子》,讀后最大的體會是什么?你們還能舉出反映出祖先聰明的例子嗎?

  3.古代與現代食文化有哪些聯系呢?(以餃子為例教學P85)

  4.剛才有的同學說喜歡肯得基、牛排,那它們屬于——西餐。對,每個民族和國家,由于生活的環境和歷史文化存在著差異,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們比較一下,中、西兩餐各有什么特點?P33除書上的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5.:這兩課我們了解遠古時代的生活狀態,以食這一話題,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及對現代的影響,除了食文化,還可以從哪些地方再次感受這些呢?我們下節課再來探討。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對身邊生活的調查,了解社會生活需要各行各業,并明白它們與工農業生產部門之間的關系。

  2.了解社會生產部門中的各行各業之間的分工與合作的關系,并認識到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各行各業也在不斷變化著,相應地,人們會隨著行業的變化,可以變換行業。

  3.引導學生運用調查了解的探究學習方式,了解和思考社會現象。

  4.讓學生感受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給自己生活帶來的方便;懂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尊重他們的人格,感謝他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課前準備:

  1.給學生分發調查表,讓學生了解家里或周圍的人正在從事的行業。

  2.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互動,生成話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談論一個話題:生活中的各行各業。看了這個話題,你產生了什么疑問?

  (學生提問,師相機歸納小結:生活中有多少行業的人在為我們服務?他們的工作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師:今天,我們就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來進行探討。

  二、喚醒生活記憶,拓展生活經驗

  (一)他們為我做什么?

  1.感受一天中有多少行業的勞動者為我們辛勞

  師:剛才同學們問了,生活中有多少行業的人在為我們服務?

  我們不妨從一天的生活說起,今天早上你們吃了什么?

  (學生交流早上吃的早餐)

  師:早餐真豐富!當你手捧香濃的牛奶,品嘗可口的小菜時,你有沒有想過,它們經過多少人的手才到我們手里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看一段錄像,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有多少行業的勞動者已經開始了忙碌?

  2.觀看錄像(出示課件)

  晚上在路上各種車輛在行駛;

  很多奶點的工作人員開著小型車進配貨場領奶,從大車上卸奶,裝到小車上;

  送奶員來自己的牛奶供應點領牛奶,騎上自己的三輪車送奶;

  送奶員到達自己服務的小區,保安查他的證件,允許他進入小區;

  送奶員把牛奶放進了奶箱;

  環衛工人清理垃圾;

  蔬菜批發市場呈現出忙碌的景象;

  運菜的人在趕路;

  運菜的人把菜擺在攤點上;

  小區內清潔工把扔在外面的垃圾放進垃圾箱;公路上,灑水車在灑水,清潔工在掃街道。

  3.交流討論

  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觀看錄像的感受)

  師: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好!

  4.說自己日常生活

  師:從白天到夜晚,還有哪些人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請說一說你親身經歷的事。

  (學生可能會說,我們穿的衣服先有農民種棉花,再由工人紡紗織布,然后裁剪,最后做成衣服;還有人運到商場,有人賣衣服,然后我們的爸爸媽媽去買;在學校不懂的問題,教師會教我;有的同學家離學校很遠,他們坐車來學校,司機會幫助他們;出去游玩時,導游會給我們講解,安排路線;郵遞員給我們送報紙,讓我們了解很多信息;我們住的房子先由設計師設計,然后由建筑工人修建樓房,還有裝修公司的工人來我家裝修……)。

  師:生活中有這么多不同行業的人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們試著把這些不同的行業分分類。

  5.學生填表

  (學生在書上填表)

  師:同學們,你們想對這些默默為我們付出的人說點什么嗎?請閉上眼睛默默地在心里說吧!

  (學生虔誠說心里話)

  三、小結

  第二課時

  一、上節回顧

  二、反思思考:假如……

  師:在我們身邊有這么多行業的人默默無聞地為我們忙碌著。也許我們并沒意識到他們的存在有多重要,假如有一天,他們都停止了勞動,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選一個你喜歡的方式來表達!

  (學生交流,他們可能會說假如農民都不種地了,全世界的人都吃不到糧食,有錢也買不到糧食,都會餓死的;假如自來水廠的工人停止勞動,我們就會沒水洗澡,沒水喝,都要渴死了;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我們的生活會是一團糟;假如所有的醫生都不上班,病人會痛死的;假如學校沒有老師,我們會沒文化,也不會從老師這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假如沒有解放軍保衛我們,就不會有幸福與和平……)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師:是的,我們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他們每個人都很重要。

  三、挖掘課程資源,進行訪問活動

  師: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中,有的我們經常見面,卻很少關注他們;有的我們滿懷好奇,卻沒辦法見面。你們想不想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

  (一)確定溝通方法

  師:有什么辦法?

  (學生交流:采訪、打電話、寫信、上網發E-mail)

  師:想不想現在就去采訪?

  師: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次模擬的小隊采訪活動

  (二)討論活動計劃

  師:要保證采訪成功,要制定采訪計劃

  (媒體出示小隊采訪計劃,學生討論分工)

  師:小記者們,出發吧!

  (學生分組到教師辦公室、學校餐廳、校園、門房、商店采訪)

  交流采訪收獲

  師:請每組派一位同學上來介紹你們組采訪的情況

  (實物投影訪問記錄,學生匯報采訪情況)

  師:通過采訪活動,你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采訪后的感受)

  師:我們一起大聲地為辛勤工作在不同行業的人們說聲:“謝謝你們!”

  四、問題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師:同學們,活動進行到這兒,你又產生了什么新問題?

  (學生交流,師歸納:有這么多行業的`人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們應該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師:今天的活動雖然就要結束了,但我們和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相處是長久的。在生活中,讓我們面帶微笑,帶著問題去面對每一個勞動者。我們還要努力學習,今后更多地參與社會、關注社會,讓擁有的知識和本領去創設更加美好的生活!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提升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2.嘗試自己處理和解決班級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強化自覺遵守班級規則、學校紀律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教師引導:“作為集體的一員,同學都愿意為集體做好事,但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試著解決這些問題。”

  2.閱讀與討論。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不僅要解決教科書中‘紅領巾信箱’中提到的問題,還要打開我們班的‘心里話’信箱,并在下節課召開‘我的心里話’發布會。讓我們先從教科書中樂樂所在班級同學的來信開始吧!”

  教師請學生分別朗讀教科書第5~6頁上同學們的“苦惱”,然后請學生以自由發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聯系實際談談體會。教師可以適當加以引導,使學生懂得在班集體中,同學間應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3.小組探究。教師拿出課前搜集到的同學中的“心里話”,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也可以讓各個小組閱讀事先準備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紹的準備。教師在巡視學生的討論時,應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思考解決辦法的妥當性。

  4.教師。督促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為下次的發布會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1.以小組為單位,繼續為“心里話”發布會做準備。

  2.全班交流。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說說“心里話”,并根據小組的討論結果,說說解決的辦法,同時引起全班學生的討論與交流。

  3.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和。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古埃及、古希臘、古代的文明起源于農業文明,知道農業文明對人類文明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國古代農業文明在人類生活中所發展起來的對土地的崇拜、絲綢文化和茶文化。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46~47頁。

  教學準備

  1.收集世界古代農業文明的資料。

  2.搜集有關我國農業文明的資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我們已經知道了,既然人類早期的生活和生產活動是從農業生產開始的,那么世界人類的早期文明當然也就必然是在農業的基礎上孕育和發展起來的。”

  2.閱讀與討論。欣賞教科書第20頁古埃及的歷史圖畫、古希臘的陶器和第21頁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的照片,并討論“這些畫面告訴我們什么?”通過討論知道:古埃及人民在4000多年前犁田種植農作物的生動景象,造就了尼羅河流域發達的農業,享有古代世界谷倉的美譽。壁畫中反映了古埃及發達的農耕、種植情景。古希臘陶器上的圖畫反映著古希臘很發達的耕作、種植農業,由于古希臘地處歐亞大陸交界地帶,所以古希臘的農業文明對歐洲和世界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地處北京中山公園的社稷壇,又名“五色土”,取華夏大地上五種顏色的土壤供奉在社稷壇上,表明我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舊北京還設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和蠶壇專門進行供奉和祭祀,說明由于農業著人類的衣食之源,對農事的崇拜足以證明我國的古代文明源于農業,而正是這種高度發展的華夏古代農業文明,對世界的發展曾經做出過杰出的貢獻。

  3.全班探究。閱讀教科書第20頁老師的話、第二段課文和豆博士的話,思考并討論:“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倫和我國古代,都創制了歷法?這些歷法各有什么特點?”通過討論知道:“古埃及、古巴比倫和我國古代為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都創制了歷法。種植農作物必須了解氣候和季節的變化規律,因此歷法的創立是為了農業發展的需要,是農業文明的成果。”古埃及的歷法是太陽歷,是現在公歷的前身;古巴比倫歷法的特點是月和星期的劃分;我國的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把農業生產和農事活動安排進歷法,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4.自由討論。讓學生展示他們搜集到的資料,并結合書上的圖片、資料一起討論,教師也可以資料。

  “你知道的絲綢和茶葉嗎?知道的絲綢和茶葉對世界產生的影響嗎?”通過討論明確:絲綢和茶葉是古代品質最好、外銷數量最多、最具特點的農產品。大量的優質絲綢、茶葉,通過絲綢古道遠銷到西亞和歐洲,把古代的絲綢文化和茶文化傳播到了世界。

  “你見過用絲綢制作的服裝和飾品嗎?你知道絲綢是用什么制成的?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絲綢的事情?”通過討論知道:“養蠶在我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前,我國人民就已經開始種桑養蠶了,悠久的養蠶業促進了絲織業的發展,絲綢以其質地輕柔、美麗、穿著舒適,成為我國歷史悠久、質量最高的紡織品。千百年來,絲綢不僅美化著我國人民的生活,而且走向世界,為我國帶來了崇高的聲譽。”

  “你的家人有飲茶的習慣嗎?你知道有哪些飲茶的習慣和風俗?”通過討論知道:“茶是地地道道的飲料。我國茶的發展歷史悠久,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和黑茶(沱茶

  磚茶),有很多著名品種。喝茶的習慣也很多,像茶道、喝功夫茶等。”

  5.教師,布置家庭作業。

  給教師的建議

  1.教師應當搜集一些資料,如果學生準備不足,可以做適當的補充。

  2.啟發學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相關資料,如本地有沒有對土地崇拜的文化遺跡、與飲茶有關的資料等。這樣的資料應當充分利用。

  家庭作業

  就本課題的學習,采訪父母和長輩,加深對絲綢文化、飲茶習慣的了解。

  建議

  對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收集資料的能力進行簡單。

  課文說明農業文明在人類歷史中的地位。尼羅河流域發達的農業,造就了輝煌的埃及文明。埃及文明的兩項成就。啟發學生思考農歷的科學性。古希臘的農業文明對歐洲影響深遠。土地是農業文明的基礎。本頁照片及文字介紹了我國農業文明的若干成就。質地輕柔、色彩艷麗的各色絲綢,是蠶寶寶吐出的絲紡織而成的,絲綢是農業對世界的偉大貢獻。飲茶習俗產生了茶文化,伴隨著茶文化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茶具。的茶具種類很多,制作考究,造型典雅。(參照教材第20、21頁)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學習從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斷、理解和解決問題。

  在與他人的交往互動中,嘗試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問題。

  學會積極樂觀地思考和對待事情,學會寬容、欣賞他人,做一個快樂地兒童。

  教學重難點:引導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學會理解和寬容。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準備:了解學生在生活重地困難和煩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假如我是他

  一、導入: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一起做游戲,共同完成一項工作,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曾經發生過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嗎?

  二、同學們暢所欲言說,談談當時的心情和情況。

  三、提問:假如我們換角度想一想,結果會怎樣?同學們進行討論。

  討論后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意見。

  四、討論分析發生沖突的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從討論中明白從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發。采用換位思考的判斷和選擇方式。

  活動二了解人的情緒

  課前準備:紙、剪刀、筆、膠水或漿糊等

  活動過程:學生畫出情緒化的臉部表情。

  討論:

  A、什么時候你感到驕傲?(高興、憤怒、悲傷、孤單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傷。(生氣、尷尬、悲傷、孤獨、厭煩等)

  情感體驗:學生回憶同學交往中遇到的快樂事與傷心的事,并能講述當時的心情。

  五、小結:我們在生活中應尊重同學的選擇,了解別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課時

  活動三:他為什么生氣

  活動目的: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怎樣對待別人的過失和失誤。

  一、圖上的事例

  講述圖上的事例:李勇的媽媽下崗了,同學們議論紛紛。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當同學們幫助他,他為什么不高興?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立場,體會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當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煩時,自己希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

  2、如果別人在旁邊議論自己,自己會是怎樣的感覺?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誠信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多方面的聯系。

  2、以誠信為標準分析和評議身邊的各種行為現象。

  3、思考失去誠信可能帶來的后果。

  教學準備:

  了解學生上次家庭作業完成的情況。

  教學活動:

  一、導入

  請幾個學生發言,談談對上一節課家庭作業中“進一步的思考”的想法。

  二、閱讀與討論

  1、教師朗讀教科書第7頁上方的課文。

  說明:前面兩個課題中所學的內容,畢竟在生活中不是經常發生,而是比較特殊的事情。實際上,正如課文中所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誠信問題。今天學習的內容,就是從我們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的。

  2、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7頁的幾幅插圖及說明文字,展開自由討論。

  3、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討論:你遇到過這樣的或類似的事情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三、閱讀與思考

  請學生自己閱讀并且思考教科書第8—9頁中的內容,然后自由討論,要求每個學生的發言要結合第8—9頁中的一項內容。

  思考及討論主要圍繞以下題目展開:

  1、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2、這樣的做法,給自己帶來了什么?

  3、這樣的做法,給別人帶來了什么?

  4、這樣的做法,給社會風氣帶來了什么?

  四、教師

  教師用教科書上“誠信是做人的核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這句話進行,鼓勵每個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記錄學校周圍地區的方法,了解如何通過小組合作正確地用方位將社區調查的記錄在區域平面圖上。

  2、了解安全生活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準備

  1、與一、二年級的教師練習

  2、為學生準備畫草圖需要的白紙。

  教學過程

  1、導入。請將上節課出來的調查記錄繪制成草圖。

  2、布置新任務。請學生閱讀書48~49頁,并說明:樂樂他們在調查過程中還想到了小弟弟、小妹妹,并把有關小弟弟、小妹妹生活的問題做了特別的說明。今天,我們也要做同樣的事情。

  3、小組準備。畫草圖,為提醒小弟弟、小妹妹做準備。將提醒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情挑出來制作成文字或圖畫宣傳品。

  4、教師。肯定學生所畫草圖及為小弟弟、小妹妹所做的提醒。

  5、布置作業:將自己為小弟弟、小妹妹制作的文字或圖畫宣傳品送到低年級課室,并向他們做簡單介紹。

【《品德與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小學品德教案07-10

品德與社會小學品德教案08-25

《品德與社會》教案03-08

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5

品德與社會的教案課件06-12

品德與社會小學教案07-10

《品德與社會》教案范文07-06

品德與社會教案06-11

品德與社會的優秀教案11-21

《品德與社會》優秀教案03-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长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 |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