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托班活動教案:喝水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托班活動教案:喝水,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水是維系生命所必需的物質,無論是成人還是嬰幼兒每天都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從小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能夠為嬰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剛剛進入托班的2~3歲嬰幼兒的自理能力尚有待提高,他們正在形成各種生活習慣。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地培養嬰幼兒從愿意喝水到喜歡喝水,讓嬰幼兒在自我服務的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
一、嬰幼兒行為分析
◆妮妮走到飲水區,拿出小杯子盛水,她試圖擰開水龍頭,但是打不開,教師幫她倒好水。她還不能穩穩地端著小杯子,沒走幾步路,水就灑了出來,她大哭起來。
分析:妮妮的手部肌肉力量明顯不足,自理能力比較弱,當她遇到困難時不會向教師求助,只會用大哭的方式引起教師的注意。
◆喝水時間到了,教師提醒所有孩子一起去喝水,只有君君向后退了幾步,躲避著不愿意喝水。
分析:君君還不太適應幼兒園的新環境,當固有的生活常規被打亂時,他本能地抗拒新的.事物。
◆亮亮倒了滿滿一杯水,喝了幾口就把剩余的水倒掉了。
分析:和許多2~3歲嬰幼兒一樣,亮亮并不清楚自己要喝多少水。有時只倒了幾滴水,有時又倒了很多水,喝不完就浪費了,很難把握恰當的飲水量。
◆辰辰擰開水龍頭,倒好水就走了,忘記關的水龍頭卻還在流水。
分析:辰辰愿意主動喝水,手部肌肉發展也較好,但是他還沒有形成自我服務的意識。
二、教師的支持行為
從以上行為分析可見,2~3歲嬰幼兒在喝水上存在著不愿意喝水,受能力限制不會正確倒水等問題,為此教師有針對性地采取了支持行為:
1、通過創設家庭式的飲水環境,讓還不能適應托班環境的嬰幼兒感到心理上的安全。
2、在飲水區提供一些小椅子,讓嬰幼兒安心地坐著喝水,還可以為嬰幼兒提供一些可愛的鴨嘴型飲水杯,然后逐步過渡到使用幼兒園的水杯。
3、教師為幼兒親自示范,如一邊倒水一邊對亮亮說:“我們先倒半杯水,喝完了還想喝的話再來倒。”
4、在飲水區貼上關好水龍頭的圖片,播放朗朗上口的兒歌“伸出手,擰呀擰,扭呀扭,用力關好水龍頭”。
三、活動建議
喝水作為托班日常生活的環節之一,在托班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教養重點,教師在創設飲水環境時應有所側重,逐步遞進。如在適應階段,以設置家庭式飲水環境為主,引導嬰幼兒樂意喝水;在發展階段和銜接階段,可以創設自主式飲水環境,培養嬰幼兒主動喝水的習慣,還可以通過創設自然角“給植物寶寶喝水”,幫助嬰幼兒體驗“多喝水,好處多”。
其次,教師可選用示范、語言指導、提供圖示等多種方式,通過日常活動和小集體活動等多種途徑進行指導。如通過故事《多喝白開水》《只倒半杯水》,小游戲“干杯”“喂娃娃喝水”等逐步培養嬰幼兒良好的自主飲水習慣。教師還可以在每個嬰幼兒的杯子前貼上他們的大頭貼,在飲水區的墻面上張貼正確握杯的圖示,在飲水區的地面貼上小腳印等,幫助嬰幼兒形成初步的規則意識。
教師還要多關注個體以及一些特殊情況。對于個別嬰幼兒,教師要特別提醒他們多喝水,如尿液偏黃的、患感冒的、運動中出汗較多的嬰幼兒等。在不同的活動時段注意提醒幼兒適當喝水,如飯前、午睡前要少喝水,運動后要多喝水等。在一些特殊季節,如在春夏轉換期,天氣逐漸轉熱,身體對水的需求量會明顯增加,這時要提醒嬰幼兒多喝水。
要培養嬰幼兒主動喝水,多喝白開水的習慣,還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教師在平時的家園溝通中要告訴家長不能用果汁、牛奶等替代白開水,同時要提醒家長做好榜樣,自己在平時也應多喝白開水。
【幼兒園托班活動教案:喝水】相關文章:
托班生活活動教案喝水04-01
幼兒園托班活動的教案04-01
幼兒園托班教案活動01-16
幼兒園托班活動教案01-05
幼兒園托班活動的教案08-25
托班《要喝水的小花草》教案范文07-04
托班《給小樹小花喝水》綜合教案范文07-05
幼兒園托班語言活動《白天和夜晚》托班教案02-10
幼兒園托班音樂活動教案03-29
幼兒園托班優秀活動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