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1
一、教學內容:
當前暴力犯罪突出,團體犯罪嚴重,各種社會團體因素對當前中小學生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本節課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加強法制教育宣傳,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養成學法、懂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有效地樹立和維護學校良好的學風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三、知識技能目標:
讓學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遇到某些情況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方法:
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生參與討論事例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五、教學過程:
1、引言:同學們都有十一、二歲了,相信大家都會判斷是非對錯,可是,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為一時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沒減,面對這個沉重的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深思呢?
2、闡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1)犯罪呈低齡化趨勢
(2)社會閑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學生作案逐年遞增
(4)犯罪的類型復雜
3、學生討論: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總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會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學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學生與主持人對某一案例,一起討論,各抒己見
6、布置作業
本周大家就本節班會課寫一篇周記,談談自己應如何做一個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2
課題名稱:
請尊重我的隱私
教學目標:
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并學會如何實施保護自我的隱私權。
重點難點:
學會如何實施保護自我的隱私。
教學方法:
例舉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自開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網上聊天記錄、手機短信等個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未成年人也應學會自我保護,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非法窺看。
二、過程:
1、出示案例:小花是武隆縣某小學六年級學生,一直以來小花的成績總是令父母滿意,可在最近幾次測試中成績連續下降,媽媽非常擔心。于是家中就發現:小花與同學通電話時,媽媽會拿起另一部電話;小花與同學上網時,媽媽會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花的書包這些天總是有被人整理過的跡象。
2.小組討論案例:
你覺得小花媽媽這樣做可以嗎?為什么?
3.講解個人隱私權
(1)個人隱私的含義:是(指個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秘密。比如個人獨特的生理特點、心理活動、日記、電話、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從事的個人活動(私生活)等。
做練習:
請判斷下列哪些為隱私。
1、老師的收入。
2、我往來的朋友
3、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來
4、甲同學向老師報告乙同學偷了3元錢
5、個人病情
(2)個人隱私權對于一個國家的`意義:個人隱私權是衡量一個國家個人地位和尊嚴的重要標志。
(3)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尊重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權,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4)小結
4.結合理論,聯系案例。
(1)小花的行為作了危害社會的`事嗎?
(2)小花的媽媽的行為是愛還是侵權?從哪里看出來的?
(3)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過類似的事情,你會怎樣處理?
(4)小結: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權。要大膽向家長說,這是屬于我的隱私,請你尊重我的隱私。但是,我們不能敵對家長,畢竟家長是為了我們好。
5.辯論賽:“隱私就是丑事”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要求:
(1)分為正反方進行辯論:
(正方:隱私就是丑事;反方:隱私不是丑事)
(2)說出支持你觀點的理由。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3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的基本法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守法觀念。
2、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了解并知道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3、通過案例分析與學生的討論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觸目驚心:
據統計,在我國,25周歲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總數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漸攀升,每年新產生的少年犯人數竟高達15萬。這些犯罪行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響外,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學生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自律,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則十分必要。
二、你對國家的相關法律知道多少?
1、說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規。
2、師總結并出示課件。
法律詞典:
違法指違反法律規定,危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利益,依法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對正常社會秩序的破壞,對公民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產等合法權益的侵犯,
犯罪指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三、合作交流:
問題1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自己有沒有不良行為?
問題2、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原因還有什么?
自我預防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
大量事實證明,不良行為習慣正是走向違法犯罪的開始。青少年要從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堅決摒棄不良行為。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4
一、班會課設想:
由于學生法制觀念淡薄,法盲現象嚴重,而違反校規校紀的現象更是時有發生,經常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反了校規校紀。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識,在自身受到傷害時不知道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所以召開本次主題班會,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學會用法,爭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二、教學目的
1、通過看視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一些法律常識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及并逐步形成自覺遵守學校日常行為規范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重點內容
1、加強交通安全知識的學習,遵守交通法規。
2、組織各種違法行為的教育案例,增強遵守校規校紀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四、教學方法
討論法 案例法 情景劇表演
五、課前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違法行為的法律知識、交通事故的新聞。組織學生排演小品、學唱歌曲、挖掘班級才藝展示的學生。
2、選好及訓練班會主持。
3、制作ppt 課件。
六、教學過程
1、通過小品展示學習法律至少得重要性。
2、看交通安全的視頻進行法律、安全常識問題搶答,班級學生展示小快板《做個守法的好少年》。
3、聯系實際,探討身邊違反校紀校規的行為,尋找解決的對策。
4、班級宣誓,爭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學生。
5、班主任寄語。
6、合唱班歌。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5
教學內容:
納稅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納稅的含義和重要意義,知道應納稅額和稅率的含義,以根據具體的稅率計算稅款。
2、在計算稅款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使學生知道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義務。
4、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主要滲透《憲法》第56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1條。
教學重點:
稅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稅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授
2)50噸的10%是多少?
(4)50萬元的20%是多少?(
1、閱讀p122頁有關納稅的內容。說說:什么是納稅?
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憲法》第56條,《憲法》第5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2、稅率的認識。
(1)說明:納稅的種類很多,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也不一樣。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做稅率。一般是由國家根據不同納稅種類定出不同的稅率。
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為納稅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2)試說以下稅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營業額的5%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獎后,按獎金的20%繳納個人所得稅。這里的20%表示什么?
3、進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1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1條規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4、稅款計算
(1)出示例5(課本99頁)
一家大型飯店十月份的營業額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稅多少萬元?
(2)理解:這里的5%表示什么?(應繳納營業稅款占營業額的百分比。)
(3)要求“應繳納營業稅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讓學生獨立完成?
5、看課本98頁內容。讀一讀,什么是納稅?什么是稅率?
三、練習
1、鞏固練習:練習三十二第4題。(要點:5%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額,7%對應的單位“1”是營業稅。)
2、依據第5題,學生各自發表意見。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讀、寫比,并會正確地求比值。
2:引導學生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合作與交流,感受學生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讀、寫比。
教學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
法制滲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第十九條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涂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參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規定,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察圖片后,談話引入。
1.教學比的意義。
(1)教學同類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升空。
在太空中,執行此次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船里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提問:根據你所獲得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第十九條在公共場合故意以焚燒、毀損、涂劃、玷污、踐踏等方式侮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參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處罰規定,由公安機關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學生再次熟悉題目后,提問:楊利偉展示的兩面旗都是長15cm,寬10cm,怎樣用算式表示它們的長和寬的關系?
引導學生說出:可以求長是寬的幾倍?或求紅旗的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B、這兩個關系都是用什么方法來求的?(除法)
C、比較這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除了除法,還有一種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說成是: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或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
D、不論是長和寬的比還是寬和長的比,都是兩個長度的比,相比的兩個量是同類的量。
(2)教學不同類量的比。
A、“神舟”五號進入運行軌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圓周運動,平均90分鐘繞地球一周,大約運行42252km。怎樣用算式表示飛船進入軌道后平均每分鐘飛行多少千米?
路程÷時間=速度,算式:42252÷90
B、對于這種關系,我們也可以說:飛船所行路程和時間的比是42252比90,這里的42252千米與90小時是兩個不同類的量。
(3)歸納比的意義。
A、通過上面兩個例子,你認為什么是比?
學生試說,教師總結: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2.教學比的寫法、比的各部分名稱。
比的寫法。
15比10記作15∶1010比15記作10∶15
42252比90記作42252:90
比的各部分名稱。
A、學生自學課本,小組討論概括知識點。
B、小組匯報并舉例:
“:”是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
15∶10=15÷10=1
12……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做一做”第1題。
四、布置作業。
課本練習十一的第1題。前項比號后項比值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7
一、活動目的:
隨著農村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道路交通更為發達,各種車輛多起來,車速越來越快,人們出行就要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作為一名小學生,要提高我們的文明素質,必須從培養我們小學生的文明習慣開始,文明習慣的積累須從足下開始。
二、活動方法:
通過交通知識競賽、說唱拍手歌兩種形式的表演來達到教育目標,接受“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制教育。
三、活動準備:
收集交通標志、交通警示語、交通知識競賽題、編寫兒歌、制作警示語書簽。
四、活動時間:
9月5日第四、五節課
五、活動內容及過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二)、整隊、匯報人數、出旗、唱隊歌。
(三)、中隊長講話:
春風中盛開的花朵在訴說生命的快樂,遠去的歲月告訴我要安全的生活,生命是春花秋月的愛,生命是千古不老的歌,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匯成人生長河,風霜雪雨、笑語歡歌、奏出生命的交響樂。讓安全和幸福相擁保佑生命,讓我們相擁珍重生命。
甲: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乙:我們在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哺育下成長。
甲、乙:小學生年齡小,交通安全最重要;交通規則一條條,一條一條要記牢。
甲:同學們,當你一個人走在公路上時;
乙:當你和其他人在馬路上嬉笑打鬧時;
甲:當你橫穿馬路時;
乙:當你翻越欄桿時;
甲:你是否想過,這樣做的結果是什么呢?(危險!)
乙:是啊!交通安全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生命只有一次,尤其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只要稍微不注意,后悔就來不及了。
甲乙:下面來進行一場精彩的知識競賽,請大家做好準備,舉手最多的`組才有資格說答案。
1、幾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自行車:
A、10歲以下兒童
B、12歲以下兒童
2、乘車時較為安全的行為:
A、上車時擠擠嚷嚷
B、車輛行駛時,頭、手不伸出窗外
3、過馬路時我們應該:
A、直接穿行
B、走斑馬線
4、過馬路如果遇到沒有人行道的馬路時要靠哪邊走:
A、右側路邊行走
B、左側路邊行走
5、過馬路時,我們要看好紅綠燈:
A、紅燈行
B、綠燈行
6、媽媽騎電動車帶你,應該在哪個車道行駛:
A、非機動車道
B、機動車道
7、假如奶奶在馬路的對面叫你,你應該怎么做:
A、翻越護欄過去
B、繞到人行橫道上再慢慢過去
8、綠燈還剩2秒時,應該怎么做:
A、等下一個綠燈再過馬路
B、趕緊沖過馬路
甲: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各位同學積極的參與,現在我們來看看各組的得分。第幾組奪得了冠軍組。
乙:同學們今天的表現都很出色,看來大家都具有一定的交通知識,也有一定的判斷能力,那么從今天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自覺遵守法律的小公民!
甲乙:全體起立,跟我們說:
從小要學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處處不離它。
大家都學法,保護你我它,
法前人平等,用法闖天下。
齊心來學法,歪風都能殺,
弘揚正氣好,利民利國家。
(四)、中隊輔導員講話:
中隊長:下面我們歡迎中隊輔導員講話(掌聲)
中隊輔導員:祝賀大家,今天的主題隊會開得很成功,也很有意義。人的生命是可貴的,失去了就永遠也不會再來,所以要珍愛生命就要遵紀守法。讓我們時時刻刻注意安全,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安全伴我們健康成長!
(五)、呼號
中隊輔導員: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學生回答:時刻準備著!
(六)、退旗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志線的作用。
2、使學生知道有關的交通法規。
3、使學生懂得應當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重點難點:
1、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作用。這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2、有關的交通法規。這是重點。
教學方法:
識記法、情景模擬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運用電腦播放一組“因違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聞。(讓學生熟悉到違章的后果,使學生帶著一種無比高漲的心情從事學習與思索,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同時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留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加交通安全意識。)
2、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學生清晰是由于違章而造成的),那么你們在生活當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規和熟悉了哪些交通標志呢?他們的作用及意義又是怎樣的'呢?今日,我們就來重點介紹這些內容。(引出本課的重點與難點,著重敘述)
二、學習各種交通標志(重點、難點)
1、請學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種標志卡片,在課堂上展現、介紹,并說出這些標志所代表的意義、作用。
⑴相互向同桌介紹。
⑵全班學生自由溝通。
⑶請學生學生到講臺上介紹。
注:這樣使學生在有效的空間上自由溝通,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感性上有了一些熟悉,使這一節課的學習顯得輕松、開心,而且有助于學生加深熟悉。
2、學習日記。
(1)出示爭論題:
a.依據劉巖日記的內容,找出并確認她在日記中,所提到的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 b.說一說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各自的作用。
(2)展現考察日記。(聲、形、動畫同時展現)
(3)學生依據課文內容分小組爭論。
(4)集體溝通(邊溝通,電腦一邊展現日記中提到的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及其作用)
3、觸類旁通學習其它的交通標志。
(1)電腦展現各種交通標志。
(2)有的電腦展現,有的請同學說后再展現。
(3)引入: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是為了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我們要不要聽他們指揮呢?(答復要),但我們還要聽誰指揮?(交通警察、同時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圖片)
4、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聽從交通警察的指揮,一要平常要多留意觀看和識記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圖案,理解它們代表的意義,根據它們的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則,我們的生命財產才能得到保證,交通才會有秩序。
5、引言: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上邊這些必要交通技術措施外,國家還用法律的形式,
制定了一些強制性的規定,這些規定的全稱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治理條例》,簡稱“交通法規”。
三、學習“交通法規”一段文章。
1、指導學生閱讀后,告知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治理條例》是國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國統一的交通秩序治理的根本法規。它不僅是小學生的行為標準所要求的,而且對公民都具有約束力。法規的內容非常全面和具體,在這里我們僅就與我們有關的局部摘錄,供同學們了解和學習。
2、叫學生邊讀邊議。
(1)國家為什么要制定這些法律條款?
(2)制定這些條款對我們有什么好處?不這樣做會產生什么后果?
讓學生要據親身體驗,或者聽到、看到的事例,踴躍發言,暢談制定這些條例的道理。
3、利用電腦展現插圖,啟發學生說出每幅圖的內容,使他們懂得哪些行為是應當學習和遵守的。
四、模似從學校到書店的活動,其中設置了很多“關卡”,讓學生實踐。
五、總結:
通過“留意交通安全”一課的學習,使我們又學到了很多有用的學問。我們不僅熟悉了交通標志,而且還能從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規的意義。交通安全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情。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我們一刻也不能無視。我們不僅自己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還要向家長和你熟識的人進展宣傳,使大家共同來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邊播放音樂)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9
教育目的
1、讓學生通過發生在生活當中真實的交通事故,明確其危害性和造成的原因。
2、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自覺的遵守交通規則,懂得生命的寶貴,能夠珍愛自己的生命。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言:交通安全,一個永恒的話題。交通安全,一個涉及人生、家庭幸福的話題。1886年,當德國人卡爾奔馳發明世界上輛以汽油做燃料的機動車以來,人類在向現代文明邁進的同時,也隨之帶來了交通事故這一灰色陰影。一個活蹦亂跳的軀體在一瞬間成為車輪下的亡靈,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因為慘痛的車禍而支離破碎,一百多年來死于車禍、傷殘等交通事故的人數觸目驚心,由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讓人嘆息。
二、導學達標
?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和造成悲劇發生的`原因。
1、讓學生說一說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交通事故。
2、讓學生說一說聽到這些悲慘的交通事故以后自己的想法或帶給我們的啟示。
3、師言:時代的前進、社會的發展需要文明的交通,人們的生活、需要安全、順暢、有序的每一天。車輪下真實的死亡報告,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震驚和痛心,更重要的是警醒和。是什么造成了這場悲劇?
4、讓學生說一說造成悲劇發生的原因,學生可以各抒已見。
5、師言:是人們對交通法規的漠視,是交通違章。當因為路口沒有車輛而在紅燈下穿越馬路,是否想過你已經走到了危險的邊緣?當駕車在路上抱怨行駛太慢,想超過前面的車輛,是否記起每年有多少司機因違章超車而命喪黃泉?僅在2002,我國共發生了72萬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在事故中總共約有55萬人受傷,是1991年海灣戰爭中死亡人數的3倍多,而死于交通事故的,是海灣戰爭中死亡人數的3/5。看到這些個冷冰冰的數字,該警醒了!我們付出的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已經太多!而大大小小的事故,一句話歸總,都是出于違章。違章,并不是因為他們無知,而是因為他們疏忽,正因為疏忽,導致了太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傷亡和損失;正因為疏忽,導致了太多原本幸福家庭的破碎和痛苦。
珍愛生命,注意遵守交通規則。
1、師言:同學們,當你聽到這些振憾人心的數字時,當你聽到這一樁樁悲劇時,你將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可以放手,學生想對誰說都行,(如司機、行人、親人、交通部門等等)
2、師言:同學們,交通規則并不復雜,只要稍加用心,誰都能熟練掌握。我們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來維護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規。生命是可貴的,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
3、讓學生從自身做起,說說在交通方面應如何注意安全。
三、老師總結: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想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交通秩序做出自己應該做的事。同時也希望我們每都應該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他人的生命,讓我們共同生活在交通有序,安全而又輕松的社會大家庭里,共同撐起一片和諧、安寧、幸福的藍天。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 10
主題:
法治意識
目標:
1、學生能夠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法治體系。
2、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法律常識。
3、學生能夠具備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維護法律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內容:
1、法治的重要性和法治體系
2、憲法和法律常識
3、法律的執行和保障
教學過程:
步驟一:導入(5分鐘)
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向學生介紹法治的重要性和法治體系,引導學生思考法治對于社會和個人的重要性。
步驟二:知識講解(30分鐘)
1、憲法和法律常識
通過講解憲法、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意義,讓學生了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法律是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規范。
2、法律的執行和保障
通過講解法律的執行和保障機制,讓學生了解法律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執行和保障方式。
步驟三:練習互動(20分鐘)
1、練習一:法律常識問答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針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常識進行問答練習,幫助學生鞏固知識。
2、練習二:法律的執行和保障練習
通過模擬法律案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法律的執行和保障機制,并嘗試模擬法律案例,讓學生了解法律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
步驟四:總結回顧(5分鐘)
通過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并讓學生思考法治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
步驟五:結束課程(5分鐘)
通過問答和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并思考法治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法治建設。
【小學六年級法制教育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法制教育的教案02-15
小學法制教育教案03-24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07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19
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教案11-05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案10-23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12-08
小學六年級語文的上冊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