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畫一年級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課前準備
山中的圖景、《高山流水》《苗嶺的早晨》的樂曲。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聲引入
老師今天帶大家去山里玩,(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老師放高山、流水、鳥鳴的錄音,聽到音樂聲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說想到的美好事物和畫面)。你猜猜,這么動聽的聲音是哪里發出來的?打開書,答案就在書中。
二、初讀課文。
自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熟課文,
同桌互讀,相互評價,
指名讀,老師正音。
三、細讀課文。
1.教師出示中心議題:
請你帶著愉快的情緒朗讀課文,你從課文的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劃出有關的句子,體會著讀一讀,說一說。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3.同桌交流
4.全班共同學習(指名說)提示學生盡量按課文的順序來說。
(1)學生肯定會說聽到了小溪和鳥兒的歌聲。
教師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小溪和小鳥都會唱什么歌?還會說什么話呢?在大山里,你還會聽到什么聲音呢?(指名說)
(2)學生肯定會說看到了金竹林、山茶樹,以及天上的白云。彎彎的小路。教師要引導學生想像你可能還會看到什么?(指名說)
學生可能說看到小兔子在吃草,小松鼠在樹上玩,小動物在做游戲,滿山都開遍了五彩繽紛的花朵……
教師出示若干幅關于山、小溪、小動物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3)你喜歡大山嗎?請你帶著對大山的熱愛讀一讀課文,讀出大山的美,爭取你的朗讀能感染所有的同學。自讀,指名讀。教師指導朗讀。
四、聯系生活,談感受:
山里的孩子多么愛自己的家鄉啊,你愛自己的家鄉嗎?誰愿意說說自己的家鄉美?生活在這樣美的家鄉你感覺幸福嗎?
五、課外拓展
讓學生唱家鄉、說家鄉、畫家鄉、寫家鄉……選擇其一。
六、作業: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齊背課文,指名背誦。
二、會認字教學
1、“叮 響 喳”三個字都是“口字旁”,“深 滿”都是“三點水”,可以利用部首記憶法進行記憶。
2、茶 崖 都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部首表示的意思進行記憶。
3、其他生字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記字妙招。
三、指導寫字
1.我:出示田字格中生字“我”,學生觀察共幾筆寫成。注意提示學生:“我”字第二筆的橫,要長,要上右上微微揚。第三筆是站的直,有力量的豎鉤。第五筆的斜鉤和第三筆的豎鉤和諧關照,形成一種“穩定站立”之勢。
2.家:出示甲骨文和金文的“家”字,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字。告訴學生“家”的本義(是住所,由寶蓋頭和“ ”組成,說明古時候的人多養豬。在原始社會,“家”首先是生產場所,它必須有馴養的動物,現在只要有房子有親情,即可為家)。出示“家”,讓學生觀察共幾筆寫成,共幾筆撇,哪個撇最長,哪個撇最短。提示學生:要寫好“家”,關鍵是讓這些“家庭成員”“和睦相處”。而且,“家”的上下兩部分要緊湊,有抱團兒的溫暖感覺。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回指導。
3.叮 叫:可以采用部首記憶法,跟“口”有關系,所以是“口字旁”
4.半:可采用比較記憶法和剛學過的“伴”進行比較。從字義上進行區分
5.行:多音字,要結合詞語重點講解。
6.詞語擴展。
四.寫字指導
1.聯系以前學過的單人旁,引出并學習雙人旁。
2.出示田字格中生字“行”“叫”“半” 學生觀察共幾筆寫成,第一筆是什么。學生書寫三個生字。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2
教材簡析:
本課的內容比較抽象,但對于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要讓作業富有游戲形式,但必須將基本方法和要求滲透于造型游戲之中,使學生在愉快的造型游戲中自然的接受到美術知識。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身體的觸覺。
2、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肌理等造型語言。
3、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展視覺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實際觸摸對對象產生知覺,自覺地采用不同的線條、色彩、采用不同的筆觸,進而產生新的表現形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表現身體觸覺的圖片資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水彩筆、絨線、棉花、石頭、木片、膠水、彩色紙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
“你來猜猜我帶的是什么?”游戲,選一位同學將自己帶來的東西裝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學將手伸到袋子里,說說自己摸到的東西的觸覺感受,從而引導大家判斷出袋子里裝的是什么。
活動二:
想想如何描繪表現出剛才的觸覺。
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表現觸覺的大師作品,讓學生了解運用各種造型語言表現觸覺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欲望。
活動三:
由學生表述自己的觸覺,教師實際操作示范各種用筆方法,做出不同的筆觸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現不同的觸覺
活動四:
鼓勵學生自己選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拼貼等造型手段表現出自己對不同觸覺的感受。
在活動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通過多次實踐,力爭表現出對某一種觸覺的獨特感受。
引導學生上訪設法突破平面的繪畫形式,將繪畫與制作結合起來。
活動五:
作業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學們互相猜一猜對方畫的是什么觸覺。
收拾與整理。
課后拓展:
引導學生回家與家長一起做一些觸摸實物的游戲,并與家長一起感覺與表現,提高造型語言的應用能力。
教學評價:
1、是否積極地參與造型游戲。
2、能否將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運用。
札記:
這一課的作業效果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學生雖然在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觸覺時不夠到位,但卻能用生動的繪畫語言將其表現出來。如:一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學生運用不同節奏的的波浪線表現出了“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感覺,雖然不是觸覺,但這種感覺卻是人人都有過的,但一般人沒有用繪畫形式來表現的。還有“燙得直跳”、“心怦怦跳”等感覺,孩子們表現得都很好。這說明本課的教學目的已達到,學生已能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展自己的視覺表達能力。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3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出示熱烈慶祝北京申奧成則(背景是歡慶時放的禮花)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嗎?(多媒體變換字兒楷書、宋體、仿宋、隸書、魏碑,使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你看它的形體多美呀!這就是我們祖國的文字,是現今世界僅有的方塊字,找們的祖先自從發明漢字以來,把古老的文明和實踐經驗都記錄下來了,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你們愿意讀一讀嗎?有的小朋友為難了,那書中的字我也不認識呀!怎么去讀呀?別急,智慧老人會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
[多媒體播放聲音:小朋友,你們剛剛結束幼兒園的生活,來到學校讀書、學習。面對一個個不認識的字,你們不要著急,你看這些漢字,給它們戴上小帽子(多媒體加拼音并閃爍拼音),你們就認識它們了。這些小帽子就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了,它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學習普通話、,還能幫助我們學習電腦打字呢!]
師:我們認識了漢語拼音,并知道了漢語拼音的用處,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漢語拼音第一課。(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利用直觀手段創設一個歡樂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利用多媒體播放智慧老人的話,引出漢語拼音并介紹漢
語拼音的用途,激發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課
多媒體出示情景圖:書上小女孩、大公雞和大白鵝的情景圖。
(一)學習o
1.引導學生觀察。這是什么季節?(夏季)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特點:樹木長得那么綠,草地也是綠的,小河里的水嘩嘩地流著)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嗎?
2.(畫面出示:公雞慢慢走出來,站在石頭上打鳴)師:這是夏天的什么時候呢?(夏天的早晨)師:你從哪看出來的?
3.(引導學生探究公雞打鳴聲)大公雞怎樣打鳴呢?自己學一學。指名學一學。
師:公雞發出的喔喔聲短一點,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字母o的發音。
音:出示卡片,講解并范讀。(公雞發出的喔喔聲,再短一點就是o 的讀音)。學生齊讀后指名讀,并用o說句話。
形:這個o 像什么?怎樣記住它的形?
(四人一組討論)
[設計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字母的發音、記住字母的形。]
寫:①介紹四線格:為了寫好漢語拼音,我們首先要認識一下由四條線組成的四線格。(師板書,邊介紹各部分名稱)②講解o的位置;(寫在四線格的中格)③講筆順并范寫,生跟著書空;④先描寫再獨立寫。
過渡:(出示小女孩慢慢走出來的動畫,并出示音符)小女孩聽到大公雞的叫聲,馬上起床,走出家門來到草地上,小女孩在干什么呢?
師:小女孩這么早起來練發音,她學習多么刻苦哇!(師指著小女孩發的a,說:這就是我們要學習拼音字母a)
(二)學習a
音:由小女孩的發音引出師講解,小女孩發出的聲音再響一些,就是a 的發音。
①學生試著發音;②師正音,范讀;③生自由讀;④指名讀;⑤用a說句話。
[目的在于鞏固a 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
言表達能力。]
形:①同學們認真觀察小女孩,看她哪部分與a 的形狀有關系?(課件閃爍小女孩頭與辮子的輪廊圖)②出示卡片,你還能用什么方法記住a?(四人一組討論,)。
寫:①多媒體出示,觀察它在四線格中的位置;②師講解筆順并范寫,生書空;③生指導后獨立寫。
過渡:小女孩悅耳的歌聲引來了許多小動物(出示大白鵝在水中游戲的圖)。問:這只動物是什么?
(三)學習e
音:①由鵝引出e 的音,師講解e 的讀音。②生試讀→師正音、范讀→自由讀→齊讀→指讀。
形:怎樣記住e的形,師點擊閃爍水中的倒影。生回答后,師引導還能怎樣記住e。
寫:①觀察e 在四線格中的位置;②師講筆順并板演,生書空;③生獨立寫;
[設計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變以往教師教學生字母的發音,為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字母的發音、記住字母的形。]
三、趣味游戲、鞏固新知
1.我會讀。看板書練讀(鞏固音)。
2.摘果子(鞏固形)(課件出示一棵大樹樹上有大蘋果,蘋果上寫有a 、o、e、b、m、d、n等字母,會認的點擊鼠標,如果對了,水果就落地。)
3.猜一猜。(四人一組,一名同學做這幾個字母的手勢,另外的同學猜。還可以在同學的手心上寫一寫讓同學閉上眼睛感受后再猜。)
[設計此項練習,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四、歸納總結,擴展練習
1.師: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
2.有興趣的同學把書上的畫用上今天所學的字母講給你的好朋友聽。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培養欣賞漫畫的興趣,體會幽默帶來的愉悅。
2、通過讀圖,發展語言,培養想象力。
3、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母語基礎,會認本課的8個生字和1個新的偏旁部首。會寫7個生字。
教學重點:
體會幽默帶來的愉悅。
教學難點:
1、注意捎、至、致都是翹舌音。
2、培養學生的幽默感。
教學過程:
1、先觀察:共有幾幅圖?
2、現看看:每一幅圖上都畫了什么內容?
第一幅圖:一位老爺爺和一個小朋友坐著小船在釣魚,老爺爺悠閑地抽著煙,小朋友在拿著筆寫著什么。
第二幅圖:小朋友寫好了字,跳下了水。
第三幅圖:老爺爺還在耐心地釣魚,小朋友潛下水,找到了魚鉤。
第四幅圖:小朋友把寫好的卡片掛到了魚鉤上。
第五幅圖:老爺爺以為魚兒上鉤了,趕緊往上拉線。
第六幅圖:老爺爺釣上了一封信,上面寫著:我們今天不想來,魚兒。
啊,原來小朋友不想讓老爺爺釣魚,要保護魚兒呀!
3、讓學生充分看圖,發表自己的意見,感受漫畫帶來的樂趣。、
4、學習7個生字,7個要求會認的字。
5、完成課后習題,先讀一讀,再說一說。
6、再找幾幅漫畫來欣賞。
7、可以自己創作一幅漫畫,讓其他同學一起欣賞。
8、課后作業:寫生字。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12-27
畫一年級語文教案12-27
《畫一畫》教案10-11
畫一盤水果教案03-08
語文小豬畫畫一年級說課稿08-10
語言兒歌畫一畫媽媽教案03-23
畫一畫自己教學教案范文06-12
幼兒大班音樂教案《畫一畫》09-18
畫一幅色彩和諧的畫教案01-06
《摸一摸 畫一畫》的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