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教案

時間:2023-01-26 16:58:16 教案 我要投稿

在草原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草原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草原上教案

在草原上教案1

  活動目標

  1、 能聽辨音樂中的特定音效,做出各種動作。

  2、 感受原野風的律動特點,引發幼兒跳模仿舞蹈及創編舞蹈動作的興趣。

  3、 借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4、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模仿舞蹈及創編舞蹈動作。

  2、幼兒當聽到“呦嘿”時換動作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彩色紗巾人手一條

  3.音樂《草原上的舞會》《口哨與小狗》

  活動過程

  一、 情景音樂入場

  師:今天我們要去爬山,寶貝們高興嗎?

  幼:高興

  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山上有好多鮮花真香啊,還有許多蝴蝶在飛舞可真漂亮。還有什么呢?還有許多小鳥在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這里有一片草地我們快坐下來休息一下。

  二、 通過游戲學習“呦呼”聲音

  1、通過游戲方式感應音效聲,調動幼兒學習興趣。

  師:這么好的天氣我們在這里舉辦一場草原舞會,誰想參加?

  幼:我

  師:寶貝們都想參加,在舞會開始前,我有禮物送給參加舞會的寶貝們,看誰能第一個得到禮物。看,禮物就藏在這個神奇的寶盒里,這個寶盒不是誰都能打開的,要說出寶盒的咒語才能打開寶盒取出里面的禮物。你們想知道咒語是什么嗎?

  幼:想

  師:咒語就是“呦呼”

  幼:“呦呼”

  師:咒語都學會了,我現在就要用我的口哨來發禮物了。我對誰吹口哨誰就可以說咒語,說對咒語的寶貝就可以取禮物了?凑l第一個得到了禮物。

  ——師吹口哨,幼兒取禮物

  師:得到禮物的小朋友請把禮物放到腿上,看看別的小朋友得到了什么禮物。

  三、 熟悉音樂、感應音效

  1、 聽聲音感應音效

  師:寶貝們都得到了禮物,禮物是什么呀?

  幼:紗巾

  師:是許多漂亮的紗巾,這些紗巾可真漂亮,拿著它就像偏偏起舞,舞會現在開始

  2、 肢體動作感應音效

  師:寶貝們真聰明,音樂里一響起口哨聲,我們就把紗巾舉起來。大聲喊“呦呼”看誰的舞蹈最美麗。

  四、 原野的呼喚

  1、裝扮舞會服裝

  師:寶貝們的舞蹈跳的可真棒,就是服裝不夠華麗漂亮。寶貝們有什么好辦法能讓我們的服裝變得更美麗?

  師:好,我們就用這些漂亮的紗巾裝扮一下自己,開始吧!

  3、 集體舞蹈

  師:大家都裝扮好了,我來看看可真漂亮,F在我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跟著音樂跳起舞來。

  五、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草原上的舞會》這一節音樂律動游戲中,我主要是以聽哨子的聲音來感應特定節奏,同時也是以哨子音來貫穿整個活動的環節。這個音樂是很歡快的.,孩子特別的喜歡這個音樂。在活動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完成了目標的要求,也知道了原野風格的音樂是怎么樣的。

  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有好的也有不足之處。好的是,孩子的整個課堂氣氛都很活躍,都和我一起互動起來,孩子們一直都處于那種興奮地狀態,上課也很認真,常規也比之前好多了。環節的連接還是可以的。然而自我反思不足的地方是在裝扮活動的這個環節,在這環節孩子玩的非常的開心,在裝扮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是拿紗巾 “愛不釋手”的裝扮,在裝扮好紗巾參加舞會時孩子的注意力仍然在紗巾上,以至最后的舞會環節部分過于凌亂沒能完成我的要求,所以感覺這環節不是很好。在下次活動時,我應該要注意下孩子的發展情況和孩子的興趣,想想如何在這個環節中正確引導孩子參與游戲的興趣,對于這種過于引起孩子情緒的活動我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探索過才進行游戲,不過這個環節還是可以放在課前完成。這樣子的話孩子在游戲時就不會太關注于紗巾,而是游戲的整個過程了。

  不過,總的來說,孩子的表現還是讓我比較滿意的,因為孩子在活動時都比以往活躍很多;疽陨系恼麄活動流程基本上能達到我預設的活動目標。

在草原上教案2

  1、草原

  教材簡說

  《草原》是作者老舍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五下語文第一單元教案--1.草原。課文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歡的情形。

  本文作為"走進西部"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贊頌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并積累語言;三是走進西部,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引發學生對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理解課文中新詞"渲染、襟飄帶舞"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3、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情感的方法。

  4、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團結互助;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

  難點:聯系課文,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語演唱);下載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制作課件。

  學生:搜集并了解有關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收集古今文人描寫大草原的詩詞、文章。

  板書預設:

  風光美

  歡迎遠客蒙漢情深何忍別

  草原人情美親切相見

  熱情款待天涯碧草話斜陽

  聯歡話別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清文章脈絡;重點品讀課文第1自然段,感受草原風光美,并能背誦第1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同學們,那遼闊的草原是個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賞嗎?(想)請讓我帶大家去領略草原那美麗的風光。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錄像,讓學生欣賞。

  今天我們將跟隨老舍先生走進西部,走進大草原。

  2、板書課題:草原有感情地讀題

  3、你印象中的草原是怎樣的呢?學生交流

  4、老舍筆下的大草原又是怎么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思考:老舍筆下的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認讀難讀的詞語:渲染、迂回、翠色育流、襟飄帶舞、羞澀、拘束、陳巴爾虎旗

  3、學生交流草原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景色美麗、人們熱情。(板書:風光美、人情美)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快速找出課文中描寫"風光美"和"人情美"的分別是哪些段落?

  2、學生交流:風光美(第1自然段)人情美(第2--5自然段)

  3.選擇喜歡的學習內容

  在"景色美麗"和"熱情好客"兩部分內容中,喜歡"景色美麗"這部分內容的同學請舉右手,喜歡"熱情好客"這部分內容的同學請舉左手。(看來呀,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現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內容呢?(景色美麗)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帶大家去感受這部分內容。

  四、品讀課文,感受草原風光美

  1.自讀自找(不理解詞、句、其它問題)合作、探究(不懂的問題)相互評價。(以小組為單位)

  2.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師生共議疑問,教案《五下語文第一單元教案--1.草原》。

 、傧茸屍渲幸粋小組匯報情況。小組中的同學找出哪些不懂的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的?還有不能解決問題嗎?其它組的哪位同學能幫助解決?誰能評一評回答的問題?

 、诔@組的同學所提出問題外,其它組同學還有問題嗎?誰來幫忙解決?誰能評價同學回答的問題?

  未能解決或解決不理想時,教師啟發、解疑,學生對"翠色域流、勾勒、渲染"等詞理解不深刻,教學中采用"實物感悟法"(翠色域流),操作演示法(勾勒、瀉染)加深對詞意思理解。

  學生提不到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解決。如:A.一些難理解句子,弄清其意思。B.草原景色有什么特點?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表達作者什么感情?C.…,剛才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很好,解決了很多問題,面對景色如此美麗的草原,如果不進行細細品讀一番,去受到美的熏陶,實在遺憾!

  3.品讀佳句,體悟情感,培養語感

 、僮杂勺x"景色美麗"部分,劃出認為最美句子品讀。A.自己練讀。B.兩個同學互讀,看誰讀得最棒。

 、诟餍〗M推一名讀得最好同學朗讀,學生評價,賞析。

 、鄢鍪菊J為最美句子,師生品讀,指導學生讀好句子,體會景色之美,從中受到美的感染。

  ★預設一: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1)詞語比較:"空氣是那么(清鮮、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圖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清鮮""明朗"的草原的高遠遼闊的意境。

  ★預設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1)出示圖片:理解"一碧千里";理解"茫茫"和"并不茫茫"的意思。

  (2)指導朗讀:讀出草原一片碧綠、廣袤無垠的美。

  ★預設三: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1)讀句子,邊讀邊想象草原的美麗景色。

  (2)體會比喻句的'妙處,并結合課件圖片來理解。

  (3)你覺得哪個字作者用得最為巧妙?(繡)

  ★預設四: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域流,輕輕流入云際。

  (1)你從這句話中感受到草原什么特點?圖片演示"綠色渲染""墨線勾勒"。

  (2)其中那個詞寫得特別好?讓你感受到了什么?積累:說說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郁郁蔥蔥、蒼翠欲滴…借機理解"翠色域流"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翠色域流、輕輕流入云際"給人們帶來的飽滿、潤澤、柔美的感覺。

 、芤x"感受部分":面對如此美境,難怪作者陶醉了,在這種境界…,在這境界…(教師引讀)。

 、萃瑢W們閉上眼睛,聽著優美樂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拶N出"景色美麗"這部分的思路,在音樂的渲染下,美美地讀一讀或背一背這部分內容,再次感受草原美麗的風光。

  五、知識拓寬

  1.展示搜集到有關草原的圖片、詩歌、歌曲…小組中交流、欣賞。

  2.設計廣告語。假如你是個導游,請設計出介紹內蒙古草原情況的廣告語。可借鑒課文中好詞、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語言來介紹,看哪組同學最有創意,小組合作解決,選代表發言、評論。

  六、總結,再現草原美景

  同學們,雖然很多同學都沒有真正到內蒙古美麗的草原,但今天我們的心已經到過了,感受到了,讓我們再回過頭美美地聆聽那草原的贊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來結束今天愉快的學習,好嗎?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錄像,學生邊聽邊欣賞。

  七、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2、熟背課文第1自然段。

在草原上教案3

  草原上

  課型:音樂課

  教學對象:三年級

  教學目的:1.有感情地唱好這首歌,并通過其他的創編活動來初步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

  2.通過小組合作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創造音樂美的才能和合作協調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在小組集體中用各種創編活動來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激發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老師通過聽、唱、吹、奏來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材分析:這首歌曲為4/4拍的羽調式內蒙古族歌曲,音樂語言簡練易記,旋律線條起伏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樂段。節奏舒展,旋律優美,生動地勾畫出一幅風和日麗、綠草如茵的草原風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無邊的遼闊草原當中,抒發了牧民舒暢愉快、熱愛家鄉的美好生活,刻畫了內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熱情好客的性格。

  教具:多媒體、鋼琴、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碰鈴、鈴鼓、雙響筒、易拉罐)

  一、組織教學:

  (一)師生問好

  愉快的音樂課又開始了,先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個游戲——聽音點將。

  (二)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看看,你們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師:在看的時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跟著唱、打拍子

  等等(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flash給學生看)

  1.情境想象,進入主題

  (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老師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顏色?

  它們分別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馬、狗,草原有綠色、藍色、紅色、白色、棕色,綠色是草和山,藍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綿羊,還有蒙古包是白色紅邊的,棕色是馬和狗)

  2.初步掌握歌曲風格:

  師:下面再給你們聽一首歌,也是關于草原的。聽的時候要思考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

  緒、節奏和旋律是怎樣的?(放《草原上》這首歌,并把有草原圖片的歌譜展示出來)

  出示多媒體:

  師:所以年年光景好,草原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得很幸福,對嗎?

  生:對!

  師:好,下面聽著錄音伴奏,看老師手的指揮,一起來草原唱歌。2.有感情地跟老師電子琴伴奏

  師:全班同學自己再來唱一次,要求有感情地,就好像我們正在大草原上正享受著美好的風光。

 。ǘ┲R點

  1.初步感受

  師: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在唱這曲子的時候,在同一個小節里有一些詞唱得短一些,

  有的要唱得長一些?比如在哪個小節里的哪些詞?請同學回答。

  生:高、照、跑、跳、壯、肥

  師:那他們分別相對唱什么音呢?

  生:“高、跑、壯”唱6,“照、叫、肥”唱6。

  師:請一組的同學把這兩個音前的短音唱出來,另一組同學接著用豎笛把長的這兩個音吹出來感受一下。

 。ㄒ唤M同學唱短音,另一組用豎笛吹長音,然后輪換)

  師:師:我們把這個長音叫做二分音符,短音叫做四分音符,雖然二分比四分還少兩個數,但

  二分音符要比四分音符多唱長一點時間,表現二分音符的音后面還拖著一根線,那么四分音符有沒有?

  生:沒有,只有一個音

  師:對了,以后看到了音后帶一根線的要唱得怎么樣。

  生:唱長一點。

  師:師:對,同學們很聰明!

  1.實踐活動

  師:現在這里有些打擊樂器,你認為用哪種樂器可以表現出長音?哪種表現短音?(請回答的同學來演示一下,一些同學用碰鈴表現長音,一些用拍鈴鼓表現短音)

  師:在草原有什么動物奔跑?

  生:馬!

  師:那么可以再用什么樂器來表現呢?

  生:雙響筒。ㄗ屵@位學生來演示)

  師:你們看過馬跑嗎?

  生:看過!

  師:那么馬跑得怎樣的?

  生:很快

  師:所以我們敲雙響筒時應該要敲得怎么樣?

  生:要快一點!

  師:師:而且要按節奏來快,聽老師示范(老師演示一遍馬蹄聲,然后讓同學來表演)另一位學生發言:生:老師鈴鼓還有一種方法表演,可以搖動它來表現長音(請其演示)師:師:這位同學的想法真好!現在就請這些同學來伴奏表演,請你們用剛剛所創造的演奏方

  法來表演,其他同學請你們來給他們唱并討論一下誰表演得好。(學生在歌聲中用自選的打擊樂器表演,并選出了演得較好的一位)

  (三)分組創編表演

  師:(面向全班)同學們都表演得不錯哦!那么你們能不能也來表演表演?

  生:能!

  師:師:好,我們不但可以用這些打擊樂器表演,還可以用身體上發出的聲音來表演,請看老師(帶音高的吹唇、打舌)你們覺得這些聲音可以用來表現草原上什么聲音?

  生:生:前面的動作可以表現長音,后面的可以表現馬蹄聲!

  師:師:好的`,現在你們分組然后分配好各自用什么方法來表演,要求能把長短音很好地表現出來,可以自己再創作別的方法來演,看那組的表演方式最有創意,合作得最好。

 。ɡ蠋煿膭顚W生在合作討論中分組出來表演各自創編的表演活動,共同評選出最有創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組)

  師:每一組都表演得很好!希望下一次你們能更好地發揮出你們的創意和合作精神!

 。ㄋ模┻M一步掌握風格:

  師:師:現在老師放一段朋友跳的蒙古舞蹈給你們看,叫做《我也來當小騎兵》,好不好?生:好!

  (看完以后)師:同學們你們感覺到內蒙古舞蹈有什么特點嗎?

  生1:很活潑生2:動作很大生3:有騎馬的動作

  師:為什么會有騎馬的動作呢?

  生:因為內蒙古人愛騎馬

  師:哪位同學舉手來做幾個內蒙古舞蹈有代表性的動作:騎

 。ㄕ垘孜蛔龅帽容^好的同學來給學生們示范,然后跟著做)

  師:同學們做得非常好,很有天分。

  三、課堂總結

  1.總結風格

  師:師:我們已經唱過了內蒙古歌,跳過內蒙古舞了,那么你們感覺到內蒙古人的性格應該是

  怎么樣?

  生:很開朗

  師:師:對了,而且很熱情好客,如果你們到內蒙古去做客,他們一定會很熱情地招待你,這就是我們中國眾多少數名組中的內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下課

  師:好,現在下課,請同學們騎著馬離開這個美麗的大草原(放《我也來當小騎兵》音樂,學生們做著騎馬狀離開課室)

  教學反思

  新課標,新理念

  ——《草原上》教學方式的轉變

  我在教授此課中遵循了以下幾點:開展情境教學、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尊重學生差異、鼓勵創造性以及簡化理論知識。

  一、開展情境教學。為使學生開始對本課感興趣,導入部分利用了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看時下網絡上最流行的flash,這是用多張草原照片做的動畫,先讓學生進入課題的情景中,激發了他們對美麗草原的愛慕之情,從而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欲望。接著進入主題,讓學生在欣賞新曲的同時思考音樂的表現基本要素,并且與學過的、風格相差甚遠的曲子作比較,這樣通過對比使學生能在無意中掌握了情境與音樂的關系,不同的音樂表現不同的情境,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二、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能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筆者在情境提示中讓學生主動地去記歌詞,并不是讓學生去硬背歌詞。根據這個班的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組創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在欣賞舞蹈后讓學生跳舞也是利用學生的這種特點來進行,而且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在這個部分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都顯得很積極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為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增強了與人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三、尊重學生差異。每個學生各有各不同的特點,在分組創編活動中,我讓學生自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演,一些演唱較弱的學生用了豎笛來表達,喜歡唱歌的同學則用歌喉來表現,并且配上打擊樂器進行。筆者還往更廣的方面去提示學生,如果不用打擊樂器能不能也可以表現呢?然后老師示范了兩個,隨后就讓學生自己選擇來做,并且還創造出別的方式如拍手、跺腳、(這是他們曾經有過的課堂體驗)。這樣,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演,這樣更能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作用,更能讓他們能深刻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簡化理論知識。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不要給孩子灌輸復雜的音樂理論,要簡化其并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本課就先通過讓學生聽、唱。

在草原上教案4

  設計意圖

  此次活動是在幼兒通過觀察馬、認識馬、了解馬蹄的特殊作用和它的特殊聲響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在音樂的背景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現馬蹄聲并逐步感知節奏的過程。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的節奏運用一定的樂器,進行簡單的合奏。

  2.學習看圖譜練習節奏,感受草原上馬蹄聲的粗放和豪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運用樂器進行簡單的合奏。

  活動重點

  學習看圖譜練習節奏。

  活動準備

  1.響罐、響鈴。

  2.馬、草原、音樂路牌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在農場里》

  幼兒一邊欣賞ppt,一邊進行歌表演《在農場里》,模仿小動物的簡單動作和叫聲,要求幼兒踏準節奏表現出不同動物的姿態,愉快大聲地演唱。

  二、敲敲打打,小馬去運糧

  1、傾聽音樂,猜猜什么動物來了?

  2、邊傾聽《賽馬》的音樂邊出示馬兒奔跑的ppt。

  3、“原來是小馬,瞧,它奔跑的時候多神氣呀!你們聽,小馬向我們走來了,教師用手掌擊腿,模仿馬的腳步聲,引導幼兒一起做做學學。

  4、“除了用手來拍腿,發出馬走路的聲音,我們身上還有哪里可以發出這樣的聲音?”(孩子們用舌音、跺腳、拍身體其他部位等模仿馬蹄聲)

  5、教師和孩子一起說說念念使用身體各部分模仿馬蹄聲。

  6、教師念兒歌:小馬 小馬搖著 尾巴(口技:滴篤滴篤)去玩耍。東邊跑跑 西邊 跑跑,(口技:滴篤滴篤)真快樂,幼兒配合用動作表現馬蹄聲。

  7、幼兒聽著音樂(《賽馬》的`旋律)學學做做小馬跑步的姿態,聽著音樂的節奏(變快變慢)學小馬走走、跑跑。

  8、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用自己的腳步聲、拍腿聲還有嘴巴里發出來的聲音來表示小馬的馬蹄聲,其實,今天老師還帶來一件小樂器來,響罐!

  三、教師示范敲擊響罐,幼兒分辨節奏的快慢

  1、“你們猜猜我的小馬在干什么?”(跑步、散步、喝水……)

  2、幼兒人手一只雙響筒練習敲奏節奏,幼兒可以嘗試創編節奏。

  3、合奏表現大馬和小馬。

  4、熟悉森林中的音樂路牌(什么路牌解釋一下)

  5、教師告訴幼兒“今天,馬媽媽帶著你們一起去運糧食好嗎?你們看路上我們要經過很多地方”(出示ppt,情景:“廣闊的大草坪”、上“小山坡”、 “下山坡”。

  6、出示節奏譜,看看說說。

  7、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一起在故事情景中演奏。(按ppt出現的節奏譜)

  8、教師和幼兒分大馬和小馬(響罐和響鈴),首次合奏!吧种械膬尚心_印”。(教師使用響鈴和幼兒配合。)

  9、教師引導幼兒要看著音樂路牌走哦,別太快,會迷路的,“媽媽和你們一起過森林,媽媽走的慢一點,你們要快快跟上來哦”。

  10、讓幼兒聽著音樂騎著馬到戶外去散步。

在草原上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會讀“旋、逝、塵、拳、雹、劈、卷、遼、闊、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等詞語。

  2、理解2、3兩段,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做些什么事。

  3、體會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

  (二)教學重難點:

  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報告天氣、指明方向,從而體會鷹是人們的好朋友。

  (三)教法學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讀讀悟悟、自主學習

  (四)課前準備:課件、課文重點句板貼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提示課題

  1、播放課件:大草原和鷹,配上音樂《牧民新歌》。

  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吧!

  教師一邊操作課件一邊引敘第一段:當你來到遼闊的大草原,首先見到的往往是鷹……

  2、這節課,就讓我們和草原上的鷹交個朋友吧!齊讀課題:草原上的鷹

  師激讀:草原上的鷹是多么勇猛呀!再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你想進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鷹嗎?打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碰到不會讀的字做一個記號,也可以先問問同桌或老師。

  老師巡視,把課文給學生圈出不認識的字。(做到生字讓學生確定)

  2、老師出示課文,讓學生讀不認識的字。(學生能讀的讓學生讀,不能讀的老師注拼音讓學生讀。)

  3、分節讀課文。

  ①你覺得你能讀好哪段?指名讀一節。

  ②誰最想鍛煉一下?再指名讀。(通過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通課文。)

  4、你們很會讀書,還想讀嗎?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哪一句話最能看出人們對草原上的鷹有著深厚的感情,邊讀邊劃出一個句子。

  5、指名說,并板貼句子: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朋友。

  指導朗讀好這個句子,教師隨機評點:老師感覺有點像好朋友了,再讀。

  三、讀讀悟悟,體會情感

  學習第二段

  1、(導)為什么說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嗎?自由朗讀第二段,想一想: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鷹是人們的好朋友?

  2、指名說,隨機重點訓練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

  果然,()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現了一片黃云,()狂風翻卷,沙塵滾滾,拳手大的冰雹就劈頭蓋臉地打下來。

  A、天氣有怎樣的變化?學生說,老師出示以上句子。

  B、其實天氣變化是有一定先后順序的。請你給這兩個句子加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過不了多久、接著)

  讀一讀這兩個詞語,你有什么感覺?(體會天氣變化之快。)

  C、天氣的變化不僅快,而且越變越惡劣。

  先看圖(配音)感受

  看了圖,你有什么感受?請你用書上的一兩個詞語來說一說這時候的天氣情況。(如: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教師馬上指導讀好這幾個詞。

  你能通過讀把這惡劣的天氣展現出來嗎?自由練讀整句子→指名讀→評議→全班男同學讀、女同學讀(師點:女同學要是能通過朗讀,把這惡劣的天氣展現出來,那真的很了不起)→齊讀。

  D、第一次激情引讀重點句:鷹為人們預告了這么惡劣的天氣,可以讓人們早做準備,怪不得草原上的人們見到在草原上空飛翔的鷹會說—學生齊讀句子: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朋友。

  (2)你還從哪里體會出鷹是人們的好朋友?

  指名說,再師生共同學習句子。

  A、先看圖,教師激情:瞧,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清風陣陣地吹著,多美麗的草原夜色,多寧靜的草原之夜呀!學生齊讀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清風陣陣地吹著,草原上空不時傳來鷹的長鳴,這是它在預告,明天天氣一定晴朗。

  (要是學生讀不出來,老師再點撥:要是能再輕一點,老師會感覺草原之夜更寧靜更美)。

  B、指導朗讀全段:男女同學分讀“早晨”“晚上”兩部分,特別要注意讀好這兩種不同的意境。

  3、小結: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引板:預告天氣

  4、第二次激情引讀重點句:鷹為人們預告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方便呀,草原上的人們只要一見到在草原上空飛翔的鷹就會說:(齊讀)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朋友。

  學習第三段

  1、你還從哪里體會出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呢?

  2、指名說,并隨機板書:指明方向

  3、這段話寫得很美,老師讀著讀著就把它讀成了一首詩,出示:

  ——

  藍色的天邊

  閃動著的一些

  黑點

  就是鷹

  朝著鷹飛的方向走

  你也許能

  發現( )

  碰到( )

  也許能

  找到( )

 。1)老師把最美的部分留給你們補充!學生填空。

 。2)讀讀這首詩的第二節,你體會到了什么?(試圖引導體會找到方向時越來越欣喜的感覺。)

  師生對讀這首詩,讀出詩的韻味。

 。3)齊讀詩,并給詩加題目

 。4)第三次激情引讀重點句:鷹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在大草原迷路的我們終于找到了村莊,此時此刻,我們肯定會情不自禁地,感激地對鷹說——學生齊讀重點句: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朋友。

  四、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1、總結,第四次激情引讀重點句,達到高潮: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預告天氣,為迷路的人指路,其實還能為人們做許許多多的事,難怪人們對鷹充滿了感情,讓我們站起來,抬起頭,對著在草原上空飛翔的鷹高呼吧!—學生呼: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朋友。

  2、把“!备某伞!”,再來一次。

  3、在句子前面加上“啊”,該怎么讀?學生醞釀后齊呼。

  板書:

  預告天氣

  草原上的鷹

  指明方向

  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朋友。

在草原上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知道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朋友,人們從鷹的活動中能得到不少信息。

  2、能認真聽錄音,按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能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過程

 。ㄒ唬⒔沂菊n題

  1、指導學生仔細看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2、揭示課題。

 。ǘ

  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明確本次聽說訓練的要求。

  1、集中注意力聽錄音,邊聽邊記邊思考。

  2、能根據提供的要點和詞語記住主要內容并說一說。

 。ㄈ

  進行聽說訓練。

  1)、第一遍聽錄音,回答課后兩個思考題。

  交給聽的方法:集中注意力聽,邊聽邊思考,可以把重要的詞語記在書上。

  指導學生讀一讀課后第2題中的思考題。

  聽錄音后組織學生討論這兩個問題。

  指導學生讀一讀課后第3題中錄音的要點,看看那位同學答得完整,再把這兩個思考題完整地說一說。

  2、第二邊聽錄音,要求學生能按課后第三題提供的要點記住錄音的主要內容。

  聽之前,指導學生讀讀課文第三題的`要求和提供的要點。

  聽錄音后,用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根據要點回憶錄音的主要內容,然后逐條進行復述。

  3、指導學生選用提供的詞語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讀課后第4題中的詞語,根據第三題中的要點把這些詞語按內容進行分類。

  講第一個要點的:盤旋、飛翔

  講第二個要點的:狂風翻卷、沙塵滾滾、拳頭大的冰雹、劈頭蓋臉;月亮高掛、清風陣陣、長鳴。

  指導學生選用提供的詞語,選擇錄音中的一個要點說說。

  選用提供的詞語,把3個要點連起來說說錄音的主要內容。

 。ㄋ模┌堰@個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

  盤旋、飛翔

  狂風翻卷、沙塵滾滾、拳頭大的冰雹、劈頭蓋臉;月亮高掛、清風陣陣、長鳴。

在草原上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不受事物顏色,形狀,大小,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感知5以內等量物體的數守恒。

  2、能夠幻燈片出示的圖片,使幼兒擺出相對應的圖案。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幻燈片、錄音機、彩色吸鐵石、不同圖形的卡片

  知識經驗準備:

  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五。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播放喜洋洋的音樂,“小朋友們,看看前面的大草原,漂不漂亮,今天在這片麗的大草原上要舉辦一場舞會,我們來看看都誰來參加了這場舞會!蓖ㄟ^幼兒熟悉的音樂,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以及參加活動的興趣。

  (2)出示半張紅太狼的圖片,讓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來參加的這場舞會,幼兒猜出是紅太狼之后,出示排列整齊的五張紅太狼的圖片,使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五,然后請一名幼兒將圖片上紅太狼排列出來的隊形用紅色吸鐵石擺放在黑板上。然后用相同辦法請出美羊羊,用黃色的的吸鐵石將美羊羊的隊形擺放在黑板上。

  (3)讓小朋友用不同顏色的吸鐵石,通過點數的方法得知,雖然顏色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5。

  (4)接著將故事進行下去,紅太狼和美羊羊得知自己和對方一樣多之后,美羊羊將自己變大并且換了一個隊形,紅太狼也換了一個隊形,讓5只變了隊形大小不同的美羊羊和變了隊形的紅太狼進行比較,看看他們是一樣多還是誰多誰少,得出結果,他們雖然隊形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5。

  (5)結束故事:紅太狼知道自己怎么變也沒有美羊羊多,不高興的`回家了,而美羊羊在紅太狼走后,自己跳的很開心,一直跳到天黑,也回家了。

  操作活動:

  (1)將幼兒分成四組,出示四組圖片,請小朋友進行比較,誰多誰少,只要答對就獎勵幼兒裝有圖片的信封,第四組圖片是老虎和松鼠的比較,比較完交幼兒《上山打老虎》的手指操,鞏固知識。

  (2)讓四組幼兒打開老師發給他們的禮物,根據小組編號,按照幻燈片上出示的圖片,擺出相應的圖形,誰先擺好,將擺好的圖片擺到前面的黑板上,四組全部擺完之后,比較他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活動結束:

  讓幼兒去外面尋找自己喜歡的數字五,進行比較: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活動延伸:

  回家看看爸爸媽媽雙手,比較他們的手指是不是一樣多。

在草原上教案8

  活動領域

  音樂、藝術、社會、常識

  活動前評析

  幼兒對各民族的服裝特別的感興趣,特別是蒙古族的服裝更是喜歡,在適穿蒙古族衣服的同時,我請幼兒欣賞蒙古族的歌曲,觀看蒙古的大草原,孩子的興趣非常的高,產生喜愛之情,有的孩子,跟著歡快的樂曲學起了小馬在草原奔跑的樣子……于是我抓住孩子的興趣點,設計了《草原上的歌》這節音樂領域的綜合活動,讓孩子們對蒙古風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掌握節奏并會創編節奏。

  2、幼兒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草原的美麗,及對少數民族的熱愛。

  3、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課件、歌曲、頭飾、小鼓、手玲、沙錘、蒙古服飾、節奏圖、圈、幻燈片

  活動過程實錄

  一、律動:《草原小騎手》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們一起騎著小馬去好嗎?

  二、看課件,欣賞歌曲《美麗的草原》。

  小朋友看這個美麗的地方到了,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草原)

  我們一起聽一聽草原上的歌吧!這首歌叫《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一會把你聽到的看到的說出來給大家聽一聽好嗎?

  提問:你們知道這個美麗的大草原是誰的家嗎?(是蒙古族蒙古人的家)小朋友在聽這首歌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說一說?

  實錄:此環節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溫馨、寬松的環境“草原我的家”,大大的背景圖,當幼兒坐在地毯上時,就好像自己做在草地上一樣,孩子們聽著優美的歌曲,感受著草原的遼闊與美麗。

  三、幼兒隨音樂學習蒙古族的基本舞步。

  1、教師介紹蒙古族的特點。

  廣闊的草原可真美,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們勤勞、善良,蒙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喜歡吃乳制品、羊肉,喜歡騎馬,被人們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能歌善舞,今天我們來到了大草原上,那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蒙古族的舞蹈好嗎?(1)、騎馬、2摔交(小騎手)3、哄羊(蒙古族)4、雄鷹(蒙古人)

  幼兒學習的`舞蹈動作:硬肩、笑肩、小跑馬步、踏點馬步、勒馬、揚鞭、甩鞭、哄羊、奶擠……

  2、幼兒聽歌曲,創編動作。

  現在我們是草原上的舞蹈家,我們一起把舞蹈動作編到歌曲里好嗎?

  我們一起跳起來吧!

  實錄:由于我班幼兒非常好模仿與表現,因此這個環節我就設置了全體幼兒表演的機會。孩子們認真的學著老師的樣子學習各個舞蹈動作,認真的做好一個小騎手,在聽音樂創編的時候,孩子們有的蹲著做笑肩、有的做踏點馬步、有的干脆趴在地毯上做一只小羊羔,看著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我真為他們高興。

  四、出示節奏圖,和幼兒一起學習打節奏。

  小馬跑起來也是有節奏的,小朋友,你們看!這是節奏圖,

  《大班綜合活動教案:“草原上的歌”》摘要:適穿蒙古族衣服的同時,我請幼兒欣賞蒙古族的歌曲,觀看蒙古的大草原,孩子的興趣非常的高,產生喜愛之情,有的孩子,跟著歡快的樂曲學起了小馬在草原奔跑的樣子……于是我抓住孩子的興趣點,設計了《...

在草原上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熱鬧歡快、豪邁酒脫的曲風,對民族音樂感興趣,對蒙古族和草原產生向往。

  2.在欣賞和游戲中表現樂段的重復以及不斷加速的節奏特點。

  3.自信地參與“摔跤”游戲,在音樂節點“嘿”上,能和朋友一起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16名幼兒圍坐半圓。

  2.黑板、音樂、PT、簡單的圖譜

  經驗準備:對蒙古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創設草原情境,自然感知欣賞音樂

  1.隨樂欣賞“美麗的大草原”PPT,引出草原游戲主題。

  2.隨A段音樂欣賞草原游戲圖片,并一起跟隨音樂作出相應的動作。

  3.提出重點游戲一一摔跤是蒙古人交朋友的一種方式。

  4.出示草原圖譜,播放音樂樂A段,自然感知。

  二、結合圖譜和肢體動作,再次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跟隨音樂畫譜圖,了解曲式結構

  2.教師解說“摔跤故事”和幼兒猜想情節內容相結合。

  3.在座位上利用肢體動作跟隨音樂做游戲,再次感知音樂的結構。

  三、隨樂分段玩摔跤游戲

  1.創設摔跤游戲情境,請兩位幼兒做摔跤手,兩個人比一比,第一回合比誰更神氣。

  2.出示兩位掉跤手搏斗的圖片,第二回合比誰更有力氣。

  3.兩位教師進行錯誤演示,請幼兒評價,再進行正確示范。

  4.跟隨A段音樂師幼游戲一次。

  5.全體幼兒移位兩兩結伴進行游戲。

  四、完整跟隨音樂玩游戲

  1.教師解說要去另外一片草原交朋友,結合圖譜,播放三段體完整音樂。

  2.幼幼在座位上和旁邊的伙伴一起游戲,隨著音樂的加快,動作也越來越快。

  3.全體幼兒移位跟隨音樂玩摔跤游戲,間奏處交換朋友。

  五、介紹蒙古族,激發幼兒對蒙古族和大草原的向往

在草原上教案10

  一、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病⒛苡懈星榈乩首x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二、學習難點

  聯系課文,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三、課前準備

 。、草原風光圖。

 。病⒚晒抛逡魳泛兔窀。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

  草原

  介紹作者老舍;貞浽泴W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說說怎么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挪菰沁|闊的,一望無際……

 、撇菰敲利惖,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遣菰浅錆M生機的……

  五、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自由朗讀課文:

  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說說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么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耪n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⑵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六、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自由朗讀課文:

  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在草原上教案11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課前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蒙古族音樂和民歌。

  學習時間: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想象美麗的草原:

  1、出示課題:草原。介紹作者老舍;貞浽泴W過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說說你印象中的草原。

  學生可以有個各種不同的描述,語言表述要流暢,還可以說說怎么會獲得這樣的印象。比如:

 。1)草原是遼闊的,一望無際……

  (2)草原是美麗的,綠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滿生機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

  2、說說老舍筆下的草原是怎么樣的?從哪里看出來的?同時朗讀相關的句段。

  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初讀課文后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可能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導學生達成這樣的共識:

  (1)課文中的草原是美麗的。

  (2)課文中的草原是熱情的。

  朗讀相關的句段時,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和課文的語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點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XX流,輕輕流入云際。”

 、倮斫獠菰摹熬G”。

  ◇說說“一碧千里”“翠XX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XX流,輕輕流入云際”,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XX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塾懈星榈乩首x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

 、谠谶@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廴绻惝敃r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音一首怎樣的小詩?試著寫一首小詩。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抄寫第一自然段中優美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感受熱情的草原: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熱情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龠@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谀男┰~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得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塾懈星榈乩首x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

  ◇聽到了不停的歡笑。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在回敬。”

 、俜磸屠首x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谙胂氪蠹以诰淳频臅r候會說些什么?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②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里包含著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二、品讀課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賽馬、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要分別了。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僦鹁渲鹱值乩斫猓骸昂稳虅e”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著

 、谶B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廴绻敃r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說什么?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說的話。

  三、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卻為什么要以草原為題呢?

  文章前面寫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寫了人情美,從風光美,從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因此整體都是圍繞著“草原”來展開的。)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

  四、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在草原上教案1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音畫《在中亞西亞草原上》

  教學目標:

  1、過欣賞《在中亞西亞草原上》,感受,體會樂曲中音樂的力度變化在表現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的作用以及音樂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

  2、能夠了解西洋木管樂器:單簧管、英國管,初步掌握“音畫”音樂題材知識。

  3、初步學唱《美麗的村莊》(機動)

  教學重點:熟悉作品的兩個主題;體會聯想樂曲所蘊含的意境。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ㄒ唬┬蕾p幾首歌曲的片段

  1、《長江之歌》

  2、《黃河頌》(聽完錄音請學生回答歌曲的題目并談談感受)

 。ǘ┙處熣勗挘哼@兩首歌都是描寫我國江河的歌曲,它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以“江河”作表現內容,今天我們來欣賞俄國作曲家鮑羅丁以繪畫為題材創作的樂曲《在中亞細亞草原上》。

  二、授新課

  (一)作者、作品簡述。

  鮑羅丁俄國作曲家、化學家,從小勤奮好學,醉心于音樂、化學,25歲獲醫學博士,后又創辦了女子醫科大學。他之所以能在化學、音樂兩大領域獲得成功,除他努力之外,結識了巴拉基列等人,并聽從他們的勸告而從事音樂的創作,成為“強力集團”的成員也是重要原因。鮑羅丁的創作吸曲了俄國民間音樂的豐富素材,其作品具有雄渾的史詩性和深刻的抒情性,因而很好的`反映了俄羅斯民族的豪勇性和廣闊的胸襟。

  《在中亞西亞草原上》是通過兩支旋律在不同聲部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它象征著俄羅斯與東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

  (二)初聽:完整欣賞一遍《在中亞西亞草原上》

  欣賞前,教師在鋼琴上彈出《在中亞西亞草原上》的第一、第二主題。

  要求學生在欣賞中參照課本提示注意兩個主題旋律分別是由哪兩種西洋木管樂器演奏的,并注意其音色特點。

 。ㄈ⿵吐

  1、欣賞之前唱會兩個主題旋律。

  2、欣賞時,當聽到第一主題出現時舉右手,第二主題出現時舉左手,兩個主題旋律在不同聲部同時出現時舉雙手表示。

  3、一邊以隱約聽到的音量播放《在中亞西亞草原上》,一邊提問:

  兩個主題旋律塑造哪兩個音樂形象(或象征著什么?)除兩個主題旋律你還聽到了那些聲音?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

  音樂一開始小提琴和木管樂器在高音區,持續地奏出八度音的背景音樂,并反復出現,這使你想到了什么?(可有多種問法)

  弦樂器撥弦的聲音,你覺得它像什么發出的聲音?

  畫在課本第二主題上方的,漸強、漸弱的力度變化記號它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什么?

  哪一部分則象征著俄羅斯與東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

  4、實踐與創造:課后的第三題。

  三、鞏固新課

 。ㄒ唬

  1、簡述體裁知識:音畫是一種與交響詩相類似的音樂,有時以繪畫或以自然風光為題材,樂曲結構都為單樂章。

  2、西洋木管樂器:單簧管英國管(播發兩種不同的聲音讓學生選擇)

  (二)朗誦作者關于《在中亞西亞草原上》的一段講解詞(重放作品為背景材料)

  “在中亞西亞單調的砂質草原上,第一次傳來了罕見的俄羅斯歌曲的曲調。可以聽到漸漸走近的馬匹和駱駝的腳步聲以及抑郁的東方歌調。一支當地的商隊在俄羅斯士兵衛護之下從廣袤的沙漠中走過。他們安然無慮地在俄羅斯軍隊的保護下完成漫長的旅程。商隊越走越遠。俄羅斯和東方的安詳曲調和諧地交織在一起,它的回聲長時間縈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遠方。”

  四、初步學唱歌曲《美麗的村莊》

 。ń處熣勗挘弘x開了廣袤的大草原讓我們一起到意大利《美麗的村莊》,去感受它的清新與活潑吧。)

  1、讓學生完整聆聽錄音或范唱?啥嗦爭妆椤

  2、用聽唱進行教學。先唱歌詞,后唱歌譜(根據班級實際而訂)

在草原上教案13

  設計意圖

  一、選材理由:

  本班幼兒是一群 3—4 歲的小班年齡段的孩子。從嬰班開始,我就非常的喜歡給他們分享和欣賞一些音樂。我發現小班的幼兒不僅僅只是喜歡那些節奏簡單、舒緩的音樂。其實對于節奏明朗、歡快,甚至有一些激烈的音樂都是很喜歡的。如果在音樂中還有一些有趣的聲音、節奏起伏較大的樂曲,他們更是喜歡得不得了,然后就會不由自主的隨著音樂的節奏手舞足蹈起來。我們班級的孩子每天都會主動的要求我給他們播放不同的音樂,他們喜歡歌唱、能用不同的表情、動作以及和老師、同伴的互動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因此,本次的活動我就構架了這樣的一次音樂活動。

  二、音樂的分析和調整:

  本次活動使用的樂曲《草原上的舞會》,選自奧爾夫音樂材料。在剛開始聽到這首樂曲的時候,我將活動的第一個目標定為了:初步的感知音樂中的節奏。但很快我又發現了此樂曲的旋律中摻雜著一些鼓聲、笑聲,節奏過快,不太有利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去感知和掌握。但在音樂中又有一個非常特顯的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聲,小班幼兒對這種特別的音效又非常的感興趣。于是,我將此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調整為了:能聽辨音樂中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并對樂句有初步的感知,但在音樂的一開始就出現了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之間相隔的時間跟后面規律的出現的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又不一樣,這樣就會打亂幼兒傾聽特效音,所以,我將前面一開始的特效音和較快的節奏的那段音樂也做了刪減。那讓幼兒傾聽音樂中的特別音效,其實養成小班幼兒在專注力和傾聽習慣的基礎。同時,這首樂曲還帶有非常濃烈的異域風情旋律和節奏,小朋友們目前很難接觸到這種的音樂類型!吨改稀分幸仓赋觯 藝術是幼兒感性地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是表達對世界的認識的另一種“語 言”。因此,通過這首樂曲也讓幼兒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音樂和文化。

  三、活動設計思考:

  在活動的前期,孩子們也有了一些前期經驗:由于我的另一半在非洲工作, 我也有去到非洲,回來后就給孩子們分享了關于非洲的文化,孩子們也對非洲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認識。

  在整個環節的設計上,我用了一個非洲的小朋友作為我編排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讓他帶著我們一起去到非洲草原做客,根據故事的主線我還設計了看動物、吃烤肉、數星星的游戲情景,讓孩子們在愉快的、輕松的游戲氛圍和情景中學習,這些游戲的設計也非常有機的結合到音樂中,讓孩子們不但能去感受到音樂中的特效音,還能一直都保持著對活動的興趣。這些游戲的設計也都是基于在孩子們的興趣點上的,比如:烤肉片的環節設計,班級的創游也開展了燒烤的游戲,孩子們知道了怎么去串烤肉片,怎么翻面,撒作料等基本的游戲經驗,也對此非常的感興趣,于是我就把這個設計到了本次活動的游戲里。在本次活動中,我還有一個主要的設計點是:難點前知。

  在孩子們感受到了音樂中的特效音之后,我會用真的口哨聲來和孩子們做練 習,然后再讓孩子們跟隨音樂來傾聽特效音,這就是難點前知。它幫助孩子們

  降低了活動中要掌握的難點,更好的去達成活動的目標。

  活動目標

  1、 能聽辨音樂中的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

  2、 能愉快的投入到游戲中,大膽的創意肢體動作。

  重點難點

  能大膽的創意肢體動作

  活動準備

  PPT 圖片(非洲小朋友、大草原)、《草原上的舞會》音樂選段、吸管人手一根、

  打孔的肉片、紅外線筆一只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非洲小朋友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有什么不同之處,引出音樂。

  T:圖片上的小朋友跟我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這是非洲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們來迎接我們去他們那里玩,還給我們準備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感受音樂,聽特定音

 。ㄒ唬⑿蕾p音樂

  T:剛剛聽到了什么有趣的聲音呢?(口哨聲、喲呼)

  小結:剛剛小朋友們聽到的口哨聲就是非洲小朋友們打招呼的聲音,當聽到口哨的聲音時,就要準備來打招呼說:“喲呼”。

 。ǘ、第一次感受音樂,并引導幼兒聽到口哨聲后就要說出”喲呼”!

  1、T:“我們也來試一試,學習非洲小朋友們打招呼吧!”

  難點前知:“現在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口哨,當我吹起口哨的時候,你們就要說

  什么?”“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2、聽音樂玩打招呼的游戲。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的是太棒了,大家都已經學會聽到口哨聲就要說:

  “喲呼”的打招呼的方式呢!

 。ㄈ、第二次感受音樂,擺動物的造型

  1、激發幼兒想象動作的模樣,并能大膽的用肢體創意動作的造型。

  T:“剛剛我們已經學會了非洲小朋友打招呼了,他很高興,決定要帶我們去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動物園去看看,你們知道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都有什么動物嗎?”

  T:“你能用動作來表現一下嗎?”

  2、鼓勵其他幼兒說出不同的動物,并用動作來模仿。

  T:“還有什么動物呢?”“你能來模仿一下嗎?”“我們大家一起來學一學”

  3、聽音樂擺動物造型。引導幼兒聽到口哨聲后就要擺出“各種動物造型”

  T:“當聽到口哨聲,小朋友們就要準備擺出動物的造型,你可以擺跟別人不一

  樣的,自己喜歡的動物造型喲!”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剛剛都能在聽到“口哨聲”的時候就擺出了不同的動物造型,真的都太棒啦!

 。ㄋ模、第三次感受音樂,游戲《烤燒烤》。

  1、激發幼兒回憶烤肉的步驟

  T:“看完了小動物,我的肚子都有點餓了,你們餓了沒有?”“瞧,非洲的小朋友都給我們帶來了他們當地最出名的烤肉,但是需要我們自己來烤 喲!”

  T:“燒烤要怎么烤。俊

  激發幼兒使用椅子來當燒烤爐

  T:“沒有爐子怎么辦呢?”“我們可以用什么來代替?”

  2、 第一次游戲

  T:“當聽到音樂的時候我們就要來刷油、當聽到口哨聲的時候,我們就要給肉翻面啦!”

  3、 第二次游戲

  T:“剛剛的肉肉都沒有放佐料,不好吃,現在我們要來繼續烤。記住,當聽到音 樂的時候我們就要來刷油,當聽到口哨聲的時候,我們就要撒佐料啦!”教師小 結:你們的燒烤都烤的太好吃了,都沒有烤糊吧!剛剛我看到了小朋友們都是在 聽到口哨聲的時候就準備要翻面和撒作料了,你們真是太棒啦!

 。ㄎ澹⒂螒颉墩倚切恰

  T:“吃飽了,我們要去散步啦!哇,你們看天都已經黑了,我們來天上的星星吧!看,到底那顆最亮?”

  播放音樂 ,孩子們隨著音樂散步,當聽到特別音效“口哨聲”時,老師就準備用紅外線筆,聽到“喲呼”的時候,“星星”就出現了。三、 活動結束

  T:星星們回家了,我們也該回去睡覺了呢!來跟大家說晚安吧!

  在本次的活動中,我的第一個目標是:能聽辨音樂中的特別音效。這個目標的達成情況還是比較的好,通過難點前知的實行,我覺得孩子們還是比較快

  活動反思

  的就掌握了特別音效(口哨和喲呼聲)。再通過每一個環節中游戲的烘托,孩 子們一遍又一遍的感知到特別音效,而且每一個游戲的設計也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非常的感興趣,全程都保持著對活動的積極性。我的第二個目標是:能愉快的投入到游戲中,大膽的創意肢體動作。這個環節的目標達成

  主要是依靠我的第二個環節,引發幼兒說出非洲大草原的動物,并且能夠用肢體來表現動作的形態。在這一環節中,我盡可能的讓更多的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想法來創意他們所想的動作。在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在說的時候, 只是安靜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模仿,有個別害羞的孩子就不愿意來表現自己。為了解放孩子們的天性,我臨時就調整成了讓孩子們站起來,走著進行動物造型,這樣的處理之后,我發現了那些比較害羞和內斂的孩子們也就慢慢的放開了自己。

  我的感悟:通過這次的活動,給我體會比較大的就是:雖然老師們在每一堂活動中,都會事先預設很多的內容和孩子們的反應,然后隨之而產生了一些預設的環節。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更應該在活動中去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通過孩子們的表現作出一些及時的調整。我知道其實這還是比較難的,也比較的考驗老師的功底。那么我們就更應該不斷的豐富自己的能力, 讓這群可愛的孩子們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草原上教案14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認識本課8個生字,理解課文中新詞的意思,摘錄課文中優美的句子,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會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教學難點

  聯系課文,說說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方法

  設置情境,師生共同披文入境,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引導學生把情感體驗充分表現出來。

  學生學習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課前準備

  1、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語演唱)。

  2、下載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的圖片,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前交流:

  你見到過草原嗎?請見到過的同學描述一下草原的風景,說一說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讓我們來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出示草原風光圖片,播放鳳凰傳奇的歌曲《我從草原來》。

  (設計意圖:用音樂和圖片導入的新穎方式將學生帶入草原高遠遼闊的境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學習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古大草原,去領略那美麗的風光,去感受那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通讀課文,注意把句子讀通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生字,掃除閱讀障礙。

  2、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個字,概括出草原給你、給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語文學科的性質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課題導入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課文的印象,促使學生主動地進入學習課文的氛圍之中。)

  3、草原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

  風光美

  草原

  人情美

  (沿作者思路,緊緊抓住課文景色美、人情美兩大部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和作者產生共鳴,體會感情,是設計最突出的特點,也是最簡潔有效的理解課文的.方法。)

  三、朗讀品析,感受草原風光美

  1、簡介作者: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人,本名舒慶春,生于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駱駝祥子》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2、多媒體出示草原風景,要求學生一邊聽師范讀,一邊在腦海中勾勒畫面。

 。ń虒W中通過各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語言文字,展開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再及時切入朗讀,引導學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畫面通過朗讀再現出來。)

  3、提問: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草原風景美)

  4、句子感悟:這段文字非常優美,讀著讀著,讓人仿佛置身于遼闊的大草原之中。說說你覺得哪些語句寫得美?

  學生匯報,教師重點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倮斫狻耙槐糖Ю铩保ǔ鍪緢D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后,再讓學生說一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②“茫茫”就是模糊不清,結合圖畫,讓學生說說“并不茫茫”的意思。

 。2)“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①體會用詞的準確,想一想把“清鮮”換成“清新”,把“明朗”換成“晴朗”好不好,為什么?形象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用法。

 、谟懈星榈乩首x,讀出“清鮮”“明朗”的草原的高遠遼闊的意境。

 、廴绻藭r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會怎么做?(想象:作者會高歌一曲什么?誰愿意上來高歌一曲?)

  (4)“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倌贸鲆粡堉袊,向學生演示講解“綠色渲染”“墨線勾勒”。

  ②圖片展示,感情朗讀,體會“柔美”的感覺。

 。5)“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①請你學著這樣的說法,用上“既……又……既……又……”說一句話。 ②這句話是從哪一方面來寫的?(感受)

  ③不同的心情對周圍環境會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從學生的感悟入手,通過抓重點詞語切入朗讀體會,想像情景切入朗讀體會,聯系生活實際切入朗讀體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凸現語文特點的有效途徑!

 。6)“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衮E馬和大牛會回味嗎,這是什么寫法?(當然不會,這是聯想的寫法)

 、谧髡邽槭裁磿氲津E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樂趣呢?(這是作者描寫的技巧,借牛馬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5、讀讀背背

 、購奶斓降兀瑥男∏鸬窖蛉,到駿馬、大牛,草原的無限樂趣令人愉快,令人驚嘆,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仔細品味、用心賞讀吧。

 、诙嗝磧灻赖木吧,多么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一切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重溫“風光美”

  1、多媒體播放草原風光圖片。

  3、引導在圖片欣賞中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走進草原,感受“遼闊美”

  “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1)指名讀,說說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2)重點理解“灑脫”:

  ①你能想出可以用什么詞語可以換掉“灑脫”嗎?(瀟灑從容放松……)

 、趶哪男┱Z句看出“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鄹惺堋盀⒚摗保簺]有紅燈綠燈的障礙,沒有行人車輛的擁堵,卻有一路翠色欲流,盡收眼底,卻有那忽飛忽落的小鳥相伴,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鼙憩F“灑脫”:你能否讀出這種“灑脫”的感覺來。

  (通過學生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感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既體會了草原的景色美,又習得了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表達的,潛移默化地學習作者語言表達的生動優美,揣摩語言所傳遞的美好情感,受到感染、熏陶)

  三、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人情美”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龠@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遠客)

 、凇耙蝗厚R”“男女老少”說明了什么?(來迎接的人很多)

 、邸跋褚粭l彩虹向我們飛來”說明了什么?(來的真快)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二是比喻熱情。)

 、堋傲⒖虛苻D馬頭,歡呼著,飛馳著……”來迎接的人群為什么立刻撥轉馬頭,而不是在這里交談一會兒?(想早一些把客人請進蒙古包)

  ⑤面對此情此景,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抻懈星榈乩首x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聽到了不停地歡笑。

 、谕ㄟ^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干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

 、俜磸屠首x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谙胂氪蠹以诰淳频臅r候會說些什么?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么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诶斫狻皶摹保皶牡奈⑿Α崩锇裁矗

  (5)“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著。

 、谶B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古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落下了,仍然談興正濃。

  ③如果當時你就在現場,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說什么?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說的話。

  四、回顧課文,感受熱愛之情

  1、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寫作者的一次訪問活動,卻為什么要以“草原”為題呢?

  (課文前面寫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寫了人情美,從風光美,到人情美,表現了他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因此整體都是圍繞著“草原”來展開的。)

  2、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課文內容。

在草原上教案15

  音樂教案:《草原上》教學設計

  一、設情激趣。感受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草原嗎?草原是什么樣的呢?

  生:草原上有藍天。

  生:有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綠草。

  師:同學們,說的真美,草原上有藍藍的天,綠綠的草和清清的水。還有壯壯的奶牛,肥肥的羊兒和奔馳的駿馬。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蒙古族歌曲。了解一下蒙古草原的風情。感受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F在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請同學們坐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吧。請坐。

  1.聽辨節奏。

  ××︱×—︱××︱×—︱

  師:現在,我來打一條蒙古族歌曲節奏,你們能試著模仿嗎?由強—弱。由弱—強。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我們現在來靜靜地聽一首蒙古族歌曲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同學們,聽著這首音樂,你們是否已經感受到我們前面練習的節奏呢?

  生:(感受到了。)

  師:好,這些節奏型就是這首樂曲中的基本節奏,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歌曲的重點節奏。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跟著音樂我們一起來打這條節奏。《草原就是我的家》。

  師:同學們做的不錯,現在我們用肢體語言來感受音樂好嗎?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做。

 。ú菰褪俏业募衣蓜樱

  二、學習歌曲,走進音樂。

  師:;同學們做的真棒,有點蒙古族感覺,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首蒙古族歌曲。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到底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草原上)

  師: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生:藍天

  生:羊兒叫

  生:草原好熱鬧。

  師: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生:抒情,激動。

  生:甜美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草原上》。

  師:首先,來認認我們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誰知道這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3。

  生:3.

  師:這個又是什么音呢?做出手勢5。

  生:5.

  師:兩個都說對了。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音,大家一起說好嗎?做出手勢6。

  生:6.

  師:今天我們主要來學學這三個音的音高位置。同過這三個音的學習來學唱《草原上》這首歌曲。

  師:同學們我們邊唱邊用手勢體會音高。

  師:356,216,51653.

  356,216,12516.用手勢一個樂句一個樂句的學習樂譜,樂句學會后連起來唱。

  師:我們現在用身體來感受一下音高的位置。老師帶領學生根據音高的位置來用身體感受。

  師:同學們真棒,F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讀歌詞,大聲有感情的來朗讀。

  生:朗讀歌詞。

  師:請同學再有感情,聲音洪亮的'來讀讀歌詞。

  生:朗讀歌詞。

  師:老師領你們讀一遍好嗎?

  生:和老師一起很有感情的讀歌詞。

  師:很好,F在我們小聲的跟著鋼琴來試一試唱歌詞。

  生:和著音樂小聲唱歌詞,一段。

  師:同學們的節奏感真不錯,我們現再勇敢點再來唱一唱歌詞吧。

  生:1遍。

  師:請同學們再唱的跳躍活潑一點,注意聲音位置。

  師:彈琴伴奏。

  生:唱。

  師:注意長音的位置,發音要準。

  生:唱。

  師:讓我們懷著對草原的熱愛,激情飽滿的再來做一回小牧民。還記得我們的節奏么?請你們在歌曲前奏部分打著節奏加進來好嗎?(試一下老師帶學生邊哼著前奏曲邊打節奏。)

  生:聽著音樂唱。

  師:同學們,你們想想,草原上的天氣會不會總是風和日麗,陽光普照呢?如果遇到狂風,遇到暴雨小牧民會怎樣呢?下面,我們來即興表演一下,老師來彈一段旋律,你們聽到了什么,盡情來表現?《暴風雨》

  師:親愛的同學們,暴風雨來的這么猛烈,你們能勇敢的來面對,并用熱情來戰勝它,你們真是草原上的小英雄!讓我們用激情飽滿的歌聲來贊美他好嗎?大家穿上皮靴,帶好頭巾,騎上駿馬,奔馳在草原,做一個勇敢的小牧民!

  生:騎在小凳子上表演唱。打節奏為自己伴奏。

  師:我的小勇士們,你們可真棒!看!這是什么?蒙古包,我們來了解一下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吧。

  三、了解蒙古。

  師:在我國的北部地區,居住著勤勞,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那里有藍藍的天空。青青的綠草。靜靜的湖水和肥壯的牛羊。人們說著蒙古話,喝著馬奶酒,吃著烤全羊,住著蒙古包,騎著駿馬,揮舞著長鞭。瀟灑的再草原上飛奔,所以也稱蒙古族為馬背上的民族。正如詩中所寫: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壟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播放PPT配音樂天堂)

  師:諺語

  說的蒙古話,穹廬做居家,男人會三藝,婦孺能飛馬,

  喝酒用大碗,吃肉用手抓,燒柴用牛糞,渴了喝奶茶,

  無歌不成禮,進門就是客,奶食不分家,戶戶養牛馬!

  師:同學們,男人會三藝說的是哪三藝?

  生:(騎馬,射箭,摔跤)

  師:婦孺能飛馬是什么意思呢?

  生:婦女和小孩也很會騎馬。

  師:這些諺語充分的體現了蒙古族人生活習性和熱情好客和民俗風情的畫面。

  四、拓展

  師:我們唱了蒙古族的歌曲,又了解了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性和民俗風情。蒙古族人能歌善舞,我們也學學跳蒙古族舞好嗎?誰上來做做動作(3)

  師: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和我們剛才做的律動很像噢。

  師:請同學們到前面來,帶好頭巾一起來跳舞好嗎?

  五、大家一起跳起來。(播放音樂)(圓圈位置)

  同學們,時光總是那么短暫,音樂總是那么美好,請同學們記住我們今天的蒙古之行。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天天都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在草原上教案】相關文章:

草原上的鷹小學教案08-25

《草原上的鷹》教案參考06-12

草原上的教案設計06-11

草原上的鷹優秀教案06-13

草原上的鷹小學教案06-13

《草原上的鷹》精彩教案06-17

《草原上》優秀教案優秀10-17

《草原上的鷹》精彩教案08-25

草原上的鷹優秀教案08-25

草原上的鷹的教案設計06-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天天影视色香欲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午夜两性色韩国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视频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午夜性爱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