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

時間:2023-03-07 19:19:50 教案 我要投稿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切入舉偶

  1、談話導入。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板書課題)教師或學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2、圖片激趣。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板書:潑水節)然后在前面加上“難忘”二字:為什么說是難忘的潑水節呢?學習課文我們就會知道。

  二、對話平臺

  (一)自讀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節采用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提高讀書效率。】

  (二)識字

  1、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注意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音“花瓣兒”。“因為”的“為”讀wèi 。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游戲檢查識字:抓“特務”、“對號入座”、“購買門票”

  【本課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字形比較復雜,字音難點較多。教學時,要努力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識字。】

  (三)讀思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換詞比較:“火紅火紅的”可以換成“紅色”的'嗎?(突出鳳凰花的艷麗,烘托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還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紅火紅”的?(此處如果有條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節的錄像,感受節日的喜慶和熱烈。)

  3、指導讀——練習讀——齊讀。

  學習二、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把自己讀懂的地方和學習伙伴交流。

  2、“今年的潑水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么?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么?

  4、指導朗讀: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關鍵是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后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促成的詞。

  2、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學習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觀察圖畫。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重組成的詞語,會用“四面八方”、“笑容滿面”造句。

  2、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學用具

  課文插圖,媒體資源: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讀識字

  (一)、介紹相關知識,導入新課。

  潑水節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的盛大節日,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西雙版納的黎旺城,與傣族人民共度潑水節。

  此教學過程用課件《難忘的潑水節》中系列圖片“潑水節”及視頻“傣族的潑水節”輔助完成。

  (二)、指導看圖。

  出示大課文插圖或叫學生看課本插圖。

  (1)、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用誰和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2)、除人物之外,圖上還畫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圖上還有撒了滿地的'花瓣和盛開的鮮花。)

  (三)、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音節的,先拼讀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讀課文,學生聽后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4)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糾正錯誤。

  二、合作交流

  1、認讀生字詞語

  2、讀好長句。

  (1)學生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嘗試讀好長句。

  (2)檢查自然段標序號情況。

  (3)指導讀長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停頓符號。

  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來到了。//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水,//為人們祝福。///

  3、讀好感嘆句。

  (1)找出感嘆句。

  (2)指導讀好感嘆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重音符號。

  4、讀重點段。

  (1)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來到傣族人民中間?讀一讀。

  (2)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讀一讀。

  5、看課件的課文范讀視頻,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自讀課本》中27課《綠色的竹樓》,28課《關懷》。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2、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師生搜集有關潑水節的知識和周總理的簡單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節日嗎?(學生回答),在我們的國家有一個少數民族叫傣族,這個民族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節日叫“潑水節”(板書)

  2、交流:通過查資料,你知道了潑水節的哪些知識,給大家介紹一下。(生介紹潑水節,教師補充。)

  3、今天就讓我們隨課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過一個“難忘的潑水節”吧。(師板書,加上“難忘的”三個字。)

  二、范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認讀生字。

  過渡語:為什么說“難忘的” 呢?請同學們邊聽老師讀邊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師范讀

  2、提問:你知道為什么叫“難忘的潑水節”了吧,誰能說一說?(學生回答)

  3、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周總理”并交流介紹周總理的一些簡單資料。

  4、學生學

  (1)出示本課生字: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壽 鮮 柏 恩 龍 敬

  鳳 凰 腳 潑 特 度

  (2)請同學說說自己認識的字(請你當小老師,把你認識的字帶大家讀3遍)

  (3)介紹你的識字方法

  (4)齊讀

  (5)在詞中學:出示生詞卡(指名讀生字卡片)

  (6)識字小游戲“收信”:請幾名同學當郵遞員,按順序讀老師所指生字,讀對了其他同學說:對對對,快收信。讀錯了說:錯錯錯,沒人收。

  (7)指導書寫本節課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個生字

  生觀察最后一排的6個生字,覺得哪些字不好寫,哪個筆畫不好寫,同桌討論。

  討論后交流,師范寫,生與師書空,課后在書上每個寫兩遍并組詞。

  三、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同時出示“讀書小提示”:

  (1)把還不太熟的生字結合葉子上的拼音多讀幾遍。

  (2)讀書小問號:

  ①讀了一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②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2、根據學生的回答分析課文。

  預設:

  第1段:

  (1)介紹傣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雙版納,那里有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邊觀看課件教師邊介紹并解釋火紅火紅、一年一度兩個詞語)

  (2)指導朗讀:在這么美麗的季節里,傣族人民又要舉行潑水節了,讓我們帶著美麗的心情齊讀這一段,“又”字要讀得重一些。

  第2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會“特別”高興呢?

  (2)你能用“因為。.。.。.所以。.。.。.”再說一遍這句話嗎?

  (3)你能把“特別”換個詞使意思不變嗎?

  (4)指導讀:是呀,周總理也來和他們一起過節日,傣族人民的心情真高興,所以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去讀一讀這段吧!(語氣要高興一些,“特別”兩個字要讀重一些,臉上帶著笑容去讀。)

  第3段:

  (1)抓住“撒,一條條,一串串”板書。

  (2)用一個詞形容這樣的場面(熱鬧,激動人心)

  (3)你還有什么詞、句不明白可以提出來。(解釋象腳鼓、四面八方、歡呼等,并相機指導朗讀)

  如:歡呼:特別高興的呼喊,所以在讀“周總理來了”這句話要聲音大些激動些。

  (4)指名讀這一自然段

  (5)齊讀

  四、小結:聽著同學們快樂的讀書聲,看著這一幅幅激動人心的圖片,仿佛讓我們真的置身于傣族人民那年歡樂的潑水節中,是呀,周總理來了,傣族人民和總理到底會怎樣過潑水節呢,想知道嗎?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在書中尋找答案吧。

  五、課后作業:本節課6個生字在書上每個寫兩遍,并組詞。

  第二課時

  一、過渡語:孩子們,在上節課中我們去了美麗的西雙版納和傣族人民一同用最熱烈的方式歡迎著敬愛的周總理,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那里,你一定會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不過在這之前老師要跟大家玩一個生字朗讀闖關的游戲,只有闖過了這兩關才能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那難忘的潑水節,大家有信心嗎?

  二、復習生字

  出示生字詞卡片,齊讀,開火車讀。

  有感情的朗讀前三段。

  三、圖文結合、學習4——8段

  根據學生回答引出:

  1、預設:當學生回答,從圖中看到了周總理——學習第4段:

  (1)追問:周總理穿的是什么樣的`服裝?你能用文中的話說一說嗎?(課件出示這段話)

  提問:總理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裝會讓我們有什么樣的感覺?(親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心連著心)

  (2)再看這段話,文中用哪個詞形容總理表情的?

  解釋“笑容滿面”(圖中周總理的表情就可以說是笑容滿面)

  (3)你能用“笑容滿面”造句嗎?

  (4)這段中除了總理的穿著還描寫了什么,請你讀給大家聽。

  (5)指導朗讀:分組讀,一組讀總理的穿著,一組讀總理的動作(笑容滿面、歡樂的兩個詞語要突出讀)

  2、預設:當學生從圖中觀察到總理拿著銀碗——學習第五段:

  師追問:為什么拿著銀碗?想象總理潑水的情景

  (1)用橫線畫出書中周總理怎樣向人們潑水的句子,用“一手……一手。.。.。.”造句。

  (2)用波浪線劃出人們向周總理潑水的句子,用“一邊……一邊……”造句。

  (3)指出“盛”是多音字。

  (4)提問:周總理把水潑向人民說明什么?(周總理愛人民),人們會有怎樣的感受?(幸福、激動、快樂)人民把水潑向周總理說明什么?(人民愛周總理)

  (5)讓我們也帶著愛的心情,用幸福、快樂的語氣去讀一讀這段吧!(讀時深情些,平緩些)

  3、讀6——8段,讀中感悟全文。

  (1)這三段用了幾個相同的標點,你能找到嗎(同學回答“4個感嘆號”

  (2)感嘆號的作用是什么(抒發感情)

  師:是呀,這里用了這么多感嘆號,看來這三段一定是抒發了很多幸福、快樂的感情,讓我們把所有快樂、高興、幸福都帶到文中吧。(為了使我們幸福的感情表達的更強烈,文中用了兩個多么,讀時后邊要比前面那句讀的聲音更大、更激動些),

  (3)生齊讀

  學習書寫本課另外6個生字

  出示6個生字:壽 鮮 柏 恩 龍 敬

  2、生觀察這6個生字,覺得哪些字不好寫,哪個筆畫不好寫,同桌討論。

  3、討論后交流,師范寫,生與師書空并組詞

  4、課后在書上每個寫兩遍并組詞。

  四、拓展練習

  找找周總理的圖片和故事,跟同學交流。

  五、拓展閱讀資料:老師讀給學生聽。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陽歷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語叫做“楞賀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歷新年”。實際上潑水節就是傣歷的元旦,因為傣文歷法,新的一年是從六月開始計算的。

  關于潑水節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早以前,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并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于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現在,潑水的習俗實際上已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一種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圣潔、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

  潑水節來臨,傣家人便忙著殺豬、殺雞、釀酒,還要做許多“毫諾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種粑粑,在節日里食用。

  潑水節歷時三日。第一天,劃龍舟、放高升、文藝表演;第二天潑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塊進行丟包和物資交流。

  潑水節一般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畔舉行。當晨曦映紅“黎明之城”的時候,各族群眾便穿著盛裝,從四面八方匯聚這里。一聲號令,一支支高升騰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龍舟箭一般,直沖對岸。此時,千萬只金竹一起吹奏,鑼、象腳鼓一齊敲響,瀾滄江兩岸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

  當潑水剛開始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姑娘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一邊用竹葉、樹枝蘸著盆里的水向對方灑過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們用銅缽、臉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戲追逐,只覺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盡情地潑來,一個個從頭到腳全身濕透,但人們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一段水的洗禮過后,人們便圍成圓圈,在鑼和象腳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翩翩起舞 。激動時,人們還爆發出“水、水、水”的歡呼聲。有的男子邊跳邊飲酒,如醉如癡,通宵達旦。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重點)

  2、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難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課,我們要深入了解課文。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是難忘的?

  2、出示本課時教學目標。

  二、品讀釋疑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一年舉行一次。)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潑水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節日。)

  指導朗讀:要用高興、激動的語氣來讀。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為什么傣族人民在這次潑水節中特別高興?

  (因為周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

  “敬愛”表現了什么?

  (“敬愛”表現了傣族人民對周總理的尊敬和愛戴。)

  指導朗讀:讀出傣族人民對總理的愛戴之情。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完成與文本的對話后,再感情朗讀課文,水到渠成。】

  3、學習第三自然段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是如何歡迎周總理的?

  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從“四面八方”可以體會到來的人特別多;從“趕”可以看出人們的心情特別的激動和興奮。)

  出示句子: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這是一個比喻句,用“鮮紅的地毯”來比喻撒滿鳳凰花的地面,表現出一種歡樂祥和的氣氛。)

  指導朗讀:語調歡快,語速稍快,讀出歡樂的氣氛。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句,通過巧妙的問題引領,學會從文中找信息,分析重點詞句,教會學生如何理解課文。】

  4、學習第四自然段

  周總理的打扮是怎樣的?

  出示: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周總理的打扮體現了什么?(體現了周總理的平易近人和對傣族人民的尊重。)

  師講解:外貌描寫

  概念:外貌描寫是對人物外貌(人物的容貌、體形、衣著)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作用:外貌描寫能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環境,特定時期的內心情緒和心理活動,還可以反映人物所在的生活環境和時代特征。

  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過潑水節的?

  出示:

  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5、學習課文最后連個自然段

  最后兩個自然段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后兩個自然段抒發了作者幸福難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難忘”是傣族人民對1961年潑水節最直接、最具體、最真實的感受。)

  6、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是難忘的?

  (因為1961年的潑水節是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總理和國家對自己深切的關懷,所以說是難忘的。)

  【設計意圖:在逐段理解的基礎上,在總結全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升華主題。】

  三、課堂拓展

  推薦閱讀兒歌《上坡度和下坡路》。

  聽讀兒歌《上坡度和下坡路》,感受周總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幽默風趣的性格特點,學習周總理熱愛祖國,時刻維護國家形象的高尚品質。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

  這篇課文寫的是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事,表現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五、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寫的是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事,表現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

  六、主題延伸

  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風俗?

  壯族的節日有:三月三歌會、春節、脫落節、隴端節、吃立節等。三月三歌會時,壯族人們舉行對歌活動。

  蒙古族的節日比較多,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中元節、那達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紀念節等。“那達慕”大會上有賽馬、射箭、摔跤等比賽。

  七、當堂檢測

  八、課后作業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

  課文里,開篇的“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特別”“敲起象腳鼓”“趕來”“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歡呼”等等,無一不體現人民的高興心情。學生們知道,正因為總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會這樣高興。第四自然段,課文從總理的穿著,神情和動作著筆。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快樂的動作“接過”“敲著”“踩著”。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總理的可親。

  不足之處:規范自己的語言。說話時應該盡量簡煉,評價語應該盡量多元化。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5

  一、學習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二、教學重點:

  識字

  三、教學難點:

  體會感悟總理與人民心連心

  四、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學生搜集查詢潑水節資料,了解周總理生平,事跡。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時間:

  3月20日

  七、教學過程:

  一、導課: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而1961年的潑水節,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難忘的潑水節。那是因為敬愛的周總理和邊疆人民共同歡慶了這個富有情趣的民族節日。

  二、觀察插圖、初讀感知

  1、圖上畫的是什么情景?

  2、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描寫的是圖上的內容?

  3、自讀課文,思考感悟。

  三、識字教學

  1、抓特務。默讀課文,圈出生字。

  2、消滅特務。借助生字背景圖上的拼音消滅這些特務。

  3、交流識字方法。(感悟:有學生發現可用形聲字規律識字識記的,也有編故事識記的如褂字,孩子說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爐里煉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圖文對照,朗讀課文

  1、看圖發現,說說人物的表情、衣著,動作和心情。用我發現。.。.。.的句式說話。

  2、課件出示語句段落,朗讀體會。

  (1)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總理衣著與表情的句子朗讀體會。

  (2)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

  (3)練習用一邊。.。.。.一邊。.。.。.說話

  3、指導朗讀(重點指導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領會文章內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讓學生進行分組、個別、比賽等多種形式,不斷反復地朗讀課文,力圖通過朗讀來感受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我指導孩子朗讀本文的語調定為稍高些,因為本文的感情基調始終是熱情洋溢、幸福快樂的,也加上一些運氣和吐音的知識,讓孩子不光是語調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緒激動,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問這個問題是預測孩子可能會想知道什么是鳳凰花,想了解鳳凰花的有關知識。果然,上課時就有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我就給孩子們欣賞了鳳凰花的圖片,介紹了鳳凰花的習性。)

  讀了第二自然段,你又體會出了什么?

  二、寫字指導:(重點指導恩、鳳、凰)

  三、作業:

  1、積累詞語和句子

  2、照樣子寫句子:

  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者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一邊。.。.。.一邊。.。.。.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06-19

《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10-06

《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11-24

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學教案06-28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設計優秀12-21

難忘的潑水節優秀教案設計08-26

難忘的潑水節的教案06-19

難忘的潑水節教案11-24

《難忘的潑水節》經典教案10-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一区 三级国产99在线 | 午夜老司机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 | 亚洲欧美专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