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的瓶子娃娃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吃“土”的瓶子娃娃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吃“土”的瓶子娃娃教案1
設計思路
動物需要空氣.植物需要空氣,但人們更離不開空氣,空氣到處存在,但孩子們感知不到,為此,我特設計本節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空氣的存在,從而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
2.幼兒通過親自實驗,感知空氣占有空間的現象。
活動準備
眼藥瓶若干、彩色的沙土。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
2.想一想“瓶子娃娃”能吃“土”嗎?
3.試一試
、儆變菏帜靡粋“眼藥瓶娃娃”用力捏瓶子,會看到什么現象?
、趯⑹炙砷_,你又會發現什么?
4.做一做:會吃土的'“瓶子娃娃”
、倨肯蛳,對著彩沙用力捏瓶子,手松開,沙子自動跑到瓶子口,再一捏.沙子就出來了。
②當瓶子口中進沙子時,手松開,瓶口再向上。
③這樣反復幾次,慢慢地瓶子中就裝滿了彩色的沙子。
、墚斔芰掀炕謴驮瓲顣r,瓶內空氣稀薄、壓力小,所以沙子被吸起來了。
5.說一說
、偈植荒蟆捌孔油尥蕖,瓶子充滿了空氣,幼兒感知不到。
、谑帜缶o瓶子娃娃,把瓶子中的空氣趕走了。
③這樣一捏一松反復多次,“瓶子娃娃”就吃飽了。
活動延伸
當“瓶子娃娃”吃飽彩色沙土以后,孩子們可以進行彩色畫粘貼或噴畫,揭開一點,噴一點,注意不要全部揭開。
本節活動知識點:空氣占有空間。
總結:空氣到處存在,但空間一詞比較抽象,教師用空氣和彩沙的對話實驗的原理體現出來。如:手不捏瓶子,空氣就充滿了瓶子,當彩色沙子進入瓶子中,彩色的沙子就把空氣擠走了,這樣就把“空間”這個詞形象化地解釋出來,幼兒也便于理解。
吃“土”的瓶子娃娃教案2
一、設計思路
動物需要空氣.植物需要空氣,但人們更離不開空氣,空氣到處存在,但孩子們感知不到,為此,我特設計本節活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空氣的存在,從而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
2、幼兒通過親自實驗,感知空氣占有空間的現象。
三、教案準備
眼藥瓶若干、彩色的沙土。
四、教案過程
1、以猜的形式導入課題
2、想一想"瓶子娃娃"能吃"土"嗎?
3、試一試
、儆變菏帜靡粋"眼藥瓶娃娃"用力捏瓶子,會看到什么現象?
②將手松開,你又會發現什么?
4、做一做:會吃土的"瓶子娃娃"
、倨肯蛳拢瑢χ噬秤昧δ笃孔樱炙砷_,沙子自動跑到瓶子口,再一捏.沙子就出來了。
、诋斊孔涌谥羞M沙子時,手松開,瓶口再向上。
③這樣反復幾次,慢慢地瓶子中就裝滿了彩色的沙子。
④當塑料瓶恢復原狀時,瓶內空氣稀薄、壓力小,所以沙子被吸起來了。
5、說一說
、偈植荒"瓶子娃娃",瓶子充滿了空氣,幼兒感知不到。
、谑帜缶o瓶子娃娃,把瓶子中的'空氣趕走了。
③這樣一捏一松反復多次,"瓶子娃娃"就吃飽了。
6、活動延伸
當"瓶子娃娃"吃飽彩色沙土以后,孩子們可以進行彩色畫粘貼或噴畫,揭開一點,噴一點,注意不要全部揭開。
7、本節活動知識點:空氣占有空間。
8、總結:空氣到處存在,但空間一詞比較抽象,教師用空氣和彩沙的對話實驗的原理體現出來。如:手不捏瓶子,空氣就充滿了瓶子,當彩色沙子進入瓶子中,彩色的沙子就把空氣擠走了,這樣就把"空間"這個詞形象化地解釋出來,幼兒也便于理解。
【吃“土”的瓶子娃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會吃土的瓶子娃娃07-28
綜合活動我的瓶子娃娃教案11-29
小班數學可愛的瓶子娃娃教案09-25
小班數學活動可愛的瓶子娃娃教案08-17
小班主題活動我的瓶子娃娃教案11-14
小班綜合:我的瓶子娃娃10-30
幼兒園會吃沙的瓶子教案09-24
吃雞蛋的瓶子的450字01-19
娃娃吃豆教案及教學含反思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