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時間:2024-09-09 07:22:41 秀雯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1

  學習目標:

  1、掌握三個生字。

  2、本篇文言文讀正確,讀出節奏,讀懂意思,并能背誦。

  學習過程:

  課前談話:初識文言,文言文

  同學們,我說一句話你們來講講什么意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兩句話和現代說的話有何區別?像這樣的語言叫文言。我們以前也背過文言,還記得么?由文言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板書:文言文言文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文言文,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教寫生字“戎”字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戈”指的是長柄兵器,“ ”指的是上戰場時所穿的盔甲,合起來表示爭斗、戰爭的意思。齊讀課題。這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

  一、讀正確,讀出節奏

  在預習時,大家遇到了什么問題呢?從字音、斷句上幫助學生。

  師準備有“曰”的'字理知識,“折”的三個讀音,在學生需要時教給學生。

  多名學生讀后出示去掉標點的文章,學生讀。

  二、讀懂,能講這個故事

  誰能用現代語言講講這個故事呢?學生講

  師提示:看注釋,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一種好辦法。

  理解了意思再來讀又會不一樣了,齊讀。

  三、寫字

  王戎的小伙伴用文言怎么講?“諸小兒” “諸”是什么意思?先給“諸”組個詞吧?出示“漢之星”中“諸”的組詞。生讀寫諸。

  “爭搶著跑”文言怎么講?“競走” “競”和哪個字特別像?出示“漢之星”中“競”和“竟”的字源知識,學生進行分辨,書寫記憶。

  我們把這些字送到文中再讀一遍。

  四、背誦

  這篇文言文只有49個字,四句話。現在能背下來么?

  五、拓展

  這篇文章出自《世說新語》,全書有一千多則文言文。我們猜想一下,作者為什么要記述這件事?從哪句話看出他聰明?他為什么這樣講?依據是什么?你認為王戎聰明在哪里?

  《世說新語》里全是這類暗含聰明故事的文言文,有興趣讀的可以找來讀一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2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27~130內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

  3.感受小人魚執著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

  【教學難點】

  感受小人魚執著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入主題

  今天,讓我們在書的海洋里暢游,一起走進有趣的《安徒生童話》王國吧。(出示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思考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1)課文內容:主要寫了小人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為了不傷害別人的生命,不僅放棄了愛情,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的感人故事。

  (2)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全文可以分成這樣幾部分:

  第一部分(1~5):小人魚跟隨王子見到了美麗的公主。

  第二部分(6~10):小人魚見證王子與公主的婚禮。

  第三部分(11~12):姐姐們給小人魚送來能使她活下去的匕首。

  第四部分(13):小人魚不愿傷害王子,最終化為海上的'泡沫。

  三、再讀感悟,加深體會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1)小人魚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

  (她所做的一切王子卻一點也不知道,她承受著感情之痛;要么用王子的血復活自己,要么自己死去變成泡沫,她承受著生命抉擇之痛。)

  (2)最后她成功了嗎?

  (她沒有成功,因為她沒有得到王子的愛情,王子與別人結婚了,而她自己變成了海上的泡沫;她是成功的,盡管最后小人魚變成了海上的泡沫,但是在追求愛情和幸福的過程中,她勇敢、善良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永存。)

  (3)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讀書收獲。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小人魚矛盾而復雜的內心活動,感受小人魚的善良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四、讀寫結合,感情升華

  1.選擇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你喜歡這個結局嗎?小人魚最后變成了泡沫……小人魚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讀了故事,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在閱讀欣賞課上再交流讀童話的心得。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是童話中的經典,對于小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特點引導學生讀文。在讀文過程中弄清楚小人魚在追尋幸福的過程中遭受的痛苦。對體會小人魚的整體形象有很大幫助。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3

  教學目標:

  1.帶領學生走進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通過閱讀了解、感受童話故事的豐富多彩增強學生朗讀童話的愛好。

  2.感悟安徒生及其作品中呈現的對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

  3.通過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談話激趣,導進主題。

  1.很興奮我們又在一起讀書了,經常讀書會使我們增長知識,陶冶情操。讀書會讓我們變得更美麗,更聰慧。今天,讓我們繼續在書的海洋里暢游,一起走進有趣的《安徒生童話》王國吧。

  2.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故事是《海的女兒》,聽到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生質疑。

  海的女兒是誰?(想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她是一位怎樣的人。板:品評人物)

  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結果怎么樣?(想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板:讀懂內容)

  師:學而不思則罔,老師補充一點,學了一篇故事,我們還要想一想,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學了什么道理,讓我們在故事中變得更美好、更善良、更純真。(板:理解道理)

  帶著這些問題,大家先來一睹為快!播放視頻。

  (二)根據提示,自主閱讀。

  師: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大家拿起手中的閱讀材料,盡情地朗讀吧!

  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段尾標注共幾句話。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邊讀邊思考

  (1)這個故事主要講( )。

  (2)我最喜歡這個故事中的'( ),由于( );或我最討厭這個故事中的( ),由于( )。

  (3)我讀了這個童話故事,知道了( )。

  (三)交流分享,深化感悟。

  師:故事講了什么?你能概括一下嗎?

  師:會不會有一些情節像經典鏡頭一樣在腦中浮現?拿起材料,大聲把你喜歡的鏡頭講一講。

  小組討論

  (1)如果你是小人魚你會告訴王子是你救了他嗎?

  (2)小人魚為什么最后沒有聽從姐姐們的話殺了王子?

  (3)小美人魚為了使心愛的王子能獲得幸福,自己甘愿化為泡沫,你認為她這樣做值得嗎?

  (4)你喜歡這個結局嗎?小人魚最后變成了泡沫……小人魚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讀了故事,你想對主人公說什么?

  (四)走近童話,走近作者。

  師:這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善良的小人魚為了別人的幸福,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她美好的心靈打動著每一個讀者。你們知道創作出這樣優美的童話的作者是誰嗎?——安徒生

  你了解安徒生嗎?

  安徒生是丹麥19世紀童話作家,世界文學童話創始人。

  他的靈魂翱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溫暖了數代人的心,臺灣作家張曉風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出示)

  假如有人5歲了,還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溫馨;假如有人15歲了,還沒有閱讀過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銀燦;假如有人25歲了,還沒有細味過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輝碧;假如有人35歲了,還沒有了解過安徒生,那么他的壯年少了一種豐饒;假如有人45歲了,還沒有思考過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點沉郁;假如有人55歲了,還沒有溫習過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遠。

  《安徒生童話》有很多種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兒童版、完整版等。大家可以先看注音版的,哪里有更多的故事等你讀呢!《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大家快去找來讀吧!能邊讀邊想,把故事記下來,我們來一個講故事比賽!(板:記憶故事)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小美人魚善良、美麗的性格和樂于助人、敢于犧牲的精神。

  2.培養幼兒安靜傾聽,能大膽表述自己感想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1.若干美人魚的圖像。

  2.《海的女兒》教材書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欣賞故事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見過美人魚嗎?它們是長什么樣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呢?(長著一條美麗的魚尾巴,生活在大海中。它們上半身是人的模樣,下半身是魚尾巴,可以在岸上也可以在水里)

  2.出示美人魚的圖像,向幼兒介紹美人魚的特征和生活環境。

  3.教師: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美人魚的故事,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嗎?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海的女兒》,請小朋友豎起耳朵,認真聽老師講故事。

  二、講敘故事。

  1.教師富有感染力地講敘故事一遍,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① 故事講完了,剛剛老師講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② 小朋友們,仔細想一想,故事中有誰?

  2.分段看圖,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① 教師:剛則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我們的書本里面也有,小朋友們想不想看?打開課本翻到30頁,請小朋友看著課本,跟老師再來欣賞一遍故事內容,請小朋友們用手指著里面的字寶寶,會念的小朋友輕聲的`跟著老師念。

  ② 結合圖文講述故事內容,促進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認識。

  三、啟發幼兒,討論理解。

  1.啟發幼兒:

  教師:小朋友們說一說故事講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可以請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提問討論

  ① 當王子的輪船被海浪打爛了,王子掉入大海中時,小美人魚是怎樣做的?(活動中有幼兒a說:“把王子從海里救出來了。”幼兒b說:“把王子送到了沙灘上。”等)如果你是小美人魚,你會去救王子嗎?為什么?(我們要學會關心別人,當身邊的小朋友有困難、受傷了,我們要像小美人魚那樣主動去幫助他們)

  ② 海公主是用什么跟巫婆交換,把自己變成人的?(用自己的聲音)

  ③ 海公主變成人后,如果王子不娶她,海公主就會變成什么?(泡沫)但是如果海公主用巫婆給她的刀殺死王子,那海公主就不會死了,可是海公主這么做了嗎?(沒有)為什么她沒這么做?(因為小美人魚已經學會愛別人了,我們小朋友也要學會愛,愛小動物,愛小花、小草,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愛老師,愛每一位小朋友。和小朋友發生矛盾時,哪怕再生氣,再難過,也不能動手打人,傷害別人,要像小美人魚那樣做個善良的好心人)

  四、再次完整地欣賞故事內容一遍。

  五、延伸活動

  觀看動畫片《海的女兒》或介紹一些關于《海的女兒》作者安徒生的知識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小美人雨善良、美麗的性格。

  2、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小美人雨善良、美麗的性格。

  活動難點:

  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故事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教師示范講述故事一遍。

  二、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第1頁后,提問:為什么她是熱切的期盼十五歲生日的到來?(沒有看到過的東西、沒有做過的事情,對小朋友來說總是有趣而好玩的。第一次的經歷總能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小美人魚的'第一次經歷美好嗎?快樂嗎?)

  2、教師講述故事第2—7頁后,提問:為什么他放心王子一個人在沙灘上?(生活中,你們不僅要保護自己,還要學會照顧、關心別人。當爸爸、媽媽生病了,當小朋友受傷了,你要主動幫助他們,陪在他們的身邊,就像小美人魚那樣)

  3、教師講述故事第8—9頁后。提問:如果你是小美人魚你會怎么樣?(小美人魚已經學會愛別人,我們小朋友也要學會愛。愛小動物、小花草、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愛老師,愛每一個小朋友。)

  4、教師講述故事11—15頁后,提問:如果告訴他是自己救了他,又會怎樣呢?(小朋友在和同伴發生矛盾時,哪怕再生氣、再難過也不能動手打人,要像小美人魚那樣做個善良的好心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找到好朋友,才能得到快樂。

  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活動結束:

  小朋友互相探討。作,并開展競賽:將幼兒分成兩組,每組輪流派一位幼兒出來看教師手中的圖片做動作,讓同組的其他幼兒猜動作。以能再限定時間內才對動作數最多的一組為優勝組。

  活動建議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兩人一組或自由結伴玩游戲。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并嘗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講訴。

  2、喜歡善良的小美人魚,體驗作品表達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掛圖《海的女兒》

  2、語言磁帶

  活動過程:

  一、自由閱讀

  1、閱讀故事,和同伴交流

  教師:小朋友們聽過小美人魚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關于小美人魚的故事吧!請你仔細地看一看,然后和小伙伴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2、集體交流“我看懂了……”

  教師:你看懂了故事里的什么事情?請你用“我看懂了……”來說一說。

  教師:你看懂了哪一頁?請你講一講這幅畫的意思。

  二、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講訴故事,幼兒傾聽。介紹故事的名字,或請認識這幾個字的幼兒來朗誦故事名字。

  初步欣賞并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故事里有誰?她原來生活在哪里?她的身邊有誰?

  教師:小美人魚為什么要變成人?

  教師:小美人魚浮出水面后,發生了什么事情?最后怎么樣了?

  三、再次欣賞故事,體驗作品表達的情感

  1、播放配樂故事,幼兒再次欣賞。

  2、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師:你喜歡小美人魚嗎?為什么?

  教師:如果你是小美人魚,你會怎么做呢?

  課后評析:

  這堂課印象很深刻,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被故事深深的感動了。趙俊浩、金梓杰、趙江坤等等小朋友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小朋友非常喜歡善良的.美人魚,小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小孩子更是童言無忌的。有幾個孩子說,如果我是美人魚,我一定做另一個選擇。真是可愛的孩子。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準“矢”“蔚”等7個生字字音。

  2.用較快的速度讀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魚公主渴望看到人類世界的心情。

  二、教學重難點:

  1.用較快的速度讀讀課文,說說你覺得奇妙的地方。

  2.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魚公主渴望看到人類世界的心情。

  3.說說那位最小的公主給你留下的印象。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認識作者

  1.同學們,在大海深處有一座宮殿,那里住著美麗的人魚,你們想知道這些人魚的樣子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海的女兒》,一起去看看吧。(板書:海的女兒)

  2.(出示多媒體)同學們,你們看見過這張圖片嗎?這張圖片畫的就是“海的女兒”。

  3.簡介作者。(出示)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一生共創作160多篇童話故事,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其作品想象豐富,情節生動,語言樸素,揭露社會的黑暗和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諷刺統治階級的專橫愚昧,反映貧富之間的懸殊,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代表作品有《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夜鶯》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要做上記號,自己想辦法解決。

  (2)在讀書過程中,圈畫出優美的詞句,寫出自己的體會,并與同桌交流。

  (3)認讀詞語。(出示)

  矢車菊蔚藍撫摸硫黃鯨魚親昵恰恰

  2.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是著名童話《海的女兒》的開頭部分,請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說說你們覺得奇妙的地方,再和同學交流那位最小的公主給你留下的印象。

  (最小的公主——漂亮、可愛、古怪、沉靜)

  (2)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指導。(出示多媒體)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海底深處有一座海王的宮殿。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海王和他的老母親及六個美麗的公主生活在宮殿里,宮殿外是公主玩耍的花園。

  第三部分(第7-11自然段):海王的老母親來說年滿15歲可以浮到水面,小人魚渴望最強烈。

  (三)細讀課文,深入分析

  1.快速讀課文,說說海王的宮殿是什么樣的。

  出示:它的墻是用珊瑚砌成的,尖頂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屋頂上鋪著黑色的蚌殼,它們隨著水的流動可以自動開合。這簡直太好看了,因為每一個蚌殼里面都含有亮晶晶的珍珠。隨便哪一顆珍珠都可以成為王后皇冠上最耀眼的裝飾品。

  (宮殿是用珊瑚、琥珀、蚌殼、珍珠做成的,這說明海王的宮殿非常漂亮。)

  2.畫出描寫最小的公主的外貌的句子。

  出示:她的皮膚光滑柔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不過跟其他公主一樣,她沒有腿,她的下身是一條魚尾。

  (連用兩個比喻句說明最小的公主長得非常漂亮)

  3.人魚公主們平時和誰做游戲?她們會看到哪些景物?

  出示:她們可以把漫長的日子消磨在王宮里,在墻上長著鮮花的大廳里。那些琥珀鑲的大窗子是開著的,魚兒向她們游去,正如我們打開窗子的時候,燕子會飛進來一樣。不過魚兒會一直游向這些公主,在她們手里找東西吃,讓她們撫摸自己。

  (人魚公主們和魚兒自由玩耍,這說明了人魚公主們的的伙伴很少。)

  出示:宮殿外面有一座很大的花園,里邊生長著許多火紅和深藍色的樹木。當海非常沉靜的時候,你可以瞥見太陽:它像一朵紫色的花,從它的花萼里射出各種顏色的光。

  (人魚公主們到花園里欣賞美麗的風景,偶爾可以瞥見太陽。)

  4.朗讀第6自然段,思考:最小的公主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出示:可是最年幼的那位卻把自己的花壇布置得圓圓的,像一輪太陽,同時她也只種像太陽一樣紅的花。她是一個古怪的孩子,不大愛講話,總是靜靜地在想著什么。

  (這兩句話就說明最小的公主性格古怪、與眾不同,同時也說明她生活得自由自在。)

  5.指名讓學生讀第7自然段,思考:小美人魚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她最大的樂趣是聽關于我們人類世界的故事。)

  6.朗讀第8~11自然段,想一想:正因為老祖母把人類世界的事物講得太美好了,所以人魚公主們都渴望干什么?

  (這句話說明了人魚公主們渴望了解人類世界更多的東西。)

  出示: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她站在開著的窗子旁邊,透過深藍色的水朝上面凝望,凝望著魚兒擺動它們的尾巴和翅。

  (這句話說明最小的公主比姐姐們更渴望到人類世界中去看一看。)

  (四)分組探討,體悟品質

  1.小組討論:這篇課文贊揚了最小的人魚公主怎樣的品質?(學生結合課文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反饋,教師指導:這篇課文寫了海底的宮殿里住著一群自由自在的美人魚,其中最小的人魚公主最喜歡聽關于人類世界的故事,迫切地希望浮到海面上看外面的世界,贊揚了最小的公主充滿幻想、大膽追求的品質。

  (五)課堂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海的女兒》的開頭部分,激發了我們想繼續閱讀的渴望,真希望最小的人魚公主能夠實現自己的愿望!

  2.課下請同學們閱讀完整版的《海的女兒》。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8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作品表達的情感。

  2、喜歡善良的小美人魚,并進行繪畫表現。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水彩筆、油畫棒、畫紙等繪畫材料。

  2、幼兒用書第2冊第17~30頁。

  3、語言磁帶或CD。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體驗作品表達的情感。

  喜歡善良的小美人魚,并進行繪畫表現。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討論:故事里有誰?說了一件什么事?小人魚為什么要變成人?小人魚最后怎么樣了?

  二、再次欣賞故事,體驗作品表達的情感。

  1、播放配樂故事,幼兒再次欣賞。

  2、欣賞后說一說: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三、繪畫表現。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腦海中的'美人魚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創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美人魚。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創作的美人魚展示出來,相互欣賞、介紹。

  2、在閱讀區閱讀幼兒用書,互相講述故事。

  3、在表演區播放配樂故事,幼兒跟隨錄音講述或表演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9

  教學目標:

  1、以繪畫、攝影、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學生感受、欣賞惠安女的生活環境和服飾美,進而認識家鄉民俗風情和惠安女勤勞、純樸的美德;

  2、通過對惠安女生活、服飾的介紹,學生認識到服飾造型、色彩與環境的協調美;

  3、初步了解色彩畫、水墨畫、雕塑、舞蹈不同藝術樣式。嘗試用速寫的技法簡單畫己眼中的惠安女。

  教學準備:

  師:電子課件、電子琴、大張圖畫紙一張(示范用)

  生:白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好!歡迎來到藝術課堂。

  二、學習新課

  1、導入

  師:噓,同學們請聽這是什么聲音?(海浪,海鷗的聲音)

  師:我們仿佛看見蔚藍的天空下一片波濤洶涌的大海,海面上一群海鷗在自由的翱翔。多美的畫面,讓我們和著海浪的聲音一起來哼唱一首大海的歌。(電子琴彈奏《大海啊故鄉》)

  師:音樂家把對大海的深情,通過這首歌表現出來。在我們泉州惠安縣崇武鎮有許多人祖祖輩輩依海為生。她們是誰?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出示課題:海的女兒

  2、生活中的惠安女

  (出示惠安女的生活圖片,了解惠安女的生活和服飾)

  師:同學們,這服飾有什么特點?它的顏色是什么樣的?(生討論回答)

  師:惠安女的服飾是很有節奏感的。她們的衣服特別的.短、窄。而褲子則特別的長、寬。黃色斗笠象征著金黃色的海灘,藍色的頭巾和上衣象征我們蔚藍的天空和湛藍的大海,黑色的褲子是礁石的顏色。這么鮮艷、明亮的色彩是和她們生活環境的顏色緊緊相關的。所以是和諧的,是美的。

  (從惠安女勞動、生活場景的圖片中讓學生體會惠安女勤勞、純樸、堅強的美德)

  師:惠安女把頭包得緊緊的是為了不讓海風吹亂頭發,短小的上衣和緊包的袖子便于她勞作,寬大的褲腳可以快速卷起,自由地在海浪與海灘之間行走。勞動和生活創造了這樣有特色的服飾,從而吸引了無數藝術家的目光。接下來,我們來欣賞藝術家是用怎樣的藝術方式來贊頌我們美麗勤勞的惠安女。

  3、藝術家眼中的惠安女

  通過不同的藝術作品欣賞,感受惠安女的生活美與服飾美。

  (1)、依次出示色彩畫《交易》、水墨畫《閩南姑娘》。

  師:請同學們認真比較,這兩幅畫在色彩和畫法上有什么不同?

  師:《交易》這幅色彩畫是我們福建畫家翁誕憲先生的作品,畫家緊緊抓住了藍和金黃色兩大色調,使這幅畫的色彩很濃烈,人物形象也很逼真。

  《閩南姑娘》這幅水墨畫則相對畫的很自由、輕松。它是特有的畫種,是用毛筆、墨在宣紙上完成的。畫家用墨的濃淡和線條的粗細有節奏的來表現小女孩休息時瞬間的狀態。

  (2)、出示一尊漢白玉雕塑作品

  師:看她笑的多甜美,這樣甜美的表情用很光滑透明的石頭來雕刻是最合適不過的。是不是很溫馨?邊旁邊觀賞的小女孩都情不自禁的模仿她的動作。

  師:我們欣賞完畫家、雕刻家眼中的惠安女,接下來我們來欣賞舞蹈家、戲劇家在舞臺上如何展示惠安女的美。

  (簡單介紹歌舞劇《惠安女人》、師生共同模仿惠安女的舞蹈動作)

  4、老師眼中的惠安女

  (教師用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上畫出惠安女的形象,為學生下一環節作畫起引導示范作用。)

  5、學生眼中的惠安女

  師:老師今天特意帶來一套惠安女的服飾,哪個同學愿意上來試穿?面對這樣好的機會,你們就不想動動手嗎?不過動手畫之前,大家要考慮一下構圖的飽滿問題。

  三、學生作畫(背景音樂《大海啊故鄉》)

  重點輔導構圖要素中飽滿問題,要讓學生畫己眼中的惠安女。

  四、點評學生作品(以輔導的要求來學生作品)

  五、結束(在《大海啊故鄉》的音樂中以律動結束本課)

  教學反思:

  優點:

  1、作為福建省五年制專科培養的第一屆綜合性藝術課程師資,在學校我接受了較為全面的藝術教師專業化培養,其中,一、二年級為藝術各學科的基礎知識綜合學習,三、四年級我主修了美術專業,第五年級又是整合的提高學習。由于學校為我們量身定制的培養目標和學習課程,使得我們有機會學習了美術、音樂、戲劇、舞蹈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及教學方法,而《藝術概論》、《美學原理》、《藝術欣賞》等理論課程又為我們成為藝術教師奠定了如何看待藝術、談論藝術的理論基礎,《藝術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引領我們以最新的理念在國家新課程改革中進行綜合藝術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因此,在學校得到的藝術綜合能力在小學藝術課堂中能自然地展示,比如用電子琴給學生伴奏唱歌,用笛子吹奏曲子給學生聽,根據課堂的需要畫惠安女簡筆畫等;

  2、從教材切入,又走出教材,體現地方特色。因在泉州地區的南安市實習,上到《江河 湖水 大海》這個單元時,聯系當地周圍的惠安縣惠安女,依海而生活的民俗服飾特點,進行課程的拓展,進行藝術活動與學習;

  3、和學生互動自然、樸素,對課堂的生成點有所關注與引導。

  不足:

  1、課堂上自己話還是偏多了,沒有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2、最后學生作畫時間顯得倉促。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3.認識生字“娶”,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激發興趣

  1. (課件出示美人魚的銅像)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口處的海面上,有一座銅像冒出水面——它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但銅像既不是丹麥的開國元勛,也不是丹麥某一個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塊石頭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誰也猜不出來。她沒有腿,只有一條魚尾。原來她是人魚 ——“海的女兒”,是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一篇童話中的主人公。丹麥人民就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安徒生的崇敬。說起安徒生,同學們的話比我還多,說說你對他有哪些了解?

  2.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安徒生的資料。

  3.過渡:安徒生一生中共寫了170多篇童話故事,讀過的每個作品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他的童話世界。(板書課題)

  【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豐富、共享資源。同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下面的閱讀做準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瀏覽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讀書后匯報交流,教師相機與學生共同梳理:課文主要寫了小人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為了不傷害別人的生命,不僅放棄了愛情,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的感人故事。

  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全文可以分成這樣幾部分:

  (1)故事的序幕: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憧憬人間幸福生活的小人魚;

  (2)故事的開端:小人魚救出王子,并愛上王子;

  (3)故事的發展:小人魚為獲得王子的愛情而忍痛服藥,變成人形;

  (4)故事的高潮:小人魚的愛情失敗,但又不愿加害王子;

  (5)故事的結局:小人魚化成泡沫;

  (6)故事的尾聲:小人魚超生到精靈的世界。

  三、再讀感悟,加深體會

  1.指名讀文前提示,明確閱讀任務。

  (1)小人魚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承受了哪些痛苦?最后她成功了嗎?

  (2)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上面的問題。在相關的段落旁可以做適當的標注。

  3.學生交流讀書收獲。

  在交流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小人魚矛盾而復雜的內心活動,感受小人魚的善良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重點語段的預設:

  (1)“小人魚知道了這個消息,覺得她的心在碎裂。她知道王子結婚后,自己就會變成泡沫。為了王子,她離開了她的家庭,她交出了她美麗的聲音,她每天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然而王子卻一點兒也不知道。”

  “心在碎裂”,極言小人魚的傷心和委屈。為了王子,離開了家庭,她承受著離家之痛;為了王子,被貪心的'巫婆要去了美麗的聲音,她承受變啞無聲之痛;為了王子,魚變人,她承受著肉體之痛;她所做的一切王子卻一點也不知道,她承受著感情之痛;用王子的血可以復活自己,要么自己死去變成泡沫,她承受著生命抉擇之痛。

  (2) “小人魚掀開紫色的帷帳,看到那位美麗的新娘把頭枕在王子的懷里睡著了。她向尖刀看了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轉向王子。刀尖在小人魚的手里抖動著。忽然,小人魚把刀子遠遠地向浪花里扔去。……小人魚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然后跳到了海里,她覺得她的身體在一點點融化成為泡沫……”

  看新娘,這是奪走她幸福的女人;看尖刀,把目光轉向王子,要么用王子的血讓自己復活,要么自己死去變成泡沫;“刀子在小人魚的手里抖動著”,具體的描寫,細致地刻畫出小人魚復雜而矛盾的心理。在這生命抉擇的時刻,善良、崇高的小人魚選擇了自己化成泡沫。“最后模糊地看了一眼王子”,她是在向自己深愛的人訣別,向自己的生命訣別。

  在討論“最后小人魚成功了嗎”這個問題時,要允許學生個性的理解:可以說她沒有成功,因為她沒有得到王子的愛情,王子與別人結婚了,而她自己變成了海上的泡沫;也可以理解為她是成功的,盡管最后小人魚變成了海上的泡沫,但是在追求愛情和幸福的過程中,因為她的勇敢、善良,被超生到了精靈的世界,她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永存。

  四、讀寫結合、感情升華

  1.選擇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練筆:小人魚變成了透明的小天使在天空飛翔著,在世界的上空撒播著快樂微笑和愛心……小人魚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試著寫一寫。

  五、拓展延伸

  1.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中的選文《誰是最可愛的人》,讀后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2.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在閱讀欣賞課上再交流讀童話的心得。

【四年級語文下冊《海的女兒》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海的女兒》03-14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海的女兒》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31

海的女兒06-14

《海的女兒》09-24

《海的女兒》教案(通用17篇)05-27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教版海的女兒教案(精選9篇)09-05

海的女兒作文06-08

給海的女兒的信10-05

海的女兒作文07-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有码日本高清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综合色婷婷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