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教案

時間:2023-09-03 19:05:15 雪桃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音樂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音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音樂教案(精選20篇)

  一年級音樂教案 1

 。刍顒幽繕耍

  1、引導幼兒體驗音樂所表現的情緒,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鼓勵幼兒用多種形式創造性的表現音樂;

  3、引導幼兒熟悉樂曲的旋律,簡單了解ABCA的曲式。

 。刍顒訙蕚洌

  1、《春天來了》、《春之歌》音帶、春天的大背景圖,剪出好多小圖片(太陽、云朵、小燕子、布谷鳥、小草、各色花、柳樹葉、迎春花、蜜蜂、蝴蝶)春天仙子的服裝及裝飾物(柳葉、花)

  2、彩紙、色卡紙、亮光紙、塑料紙、硬紙板、木棒、各種瓶(飲料瓶、玻璃瓶等)

  3、膠水、雙面膠、透明膠帶、水彩筆、剪刀

 。刍顒舆^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春天來了》做動作進教室

  2、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

 。2)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小結:剛才小朋友們都說得很棒。春天來了,萬物蘇醒,桃紅柳綠,百花盛開……多美。。ㄕn件)

  今天,春姑娘送給小朋友一個禮物,你們猜猜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播放音樂,請小朋友輕輕的閉上眼睛欣賞,體會一下有什么感覺?

  欣賞后回答:

  a、你有什么感覺?(優美、明朗)

  b、聽這首曲子使你想到了什么?(春姑娘、花仙子、蝴蝶、小鳥等春天的花草樹木小動物)

  c、你想一想怎樣表現出來?

  d、請小朋友給這首優美的曲子取個好聽的名字。

  2、教師介紹曲子:

  老師也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春之歌》,這是一首無詞歌,作者是門德爾松。

  結合觀看課件(ABCA),再欣賞一遍樂曲,聽一聽可以分為幾部分?(四部分ABCA)

  3、逐段分析樂曲的結構以及所表達的`美好情感,啟發幼兒說出這首樂曲組成,鼓勵幼兒大膽嘗演來分析,表達樂曲的結構性質、情感內容。

  (1)欣賞第一段音樂。

  師:聽了這段音樂后,你感覺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請用動作表演出來。

  小結:這段音樂歡快活潑,好像看到了春姑娘和小朋友手拉手來到草地上。

  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表演,聽音樂表演第一段

  (2)欣賞第二段音樂。

  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與第一段音樂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好像發生了什么事?

  小結:這段音樂掀起了高潮,來了一群小動物,他們一起在花叢里繞著花飛舞。

  請小朋友們學一學,聽音樂一起表演第二段

  (3)欣賞第三段音樂。

  師:你覺得這一段音樂有什么不同,好像發生了什么事?

  小結:這一段音樂比較婉轉,原來是蜜蜂和蝴蝶出來了,大家都去追它們。

  請小朋友們一起表演,聽音樂表演第三段

 。4)欣賞第四段音樂。

  師:這一段音樂熟悉嗎?它又回到了第一段,大家都一起在草地上、花叢里快樂的跳舞、游戲真快樂。

  請小朋友們一起表演,聽音樂表演第四段

  4、請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隨畫面出現配樂解說詞。

 。1)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春風輕輕地吹著。綠油油的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來,野花到處都是,漂亮極了!春姑娘和小朋友們手拉手一起來到草地上。

  (2)一群小動物也出來玩了,他們一起繞著花飛舞。

  (3)美麗的蝴蝶也飛來了,它們在花叢中飛來飛去?!那只紅蝴蝶真漂亮,春姑娘和小朋友們一起去追蝴蝶。

 。4)大家玩的

  越來越高興了,一起在草地上、在花從中快樂的跳舞、游戲。

  5、教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解說表演樂曲

  6、這么美的春天多讓人陶醉。⌒∨笥,你還想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呢?

  a 用漂亮的畫筆把春天畫出來;

  b 用彩紙把春天貼出來c用橡皮泥捏出來;

  d 用拼插插出春天的花;

  e 用廢舊物品制作f制作春姑娘的衣服。

  讓我們一起來布置美麗的春天吧!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擇畫、貼、捏等方法創作春天景象的作品。(一邊聆聽音樂)

  三、結束部分:

  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找春天,說春天,唱春天,畫春天,大家多開心。!在老師眼里你們就像是一群春天的小天使,可愛極了!讓我們一起聽著春天的音樂,跳起來吧!

  2、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好不好?聽音樂出教室,自然結束。

  一年級音樂教案 2

  教學內容

  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學歌》。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學歌》。

  2、讓學生感受上學時心情愉悅心情。

  3、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表現歌曲。

  4、能用身邊的材料模擬大雨和小雨的音效,與小組同學合作編創表演。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并能夠掌握2/4拍的強弱規律。

  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學準備

  CD。

  教學過程

  1、導入

  播放歌曲《上學歌》,感受歌曲情緒。

  2、學唱歌曲《上學歌》

 。1)聆聽歌曲范唱。

  (2)老師分句教唱歌曲。

  3、聆聽、辨別聲音

  老師播放雨的音效,請學生分辨是什么聲音。

  4、表現歌曲

 。1)請學生注意分辨大魚和小雨的聲音又什么不同。

  (2)老師提示學生:注意曲譜上方的雨滴圖示,大雨的聲音應該怎么唱?小雨的聲音應該怎樣唱?

 。3)學生分組邊唱邊模擬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擬音效或編創動作參與歌曲表現。

  一年級音樂教案 3

  教學內容:

  1、能用優美、動聽的歌聲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動動無形中接受、ХХ∣ХХХ|的節奏。

  2、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音樂游戲。

  3、進行歌曲表演活動。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創設情景讓學生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2、啟發學生對歌詞進行表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學生通過演唱和表演來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從小培養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進行游戲和節奏練習。

  教學難點:

  1、如何指導學生用準確的聲音和動作來體現歌曲中的'意境。

  2、采用不同的表現方式進行節奏練習活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歌詞卡片等。

  教學年級:小學一年級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跟著琴聲師生互動、問好。)

  二、新課導入。

  師:今天我請來了許多的新朋友,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呀?

  生:想。

  師:那么我們就請他們出來吧。ㄕn件展現動物的圖片)

  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鴨子、小雞、山羊、小狗、小貓、青蛙)

  他們都是怎樣給大家打招呼的呀?(模仿動物的叫聲)

  三、學習新歌《小青蛙找家》

  1、故事《小青蛙找家》引入,課件動畫展示。

  2、提問:怎樣幫助小青蛙找家?

  3、播放歌曲,聆聽《小青蛙找家》。

  4、歌詞卡片展示,學唱歌曲。

  5、課件出示節奏譜,指導學生接節奏譜讀歌詞。

  6、練習歌曲中的節奏。

  7、采用聽唱法跟琴學唱歌詞。

  8、歌曲練習。

  四、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

  師:因為我們送小青蛙到它的媽媽身邊,青蛙媽媽 為了感謝我們,特地讓小青蛙來請小朋友去它家參加宴會,但是要求要學會青蛙跳,才能去參加。

  1、 全班學習青蛙跳,隨著音樂一起跳舞。

  2、展示青蛙頭飾,請表現好的同學上來表演。

  3、分組表演,比賽看誰跳得最快、最遠。讓全體學生都到教室中央來隨音樂一起動作,唱跳跳,呱呱時把自己的座位當作家來進行表演。

  五、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許多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愛護小動物,讓它們在大自然的家中快樂地生活。小動物跟小朋友們出來玩,它們的媽媽在家會著急的,我們一起帶小動物們回家吧。在歌聲中學生走出教室。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要求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節奏,我采用故事的情景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并聯合舞蹈讓學生能邊唱邊跳進行表演,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對音樂課產生興趣。總體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是在很多細節上還是沒有處理好,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一年級音樂教案 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二、過程與方法

  了解古詩中的擬人寫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本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樂于積累古詩文的情趣。

  教學重點

  感受詩人描繪的美麗圖畫。

  教學難點

  從作者描繪的景物中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講授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與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講新課之前,同學們先讀一遍文章,使用“手機”錄音,收集學生典型成果,在“授課”系統中展示。

  解題:啟發學生用逐字理解、補充意思的`方法讀懂詩題,初步了解這首詩描繪色的景象。

  簡介作者:雷震,宋代詩人。

  二、新課學習

  (一)初讀,感知詩意。

  1.提出要求,指導自學。

  2.檢查自學效果:

  讀好詩句:重點指導學生按古詩的節奏讀好詩句。

  草滿/ 池塘// 水滿陂

  山銜/ 落日// 浸寒漪。

  牧童/ 歸去// 橫牛背,

  短笛/ 無腔// 信口吹。

 。ǘ┘氉x,理解詩意。

  1.默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

  2.交流議答,使學生明確:

  第一行詩:

  指名讀。

  這一行詩里的“池塘”和“陂”你是怎么理解的?(池塘:池子的堤岸。塘:堤岸。陂:池塘。)

  看書上的插圖,哪部分是和這一行詩句意思相對應的?

  點示:由于“池塘”和“陂”意思相同

  一年級音樂教案 5

  教學內容

  1.學唱《月兒彎彎》。

  2.欣賞神秘的太空,并開展創造活動《太空探秘》。

  3.繪畫活動。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月兒彎彎》,并能以優美、舒緩的聲音演唱。

  2.讓學生了解自然世界,提高學生對表現星空、宇宙的音樂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

  唱好歌曲,感受歌曲中少年兒童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難點

  創編動作,聽音樂表現神秘的天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

  二、猜謎導入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落在樹梢,有時象面圓鏡,有時象把鐮刀。

  三、學唱《月兒彎彎》

  1.初步感受,師播放歌曲,帶領學生隨音樂表演小船搖曳的動作。

  2.出示課題再次欣賞,要求說說與《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的不同(前者優美抒情后者輕快活潑)。

  3.朗讀歌詞,老師用打擊樂器按節奏伴奏。

  4.分句學唱第一段,著重教唱附點節奏與十六音符的樂句。

  5.朗讀第二段歌詞,學生拍打節奏。

  6.聽唱法學唱第三段。

  7.出示地圖,引導學生感受歌曲內涵。

  8.有表情的演唱。

  四、欣賞VCD:神奇的宇宙

  太空中除了有星星月亮太陽,還有什么呢?

  五、創造活動《太空探秘》

  1.指導創編動作

  提問:你想扮演太空中的哪個角色?怎樣表現?

  2.分組合作:以《太空探秘》作背景音樂,部分同學扮演各種角色,駕駛飛船,自由翱翔,部分同學表演星星、月亮、太陽、云彩等

  一年級音樂教案 6

  教學內容

  1、聽:《夢幻曲》

  2、認:小提琴與大提琴

  3、動:音樂游戲《都睡著啦》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夢幻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能用簡單的動作表現音樂的 情緒,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

  2.通過欣賞,感受音樂中動人的抒情風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達的不同音樂情境;能區別樂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過音樂游戲《都睡著啦》,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聽賞樂曲《夢幻曲》,讓學生初步了解西洋樂器大提琴獨奏營造謐靜甜美的表現力,感受樂曲跌宕起伏,婉轉流連,探索、表現樂曲表現的情境。

  2、難點:能隨著樂曲的情緒把自己的幻想用動作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等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導入

  三、新課教學

  四、綜合游戲

  五、小結

  課前把學生分成四組,分發四塊粘貼板;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看課件,閉著眼睛的小姑娘)可是這個小客人不理我們,她在干什么呢?(引導說出聽音樂)對,她在聽音樂,是什么音樂這么好聽,讓我們也來聽一下

  1、初步完整感受

  師: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課件出示:聽這首樂曲你聯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樣的想法? 師:噢,有些小朋友說聽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說想睡覺,那小朋友你們平時是怎樣睡覺的呀?

  師:你是倒在床上就睡著的嗎?

  2、分段聆聽

 。1)第一樂段

  師:天色暗了下來,四周靜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覺了,你是怎樣睡覺的嗎?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段音樂是怎樣的感覺?很吵鬧嗎?

  師:小朋友你能把這段音樂用線條或顏色畫出來嗎?

 。2)播放第二段音樂,及課件圖片(小姑娘變成了一只小鳥,在森林里快樂的飛翔舞蹈,看見美麗的花朵,摘了幾朵,飛去送給了她喜愛的媽媽和老師,祝她們節日快樂)

  師:恩,原來這個小客人是個很細心的`小姑娘,我們一起站起來學習一下小姑娘好嗎?

  師:小朋友你們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會做怎樣的夢? 請小朋友

 。3)完整體驗

  師:舒曼叔叔寫的《夢幻曲》好聽嗎?喜歡不喜歡?那好,我們再聽一遍。

  師:你知道這么好聽的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出來的嗎?

  介紹大提琴:(用課件對比認識)出示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圖片,

  師:大家積極性這么高呀!那我就再領大家做一個《都睡著啦》游戲

  師:看來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收獲,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今天我們通過聽賞優美的《夢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風格。有機會我們再共賞他的更多作品,同學們再見!

  要求學生給自己組里起個好聽的名字,如:“夢幻隊”“夢想隊”等等。

  一年級音樂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唱《小鈴鐺》這首歌曲,學生能夠唱準確。

  2、能用自己好聽的聲音歌唱這首歌。

  3、培養學生之間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正確地唱《小鈴鐺》。

  教學難點:

  歌曲中的第三樂句“叮當叮當叮當叮當”教學準備:教學用擴音器、下載歌曲《小鈴鐺》mp3。

  教學過程:

  1、玩玩,動動。

  教師反復播放彈撥樂合奏《快樂的啰嗦》開頭部分。請學生聽到音樂分別向上向下揮手。

  2、游戲。

  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教師可從游戲入手。 游戲后,再請學生比較什么音高什么音低。

  3、學唱《小鈴鐺》。

  播放課件《小鈴鐺》請同學跟老師一起唱《小鈴鐺》,并輕輕敲擊自制的簡易鈴鐺。原來三個音可以編出那么好聽的歌。

  4、鞏固知識。

  請同學熟唱《小鈴鐺》后,教師可以像教唱歌詞一樣教唱唱名,使學生在有一定音樂感受的.基礎上唱唱名。最后,教師可做如下活動:讓一組同學邊敲鈴鐺邊表演;另一組同學唱唱名;還有一組同學打手號。

  同學比較熟練唱《小鈴鐺》后,教師可以像教唱歌詞一樣教唱唱名,使學生在有一定音樂感受的基礎上唱唱名。

  課后反思:

  本節課運用了圖形譜教學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學習情境,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無限遐想的空間,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學生的表現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因此我們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圖形譜,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實踐中探索、領悟中創造。

  小結

  這節課大家表現真好,你們的表現告訴我你們當中有很多小小的歌唱家,你們會用自己的歌聲表達自己的熱愛生活的情感。

  一年級音樂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

  2、有感情地延長《兩只小象》,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欣賞樂曲《大象》,感受音樂是如何表現大象的。課時建議:2~4課時。

  二、教學活動距離

  (一)

  1.我來唱唱:歌唱《兩只小象》。聆聽歌曲,說說這首歌曲表現了小象的那些形象。

  (活動分析:可以讓學生根據歌詞的內容學學小象玩耍的樣子,或設計兩只小象相遇,用長鼻子互相問好的情景,引導學生要懂得友愛。)

  2.聽唱法學習歌曲,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跟唱歌曲。

  3.隨歌曲拍出強弱,指導學生進行三拍子的節奏體驗。

  4.反復聆聽歌曲,說說歌曲有幾個樂句。

  (活動分析:提示學生想想,是通過歌曲的什么特點聽出樂句的劃分?對前面教學內容中關于樂句劃分的方法進行鞏固學習。)

  5.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唱方法,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方面,并在□內畫“√”表示。

  富有表情□一個句子換一次氣□

  輕聲、不喊唱□音和節奏準確□

  6.結合歌曲,模仿小象的`形態設計幾個動作,進行歌唱表演。

 。ǘ┪襾砭毦。

  1.結合教科書中的節奏譜,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進行練習。

 。ɑ顒臃治觯簩W生說說雙響筒、沙錘、三角鐵的音色特點,分別適合演奏哪條節奏譜?)

  2.配合打擊樂器的表演,為歌曲,《兩只小象》伴奏。

 。ɑ顒臃治觯褐笇W生進行三拍子的節奏體驗,感受節拍的強弱規律。

  (三)我來跳舞。

  1.結合教科書中的圖片,請幾位學生上臺進行模仿表演,教師輔導。

  2.學生自行分組表演。

 。ㄋ模┪襾砺犅牐簶非洞笙蟆。

  1.聆聽樂曲,提示學生:這段音樂是緩慢沉重的,還是輕快活潑的?與表現小象的音樂有什么不同?

  2.了解這是法國作曲家圣桑創作的《動物狂歡節》中《大象》的選段。

  3.再次聆聽樂曲,在□中畫“√”,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1)大象的形象是:憨厚的□滑稽的□可愛的□笨拙的□

 。2)大象的動作是:行走□跳舞□干活兒□

  4.反復聆聽樂曲,嘗試說說大象的肢體音樂是由樂器演奏的?

  5.再次聆聽《大象》《獅王進行曲》與《兩只小象》,對比感受音樂的不同特點,體驗不同情緒,是學生懂得人類只有愛護動物與動物共存,我們的家園才會更美好。

  一年級音樂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學習和教師指導學習等方式,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培養學生演唱二聲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節奏,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把這種節奏所表達的快樂情緒用歌聲表達出來。

  3、通過學唱歌曲,感受體驗并用自己自然真摯地歌聲表現歌曲活潑的情緒。

  教學重點

  感受體驗歌曲活潑的情緒。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二聲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準備

  圖片(牧童、小羊、白云、鮮花、綠草……)、音響資料、鋼琴、歌譜。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學生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音樂采用《請來看看我們美麗的村莊》。

  2、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玩一玩,豎起你的小耳朵、閉上你的眼睛,仔細的聽聽、想想,我們要去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音樂起(背景音樂采用歌曲旋律)

  配樂旁白(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地,遠處,一個手提著羊鞭、身背著小笛的小孩兒,趕著小黃牛和一群雪白可愛的小羊兒走了過來,小羊兒們看到了清澈的水,高興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滾兒,津津有味地喝了起來,小孩兒也高興的取出小笛吹起來,聽,悠揚的笛聲傳來了……)

  3、學生回答

  師:“我們去的地方是一個什么樣兒的地方?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生:我們仿佛來到了大草原,看到許多牛羊……

  4、請學生貼出畫面

 、艓煟耗亲屛覀儼堰@美麗的地方貼畫出來吧。

  ⑵學生選擇背景畫到黑板進行貼畫。

 、屈c題:師:“猜猜看,牛羊是誰趕來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壬骸芭Q蚴悄镣s來的!薄澳镣褪欠拍恋膬和。

 、少N出牧童、出示課題

  二、寓教于樂

  (一)、掌握節奏

  1、師:“看到這么美麗的畫面,老師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聽……”

  2、聽錄音范唱。(出示歌譜)

  3、師:“歌曲的演唱情緒是什么樣的?”

  4、生:“非常高興、熱烈歡快……”

  5、師:“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聲部合唱”。

  7、學生慢速按節奏讀第一段節奏。

  8、出示切分節奏xxx。

  9、師:“切分節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現了?共出現了幾次?”(讓學生指出切分節奏在歌曲中的運用)

  10、學生小組討論。

  11、師:“說說切分節奏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樂色彩?”

  12、生:“切分節奏的運用使得音樂顯得活潑、跳躍!

  13、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活潑、歡快的情緒來朗讀歌詞好嗎?”

  14、生:“好!”

  15、隨音樂伴奏按節奏讀歌詞。(用快樂的情緒讀歌詞)

  16、師:“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比賽,分三組,每組一段,按節奏讀歌詞,比一比哪組節奏準確并能表達出活潑歡快的情緒!

  17、小組比賽(老師進行評價)。

  (二)、視唱曲譜

  1、出示高聲部旋律。

  2、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歌譜學習。比一比,看一看哪組學的`最認真,速度最快!”

  3、小組進行學習,老師巡視指導。

  4、師:“老師要檢驗一下,看看大家學得怎樣,在教師鋼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聲部旋律!

  5、學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切分節奏,體會樂曲快樂的情緒。

  6、學唱二聲部旋律

 、旁俾牳枨ㄍ暾シ鸥枨

  ⑵師:“你覺得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們剛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聲?”學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聲處。

  ⑶教師出示二聲部旋律。

 、确中〗M學唱第二、三句旋律。

  ⑸師:“哪組試試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師鋼琴指導音準)

  教學反思:

  《牧童》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放牧”中的一個內容。本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牧童的生活,使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麗,從而熱愛生活。

  本首歌曲,在教師充滿幸福感的教學氛圍的熏染下,使學生們很快就掌握了。雖然他們是一群一年級的小學生,對歌曲意境的體會和情感的抒發卻很到位,使我不得不喜歡這些可愛的孩子。尤其在探究打擊樂器“三角鐵”如何能敲擊出長音和短音的過程中,更是充分體現了他們的聰明才智,每個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探究的學習氣氛里,踴躍的嘗試不同的敲擊方法,課堂場面非;鸨、熱烈,幾近失控。不過,幸好有老師課前準備的小粘貼作為獎勵使這節課圓滿地完成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把這種“熱烈”進行到底,讓他們真正的成為音樂課堂上的小主人,成為一個個快樂的小天使。

  一年級音樂教案 10

  第1課春天

  教學內容:

  聆聽《杜鵑圓舞曲》,聆聽《小燕子》,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春天。

  2、通過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過程與方法

  3、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能編創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第一課時(1)

  教學內容:

  1、聆聽《杜鵑圓舞曲》。

  2、聆聽《小燕子》。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1、完整聆聽全曲,問: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4、完整地聆聽歌曲《小燕子》。

  問: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么?

  5、聽歌曲《小燕子》分小組編創動作。

  6、隨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表演。

  7、小結。

  第二課時(2)

  教學內容:

  學唱《布谷》、《小雨沙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讓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

  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錄音,分小組拉手:

  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

  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后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4、課后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 11

  教學目的

  在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中能聽辨出音樂力度的變化,簡述音樂表現給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聆聽音樂,聽辨音樂力度。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發聲練習。

  3、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

  結合教材中的插圖,選擇適當的幻燈片、錄像片啟發學生。

  提示:這首木琴表現了哪些內容?在節奏上有什麼特點?

  3、小組討論并用簡短的語言說一說音樂表現的.小騎兵的故事。

  4、復聽時要求學生邊聽邊隨著音樂做動作,注意音樂采用了什么方法讓你感到小騎兵由遠至近?讓學生感受漸強、漸弱的運用在樂曲中的效果。

  5、選擇打擊樂器進行參與或伴奏。

  三、結束部分

  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 12

  教學內容:

  1、聆聽歌曲《讓我們手拉手》

  2、學唱歌曲《雁群飛》

  教材分析:

  1、《讓我們手拉手》是一首朝氣蓬勃的創作歌曲,4/4拍,大調式,由A、B兩個樂段構成。歌曲音調昂揚,旋律歡快,節奏富有特點。

  A段旋律中樂句間附點音符和休止符的運用,形成了具有推動力的節奏,使得歌曲緊湊,具有張力和跳躍感。歌詞借喻浪花、大雁,歌唱了團結能戰勝困難,歌唱了團結就是力量。

  B段為合唱部分。旋律在高音區起唱,音調激昂、寬廣,富有號召力和時代氣息,與第一部分形成對比。歌唱了新一代少年兒童的心愿:把鮮花獻給母親,把忠誠獻給祖國。歌曲以其熱情的旋律,號召小伙伴手拉手、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2、《雁群飛》這是一首單樂段六樂句的抒情歌曲,旋律優美。第一、二樂句呈示主題,第三、四樂句強化主題,第五、六樂句的旋律完全重復了第一、二樂句,但寓意得到了升華,歌詞毛病了少年兒童友愛團結,親如兄弟的美好情誼。

  《讓我們手拉手》《雁群飛》小學音樂一年級第2冊第3課手拉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動作表現聆聽作品中“手拉手”的音樂形象,表達同學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夠用自然優美的聲音和流暢的動作,表演歌曲《雁群飛》,學會從旋律上找相同的樂句。

  教學重點:

  能夠用自然優美的聲音和流暢的動作表演、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能從旋律上進行樂句劃分并能找出相同的樂句

  教學方法:

  演唱法、聆聽法

  教學用具:

  電子琴、多媒體

  《讓我們手拉手》《雁群飛》小學音樂一年級第2冊第3課手拉手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聆聽歌曲《讓我們手拉手》

  1、導入

  小朋友們,你有好朋友嗎?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間都有些什么有趣的故事發生呀?能說說嗎?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我們更應該讓每個同學都成為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就要手拉手,團結友愛。

  2、初聽歌曲

  今天我們就來聽歌曲《讓我們手拉手》,聽完了告訴大家你聽了歌曲心情是怎么樣的?歌曲中唱了誰和誰手拉手?

  3、了解歌詞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唱了些什么?

  《讓我們手拉手》《雁群飛》小學音樂一年級第2冊第3課手拉手第一課時

  4、復聽歌曲

 。1)讓學生在視覺輔助下聆聽:這首歌曲有齊唱和合唱兩個部分,老師用不同的色塊來代表,紅色的表示是齊唱,綠色的表示合唱。

 。2)建立聲部的聽覺意識:請你仔細地聽聽歌曲,在齊唱的`地方用一只手跟著音樂揮動,在合唱的地方請你用兩只手跟著音樂揮動。

  5、表現歌曲

  (1)教師把歌詞中的““鮮花、大雁、高山、浪花、我們等手拉手”的歌詞做成圖片,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現。

 。2)分成若干小組代表以上群體,用有節奏的動作參與聆聽,并隨歌曲此起彼伏的先后表現,營造歡樂的氣氛。

  《讓我們手拉手》《雁群飛》小學音樂一年級第2冊第3課手拉手第一課時

  二、學習歌曲《雁群飛》

  1、小事導入

  有一群大雁要飛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他們整齊的隊伍像寫在天上的“人”字。有一天,一只年輕的大雁突然離開大隊,自己飛走了。他一邊飛一邊想:我為什么一定要排著隊呢?多不自由呀!他飛呀,飛呀。漸漸地,他感到吃力了,身體也越來越沉了。這時,他才后悔不該離開集體。正在這時,一只年長的大雁飛來接他。年輕的大雁地問:“為什么離開隊伍,就飛不動呢?”年長的大雁地告訴他:“大家排隊飛行,把周圍空氣扇動起一股向上和向前的氣流。借著這股氣流,每只大雁飛起來就省一點力。你離開隊伍,沒法利用氣流幫助,所以很快就累了。”年輕的大雁明白了,他跟在年長的大雁后面,去追趕隊伍。大雁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到達了目的地,靠的是集體的力量。

  以我們看到的大雁都是一群群的,是雁群。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歌曲《雁群飛》。

  《讓我們手拉手》《雁群飛》小學音樂一年級第2冊第3課手拉手第一課時

  2、初聽歌曲

 。1)說說歌中唱的什么內容?

 。2)邊聽邊來給歌曲分一分樂句,看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樂句?

  3、學習歌詞

  隨伴奏音樂輕輕地拍節拍,邊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4、復聽歌曲

  找旋律相同的地方:歌曲一共有六句,哪幾句是一樣的?(歌曲的第一、二句和第五、六句是一樣的。)

  《讓我們手拉手》《雁群飛》小學音樂一年級第2冊第3課手拉手第一課時

  5、學唱旋律相同的地方

  讓我們一起用“lu”來唱一唱這兩句。讓我們加上歌詞一起唱一唱。

  6、再聽歌曲

  讓我們再來聽聽歌曲,請跟著歌曲在第一、二句和第五、六句的地方跟著音樂唱一唱。

  7、學唱歌曲

 。1)教師用柔美的聲音范唱歌曲,請學生小聲模唱。

  (2)師生接龍唱,生唱第一、二和五、六句,師唱第三、四句。

 。3)師生換過來唱,生唱三、四句,師唱第一、二和五、六句。

 。4)生齊唱歌曲

 。5)師指導演唱

 。6)分角色演唱

  (7)跟著老師的彈奏,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8、編創動作表演唱歌曲

  你能給歌曲加上動作嗎?相同的樂句用相同的動作,不同的樂句用不同的動作來表演唱。

  9、隨著音樂一起想象大雁回家時的情形,有感情的演唱,在想象中結束本課。

  《讓我們手拉手》《雁群飛》小學音樂一年級第2冊第3課手拉手第一課時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聆聽了《讓我們手拉手》并且演唱了歌曲《雁群飛》。在學習中我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之間的友誼。讓我們手拉手成為生活、學習上的好朋友。

  一年級音樂教案 13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中外兩首搖籃曲,感受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體會本課主題"靜靜的夜",學習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并能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閃爍的小星》,用畫星星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高的感受。

  3、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強弱,并能根據要求做出相應的情緒或體態表情來反映。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能用線條來表現音的其它特性:即音的高、低。

  5、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星光恰恰恰》,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教學內容

  1、聆聽《搖籃曲》。

  2、聆聽表演《小寶寶睡著了》。

  3、表演《閃爍的小星》。

  4、創編與活動。

 、佼嬓切潜硎疽舻母叩。

 、诮Y合生活實際,體驗理解音的強弱。

 、郾硌菁w舞《星光恰恰恰》。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并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教學難點

  掌握音的基本特性——音的強弱,并通過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電子琴、打擊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聽《閃爍的小星》

  二、發聲練習

  板書:1=C—G2/4

  32|1—|32|1—|53|2—|

  風來了,呼大風吹

  53|2—|32|1—|32|1—‖

  呼!小風吹,呼!

  要求:初步模擬大風吹,小風吹的過程中,找到頭聲位置的感覺,并根據大風、小風,學會控制音量,初步感受音的強弱。

  三、聆聽《搖籃曲》

  1、課件演示(無聲的畫面),美麗的仲夏之夜,一位媽媽哄寶寶睡覺,并輕輕哼著歌……。

  2、誰能完整地把畫面上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老師:"大家想知道這位媽媽唱的是什么嗎"?引出課題《搖籃曲》。

  4、請大家邊看畫面,邊聆聽《搖籃曲》。

  5、復聽。讓學生自由地做輕柔的動作,用心體會歌曲安寧、舒適的意境和母愛真摯的情感。

  四、學習歌曲《小寶寶睡著了》

  1、教師用甜美、溫柔的音色,輕聲的范唱。

  2、有感情朗誦歌詞。

  3、模仿旋律歌詞。

  4、有表情演唱,并進行小組比賽。

  5、小組討論:"怎么創編動作來表演歌曲?"

  6、學生邊唱邊表演。

  五、小結

  今天,同學們通過聆聽學唱,初步了解了《搖籃曲》靜諧的特點和溫柔的唱法,回去后,能不能也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呢?

  一年級音樂教案 14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能區別并使用柔和、連貫與斷頓、跳躍等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小樹葉》。

  2、能夠根據音樂簡單律動,并能創編動作。

  3、能夠體驗母子之間的情感。

  4、會用適合的打擊樂器來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1、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演唱《小樹葉》

  2、能根據音樂簡單的律動并創編動作

  教學難點:

  1、歌曲第三樂句的節奏和歌詞搭配7。 7 | 77 65 | 6。 1 |2 -|飄 呀 飄呀 飄向 哪里春 天 春天 我會回來

  2、歌曲情感的體現教學準備 課件 沙球 碰鈴

  教學過程:

  生聽著《秋天》的伴奏音樂走進教室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引入師

  度過炎熱的夏天,我們迎來了涼爽的秋天。秋天有哪些變化呢?(生自由)生:葉子開始變黃,秋風一吹,落下來,沙沙的聲音師:你能用動作來表現小樹葉飄落下的樣子么?師:你表現的真棒!我們一起來學學樹葉隨風輕輕飄落的樣子吧。▽W習簡單動作,為后面律動鋪墊)“沙沙沙”,聽,小樹葉好像在說話,他遇到什么事情了?你們想知道么?讓我們一起豎起小耳朵,仔細聽聽。(播放歌曲)

  三、新授

 。ㄒ唬⿲W唱歌曲第一節

  1、初聽歌曲問:小樹葉發生什么事情了呀?生: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出示歌詞)

  2、有節奏的讀出第一段歌詞師:哦,原來是小樹葉被秋風姐姐吹離了樹媽媽的懷抱,你聽的真仔細!小樹葉離開媽媽,他會飄向哪里?心里會害怕么?我們幫樹媽媽問問它,好不好?(好)小樹葉是輕輕離開媽媽的,所以我們也要輕聲的問它。(師領學生:飄呀飄呀飄向哪里?心里可害怕?)師:跟著張老師一起來一遍(整段歌詞朗讀)師:小樹葉離開媽媽了,媽媽心里擔心呀,我們聽聽媽媽是以怎樣的情緒來問小樹葉的?

  3、復聽歌曲,感受擔心、害怕的情緒生:媽媽很溫柔很小聲的問小樹葉,好像很傷心師:哦,媽媽擔心小樹葉會害怕,所以他說的又慢又輕,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樹媽媽那樣,用連貫、柔和的聲音輕輕問問小樹葉吧,(隨音樂朗讀歌詞,再次感受情緒)師:小朋友們表現的真好!請坐。

  4、學唱第一段(以情帶聲,提醒學生心里害怕時的聲音,聲音連貫,優美。)師:樹媽媽擔心小樹葉會害怕,你們也擔心小樹葉么?(擔心)那就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對小樹葉的關心吧!

 。1)師模仿秋風“呼”哼唱旋律一遍,生學唱 注意情緒

 。2)分句學唱,處理難點

 。3)整體演唱5、律動第一段音樂師:我們也來做一回小樹葉動起來好不好?(好)還記得秋風是怎樣吹的么?心里可害怕該怎么表示呢?(生上前創編動作)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唱起來吧!張老師請碰鈴的小朋友到前面來也給我們一起伴奏。

  (二)學唱歌曲第二節

  1、師范唱師:小樹葉離開了媽媽,他會害怕嗎?聽聽張老師是怎樣回答的。注意張老師的情緒和聲音,和前一段有什么不同(師范唱)生:情緒變的歡快了,聲音響亮了師:從張老師的演唱中你感覺小樹葉他害怕么?生:不害怕

  2、聽第二段錄音師:小樹葉一點也不害怕,他非常的`勇敢(引導說出勇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勇敢的小樹葉是以怎樣的話來回答媽媽的。ǜ枨冻﹩枺盒淙~是怎樣回答的?(引導說出“春天還會回來打扮樹媽媽”)師:小樹葉真是個勇敢、樂觀的好孩子呀!你們喜歡這片勇敢的小樹葉么?就讓我們像小樹葉那樣,勇敢的、歡快的唱起來吧!(唱的時候聲音跳躍一些)

  3、律動第二段音樂(讓學生嘗試自己來創編,哪怕是一個動作,勇敢的樣子,沙沙的樹葉飄落的動作,然后教師再總結歸納,把它們的動作組合起來。)師:小樹葉真勇敢呀!你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小樹葉的勇敢?(生創編動作)師:小樹葉說他會打扮樹媽媽,張老師來當樹媽媽,小朋友們是小樹葉,你們會做個什么動作來打扮我呢?(生自編,統一動作)沙球的小朋友也一樣,當作小樹葉沙沙沙,給我們伴奏

 。ㄈ┱w演唱。

  1、分角色演唱,老師唱第一段,學生唱第二段,了解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師:你們都是媽媽的好寶寶,這么關心媽媽,媽媽覺得好開心。【妥屛覀兺暾谋憩F樹媽媽和小樹葉之間深厚的母子情吧!張老師當樹媽媽來領唱第一段,小朋友齊唱第二段,記得唱出歡快跳躍的聲音來哦。(提醒兩段情緒的變化)。

  2、請一位學生來領唱,下面學生齊唱。師:我還想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來領唱,其余的小朋友在下面齊唱,我們來試試。

  3、完整演唱,加上律動。師:你們表演的真棒!這首歌還沒有名字呢,我們來給它起個適合的名字吧。小樹葉

 。ㄋ模┍憩F師

  歌曲有了好聽的名字,現在我們加上打擊樂器,一起完整的來演唱一遍吧!

  (五)游戲“掃落葉”

 。┩卣箮

  秋天到了,外面的世界都發生著變化,不只是樹葉變黃落下來,還有很多農作物也成熟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FLASH《秋天多么美》)師:秋天美不美?你們喜歡秋天么?(喜歡)

  四、小結師

  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了美麗的秋天,還認識了一片勇敢的小樹葉,你們覺得小樹葉可愛嗎?希望小朋友們也能像小樹葉一樣,熱愛生活,勇敢的面對一切,祝我們的小朋友快樂成長!就讓我們隨著音樂聲,一起當一片小樹葉,跟著張老師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吧!律動出教室。

  一年級音樂教案 15

  教學內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和《口哨與小狗》,并嘗試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

  2、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并表演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

  想辦法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和創編能力。

  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做自己喜歡的動作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練聲曲:1= C→F 2 ∕4

  1 2 ∣3 4 ∣5 —︱5 4︱3 2︱1 —‖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三、學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1、老師清唱、范唱歌曲。

  2、學生跟老師學打節奏。

  3、按節奏朗讀歌詞。

  4、老師彈琴,學生跟旋律學唱歌詞。

  5、分組學唱。

  6、全體齊唱歌曲。

  四、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學生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

  2、請個別學生上臺表演,集體評價好在那里?

  3、全體再次表演。

  五、學生再次聆聽《玩具兵進行曲》出教室。

  1、要求學生合著音樂走或跳。

  2、要求學生聽到樂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現的聲音時用動作表示。

  一年級音樂教案 16

  一、教學內容:

  1、表演《洗手絹》

  2、聆聽《勞動最光榮》

  3、聆聽《三個和尚》

  4、表演《大家來勞動》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2、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

  3、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4、通過圖譜“走哦”的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三、教材分析:

  1、歌曲《勞動最光榮》

  《勞動最光榮》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曾在第少年兒童文學創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音樂作品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兒童情趣油然而生。開始有器樂描繪天漫漫亮起來,引出孩子活潑而有生氣的歌聲。

  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讓學生想象其歡快的音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度。

  2、民樂合奏《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是動畫片《三個和尚》的音樂。樂曲以民族樂器的獨特音響描繪出:“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經過。音樂主題是從寺院的經聲調演變而來的:11222222|33335555|66612222|使人聯想到寺院的鐘聲,詠經聲。二胡吟腔的手法惟妙惟俏地描繪了小和尚念經是的情景。

  樂曲以簡單的三件樂器描繪了生動的三個人物形象,展現了繁忙的勞動景象,學生可以從中體會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情緒,想象所表現的基本內容。生動、有趣。

  3、歌曲《洗手絹》

  《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特點的歌曲。全曲使用素材節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的表現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愛形象。

  4、歌曲《大家來勞動》

  《大家來勞動》是一首描繪勞動生活的創作歌曲,2/4拍子,五聲宮調式,四樂局一段體結構。歌曲的節奏整齊,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為主,旋律鏗鏘有力,采用重復的手法描繪勞動號子的音調,生動地描繪了大家喊著號子齊心協力,努力勞動的情景。孩子門要通過演唱來體會這種音樂情緒。

  四、教學重難點:

  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

  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

  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嘗試,并表現勞動的主題。

  通過圖譜“走哦”的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五、教具:

  電子琴、錄音機

  六、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發聲練習

  2.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教學目標:

  1.感受發聲練習所表現的情緒和意境,并用歡快而富有彈性聲音來演唱

  2.通過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來激發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1.運用聲音、表情、肢體語言等來演繹發聲練習所表現的情緒與意境。

  2.以歌詞內容為主開展愛生活、愛勞動的情感教育

  教具準備:磁帶、錄音機、琴、動物卡片等。

  教學過程:

  1.跟著音樂《小貓怎樣睡覺》律動進課堂。

  2.導入:

  師:睡覺的小貓是很可愛,但是你喜歡老是在睡覺的`小貓嗎?〈生〉為什么?〈生〉

  師:對,勤勞的小貓誰都喜歡,你看它肩挑著什么向我們走來了?

  3.發聲練習

 、佟磶熥鞣冻,強調小貓看到魚的吃驚的表現〉

  師:小貓挑著釣魚桿是怎樣走來的?

 、凇淳毩暻4小節,請4—5位學生來表演,強調腳步是輕快的聲音也應是自然而富有彈性〉

  師:看見那么多的魚,你會怎樣表現?

 、邸淳毩5—9小節,請4—5位學生來表演,突出“唷”字的唱法,強調看見很多魚吃驚的表現〉

  師:看看哪只小貓釣的魚最多了?

 、堋凑垖W生單獨或合作來表演,強調聲音、表情、動作等〉

  4.欣賞歌曲

  師:小貓釣了那么多魚也該休息一下了,來聽聽音樂吧!

 、佟床シ鸥枨秳趧幼罟鈽s》第1次〉

  師:我又發現了一種勤勞的小動物,你發現了嗎?是誰?〈生〉

 、凇磶熯呑鞣冻瑫r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動物卡片〉

  師:它們當中誰是不勤勞的?〈生〉

  如果是你,你最想做它們當中哪種小動物呢?為什么?〈生〉

 、邸磳⑾鄳男游飿酥痉纸o學生〉

  師:聽聽它們是怎么勞動的?

  ④〈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2次〉

  ⑤〈提問學生,各種小動物是怎么勞動的?并用動作表演〉

  師:小動物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勞動吧?

  ⑥〈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第3次,分別用自己的動作跟著音樂一起律動〉

  師:看,那么多勤勞的小動物,你最喜歡向誰學習?為什么?〈生〉

  師:在生活中,你認為自己是個勤勞的人嗎?哪方面體現出來?

  5.課堂小結

  師:你們都是勤勞的孩子,但老師覺得小朋友們現在最最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在好好學習之余再去勞動,那是的,希望我們班的沒一個小朋友都可以成為一個學習好又愛勞動的人!你們能做到嗎?〈生〉

  師:今天的收獲還真不少,釣了那么多的魚,讓我們背上自己的釣魚桿一起回家去咯!

  〈播放《勞動最光榮》4次,律動出教室〉

  6.教學反思:本課歌曲同學們學習的很認真,都能掌握。效果很好。

  7.板書設計:

  第五課愛勞動

  發聲練習

  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洗手絹》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洗手絹》,感受并能表現勞動的快樂,表達“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指導學生用輕松活潑的情緒及明亮的聲音來演唱歌曲,并適當地加以表演。

  3、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互相合作,幫助來創編歌詞及動作,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內容。

  教學用具:CAI課件,掛圖,錄音。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輕松活潑的情緒演唱、表演歌曲《洗手絹》。

  教學難點:通過各種有利途徑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勞動的樂趣。

  教具:電子琴、錄音機、手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用游戲方式導入疊手絹:大家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對,這是一只用小手絹疊成的小老鼠。那小手絹是怎樣的呢?(教師引導學生描述小手絹的特征,說說喜歡小手絹的原因以及手絹的用途。)同學們講得真好。手絹的用途的確大,時時處處缺不了它,愛清潔、講衛生,我們不能小看它大,時時處處缺不了它,愛清潔、講衛生,我們不能小看它。

  二、手絹游戲

  你看,小手絹,四方方,疊來疊去變花樣。

  [雙響筒伴奏]我的小手絹能變成一只小老鼠,那你的小手絹呢?

  別告訴我,用你的小手來說話。

  請拿出你的小手絹,快快讓它變花樣。

  引導學生在音樂中玩疊手絹游戲。[放錄音]

  有的小朋友動作非?欤瑏恚銈兓ハ嘟涣饕幌隆F渌男∨笥芽梢佑蛧D!你愿意為誰加油?請喊出它的名字來為他加油。一二,快快快,快快快。(靈活掌握)

  三、學唱歌曲《洗手絹》

  為了表揚大家的巧巧手,老師想請大家來看一副美麗的圖畫,我們來看看是什么?

  1、邊念歌詞,邊布置畫面:

  紅太陽,白云彩,

  媽媽洗衣我也來。

  白手絹,花手絹,

  自己洗來自己曬。

  2、誰能學著老師的樣來介紹一下這副畫的內容?(可分段進行念歌詞模仿)

  3、全班同學來念。

  4、勤勞的小朋友明明從小就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看,他洗得多帶勁啊。誰能來模仿一下明明洗手絹的情景。

  5、初聽歌曲。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動聽的《洗手絹》吧。

  學生一邊聽,老師一邊出示多媒體歌詞。

  6、這么好聽的歌,老師也忍不住想來唱唱,大家想不想聽?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跟老師一起做動作,如果老師唱得好大家就給我點掌聲好嗎?

  7、生學唱。

  跟唱過程中,指出錯誤之處,比較法糾正或由學生自己糾正。

  A、引導“哎啰”的正確演唱方法:你在演唱“哎啰”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在演唱前面幾個“哎啰”的時候要有勞動的感覺,可能會有點累,但是心情卻很好,歡快地,活潑地,最后一句是洗完后成功的高興的感覺。

  B、第一、二樂句的一字多音處。

  8、學會后,有感情地完整演唱。

  9、請個別表現出色的同學上來帶領全體同學演唱歌曲,并加上動作表演。

  四、拓展,創編歌詞

  看著大家表演得這么逼真,是不是平時經常幫爸爸媽媽干家務活。慷几尚┦裁矗恳龑W生交流。

  1、你能把你干的家務活用歌曲唱出來嗎?(1—2個回答)

  2、為了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上臺表演,老師請每組的小組長組織小朋友一起討論,一起表演幫家長干的一種活,比一比,哪一組表演得最有特色。

  3、請小組分別進行表演。

  五、總結

  通過這節課,讓老師知道了我們班小朋友有這么多勞動能手,希望以后能經常聽大家唱這首歌,唱著不同的歌詞,會做越來越多家務,人人都做愛勞動的好孩子,好嗎?

  六、播放音樂(《勞動最光榮》)邊表演邊離開教室

  七、教后記:

  歌曲表演的很好,效果不錯。

  八、板書設計:

  第五課愛勞動

  表演《洗手絹》

  紅太陽,白云彩,

  媽媽洗衣我也來。

  白手絹,花手絹,

  自己洗來自己曬。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三個和尚》

  教唱《大家來勞動》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理解勞動最光榮的道理,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勞動。

  2、聆聽《三個和尚》,理解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并體會勞動的愉快心情。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聆聽《勞動最光榮》

  1、聽故事:勞動最光榮。說說小動物們愉快幸福的生活是怎么來的,它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2、聆聽《勞動最光榮》,把你的感受用線條表現在課本上。

  3、復聽,討論:為什么小動物們愛勞動?為什么勞動最光榮?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們怎樣勞動?

  三、聆聽《三個和尚》

  1、初聽,音樂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2、復聽,請你為自己選擇一個角色來表演。

  3、完整聆聽,邊聽邊表演。

  四、教唱《大家來勞動》

  1、聆聽歌曲,說說你的感受。

  2、指導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歌曲。

  3、討論,怎么樣唱才能使歌曲聽起來更有動力感?

  4、根據音樂,創造勞動的聲響。

  五、復習唱名。

  六、小結。

  七、教后記:歌曲欣賞的很好,大家聽后都表示愿意今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熱愛勞動。

  八、板書設計:

  第五課愛勞動

  聆聽《三個和尚》

  教唱《大家來勞動》

  一年級音樂教案 1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拉勾勾》,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鼓勵學生為歌曲自編動作。

  2、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拉勾勾》,并和《你的名字叫什么》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能創編動作表現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二、教學重點:

  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教學難點:

  能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四、教學準備:

  錄音機,電子琴

  五、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

  2、復習歌曲。

  3、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拉勾勾》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課題是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拍。然后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B、聽歌曲的錄音,分小組拉起手,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C、唱會歌曲后在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2、表演《拉勾勾》

  A、完整地聆聽范唱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聽,是誰在說話,使學生集中聽歌曲。

  B、再聽范唱。

  C、盡快用聽長發學會歌曲,再試著將“沙沙沙”輕輕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組創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三結束部分:

  小結,結束全課。

  一年級音樂教案 18

  教學目標:

  1.能夠從“春天”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之美,感悟到春的美好和短暫。

  2.通過學唱《春天來了》,熟悉這一為世界共同喜愛的旋律。

  認識斷音記號,了解斷音記號的唱法。

  3.通過看、聽、唱、編等形式的音樂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感受以“春天”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所蘊涵的快樂情緒,進一步增進對音樂和生活的熱愛,能熟練演唱歌曲《春天來了》。

  2、認識斷音記號,了解斷音記號的唱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布谷》。

  師:這首歌曲好聽嗎?請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頌的對象是什么?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討論后回答。

  二、新授歌曲《春天來了》。

  1.學生聽范唱,回答問題。師:請同學們再聽一首歌,你能聽出歌曲的歌頌對象是什么?情緒是怎樣的?

  2.用“啦”字哼唱全曲。師:你發現那些地方容易哼錯需要注意的?

  3.教授斷音記號

  請學生把歌譜完整地唱一遍。

  師:我們一起來唱整首歌曲的歌譜,注意斷音記號,要唱得短促有彈性。舌尖的動作要敏捷輕巧。

  4.唱歌詞。師: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呢?學生思考后知道該用有彈性的聲音來唱,再唱一唱。

  5.改變速度演唱《春天來了》體會情緒的轉變。師:同學們的聲音真好聽,我已經聞到了春天的氣息,現在你跟我的琴聲唱一唱體會歌曲的情緒是否發生了變化?用連音法唱。 學生用較慢的速度唱體會歌曲的情緒,體會情緒,然后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

  同學們說的很好,速度的變換影響歌曲的情緒,只要符合歌頌的對象,我們在唱歌的時候,也可以改變一下速度,讓一首歌曲唱出幾種味道來。

  6.處理歌曲唱好歌曲。教師:剛才我們用的是連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連起來唱。 學生指出標有跳音的地方不能連起來唱,

  教師:如果進行一下強弱處理歌曲將會更好聽,唱唱看哪里強哪里弱?

  7.看書完整的演唱。注意強弱、斷音和連音。

  師:用你的聲音來營造一個美好的春天吧!

  二、創編旋律

  師:《春天來了》這首歌同學們唱得的真不錯,春天姐姐非常高興(多媒體出現春天姐姐微笑,舞蹈的樣子)她還想考考聰明的小朋友(出示:你能用花瓣里的音符和節奏編支春天的歌,唱給同學們聽一聽嗎?),就從“風兒吹,鳥兒唱”開始編吧!

  讓我們先看看花瓣里的音符和節奏你會讀嗎?

  1.(出示課件:花瓣里的節奏)帶領生讀節奏。

  2.你還能用其它不同方式來表現這條節奏,比如拍肩、跺腳。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

  同學們的節奏編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變成好聽的旋律,春天姐姐聽了肯定會很高興,你能把這些音符填寫到我們組合好的節奏中去嗎?

  3.(出示課件:花瓣里的音符)師范唱幾句編好的旋律

  4.分小組交流,討論,編完后,一起唱一唱

  小組討論(設計意圖):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們能拓寬思路,深化認識;提高語言的理解與表達能力,更新思維方式,還能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兩小組的作品,師彈一遍,生視唱。同學們可真行。這幾條優美動聽的旋律連老師都沒想到。

  你看,春天姐姐聽著同學們創作的旋律越來越高興了。(出示課件)

  三、全課總結

  踏步走出教室,以《春天來了》作為背景音樂。

  一年級音樂教案 1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對詩詞歌賦、繪畫、舞蹈、音樂藝術的鑒賞,使學生學會運用簡單的藝術表現方法,親自參與藝術實踐和藝術表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詩詞、歌賦、繪畫、演奏、舞蹈、制作等去謳歌贊美春天,從中領略藝術的無窮魅力,繼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謳歌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重點難點:

  重點:歌曲的表演及情感的體驗。

  難點: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了解藝術是相通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軟件、鋼琴、水彩、剪紙、圖畫紙、頭飾。

  教案設計:

  一、組織教學:

  教師有意在室中布置幾盆花,學生隨鋼琴曲《春之歌》進入教室,按半圓形位置坐好。

  設計意圖:舒緩、柔和、優美的鋼琴曲《春之歌》,加上幾盆含苞欲放的花給學生帶來的絮絮春意,引發出他們對春天思索的興趣。

  二、導入

  1、春天來了,大自然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欣賞圖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體軟件)

  2、學生配樂朗誦《春天在哪里》,學生自選頭飾表演舞蹈。骸洞禾煸谀睦铩

  春天到了,積雪慢慢融化,大地從沉睡中蘇醒,小燕子飛來了,在枝頭上高唱,小狗也出來了,小兔子也出來了,花兒開了,柳枝吐出了嫩芽,泥土散發出芳香。蝴蝶、蜜蜂跳著歡快的舞蹈。瞧,小朋友們也跑來了。他們手拉著手,歡呼著,跳躍著,歌唱著美麗的春天。(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部分學生舞蹈)

  春天是發芽的季節,我們是求知、憧憬的季節,春天是我們,我們是春天,春天和我們永遠是伙伴!

  師:同學們讓我們隨著春天的旋律,踏著青春的腳步,去擁抱春天,歌唱春天吧!

  設計意圖:通過舞蹈劇《春天來了》創造一種歡快、愉悅、熱烈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新課教學

  1、有感情地朗誦歌詞,并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劃拍方式為歌曲伴奏。

  2、指導學生用歡快、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1、教師范唱讓學生感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春天。激發學生學習的'渴望和熱愛春天的情感。

  2、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己實踐采取不同的劃拍方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特點,從而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3、引導學生用歌聲感受春天的同時提高學生歌曲演唱能力。

  四、學習交流、展示及實踐

  歌頌贊美春天的詩句、歌(樂)曲、繪畫作品、舞蹈等你們知道哪些?

  學生集體討論后盡量用“詩”“畫”“樂”相結合的形式展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多種藝術形式去感受春天,贊美春天,共同分享春天帶來的喜悅,同時學生的才藝得到展示,藝術能力得到提高。

  一年級音樂教案 20

  教學目的

  在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中能聽辨出音樂力度的變化,簡述音樂表現給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聆聽音樂,聽辨音樂力度。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發聲練習。

  3、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

  結合教材中的插圖,選擇適當的'幻燈片、錄像片啟發學生。

  提示:這首木琴表現了哪些內容?在節奏上有什麼特點?

  3、小組討論并用簡短的語言說一說音樂表現的小騎兵的故事。

  4、復聽時要求學生邊聽邊隨著音樂做動作,注意音樂采用了什么方法讓你感到小騎兵由遠至近?讓學生感受漸強、漸弱的運用在樂曲中的效果。

  5、選擇打擊樂器進行參與或伴奏。

  三、結束部分

  小結。

【一年級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教案一年級05-08

一年級音樂教案03-24

一年級音樂教案03-29

一年級的音樂教案06-16

動物說話音樂教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3-02

音樂教案一年級上冊教案11-14

蘇教版音樂一年級教案11-08

一年級湘教版音樂教案01-10

一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1-04

一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2-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 | 亚洲无线码高清在线观看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婷婷国产天堂久久综合五月 |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亚洲黑白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