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1
活動目標:
1、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識,知道生病時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2、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請父母幫助幼兒了解預防感冒的有關知識。
2、《小豬生病了》教學掛圖、語言CD。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們,你們觀察一下今天我們班哪位小朋友沒來?他們為什么沒來呢?你知道他們生的什么病嗎?他們為什么會生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2、出示圖片小豬: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好朋友小朋友看一下(小豬),今天小豬生病了,請小朋友看一下它生的什么病?
3、鼓勵幼兒自主閱讀故事《小豬生病了》,引導幼兒討論故事內容。
(1)觀察掛圖,請個別幼兒講一講故事內容。
(2)提出問題:小豬得了什么病?為什么會得這個病?小白怪是怎么被趕跑的?
4、結合幼兒自身經驗,進行分組談話。
(1)說說自己的`生病經歷。如:你得過什么病?是怎么得的病?有什么感覺?最后是怎么治好的?
(2)請個別幼兒講給大家聽一聽。
5、歸納預防常見疾病的常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1)提問: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引導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2)教師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科學預防常見疾病的方法,如:飯前便后要洗手,多吃蔬菜水果,早睡早起,經常鍛煉身體,根據天氣及時穿脫衣服等。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回家給生病的小朋友打電話,告訴他們生病的原因和一些預防的知識,學會關心同伴。
活動反思:
《小豬生病了》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淺顯易懂,在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并且回答問題很積極,有的孩子對“小白怪”特別好奇,有點害怕的感覺,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不生病。由于孩子們對感冒都經歷過,所以能說出得病后的一些癥狀,比如:流鼻涕、發燒、咳嗽、頭疼等等。通過活動不但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識,而且知道生病時要及時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堅持每天鍛煉,多吃有營養的實物,知道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不得病。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2
活動目標:
1、了解身體器官的作用,知道它們在我們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并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樂意運用五官積極參與愉快的探索和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故事《五兄弟》,ppt圖片。
2、眼罩若干,香水、《我的身體都會響》音樂。
3、嗅覺瓶、味道盒、音樂播放器等。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
《我的身體都會響》,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能讓自己的身體發出好聽的聲音,來做給我看看吧。
師:我看見你們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很能干哦,有一位叔叔的眼睛,鼻子也說自己本領大,它們爭吵了起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運用PPT、五官活動圖片,講述故事《五兄弟》。
故事:一位郵遞員叔叔累了,很早就休息了。這時房間里傳來爭吵聲。原來是五兄弟在爭誰的本領大。誰也不讓誰。眼睛一聲不響,耳朵嘴巴鼻子以為眼睛一點本領也沒有,就把眼睛趕走了。
1、體驗:請3―5名幼兒帶上眼罩,嘗試找自己的位子。
師:讓我們也來試試,沒有眼睛會怎樣。(幼兒體驗)
提問:你在剛才沒有眼睛的情況下發生了什么事?你們覺得眼睛看不見方便嗎?眼睛能少嗎?
提問:讓我們來猜猜看沒有眼睛的叔叔會發生什么事(幼兒談論)出示PPT:上班時撞車了,鼻子、耳朵嘴巴和手都受傷了。
小結:眼睛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讓我們看見周圍的事物,眼睛不能少。(粘回眼睛)
2、續講故事:耳朵他們趕緊把眼睛請了回來,眼睛不能少,他們又一起說:"鼻子鼻子,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鼻子被趕走了。(拿掉鼻子)
師:讓我們來試試沒有鼻子的感覺吧(體驗)討論回答。
師:除了呼吸空氣,鼻子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今天我帶來的寶貝就是來考考誰的鼻子本領最大。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猜猜它是什么。
小結:對啊!鼻子能幫助我們呼吸還能辨別氣味,所以鼻子本領也很大,它能少嗎?(不能)趕緊把鼻子請回來吧(粘回鼻子)
3、續講故事:鼻子不能少,鼻子回來了,嘴巴說:"那一定是耳朵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取下耳朵)提問:你們猜猜,叔叔沒有了耳朵會發生什么事?(自由發言)
小結:耳朵聽不見聲音多不方便呀,所以耳朵不能少。(粘回耳朵)
4、續講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太生氣了,它們一起大聲地說:"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取下嘴巴)
提問:嘴巴真的能少嗎?(PPT晚餐)
師:瞧,晚餐時間到了,阿姨為叔叔準備了一大桌好吃的?看到這么多好吃的叔叔的肚子好餓呀,叔叔想做什么呢?他怎么吃呢?叔叔可著急了,他很想對阿姨說:我好想吃啊,可是他能說嗎?
小結:是啊,沒有了嘴巴,我們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
5、續講故事: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嘴巴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們一起大聲地說:"手,肯定你最沒有用了,你走吧!手被趕走了。(取下手)
提問:手真的能少嗎?(幼兒自由回答)沒有它會怎樣?
對比體驗:一雙手搬運球、(請你們幫幫忙,把球運到這邊的框里來)我們剛才怎么搬球的?
小結:是啊,沒有了手,我們就不能拿東西、做事情了,所以手也不能少。
三、"五兄弟"的作用
師:看來五兄弟都有各自的.本領,是我們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它們呢?(幼兒討論發言)
小結:眼睛幫助我們看見周圍的事物,鼻子幫助我們呼吸和辨別氣味,耳朵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嘴巴幫助我們說話吃東西,手幫助我們做事情。現在他們明白了誰也不能少。于是他們和好了,叔叔又成了一個快樂的郵遞員。
四、游戲:
傳娃娃。再次體驗五兄弟的用處。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秘盒,里面藏著許多寶貝,它們想試一試五兄弟的本領。
教師提出游戲要求。聽音樂依次傳娃娃。音樂停了,娃娃也停止傳,看娃娃在誰的手里,誰就來神秘盒中摸出一樣事物(盒中放有嗅覺瓶、味道盒、MP3播放器等)"你摸出來的是XX,它是要考考XX的本領哦。按要求做相應的游戲。(如摸到五味瓶,就聞聞其中的氣味,并猜出它是什么?再請幼兒進行驗證)并說說五兄弟的作用。"我用什么做了什么?"
五、活動延伸:
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五官。
活動反思:
一個戶外活動僅僅圍繞著一個游戲進行,那也會導致孩子失去興趣,多準備活動,兩者交替進行,那孩子體驗的就是不一樣的樂趣。根據中班的年齡特征需求,合作競賽的形式比較適合中班的幼兒,他們喜歡挑戰性的游戲,設計一些比賽性質的游戲,幼兒可以自行結伴游戲,也可小組之間進行游戲,比比看哪一組最厲害。既培養了伙伴間的合作能力,也激發了自己的興趣和競爭意識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3
活動設計背景
有的幼兒經常感冒或生病請假。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健康對人很重要,增強做健康娃娃的意識。
2、讓幼兒知道怎樣做才有利于健康。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怎樣做才有利于健康。
活動準備
1、運動員獲獎圖片若干張。
2、幼兒身高、體重記錄圖表和應達標的圖表。
活動過程
1、出示運動員獲獎圖片,讓幼兒說說圖片上運動員在干什么,這些運動員身體怎樣,他們的身體為什么那么棒。
2、在幼兒看圖上,老師加以引導,讓幼兒明白運動員的身體之所以那么棒,是因為他們堅持天天鍛煉身體,有了好的身體,才有可能為國爭光。
3、組織幼兒討論:自己身邊哪些人的身體很健康?他們的身體為什么那樣健康?通過討論,使幼兒明白在各行各業工作的人身體都很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堅持上班做好工作。
4、請幼兒把自己的身高、體重記錄圖表和應達標的圖表比一比,說說自己應該怎么做才能成為一個健康的娃娃。
教學反思
活動后將幼兒應達標的身高、體重圖表貼在教室里,讓幼兒隨時觀看、對比、激勵幼兒爭做健康娃娃。
健康的娃娃不容易生病,身體在不斷地長高長重。健康的娃娃不挑食、很少吃零食,所以長得不會太瘦也不會太胖。健康的娃娃愛鍛煉,講衛生,有良好的習慣。健康的娃娃有一雙好眼睛,有一口好牙齒。健康的娃娃能和朋友好好地玩,碰到困難不愛哭,能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所以他們總是快樂的。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皮膚的作用,知道保護它們的衛生常識和正確方法。
2、對探究人體奧秘很感興趣。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建議:
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人體模型、X光片,《知識百科》音像資料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皮膚。
(1)幼兒互相觀察,看看身體的哪些地方有皮膚。
(2)幼兒在放大鏡、顯微鏡下觀察皮膚,看看皮膚上有什么(有紋路、毛孔、汗毛等)。
(3)幼兒摸摸自己的皮膚,說說有什么感受。
(4)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二、皮膚的用處。
(1)提供冰水、熱水、絨毛玩具、砂紙、綢布、海綿、鋼絲球等材料,讓幼兒逐一觸摸或用身體不同部位的皮膚感覺材料的冷熱、粗糙、光滑、軟硬等特性。
(2)請當醫生的家長結合圖片及具體事例,向幼兒介紹皮膚保護人體的重要性。
三、保護皮膚
(1)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皮膚的正確方法:經常進行戶外鍛煉,保持皮膚的清潔,使用適宜的護膚品,防止皮膚凍、裂傷及損傷,皮膚受傷或被蚊蟲叮咬應及時處理,防止感染。
四、活動延伸
(2)與家長比一比,看看自己的皮膚和他們有什么不同。
皮膚就像一件合身的衣服,穿在我們身體的外面,保護著我們的身體。它能感覺出冷、熱、疼、痛,感覺出物體的軟硬、光滑、粗糙。有了這些感覺,我們就能保護好身體不受傷害,如很燙的東西我們就不去碰它。皮膚上有小毛孔和汗毛,能調節人體體溫,天熱時,毛孔張天,幫助身體排汗、散熱;開冷時,毛孔收縮,不讓冷空氣進入體內。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5
活動目標:
1.能為自己做簡單的周運動計劃,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2.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3.讓幼兒知道運動有益于身體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計劃表格每人一張,教師用計劃表一張。
2.戶外活動器械(塑料杠鈴、呼啦圈、平衡木、小推車、籃球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春天是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也是容易生病的季節,請幼兒說一說怎樣避免生病?
總結預防疾病的方法,多喝水可以及時補充水分,使身體中的病菌隨小便排出,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多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提抗疾病的能力,能使小朋友身體長高長結實,還能鍛煉小朋友的反應能力,變得很聰明。
二、鼓勵幼兒交流知道的運動方式及運動器械的玩法。
1.請幼兒說說你都做過哪些運動。
2.鼓勵幼兒說出塑料杠鈴、呼啦圈、平衡木等器械都可以怎樣玩,還有哪些不同的玩法。
三、教師介紹自己的運動計劃,引導幼兒制定自己的運動計劃。
1.教師按照一周7天的時間順序介紹自己的運動計劃,包括運動器械和運動內容。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制定怎樣的運動計劃,要求幼兒計劃要完整,內容包括多種器械、運動方式和在幼兒園、家中運動的不同內容。
四、幼兒開始制定自己的運動計劃。
1.幼兒制定計劃,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完成情況,適時的`給予幫助和指導。
2.引導幼兒相互展示交流自己的運動計劃。
五、討論運動時要注意的安全。
1.小朋友運動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安全?
2.在運動的時候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活動延伸:
1.把幼兒制定的運動計劃布置成班級的春季運動專欄。
2.閱讀幼兒用書第2冊第42-43頁,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運動,自己喜歡什么樣的運動。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6
活動目標:
1.探索身體運動的不同方法,體驗集體運動的快樂。
2.能跟著音樂有節奏的動作。
3.能感受歌曲的活潑、快樂,學會演唱歌曲,唱準歌曲中的休止符。
4.能根據歌詞創編動作,并大膽表演。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過程:
一、律動分享
1、教師帶幼兒律動
聽!這是什么音樂?對!是健康歌的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運動吧!
我們一起來喊口令。
二、創編動作分享交流
1、誰知道剛才我們運動的是身體的哪個地方?
小結:經常的運動關節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加靈活.
2、我們身體上還有什么地方也需要經常的做運動?
說了那么多的地方,能不能聽著音樂做做看?什么時候做?我來做望遠鏡,找找你們有幾種不一樣的運動身體的方法。
3、集體初步嘗試
4、個別交流
我找到了好多運動身體不一樣的方法。誰來做小小教練,教教我們大家?
(動作的方向,力度,節奏,伸展度上引導幼兒)
5、集體再次嘗試
可以學學朋友的好方法,也可以做做自己想到的好方法,比比誰的動作最象教練,又漂亮又有力。
三、觀察圖片,拓展新動作
1、你們真棒!想了那么多鍛煉身體的方法。老師也愛運動,瞧!我也找到了幾種鍛煉身體的新方法!我是怎么運動的呢?
2、給你們一點時間,去看一看,試著做一做,看能不能發現我鍛煉的方法。
手叉腰圖片、箭頭一圈的圖片兩張—方向不同(發現箭頭的涵義)
左右角輪換出去,頭搖擺動作的圖片四張(從圖片的順序中找到運動身體的方法)
踮腳動作(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3、交流發現,嘗試有節奏的動作
你看明白了哪一張?
小結:看懂了箭頭的意思就明白了這個鍛煉的方法。
小結:只要仔細一點,耐心一點,按著圖片的順序1234一個一個做,就能發現這個動作是怎么做的了。
小結:雖然這個動作只有兩張圖片,但是如果看得不仔細,就很難發現我鍛煉的秘密了!
(1、三個幼兒一起做一個方法,他們做的一樣嗎?你和誰做的一樣?再聽著音樂一起做
2、一個幼兒帶著其他幼兒一起做,動作由慢到快,-----清唱動作
3、幼兒講,然后聽音樂一起做)
四、延伸
還有好方法嗎?回到教室教給你的好朋友。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讓幼兒了解并掌握五個主要感覺器官的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這些器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情感態度:
培養幼兒保護感覺器官的意識。
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3. 社交與合作:
培養幼兒與人分享、合作的能力。
增進同伴間的友誼。
二、教學準備
1. 教具:
故事《五兄弟》PPT圖片。
眼罩若干。
香水、《我的身體都會響》音樂。
嗅覺瓶、味道盒、音樂播放器等。
2. 學具:
彩筆、畫紙、剪刀、膠棒(用于創作環節)。
三、教學過程
1. 韻律活動:
播放《我的身體都會響》音樂,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引導幼兒用身體發出聲音,關注自己的五官。
2. 故事引入:
講述故事《五兄弟》,通過PPT圖片展示五兄弟(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的爭吵和各自的重要性。
3. 體驗活動:
眼睛:請3-5名幼兒帶上眼罩,嘗試找自己的位子,體驗沒有眼睛的不便。
鼻子:拿掉鼻子(象征性),讓幼兒閉眼聞香水,體驗鼻子的嗅覺功能。
耳朵:討論沒有耳朵的不便,如聽不見聲音。
嘴巴:展示晚餐PPT,討論沒有嘴巴如何吃飯和說話。
手:進行搬運球的'活動,體驗沒有手的不便。
4. 總結五兄弟的作用:
引導幼兒討論并總結每個器官的功能: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嘗和說話、手做。
5. 游戲:傳娃娃:
教師提出游戲要求,聽音樂依次傳娃娃。
音樂停時,娃娃在誰手里,誰就從神秘盒中摸出一樣事物(如嗅覺瓶、味道盒、MP3播放器等),并按要求做相應的游戲,體驗五兄弟的用處。
6. 創作環節:
讓幼兒用彩筆、畫紙等材料,創作一幅關于五兄弟的畫。
邀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創作心得。
四、活動延伸
1. 討論如何保護五官:
引導幼兒討論保護五官的方法,如不用臟手揉眼睛、不在噪音大的環境中長時間逗留等。
2. 家園共育:
鼓勵家長參與,共同關注幼兒的感覺器官健康。
3. 環境創設:
在班級環境中布置關于五兄弟的展板,提醒幼兒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
五、板書設計
1. 五兄弟: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
2. 功能:看、聽、聞、嘗、做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幼兒的參與程度和反應,適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
強調互動和分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過實物演示和游戲形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和體驗,加深對五兄弟功能的理解。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讓幼兒了解并掌握五個主要感覺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的名稱和功能。
認識到這些器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它們缺一不可。
2. 技能目標:
培養幼兒保護感覺器官的意識,學會基本的保護方法。
通過游戲和活動,提高幼兒的觀察、表達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標:
激發幼兒對身體的探索興趣,培養愛護身體的情感。
通過集體活動和游戲,增進同伴間的友誼和合作精神。
二、教學準備
1. 教具準備:
故事《五兄弟》的PPT圖片或掛圖。
眼罩、香水、音樂播放器等用于感官體驗的材料。
嗅覺瓶、味道盒等用于游戲活動的道具。
2. 環境布置:
布置一個溫馨、有趣的學習環境,便于幼兒參與和互動。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環節:
通過韻律活動《我的身體都會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引入故事《五兄弟》,讓幼兒初步了解五個感覺器官及其爭吵的情景。
2. 新知講授:
利用PPT或掛圖,詳細講解五個感覺器官的名稱、功能和重要性。
通過提問和討論,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每個器官的作用。
3. 體驗環節:
讓幼兒戴上眼罩,體驗沒有眼睛的不便,并討論眼睛的重要性。
通過聞香水、品嘗食物等活動,讓幼兒感受鼻子和嘴巴的功能。
利用聽覺游戲,如聽音樂猜樂器等,讓幼兒體會耳朵的作用。
通過搬運球等活動,讓幼兒認識到手的重要性。
4. 游戲環節:
開展“傳娃娃”游戲,讓幼兒在音樂停止時傳遞娃娃,并根據娃娃所在的位置摸出神秘盒中的物品,考驗五兄弟的本領。
分組進行“找一找”游戲,讓幼兒在同伴身上找出五個感覺器官,并說出它們的功能。
5. 總結與延伸:
總結五個感覺器官的名稱、功能和保護方法。
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感覺器官。
布置作業:讓幼兒回家后與家長一起找出家中的.五兄弟,并說說它們的作用和保護方法。
四、教學反思
1. 教學效果評估:
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度、表現和反應。
通過提問和討論,了解幼兒對五個感覺器官名稱、功能和保護方法的理解程度。
2. 教學改進建議:
根據幼兒的反饋和表現,調整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共同關注幼兒的感覺器官健康。
【中班健康五兄弟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健康教案手指兄弟教案02-10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
《五官》中班健康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