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舞蹈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舞蹈課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舞蹈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舞蹈課教案1
舞蹈課程:《洗手歌》
學習目的:
告訴學生講衛生、勤洗手是我們生活中的好習慣,經過舞蹈的方式幫忙學生加深這一良好習慣,從自身做起也影響他人,同時也提高孩子們的舞蹈表演本事。
主要動作與要求:
1、卷袖口:身向一點,正步位站立,左手按手放于八點方向,右手在左手旁向里翻腕,做卷袖子的動作,同時重拍向下屈膝。
2、擰龍頭:身向一點,正步位站立,左手旁按手位,右手放于前斜下位,向外轉腕,做擰水龍頭的動作,同時重拍向下屈膝。
3、洗小手:雙手擴指,手心相對放于身前搓手,低頭含胸,踮腳碎步。
教學步驟:
1、故事進入
此舞蹈屬于情節性舞蹈,所以故事情節的描述就十分重要了,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們舞蹈的主要資料,并且在故事中讓孩子們對勤洗手的好習慣有充分的認識。
2、動作與情節進入
教師將組合的主題舞段教與小朋友,反復練習。后分配各個人物形象到個人,將情節貫穿始終并合理安排動作,必要時教師可變化隊形與調度,明確主題。
3、完成組合
待動作與情節部分充分的完成后,配合音樂完成動作,將舞蹈推向高潮。異常要強調的是孩子的表現力和表演的夸張。
教學提示:
1、組合中的表演,需要在真實的生活動態上盡可能的夸張化。
2、教師在授課中要求所有動作一拍到位,干凈利落,不要拖沓。
組合情景描述:
今日班里要檢查衛生,小朋友們得伸出手讓小班長一個一個的仔細檢查,她可認真了。看!她來了!“小明的手部衛生不合格,小紅的也不合格,小剛的呢......”小班長湊上去聞了一聞,捏著鼻子就跑開了,又臟又臭的.。小班長帶著大家一齊去洗手,里洗洗,外洗洗,指甲縫里也不放過。
待洗干凈后,小班長又一次檢查開始了。“小明的很好,小紅洗的很干凈,小剛的手好香啊,小白......哎小白,你給我看看,檢查一下啊!”小白遲遲不肯掏出手給班長檢查,原先他沒有認真的洗手,指縫還是臟的呢!他紅著臉的被班長揪了出來。
小班長耐心的又帶著小白和全體同學一齊里里外外的洗了一遍小手,小白的手干凈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洗得白白的,幼兒園里還彌漫著一股清香的氣味呢!
小班長讓全體同學排好隊,又一一的檢查了一遍。這次,每個小朋友的手都是又香又干凈的。同學們豎著大拇指,在向教師炫耀呢。耶!!!
歌詞:卷起兩只小袖口,輕輕擰開水龍頭,洗手心,洗手背,再撮一撮手指頭。
小學舞蹈課教案2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發展幼兒機體、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歌曲《看星星》《走、跳、跑》《兔子舞》等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讓幼兒愉快地進場
進場音樂:英文歌曲《走、跳、跑》
讓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邊找一個舒服的位置一邊做動作。啟發幼兒的創編本事。"教師要給他(她)照張相"來引導幼兒做出和別人不相同的動作,發揮幼兒豐富的想象力,能夠使幼兒愉快地感受音樂,愉快的表現美。
(二)練習呼吸、手的動作
復習音樂:《看星星》
1.師說:"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星星嗎(喜歡)教師今日帶你們去看好嗎""我們先做一次呼吸動作,然后加上手的動作。"
2.做動作時要注意:
①小朋友的坐姿。下巴要抬起來,挺起胸,腳要直,腳尖要緊繃。
②要求他們的動作要盡可能到位。做動作時要有精神,眼跟著手走。
3.請做得好的小朋友出來示范
指出為什么這些小朋友做得好。聽音樂,請大家一齊跟著小朋友再做一次,教師要糾正做得不規范的動作。
(三)學習提腰
1.師說:"剛才我們進行了呼吸練習,在這的基礎上我們加上手部,學習提腰動作。"
2.教師先做示范動作
①"請小朋友先看教師做一次示范動作。我們一齊數節拍,好不好"
②學習提腰動作要領
一只手慢慢的提起,先起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心向下,好像抱著一個大氣球,慢慢的滾上來;下來的時候,翻掌、變成手心向外,先下手肘,然后再到手腕、手指。然后到另外的'一只手。注意提手的時候要把身體拉長,腰要正,抬頭,眼睛看著手。
3.提問幼兒,教師剛才是怎樣做的。指導做得不規范的幼兒,并且邊說邊做讓幼兒模仿。
4.和幼兒一齊數節拍做動作
教師要一邊做動作,一邊注意幼兒動作的規范性。并且要一邊做一邊提醒幼兒要注意的地方。"手慢慢的上去,好像抱著一個大氣球,手心向下,身體要拉長,好像要摘下上頭的星星,手一翻,摘了一顆星星,把它放在手心上頭,輕輕的把它放下來,好像怕把它摔傷。"
5.提出提腰動作的重點部分,讓幼兒注意的地方是:
1)手起時要先起手肘,再到手腕。
2)摘星星時,身體要拉長,不要倒向一邊。
3)眼睛要一向看著手走。
4)提起手時要吸氣,手放下來時要呼氣。
6.跟著音樂,教師和小朋友一齊做一遍
7.師說:"小朋友,你們都學會摘星星了嗎那么,我們一齊去摘星星吧。"樂曲《跳到我這兒來》
①在愉快的音樂中,讓幼兒自由的去摘星星,感受音樂,感受美。
"小朋友,你們看,天空上頭有好多好多的星星啊,這邊有,那邊也有(邊說還邊指著天上頭),我們到處去摘星星,看哪個小朋友摘的星星最大。"
②邊做動作邊用語言提示,糾正幼兒錯誤的動作,使幼兒動作逐步規范化。
8.指出提腰動作的重點,請小朋友跟著節奏再做一遍
(四)游戲部分
樂曲《兔子舞》
1.放音樂,讓幼兒在輕快的音樂伴奏下,自由的找朋友,愉快的跳舞,感受跳舞的歡樂。
2.請兔子們一齊跳著舞回家。
小學舞蹈課教案3
舞蹈活動《千手觀音》
活動領域:藝術
【活動前評析】
舞蹈《千手觀音》是一個由壁畫產生靈感,從而將靜態藝術轉變為動態藝術的創作,是一個十分具有中國特色,讓人賞心悅目的節目,不管是舞臺的布置、燈光、服裝、飾品還是演員優美的舞蹈動作,都給人帶來一種震撼美。異常是舞蹈中的動作造型更是有利于大班孩子主動的參與,能調動孩子的進取性,讓孩子受到熏陶,喚起孩子好奇心和表現欲,引起共鳴。由于參加表演的都是殘疾人,他們克服了種種身理上的困難經過三年的反復編排和排練,共同努力的團體團結合作精神,更是值得孩子們學習。
【活動目標】
1、欣賞中國古典舞蹈,初步感受舞蹈中的美。
2、探索舞蹈動作的特點并嘗試多人合作表現舞蹈。
3、體驗欣賞合作表現的歡樂。
【活動準備】
《千手觀音》碟片、多媒體。
【活動過程實錄】
一、初次欣賞舞蹈,感受舞蹈的.美。
教師:今日教師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舞蹈,請小朋友看一看、聽一聽這段舞蹈什么地方美?
幼兒觀看舞蹈片段。
教師:剛才聽小朋友邊看錄象邊說,好多人都看過了,這是《千手觀音》,春節晚會上的舞蹈。美嗎?哪些地方美?
幼兒:手的動作
教師:初了動作,還有美的地方嗎?
教師:你覺得他們穿得服裝美嗎?還有美的嗎?剛才我們看到他們身上一會是紅的,一會是綠的,那是什么美?
幼兒:燈光美。
教師:那你們覺得音樂美嗎?
小結:我們看了《千手觀音》的舞蹈,發現這個舞蹈的動作、服飾、燈光、音樂、道具都十分的美。
二、再次欣賞舞蹈,探討舞蹈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
教師:我們再來看一遍,你覺得那里有哪些好看的動作?你最喜歡哪個動作?
教師: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動作做給小朋友看看?
幼兒“蘭花指”并示范動作,幼兒做自我喜歡的動作。
教師:我們小朋友來試一試、學一學他的動作。
教師:我看出來了,好多小朋友都想試一試,此刻就請小朋友到前面找個空地方做一做自我喜歡的動作。
教師:教師此刻要考你們一個問題,為什么只能看到一個人的臉,而能看到很多人的手呢?
幼兒議論交流發表自我的想法。
教師小結:這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的隊伍很整齊,很直,象一條線,可是他們手的位置不一樣,有的手低,有的高,還有的更高。
教師: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一遍我們要看他們的手有哪些神奇的變化?播放錄象,在有手部動作造型的地方暫停:這些手的動作象什么?
幼兒依次欣賞一只手、兩只手的動作。
教師:我們來數一數有多少人在跳舞?(21人)。他們的動作一樣嗎?象什么?
幼兒:象打開的翅膀;象半圓形;象打開的扇子;象轉動的風車......
三、幼兒分組,嘗試多人組合表演舞蹈,體驗合作的歡樂。
教師:我們又欣賞一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讓我們一齊來做一做。
請小朋友找自我的好朋友(兩個人)做四手觀音。
教師:兩個人難不倒,三個人怎樣樣,再找你的好朋友試一試。
幼兒嘗試。
教師:只能看到一張臉,6只手。三個人的手有高、有低。
播放音樂,幼兒嘗試五個人合作跳舞。
教師;教師準備了一個小道具,,請第一組的小朋友來表演。
欣賞第一組的小朋友表演,教師:我們來看看他們做了一個什么造型?
教師:剛才我們做了五人一組的觀音,此刻我們按照剛才進教室的隊伍(一條直線)站好,面向大鏡子一邊看一邊跳。
教師:你們的舞蹈美嗎?你明白跳舞的這些演員是什么樣的人嗎?“聾啞人”,那我們回去也好好地練,然后跳給弟弟妹妹們看,好嗎?
小學舞蹈課教案4
活動目標
培養孩子豐富的'感情、想象力、觀察力;
活動流程
一、基本功訓練
1、勾繃腳練習,放音樂《每當走過教師窗前》作為背景音樂;
2、小碎步練習,放音樂《踏浪》作為背景音樂;
二、舞蹈動作學習
1、五指張開左手向左上方伸出,手心向前,右腿彎曲,右手向右下方伸出,手背向前,反方向重復一次為一個八拍。做四個八拍。
2、分排糾正,輔導動作,每排都找一個跳得好的小朋友做示范,
3、五指張開從左右手相互向上伸出作蹲起練習。面帶微笑,目視前方。分別給男女孩輔導。
4、單腿跳練習,左手同右腿同時迅速抬起,左手握拳在腰間,右手握拳在下為第一拍,反方向重復一次為第二拍。反復做兩個八拍。
5、反復練習三個新動作,把動作連起來做。加快速度。
6、加伴奏練習,要求速度在130每分鐘
活動延伸
回家觀看《聰明寶貝》的視頻。
小學舞蹈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經過聽聽、看看、試試,感受三拍子音樂美妙的旋律和性質,初步學跳交替步,要求節奏正確。
2.啟發幼兒進取探索,大膽嘗試。
活動準備:
音帶、節奏樂若干。腳印圖片(一只紅色、一只綠色)。幼兒右腳貼紅花,左腳貼綠花。
活動過程:
1.游戲《身體樂器》:根據不一樣性質、節奏鮮明的音樂(進行曲、舞曲)啟發幼兒按節拍隨意做動作,并能發出各種聲音。做到口、手、腳配合較協調一致。
2.發聲練習:用領唱、接唱的方法唱出好聽的聲音。要求節奏鮮明,有三拍子的強弱起伏感。
533∣533∣432∣1--‖
(領)唱著歌真高興(幼)啦啦啦啦
(領)跳著舞真歡樂(幼)哈哈哈哈
3.復習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歡樂的情緒,并在空拍處按節拍做出合拍的動作(如拍手、跺腳、拍肩等)。
4.教授:
(1)感受舞蹈歌曲的美妙的旋律,掌握三拍子的節奏。
①感受樂曲二遍:"這首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樣"(優美、好)。"聽了這首音樂你想干什么"(跳舞)
②邊聽音樂邊看教師表演:"聽了這首好聽的`音樂我也想跳了,你們聽聽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三拍子)
③邊聽音樂邊看教師表演第二遍。(幼兒邊聽音樂邊按三拍的節奏拍手,用節奏樂伴奏各一遍)
(2)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音樂抒情歡快的情緒及主要資料,告訴名稱。
①教師演唱歌曲,幼兒欣賞。"歌里唱了什么"(跳舞)"這是一首很美、很好聽的、一邊唱歌、一邊跳舞聽起來很歡樂的歌曲。"
②教師再次演唱歌曲。"歌里唱我們是怎樣樣跳舞的"(拉著、圍著圈跳舞)告訴名稱《圓圈舞》,幼兒重復。
(3)學習交替步。
①教師邊唱歌曲邊用交替步跳舞。幼兒觀察教師腳的動作,出教師腳的動作節奏。(二遍)
②教師示范交替步。"教師跳舞時腳上的動作是怎樣做的?"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后討論(一只腳走一下,兩只腳交替著走)告訴舞步名稱:交替步。
③示范交替步。"二只腳是怎樣交替走的"幼兒討論后,教師演示二只圖形腳(紅色代表腳、綠色代表左腳),在黑板上演示,
邊喊口令:
一二三,一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啟發幼兒觀察出動作的要領。
④用二只圖形腳演示交替步,啟發幼兒邊觀察邊探索試著跟跳交替步。
教師問:"左右腳是怎樣向前走的"幼兒試跳,討論后教師小結:"右腳向前一小步,左腳跟在右腳后面走一步,然后右腳再向前一小步。"教師邊念口令、兒歌邊示范:左右左,右左右;兩個好朋友,緊緊跟著走;你走我也走,我走你也走……
⑤幼兒練習交替步。
放慢速度,在教師的口令、語言節奏的提示下,坐著練習,提醒先邁貼紅花的右腳。
教師在黑板上邊演示圖形邊跳交替步,邊用口令、兒歌提示幼兒邊觀察邊跟跳。(坐在位子上跟跳→站起來跟跳→慢慢走動跟跳)
(4)完整示范,進一步感受交替步的動作要領,并跟跳。
①教師邊唱歌邊走交替步跳圓圈舞。"看看教師跳舞時腳做了什么動作"'步子是大還是小""身體怎樣樣"
②教師邊唱歌邊用大、小不一樣步伐的交替步跳舞,啟發幼兒進行比較觀察。"交替步應當怎樣跳步子大好看還是步子小好看""跳交替步時身體怎樣"幼兒討論后,教師邊跳邊小結:"跳交替步時,步子要小一點,挺胸抬頭,身體隨著腳步走動要有一點擺動,邁右腳時身體向右有一點擺動,邁左腳時身體向左有一點向左擺動.
③放慢音樂速度,教師邊唱歌邊帶幼兒練習。
④教師邊唱邊和本事強的幼兒一齊跳交替步,其他幼兒用節奏樂為他們伴奏.
⑤教師邊唱邊帶全班幼兒一齊跳交替步。
5.幼兒隨音樂跳交替步出活動室。
小學舞蹈課教案6
一、教學目的:
1、經過舞蹈基本知識的講授和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礎理論,常用術語,并能在舞蹈學習實踐中應用。
2、舞蹈基訓部分,即對學員進行基本本事的訓練,如:發展學員身體各部分肌肉的本事,訓練關節的`柔軟性,控制身體活動的本事、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跳、轉、翻等各種技巧。
二、授課地點:白板教室
三、資料安排:
(一)身體基本本事訓練:
1、腳——繃腳、勾腳、半勾腳
(1)繃腳:動作做法:腳背繃緊,腳尖用力下壓,腳底構成弓型,初學者能夠經過外力施壓來訓練。
(2)勾腳:動作做法:腳背收緊,腳尖向上勾起,腳跟用力前伸。
(3)半勾腳:動作做法:在繃腳的基礎上,腳尖勾起,腳背堅持原樣。
(4)環繞腳:動作做法:(八拍完成)準備姿態,繃腳尖,雙腿并攏,直腿坐地,雙手體側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環繞):1-2雙腳勾起;3-4腳跟不動,腳尖分開;5-6雙腳在分開的基礎上繃直;7-8雙腳尖并攏,還原到準備姿態。做法②(由外向里環繞):1-2雙腳尖繃直分開,腳跟靠緊;3-4雙腳尖分開勾起;5-6在勾腳的形態上雙腳并攏;7-8雙腳繃直還原到準備姿態。
※訓練要求:
勾腳要求力量到腳跟。繃腳要求力量到腳尖,并盡力向遠處伸展。半勾腳應注意力量到前腳掌,大腳背用力繃直。
2、腿——壓腿、抬腿、踢腿
(1)坐壓前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繃腳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頭,雙手體側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壓貼近腿部,雙手經體側至頭頂扶腳尖。
上身抬起后,還原到準備姿態。
(2)坐壓旁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坐地右腿體側伸直,左腿體側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壓,左手扶右腿。壓左腿時動作相反。
(3)坐壓后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跪坐,雙手扶大腿。做法:壓右后腿時,右腿向正后方伸直,雙手體側撐地,上身向后下壓,注意盡量用后腰,頭靠近右腿,還原姿態時,上身要垂直。壓左腿時動作相反。
(4)躺身抬前腿、踢前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繃腳尖直腿躺身,雙手小七位。抬前腿的做法:繃右腳慢慢向上抬起,注意力量伸展到腳尖,腳尖領先抬起,落地時要輕。抬左前腿動作相反。踢前腿的做法:在前抬腿的動作基礎上加速踢起落下。
(5)側躺身抬旁腿、踢旁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繃腳尖雙腿并攏,側躺身,面向7點,左手頭頂伸直,右手屈肘撐地。抬旁腿的做法:右腿繃直慢慢抬起,抬腿時右腿背對右耳。踢旁腿做法:同抬旁腿的路線,向耳旁快速踢起。左腿動作同右腿相反。
(6)跪抬后腿、踢后腿: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腿跪地,上身稍前傾,雙手撐地。抬右后腿做法:右腿向后伸直繃腳尖,慢慢抬起,注意抬腿時開胯、用腰、腳尖領先上抬。左腿動作相反。踢右后腿做法:在抬后腿的基礎上,快速后踢。
※訓練要求:
腿的訓練要堅持姿態的準確性。壓腿要注意直膝。身體要伸直,頭手盡量向腳尖靠近;踢腿注意踢起時要迅猛,落地時要輕緩;旁腿動作注意側躺身時腰挺直,臀部收緊,不可低頭,翹臀。
3、腰——上腰(胸腰)、旁腰、中腰
(1)坐頂上腰:動作做法:準備姿態,綁腳并腿坐,上身垂直,手指尖體側著地。做法:頭、頸、肩、胸腰盡力向后下。
(2)跪下旁腰: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跪坐,上身挺直,雙手背后。做法:臀部慢抬起呈跪立,同時雙手由左下方向右雙晃手,呈順風旗,下旁腰。此動作左右均可訓練。
(3)跪下中腰: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腿并攏跪坐,雙手扶大腿。做法①:臀部抬起跪立向右后下腰,同時雙分手抓住腳踝。做法②:雙手經分手叉腰,向右后下腰。
(4)擰腰: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跪坐,雙手扶大腿。向右擰腰,雙手向前方伸出同時提臀,上身稍前傾,再劃向右側,上身隨雙手向右側擰腰,眼看右側,右手撐右腳腳踝,左手頭頂上方自然下垂。向左側擰腰動作相反。
(5)涮腰:動作做法:準備姿態,雙跪坐,雙手山膀按掌。做法:雙手與肩同寬向前伸出,上身前傾(前腰),手帶動上身和頭一齊移動到右側(右旁腰),再移動到后方(中腰),移動到左側(左旁腰),再還原到準備姿態。向左涮腰動作相反。
※訓練要求:
下上腰時,中腰垂直,不能塌腰,胸腰向上頂,頸部放松,不可憋氣。下旁腰時胯部不能移動,向右側下腰,左側腰向上挑,姿態腰舒展。下中腰時氣息放松,盡量用中腰、上腰,頭向臀部靠近。涮腰時,頭、手、上身要一致,盡量用到每個部位的腰。
(二)學習簡單的現代舞動作
1、基本腳位
2、上身練習:頭部、膀子、胸腰、腿部、胯腰、后腰
3、仰臥起坐、蝶式、胯部練習
4、踢腿:正踢、旁踢、后踢
四、課課堂小結
總結本堂課的優劣之處,向學生提出期望。
小學舞蹈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愉快地歌舞游戲中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的自律本事。
2、培養幼兒對節奏的認識。
3、在游戲過程中對幼兒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使幼兒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活動準備
為曲調選節奏的四列火車及節奏型卡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趕花會》,引導幼兒在句末大膽創編造型。
教師以游戲的口吻引入,引導幼兒大膽創編B段中花葉花莖的各種造型,活動中注意堅持自我與別人之間的空間距離,不擠在一齊,不相互碰撞。
二、多聲部朗誦《小鴨小雞做游戲》,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協調性。
三、復習歌曲(拉拉勾)
2、復習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學舞蹈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復習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教師問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啟發幼兒答:在那里,在那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幼兒齊唱后,復習這道歌有幾個樂句?(4個)。
2、為曲調選節奏,并練習拍打節奏。
①出示四列代表四個樂句的小火車,引起幼兒興趣。
②出示節奏型卡片,幼兒拍打節奏。
③引導幼兒為歌曲選相應的`節奏型貼在車廂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養)。
④讀節奏。
3、看著節奏譜學習基本動作。
4、學習舞蹈游戲。
①教師唱曲示范一次。
②交待舞蹈游戲的規則。
③組織幼兒舞蹈游戲。
游戲過程中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景進行互助友愛的教育,
五、小鴨小雞律動退場。
六游戲結束
小學舞蹈課教案8
教學目的、任務:
1.通過一年學習,應掌握較廣泛的舞蹈知識并兼備音樂與舞蹈的藝術表現力,舞蹈課教案。
2.通過嚴格VI練,使學生具有較規范、扎實的基本功及技術技巧。
3.能夠準確地講解示范并具有答疑糾錯的能力和因材施教組織實施教材的正確方法。
學習內容
地面訓練
一、上肢訓練:
1.頭部:前、后、左、右傾頭、頭頸的轉動。
2.肩部:壓肩、環動、松肩、含胸、展胸、仰胸。
3.腰部:彎腰、療腰、涮腰。
二、下肢訓練:
1.腳踝部、勾腳、繃、拒腳、向內旋、向外族
2.腿膝部:吸伸、環動、踢、搬、控腿
3.夠部:橫叉、豎又、壓又
三、訓練要求:
主要解決柔韌性、軟開度及身體各部分的靈活性。解放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同時為把科和中間的訓練做好最重要的準備。
扶把訓練:(一年)
一、蹲:
1.一、二、五位半蹲、全蹲、帶半腳尖、壓腳跟
2.踏步蹲與胸腰及前旁、壓腰、組合
3.小涮腰、橫擰組合
4.各民族舞姿組合:大掖步、臥點、撲步
5.豐富節奏。加強節奏變化
二、擦地:
1.一、五位、前旁后擦地
2.帶勾、繃腳、及與半蹲組合
3.前后擺動并環動
4.與爭位、轉頭、壓腳組合
5.與五位并立轉組合
6.豐富、加強節奏變化
三、小踢腿:
l.一、五位前、旁、后、小踢25度
2.帶點地小踢腿
3.前后擺動、單腿變身
4.節奏處理、加強準度
四、單腿蹲:
1.前、旁、后、帶勾腳
2.單腿帶端掖腿
3.帶邁移、前旁后、擺動加半蹲
4.與單腿變身組合
五、腰:
1.前后胸腰、前后、大腰
2.療腰、大技步、臥點
3.雙跪后腰、單腿后腰
4.大涮腰探海輾轉
5.風火輪
六、控制
1.前、旁、后吸伸腿、半、全環動
2.立身射燕、大射燕、探海
3.搬前、旁、后腿
七、大踢腿:
1.前窮、后大踢腿
2.前腿接后腿、后腿接前腿
3.旁腿接拔腿
4.踢腿接擺腿、接探海
5.旁腿接立身射燕
6.踢紫金冠
7.片蹁、蓋腿
中間訓練
一、腰:
1.單跪下腰、單腿后腰
2.慢、快涮腰
3.臥云
4.風火輪
二、大踢腿:
1.原地、踢前、旁、尼腿、進行式
2.紫金冠
3.中速行踢前、旁腿
4.強調身法連接流暢
三、控制:
1.前旁后,吸伸抬、半環動
2.大射燕、探海
3.加強流暢感及身韻的連接
四、五跳:
1.一位、二位、變位跳、五位換腳跳
2.小射燕跳
3.變身跳250度腿探海跳
五、中跳:
1.一、二、五位跳
2.變位跳、交叉跳
六、大跳:
1.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2.錯步級跳、錯步射燕
3.錯步撩躍、錯步凌空
4.變身跳
技術技巧:
一、轉、
1.平轉2-3個
2.斜線平轉:8個
二、翻身類:
1.踏步翻身、正反、上步翻身
又點翻身3-5個
教學方法與要求:
指導思想和教學方法:
一、樹立中國舞嚴謹、規范教學作風
二、外部動作與內在意識諧調統一,注重身、腰、首、腿、步伐手、眼、身法的巧妙配合。
三、準確地動作示范,清晰規范的語言表達。
四、因材施教、集體授課與個另輔導相結合。
五、制定教學計劃,并根據教學對象及時進行調整
1,重點在老師要會技巧,言傳身教和經驗積累。
2,技巧的基礎是練好倒立,而且開技巧前的起范兒很重要。
比如手是擴指手型,手的方向(打側手翻指尖對旁,前橋指尖向前),在走技巧的過程中,每個技巧的發力點是哪里,身體的哪個部位發力,肌肉一定要收緊。可以讓孩子們多做些腹背肌的練習…單腿前橋和單腿后橋
3,教前橋,首先要解決倒立,下腰的基礎問題。
先讓學生練倒立,要求又輕又穩,崩腿崩腳尖,落到把桿上沒有聲音,教案《舞蹈課教案》。倒立熟練之后在進行前橋的練習。手落地手直,腳落地腳直,注意協調的圓;放輕松。關鍵在腰和肩,手要具備基本的支撐能力,在操作的時候頭看前面,別看地面,讓孩子準備做倒立,老師在旁邊,當孩子做動作的時候老師用手頂一下孩子的腰,讓他知道什么地方用勁。
技巧主要是通過力度、幅度、速度來體現。我們要把情感與氣韻融在一起,讓動作的力度、幅度、速度都隨感而變,順情而化。加強力度,空中腿一定要180度然后在腳準備掂地時拉肩單腳掂地時要挑腰左腳最好是在腰起來后在放下!(這做單一的練習)熟練之后可串起來!
老師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練習舞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教的多了,有了一定的經驗就好了。
4,教側翻時腳打直,注意最開始出去的是往你手的方向落地,空中整個身體要保持直立,臀部要收,低頭。雙手也要成一條直線。
不是往外甩開的.,手腳要在一條線上;也就是腳要往內收,就是手的方向。
注意學生腿彎是因為心虛,或者習慣性彎腿等原因。先讓孩子把側手翻玩好。等手翻玩的直了順了就能帶上力量了,直接就告訴他們--蹬腿,擺腿,提腰,展手。
5,教古典舞中點翻身時頭保持一個點不動,側腰和后腰要挑住。
這個不能放松。其實點翻就是從左邊側腰畫個圈在回到左邊側腰的一個動作。只要你找到了腰的感覺。就會感覺很順。如果越翻上身下的就越低,以致于感覺主力腿的壓力重,轉的很難受,找不到別人轉的很順的感覺是因為右邊的側腰和后胸腰沒有用力。
6,教壓腿時三種正確姿勢
(1).正壓腿
面對一定高度的物體,比如高臺、桌椅,雙腿并攏站立,抬起左腿將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兩手扶在左腿膝蓋上。兩腿伸直,挺腰,同時一定要收髖,這是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上體前屈,向前向下做振壓腿的動作,逐漸加大力量,然后換腿做。根據柔韌性程度,可依次用肘部、前額甚至下頜去接觸腳尖。
(2).側壓腿
身體側對肋木等支撐物,右腿支撐,腳尖稍向外撇,左腿舉起,腳跟放在肋木上,腳尖勾起,踝關節屈緊,右臂上舉,左掌放在右胸前。兩腿伸直,立腰,開髖,上體向左側振壓。髖部和腰部在這個練習中將得到鍛煉。
做這個動作易出現兩腿不直、身體向前彎曲。所以在練習中應注意,支撐腿的腳尖外展,被壓腿盡量向身體正前頂髖,左臂向里掖肩,右臂向上舉,向頭后伸展。同時,將腿向肩后方振壓。幅度逐漸加大,直到腳尖能接觸到后腦勺。
(3).后壓腿
背對肋木,并腿站立,兩手叉腰或扶一定高度的物體。右腿支撐,左腿提起,腳背擱在肋木上,腳面繃直。上體后屈,并做振壓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髖部、腰部和頸部可以得到練習。
該動作要求雙腿直膝,支撐腳要全腳著地,腳趾抓地,挺胸,展髖,腰后展。做這個練習時兩腿容易彎曲,因此可請同伴幫忙頂起自己被壓腿的膝蓋,用一只手下壓腰、髖,幫助把腰挺直。
7,壓腿的五大注意事項
壓腿時為了避免拉傷或者跌倒,一定要注意以下5要:
(1).要穩--單腿站立時必須站穩,最好能有個扶手,避免搖晃失重跌倒;
(2).要輕--壓腿用力不能過猛,以免對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損傷;
(3).要緩--壓腿的動作宜緩慢;
(4).要短--每次3~5分鐘即可;
(5).要松---壓腿之后不要馬上就結束鍛煉,還要做一些踢腿練習來放松調整。
8,舞蹈基訓中有數學--沒有音樂伴奏時,我們就用數數字來代替節奏;表明各種舞姿中抬腿的高度,我們運用了45°,90°等等數學用語…。
舞蹈基訓中有物理--旋轉時,勢能轉變為動能;跳躍時,人體在盡力克服地心吸力;抬腿時,身體各部分要保持平衡…。數學和物理都有定律,因而舞蹈基訓也應有定律,現試舉幾例,不知可否成立。
△單腿舞姿,當主力腿向下運動時(或從半腳尖成全腳,或從直腿變半蹲),動力腿應往相反方向用力上抬,以保持舞姿的完整性。同理,單腿落地的中跳或大跳,當著地腿有韌性地下蹲時,做舞姿的腿應漸
漸向上,保持動作的延續性和輕快感。
△旋轉動作,立勁是基礎,轉勁是動力。練習旋轉,先要打好基礎--立得住、立得直、立得穩,這樣才能轉得好、轉得多、轉得漂亮。
△旋轉和跳躍,都要找身體--主要臀部以上的上身--向上的感覺,做到臀部上收,腰背上立,頭部上鉆。一個人大部分重量在上身,這一部分上去了,整個人就容易上去了。
△小跳靠腳背,小跳練腳背。小跳小巧玲瓏,快速多變,主要靠雙腳或單腳推地繃腳的力量來跳.速度愈快愈如此。通過小跳的練習,則可培養出離地即繃腳、繃腳落地的好習慣。
△中跳和大跳,要高中求遠。有了高度,才能在空中形成舞姿,才能在空中完成動作的變化,才能給觀眾留下飛翔感。因此在中跳和大跳中,應首先想辦法盡可能長時間地擺脫地球的吸力,至于遠度,由于慣性的作用,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達到。在體育的田徑運動中,跳遠運動紀錄是跳高紀錄的三倍,就是最好的證明。
舞蹈基訓和一切事物一樣,有一定的規律,如果我們把那些帶有普遍性的規律都找出來,并應用于實踐中,那末它對于我們的教學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舞蹈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知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能情緒飽滿、動作有力、合拍的進行表演。
2.在感受歌曲特點的'基礎上嘗試依據歌詞創編動作。
3.激發向解放軍叔叔學習的愿望。
活動準備:
初步欣賞和感知歌曲、紅色五角星頭飾若干、課件、錄音機、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解放軍叔叔嗎解放軍叔叔都有什么本領(他們是怎樣做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
2、游戲“這是小兵”:教師與幼兒頭戴“軍帽”,教師整隊并發出口令,與幼兒一齊隨音樂有節奏的模仿解放軍的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場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課件,根據幼兒已有經驗進行表演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曲資料進行模仿表演。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都模仿解放軍叔叔做什么動作了(教師將歌詞資料串起來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邊說歌詞邊表演)
2)啟發引導幼兒表現出歌曲特點:
教師:解放軍叔叔應對敵人他們害怕嗎他們很勇敢,我們應當向解放軍叔叔學習,不怕困難,做一個勇敢的孩子!那我們怎樣表現他們很勇敢呢(教師引導幼兒動作有力來表現解放軍的勇敢與威武)
2、創造性表現:
1)啟發幼兒進行創編,并在此基礎上逐步過渡到隨音樂合拍地做動作。
教師:解放軍叔叔還用什么武器進行作戰他們怎樣做的(讓幼兒模仿,并帶領幼兒根據創編的動作進行完整表演,并引導幼兒能動作有力、精神抖擻的表現舞蹈。
2)用不一樣形式讓幼兒反復練習:如,個別表演、分男兵、女兵上前“操練”,引導幼兒相互評價。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兵們表現得真棒!走,咱們一齊到操場上練練吧!(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小學舞蹈課教案10
創編舞蹈:炒米粉
一、設計意圖: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前期我們圍繞"興化小吃"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的活動。炒米粉是興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主角游戲中,小朋友很喜歡模仿廚師玩炒米粉的游戲,于是我嘗試將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幼兒在音樂中,用富有藝術性的動作大膽、有創意的表現炒米粉這一生活畫面,體會肢體動作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目的:
1、觀察炒米粉過程的基礎上,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發揮想象,體驗用動作表現內心感受的樂趣。
3、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觀察過炒米粉的過程。
2、炒米粉錄像帶。
3、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你們都看過媽媽炒米粉了,此刻請你們說說媽媽是怎樣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讓孩子回憶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開心、趣味、十分活躍,他們指手劃腳地用語言和動作把媽媽炒米粉的情景再現出來,這樣激發了幼兒對舞蹈創編活動的興趣,為舞蹈創編活動做充分的準備和鋪墊。
2、觀看炒米粉錄象。
師:(出示一塊米粉)多奇怪呀,原先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塊米粉,是怎樣在鍋里變的軟軟的、細細的,象一條條白線一樣呢?讓我們一齊來看一段錄象。
教學設想:此環節主要讓幼兒觀察鍋里水面沸騰翻滾及米粉下鍋后在水里由硬變軟的過程。由于錄象配有音樂,所以在引導幼兒觀賞錄象時,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初步實現舞蹈與音樂相結合。
3、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能說出音樂的變化過程。
(1)水還沒開時,音樂安靜。
(2)水面沸騰翻滾時,音樂歡快、激烈。(3)廚師翻炒米粉時,音樂不快不慢,節奏明顯。
教學設想:經過引導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的變化,啟發幼兒把將要創編的舞蹈動作與音樂作品有機匹配,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和體驗美表現美的情趣。
4、讓幼兒想象與表現:
(1)用什么動作表現水面平靜及水面沸騰翻滾的樣貌。
(2)用什么動作表現米粉下鍋之前和下鍋之后的變化過程。
(3)廚師是怎樣翻炒米粉的。
教學設想:每個幼兒經驗不一樣,認識和體驗的角度不一樣,所以必然會產生各具特色的創造表現,師在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肢體動作把自我的想法以自我獨特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同時,及時引導幼兒經過美化、夸張等手法巧妙地把過于"生活化"的動作提升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動作。
5、幼兒隨音樂完整創編"炒米粉舞"。
教學設想:沒有音樂的"舞蹈"不能稱之為舞蹈,此環節是讓幼兒實現舞蹈與音樂和諧、完美的結合。幼兒在音樂中翩翩起舞,把創編活動推向高潮。
五、活動延伸:
1、創設音樂藝術活動區角,供給音樂、道具、服裝等,讓幼兒有一個自娛自樂的表演舞臺。
2、開辟家園互動角"音樂之家",鼓勵家長參與到"音樂舞蹈教育"中來。
小學舞蹈課教案11
創編舞蹈:小鴨子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已經接觸了三年的音樂、舞蹈,在舞蹈方面有了必須的基礎,各方面本事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讓幼兒單純地模仿教師做舞蹈動作并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于是我決定讓幼兒自由地、以自我的動作來表現自我對外在事物的理解。之所以選小鴨子是因為本班幼兒對學小鴨子的動作一向都很感興趣,對小鴨子這一形象也比較熟悉,所以創編起來可能會比較容易一些,并且他們一向很習慣于學教師怎樣去做,讓他們來自我創編是一個新的開始。為了不讓他們失去興趣,所以我選擇了讓他們創編小鴨子的舞蹈,也當作以后教學的一個過渡吧!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感受小鴨的各種動態姿勢。
2、大膽創編小鴨的舞蹈動作,體驗創編舞蹈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鴨頭飾若干、多媒體一臺、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音樂,讓幼兒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進入活動場地。
師:孩子們,在生活中我們見過許許多多的小動物,今日呀,就讓我們一齊學學小動物的各種動作,好嗎?(帶領幼兒模仿小鳥、大象、小雞等動物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多媒體畫面《孔雀舞》,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楊麗萍的孔雀舞。
提問:你們明白她是模仿什么動物做這些動作的呢?
師:這個舞蹈叫做《孔雀舞》,是我國一位有名的舞蹈家楊麗萍阿姨模仿孔雀的各種動作跳的,她為了創編這個舞蹈,觀察了孔雀很長時間才創編出來的。今日我們也一齊來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創編舞蹈,你們能不能試一試?那你們想模仿什么動物呢?(幼兒自由發言)今日教師拍了一段小鴨子的動畫片,讓我們一齊來看一看,然后把它編成舞蹈好嗎?
(二)播放多媒體畫面《小鴨子》,引導幼兒大膽創編小鴨的各種姿勢。
1、播放多媒體畫面《小鴨子》全段,幼兒欣賞,觀察小鴨子游戲時的各種姿勢,感受小鴨的愉快情緒。
提問:小鴨子在做什么呢?(小鴨在走路、在喝水、游泳、開心地跳舞。)你們能不能學學小鴨子的這些動作呢?——讓幼兒在整體感受小鴨子的各種姿態后,嘗試來模仿。
2、播放多媒體畫面《小鴨子》第一片段,幼兒自由模仿并創編小鴨子走路。
3、播放多媒體畫面《小鴨子》第二片段,幼兒自由模仿并創編小鴨子喝水和游泳的動作。
4、播放多媒體畫面《小鴨子》第三片段,幼兒自由創編小鴨子跳舞的動作。
5、讓幼兒自由討論,把創編的三段小鴨動作結合起來,組成舞蹈《小鴨子》。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把小鴨子的走路、游泳、喝水等好多動作都做出來了,那我們能不能來扮演一下小鴨子,把我們剛剛做的動作連起來跳一遍,好嗎?
放音樂,發頭飾,讓幼兒跳舞,教師也在一旁跳,還能夠模仿一些幼兒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讓幼兒在愉快的表演活動中自然結束。
【小學舞蹈課教案】相關文章:
舞蹈課教案02-09
舞蹈課教案09-15
舞蹈課教案08-24
舞蹈課教案12-09
小學生舞蹈課教案模板07-12
有關舞蹈課教案03-07
舞蹈課教案優秀02-27
舞蹈課教案范文03-25
舞蹈課小學作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