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3-06-03 08:33:17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語文教案集錦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語文教案集錦7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提問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高爾基嗎?大家在課下已經搜集了不少他的資料,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自由發言)

  師出示高爾基的畫像,并歸納:高爾基(1886年~1936年),是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發表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多部小說以及著名的散文詩《海燕》和一系列劇本。他的作品在我國廣為流傳,得到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來學習高爾基與一位小學生之間的故事:小攝影師。(板書,提示“攝”的讀音。)

  高爾基與小攝影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下面來看課文。

  二、教師范讀課文(或播放錄音)。

  學生邊聽邊思考:

  1、課文稱誰是小攝影師?

  2、小男孩給誰照相,結果怎樣?

  三、學生自讀課文。

  1、繼續思考以上問題。

  2、畫出不明白的字詞。

  3、將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做上記號。

  四、檢查自學情況,指導字詞學習。

  1、指名朗讀課文,糾正錯誤讀音,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字音方面:“攝”“桌”“志”“社”是翹舌音,“側”“雜”是平舌音,要讀準確。

  字形方面:“攝”“鞠”筆畫較多,可引導學生采用部件識字法識記。“躬”可采用形象識字法幫助識記。“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雜”下面是“木”的變形寫成“朩”,應鼓勵學生觀察、比較、分辨。“秘”與“密”,經常混淆,可通過組詞比較,加以區別。

  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攝”“按”“側”“社”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2、課堂練習。

  (1)讀準字音,解釋詞義。

  貼(tiē)(動作演示,重點讀準字音。)

  突(tū)然:事先沒預料到的.,一下子發生了。(提示是“穴”頭)

  吩咐(fēn fù)):交代別人要做的事或應注意的事。

  側(cè)過臉:(動作演示。舉例:側過身子、側面)

  (2)寫出下列字的部首

  桌( ) 鞠( ) 切( ) 雜( )

  (3)比一比,再組詞

  貼( ) 秘( ) 膠( )

  粘( ) 密( ) 校( )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抄寫生字生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了解張衡一生對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的杰出的貢獻,學習張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二、掌握常用文言實詞,弄懂一些專指詞語,梳理文言否定詞。

  三、學習記敘和說明相結合的表現形式。

  教學重點:

  一、本文的寫法,傳記的一般寫法。

  二、張衡的可貴品質。

  三、第四段的說明性文字。

  教學難點:

  一、難詞難句解釋

  二、材料的取舍及提綱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安徽卷的文言文考試選材,最近幾年是這樣的:

  20xx 《齊民要術》序 序

  20xx 古蜆說 說

  20xx 韓體傳 史傳

  20xx 游東山記 記

  20xx 賀蘭祥傳 史傳

  可見,史傳文是個重點。本單元是集中學習史傳類文的一個單元。共三篇,《蘇軾傳》、《廉頗相如列傳》以及今天我們所學的《張衡傳》。

  二、看注釋①并補充講解有關知識

  《后漢書》是紀傳體東漢史,也是杰出的歷史散文,南北朝時宋范曄撰。范曄原定編著百篇,僅完成帝紀十篇,列傳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因密謀擁護文帝弟劉義康做皇帝而死于獄中。后人將梁代所注的晉司馬彪《續漢書》八志三十卷補入,遂成的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漢書》。

  范曄的《后漢書》與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合稱“四史”。

  三、范讀

  四、將開頭和結尾的句子杠下來,寫了什么?

  姓名(字)、籍貫、卒年

  五、本文寫了張衡在哪幾個方面的突出貢獻?(請用原文詞句回答)

  善屬文(文學)善機巧(科學) 善理政(稱為政理)(政治)

  六、取得如此多的.杰出成就肯定與其為人有關,張衡為人如何?(杠出句子)

  從容淡定

  其一 其二 :無驕尚之情

  不慕當世

  七、作者選取了哪些實例來表現其為人與成就?

  “不行”、“不就”、“不應”、“不徒”

  “不好多接俗人”

  “不滿當時”“王侯以下”的“逾侈”之風,一《二京賦》諷諫

  “治威嚴,整法度”“一時收禽”

  善屬文 渾天儀

  才高于世 通五經 《靈憲》 利用條件:兩次擔任太史令

  (主觀) 成就 (客觀)

  賞六藝 《算罔論》

  侯風地動儀

  回看板書小結

  (板書設計見后)

  八、關于事例

  1、以時間為經,以事跡為緯

  重科學

  2、詳略得宜

  重候風地動儀的研究制造

  3、事例之間有關系

  學習與后文的成就有關,品質跟后文的政事有關

  九、關于語言

  小組討論后明確:

  絕少用形容詞,直接敘事

  1)質樸簡練

  不乏精彩 寫學習,文字少

  簡練

  寫候風地動儀(僅140多字就作了比較全面的介紹)

  2)以記敘為主

  第四自然段以說明為主

  3)齊讀第四自然段,并請課后列關于該段的閱讀提綱。

  十、文言知識解疑釋難(課前布置預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a、游于三輔( ) b、雖才高于世( ) c、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

  ②a、因入京師,觀太學( ) b、作《二京賦》,因以諷諫( )c、伺者因此覺知( )

  ③a、公車特征拜郎中( ) b、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 )

  ④a、精思傅令,十年乃成( ) b、以精銅鑄成( )

  2、做“思考和練習”二(師示范翻譯一、二)

  3、翻譯句子,指出各句包含的語法現象

  ①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

  ②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③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④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十一、文化常識提示并請學生課后歸納理解

  1、官職及官職升遷:舉、辟、召、征、拜、遷/郎中、孝廉(非官職)

  2、地名:三輔

  3、學校:太學

  4、典籍:五經

  5、天文:天璇星 天璣星

  6、年號:永和 等

  十二、小結:

  這篇課文我們從文體特點、文學知識、文化常識三方面進行了把握,尤其應注意傳記文的文體特點,以備其他傳記文的閱讀。

  張衡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對于我們今天的教育以及我們今天的人才觀都是很有啟示的。

  十三、作業

  1、做《同步訓練》

  2、布置預習《蘇軾傳》

  十四、板書設計:

  姓名(字) 籍貫

  善屬文(文學)傳

  貢獻 善機巧(科學)記

  善理政(政治)的體

  從容淡定 不慕當世

  例 為人

  無驕尚之情

  “不行“、”不就“、”不應、不徒

  事例 “不好多接俗人” “不滿逾侈”,作《涼賦》

  “治威嚴,整法度”“一時收禽”

  渾天儀

  主觀:才高于世

  成就 《靈憲》

  《算罔論》

  客觀:兩任太史令

  候風地動儀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張衡傳教案設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持語文網,并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8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牧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一)觀察課文配圖

  1.圖上都有什么?(兒童、牛、大樹、蟬)

  2.仔細觀察圖畫,看看這個兒童是什么時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導學生抓住兒童的衣著及牛和兒童手上的鞭子的聯系,明白這個兒童是古時的一個放牛娃。)

  3.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指導觀察兒童的表情,初步體會牧童看見樹上的蟬時的心情。)

  (二)揭題,解題

  1.解釋題意: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切給一個叫袁枚的詩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意思是說詩中寫的內容是自己親眼看到的'。

  2.出示課題:“”,讀題。

  3.介紹作者:袁枚,清代詩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讀詩歌,理解課文

  (一)初讀課文

  l.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zhèn yù chán hū bì

  (1)出示生字詞卡: 振 欲 蟬 忽 閉

  (2)注意翹舌音,前鼻音:振 蟬

  3.教師范讀。

  4.看插圖,讀詩句,想想每句詩說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讀得好的學生讀全詩。要求學生邊聽讀,邊看圖,思考:起初牧童在黃牛背干什么?后來呢?

  (指名讓學生試著回答問題。牧童開始在黃牛背上唱歌,后從牛背上下來了,站在那兒想捉蟬。)

  (二)學習詩句,理解詩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用自己的話說說前一個分句的意思。通過觀察圖使學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黃牛——牛的一種,角短,皮毛黃褐色,或黑色,也有雜色的,毛短,常用來耕地或拉車,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讀整個詩句,說說“振”“樾”的意思。

  振——振動 樾——樹蔭

  教師補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樹林。

  (3)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半句的意思。(響亮的歌聲在茂密的樹林里振蕩。)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為理想而奮斗的品質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受春天的美。

  2、引導學生學習用美的語言來表現景物的美。

  課前準備:

  1、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認知理解文中的生字詞

  2、 有感情的朗誦朗讀、背誦全文

  教學設想:

  《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寫細致,感情豐富,語言生動、精煉,宜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讀得多,讀得熟,可以領會得深切,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為幫助學生掌握寫景技巧,可選擇重點語段進行精講分析,加深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展現春的意境

  二、整體感知課文

  1、 聽錄音(配樂朗誦)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展示生字詞卡片)

  3、提問:

  a、文中抒發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b、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要求學生按“盼春----繪春---贊春”劃分文章層次。

  c、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三、品讀探究語段

  1、分組討論:你喜歡那個畫面?為什么?

  2、教師明確: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點撥。并選兩幅圖作為指導的重點,讓學生在討論中了解本文寫景的特色:

  A、分層次,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如:春風圖中從觸覺、嗅覺、聽覺等方面,把無形、無味、無聲的春風寫得有形、有味、有聲,有情有感。

  B、巧用詞,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寫。如:用詞的準確;疊詞的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都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名稱 特征 角度(順序) 寫法 修辭

  春草圖 嫩、綠、多、軟 由物到人 正面與側面結合 擬人

  春花圖 多、艷、甜 由高到低 虛實結合 排比、比喻

  春風圖 和悅 觸角、嗅覺、視覺、聽覺 多感官描寫 擬人、比喻

  春雨圖 細密、輕盈 由物到人由遠到近 動靜結合 排比、比喻

  3、探究質疑:

  (1)、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已經構成了一幅春的畫圖,可否刪去迎春圖?為什么?

  (2)、課文結尾為什么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壯的青年”?(老師指導學生結合課后練習三了解比喻的作用)

  (3)、你覺得春天還像什么?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贊美春天嗎?

  四、拓展練習

  1、“春雨綿綿夏雨急,秋雨涼爽冬夾雪”,試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為這四種雨各寫幾句話。

  2、仿照《春》,寫一篇《秋》。

  課題

  春(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抓住春的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方法

  3.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寫評析

  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2.,解決生字詞的音形義。

  [三分鐘演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二位同學即興描繪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來提醒學生要抓住一些特征進行描繪,并向本課學習寫法。

  二、檢查預習:

  1.三人抽查背誦片斷,

  2.二人上黑板默寫字詞。

  三、范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誦,給學生以美的啟迪)

  學生結合練習一聽讀時思考給課文分成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1.抽簽提問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異議的學生補充后教師評議。

  2.請學生思考第二段與后面各自然段的結構關系。并說明理由。

  采用自由發言式。(總分)

  五、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春花圖春草圖:

  1.請一學生速讀課文,分別用兩個字概括3-7段的內容:

  2.抽查提問,

  3.師生共同歸納。

  五幅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4.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讀春草圖,指出文章中分別從小草的哪一方面寫的?

  (2)其中的`人物是什么的人?有何情趣?

  (3)讀春花圖,寫100字左右的分析短文.

  提示:抓住哪些景物寫,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寫蜂蝶的目的是什么,突出花的哪些特點

  第一二個問題口頭練習,第三問題寫完后由幾位同學朗讀.

  后教師歸納:(此問題間接培養審判能力.)

  布置作業:

  六、布置作業:

  在家庭本上練習完成課后練習二(A)

  說課精要

  分析短文一項對于快班的學生非常必要,把寫作訓練變成學生日常必的經常性的練習,化整為零。易于潛移默化。

  教學后記

  課題

  春(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抓住春的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方法

  3.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寫評析

  教學用具

  教

  學

  過

  程

  [三分鐘演講]

  一、檢查復習:

  學生打開作業本,老師檢查完成情況,再請兩位公布自己的答案.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一同學按上節課分析春花圖的形式口頭即興分析春花圖。

  大家評價由此進入本節課學習的情境。

  三、共同分析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1.學生分析春風圖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春風的?(結合以前學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春雨圖抓住了春雨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3.迎春圖中引用“一年之計在于春”有什么用意?

  以上三題要求學生列出發言提綱,后抽查任幾個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小結。

  四、指導朗讀結尾三段

  1.齊聲朗讀,感受語句的優美及其中的蘊義,創設情境。

  2.思考:這三個比喻句各寫出春天的什么特點?

  <自由發言,教師小結>

  五、總結全文。

  六、堂上練習:

  1.堂上交流課后練習第二大題,教師抽查部分學校后教師歸納。

  (A類)

  2.口頭做閱讀理解訓練(A類)

  3.課后練習四:寫一段話描繪春景的。(A類)

  寫完抽幾個全班交流

  六、布置作業:

  1.按要求預習《濟南的冬天》(A)

  2.默寫課文(B類)

  說課精要

  本文的教學,重在感受而不在于分析,所以把幾個圖的分析用了較少的時間。而用了較多時間處理練習與閱讀。

  +++++++++++++++++++

  [教例簡述]

  設計一(于漪)

  1、理解課文層次:盼春——繪春——頌春。

  2、讀析“盼春”部分中作者的心情。

  3、讀析“春草圖”四個句子的描寫內容。

  4、“春花圖”五個描寫句各用了什么藝術手法?產生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5、作者借助哪些事物把春風的特點具體而形象地表現出來?

  6、“春雨圖”中的正面、側面描寫。

  7、寫春天里的人,抓住了哪幾個方面的特點?

  8、“頌春”部分歌頌了春天的哪幾個特點?

  設計二(王曼筠)

  1、學生自讀課文。歸納課文提綱。

  2、表情朗讀。

  3、討論:作者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來描寫不同的景物?你最喜歡哪些?

  4、討論:你認為草、花、風、雨這四段哪段最難寫?(風景難寫)

  5、重點分析“春風”的段:

  ①特有的性格,②特有有氣味,③特有的音響,④大自然特有的和煦。

  6、借鑒此法,集體口頭創作小作文《春風》。

  設計三(王松泉)

  1、讀析第一自然段:春回大地——(寫時)

  2、讀析二至六段:春色明麗——(寫景)

  春草:特征、范圍、情態(教師詳講)

  春雨:本身特征,雨景特征(教師詳講)

  春花:多、美、甜、鬧、廣(學生分析練習)

  春風:情態、氣味、聲音(學生分析練習)

  3、讀析第七自然段:春早人勤——(寫人)

  4、讀析第八至十段:春意催人——(寫意)

  設計四(王聚元)

  1、誦讀。理清結構,領會感情。

  2、用“同義替換”法指導學生品味、咀嚼課文的語言。

  ①調換詞語。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改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鉆出來”。

  ②、增刪詞語。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為“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③改變語序。如“野花遍地是”句忙改為“遍地的各種各樣的有名字沒名字的野花,散在草叢百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實說法。如“不錯的”句改為“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

  3、誦讀。領會文中的語言文字的精妙。

  [評析]

  以上四例設計,大多出自名家筆下。

  從對教材的處理角度看,設計一與設計二相近,都是抓“五幅圖”的講析;設計三從寫時、寫景、寫人、寫意的角度講析課文,設計四則專從語言分析方面著手。

  從教學設計來看,設計一是語文講析課中的“工筆描繪法”,析得精,講得細,品很深。設計二線條較粗,使用了“選點突破法”,重在講析一個精段。設計三的線條也比較細膩,使用了“講析法”和“點撥法”。設計四則設置一條教學線索來帶動教學內容,主要用了“比較法”。

  每一個教學設計都注意突出了郎;誦、背誦。

  從教師作用看,設計一突出精美的講析,設計二突出課堂調控與組織,設計三突出講讀示范,設計四則突出練習設計與引導。

  從學生的活動看,設計一重在聽、品、感愛受;設計二重在品、想、說;設計三重在聽、品、析;設計四重在比、品、練。

  誦讀穿插于其中。

  美文《春》,引出了多少精美實用的教學設計!

  +++++++++++++++++++++++

  教學重點

  一、細致觀察景物,抓住特點描寫。

  二、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三、領略本文的語言美。

  四、體會在寫景中抒情的寫法。

  五、領略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入境,導入新課。

  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春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象,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有無數的文人描繪過春天,歌頌過春天。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朱自清的春的世界。

  二、聽讀,感知全文。

  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準確的讀出生字的讀音。二是讓學生說說本文描繪了春天的哪些畫面,并通過教師引導概括出春天的三個特點。并及時引導學生欣賞春天的美麗,感受春天的活力,啟迪學生奮發向上。

  環節一、閱讀與欣賞出示多媒體課件,請學生欣賞配樂朗讀。

  環節二、掃障大比拼讓學生準確的讀出屏幕上生字的讀音。可以補充糾正。

  環節三、看誰說的準作者向我們描繪了春天的哪些畫面呢?

  學生回答:春花,春草,春風,春天的人等

  提問:春天有這么多景物可寫,為什么偏偏要寫這些景物呢?

  明確:因為這些景物都能表現出春天的特點。

  提問:你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嗎?

  明確:新------------------力-----------------美

  三、品讀,賞析語言.

  讓學生品味作品語言的準確生動,清新優美,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走上講臺,可使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充分的表現自己。

  環節四、請你當老師你認為本文寫春天寫得最好的句子和段落有哪些呢?四人一組,互相說說好的理由.

  四、熟讀,當堂背誦

  如此美的句子和段落,應該讓學生當堂來背誦.可以鍛煉學生的記憶力和注意力.

  環節五、背誦不示弱三分鐘背誦比賽

  五、銜接,延展課文

  朱自清的散文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從課文之外尋找春天的足跡.

  環節六、開拓者行動

  你想當作家,請你用文章來贊美春天;你想當音樂家,請你用歌聲來歌頌春天;你想當畫家,請你用畫筆來描繪春天……

  自由準備,成果展示.

  ++++++++++++++++++++

  [教學目標及重點]

  提高朗讀能力:在朗讀中感悟文章的音樂美、圖畫美、情感美。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教學設想]

  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通過妙詞、佳句的品析,培養學生的語感。

  3、通過朗讀和品讀方法的傳授,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4、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媒體設計]

  多媒體:選取材料制作成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與學生同唱一曲《春天在哪里》,創造意境,使學生在美妙的歌聲中自然地進入對課文的學習)同學們,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巒雄偉的高山,那波瀾壯闊的大海,那噴薄而出的紅日,那姿態萬千的彩云……真是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而綠滿天下,花開遍地,生機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你們都已經歷過十多個春天了,能否用一句飽含情感的語言說說你對春天的深刻感受?(學生回答可能有:①春天是最有情感的,高興的時候就風和日暖,生氣的時候就雨打雷轟。②春天是最富詩意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③春天是一位高超的化妝師,把花草樹木、峰巒田野,都裝點得生機盎然,蓬蓬勃勃。)感受真夠深刻。現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對“春”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請速讀課文后說說。(板書題目及作者)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1.現代著名作家末自清先生對“春”又有什么獨特的感受呢?

  明確:春天是新生的娃娃。春天是美麗的小姑娘。春天是健壯的小伙子。

  2.春天是娃娃,是,是小伙子,你最喜歡的是什么?請說出理由。(讓學生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著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領悟,說說喜歡的原因。)

  明確:(1)喜歡娃娃。因為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①剛睡醒張開眼是新,山朗潤、水漲起、太陽紅都是新。②剛從土里鉆出來的小草,樹上的、草叢里的花兒是新的。③泥土的氣息、青草的味兒,甚至空氣、鳥鳴、牧曲滿是新的。③春天的一切,整個春天都是新的。④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讓人們為娃娃的成長辛勤勞動。又是為了讓人們從娃娃身上,看到未來,看到希望。

  (2)喜歡春姑娘。喜歡春姑娘的美:①園子里、田野里滿是嫩嫩的、綠綠的、軟綿綿的小草,給人一種輕盈、舒適的美。②樹上的桃紅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叢中像眼睛、像星星,層次分明,參差錯落,是一種勻稱、和諧的美。③花叢中嗡嗡的蜜蜂和飛來飛去的蜂蝶,絮花嫩葉中的鳥兒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歡歡樂樂,舒舒暢暢,給全種愉悅的美。④細雨、薄煙籠罩下的村莊朦朦朧朧,隱隱約約,詩情畫意般的很美很美。⑤藍天上放飛的風箏,悠悠揚揚的,激發人們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教師適時引導:同學們的感受很深,想象力也很強,真佩服你們。讀書啊,寫作啊,都要這樣,敢于思考,敢于想象,敢于發別人之未發。春姑娘這么美,能不引發你們去——(生:去追逐)能否說得更準確些?(生:去追求)對!人生,就是要大膽追求,不懈追求,只要敢于追求,人生的春天就一定是屬于你們的。

  (3)喜歡健壯的青年。①一個“張”字,不僅僅指蘇醒,“朗潤”“漲”“紅”等字詞,也不僅僅指春天的山、水和太陽的變化,更是指在春風的吹拂下,春天的一切都充滿了活力。②一個“鉆”字,更是春天充滿活力的高度體現。因為這個“鉆”字,田園綠了,誘得人們在上面盡情地玩耍,誘得人們也充滿了活力。③一個“讓”,一個“鬧”,一個“眨”,花兒竟相開放,蜂蝶競相追逐,熱熱鬧鬧的景象令人驚訝不已。花、草、生物都人性化了,這就是春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春天!④一個“撫摸”,便產生了盡情的“醞釀”“賣弄”和“應和”,便使人生發了萬般感覺,萬般想象,萬般喜說。

  教師適時引導:說得太好了。這感覺、這想象、這喜悅,全出自于“撫摸”,“撫摸”傳遞著柔和、芳香和喜悅,這是多么的愜意和舒暢啊,令人情不自禁地對生活、對未來充滿美好、強烈的暢想。請細讀六、七段,再深刻體味、聯想和想象。

  (學生朗讀討論后明確:)

  即使是在薄煙般的細雨籠罩下,樹葉仍綠得發亮,小草仍青得逼眼,勃勃的生命力真教你無法抵御。即使是在上燈的傍晚,那點點黃暈的燈光,也閃射出無法抵御的光芒。春天,就是具有這么一股永恒的魅力!因而,朦朦細雨之中撐傘的、披蓑的、戴笠的,仍在行走、仍在勞作,這種執著、這種精神,讓人感受到春天不可抵御的巨大力量。?于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涌出戶外,擁抱春天,放飛希望。于是,舒活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于春”,所有的工夫為的都是所有的希望。于是,人們簇擁著春天,挽著春天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去憧憬美好的生活。去實現美好的希望。去建設美好的未來。去奮斗、去追求、去創造。

  [結束語]奮斗、追求、創造,是春天賦予人們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獲,希望才重美好,未來才夏輝煌。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為人生、為理想而不懈奮斗。?

  『布置作業』

  這篇散文寫得很美。請欣賞地讀,讀出韻昧、讀出情感、讀出思考,然后,抓住一個角度,如選材、語言、修辭、立意等等,寫出這篇文章在寫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

  『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從文中篩選重要信息。

  2.體味本文語言的準確與情趣詩意之美。

  3.培養探索意識和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深入挖掘探索過程中的懷疑和想象精神。

  【教學難點】

  探討標題的獨特內涵。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時數】

  多媒體。

  【教學設計】

  1.導入:仰望星空之時,會有許多遐思,有沒有外星人存在呢?

  讓我們先看一段視頻,你相信有外星人存在嗎?提問請一兩個學生說說依據,我們走進課文《宇宙的邊疆》,看看被美國人稱為科學代言人的卡爾薩根怎么說的,他相信有嗎?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文章的寫作宗旨“探索宇宙的奧秘”。)(板書)

  2.問題一:探索宇宙時,應該具有什么精神?

  勇于懷疑富于想象(板書)

  (設計意圖:以兩種精神作為文章的切入點,抓住文章的關鍵。)

  3.問題二:文中的哪些段落體現著作者的懷疑和想象?

  我們回過頭來會猛然發現這么多的段落都在提到懷疑和想象,看來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確實需要這兩種精神,難怪有人稱卡爾薩根被為“懷疑論的馬丁路德金”并且懷疑和

  想象的內容“外形有無差別”“社會形態是否一樣”“智能生命”“文明現象”(板書)

  和我們兒時的好奇是一樣的,我們常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實我們還可以說“

  宇宙遼闊無垠,很可能天外有人”。

  4.問題三:宇宙有邊疆嗎?宇宙有中心嗎?

  討論兩分鐘:

  一部分同學認為“宇宙沒有中心,沒有邊疆”因為“宇宙遼闊無垠、茫無際涯,范圍之大,難以想象”另一部分認為“宇宙有中心”因為“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還有一部分比較全面認為“宇宙有已知的中心也有一致的邊疆”根據“80億光年是我們已知的宇宙中心”和“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地汪洋之濱”。

  小結:所謂邊疆中心都是對宇宙探索已知范圍之內,未來還要我們這一代繼續探索,那么中心邊疆也會隨之變化。

  5.問題四:分析文章某段落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及語言特色?

  這樣的段落雖然并沒有體現懷疑和想象的精神,但它們為懷疑和想象提供了一種知識的背景,或是懷疑和想象的結果。同時運用準確而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得科學知識離我們不再遙遠。

  6.問題五:統觀全文,我們為什么要探索宇宙的奧秘?

  繼續開拓是職責,未來取決于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尋找我們更為美好的'家園。

  未來(板書)

  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體會抒情和議論的語言,并和解說詞的特點聯系起來,采用這樣的語言方式會更貼近關注的心理,引起共鳴。

  7.總結文章寫作的重要特色,領悟本文寫作的深遠意義。

  8.布置作業:

  任選一個你喜歡的題目,查閱資料,撰寫一篇科學小品。

  “宇宙群星知多少”“如果發現了生命星球”“地球的未來”

語文教案 篇6

  · 活動目的:

  · 1、探索紙的聲音,幼教中班語文教案 《紙來唱歌》。

  · 2、嘗試用不同的紙的名稱創作簡單的故事。

  · 活動準備:

  · 各種紙張

  · 活動過程:

  · 1、提問幼兒我們的紙可以用來干什么?

  · 2、出示各種紙張,幼兒教案《幼教中班語文教案 《紙來唱歌》》。讓幼兒摸一摸,看一看,有什么特點,能不能讓它發出聲音?

  · 3、比較紙張的`粗細、軟硬、色彩,然后請幼兒想想這些不同的紙張發出的聲音是不是不一樣?

  · 4、讓幼兒試驗一下,這些紙怎么能發出聲音?例如:抖動、撕裂,并比較不同紙張的聲音。

  · 5、請幼兒利用紙張發出的聲音,自編一個簡單的故事:

  · 有一天,這些紙張全被邀請到皇宮里參加歌唱比賽,首先出場的是紅彩紙小姐,她搖頭晃腦的大聲唱起來………

  · 6、請幼兒當裁判,哪位“參賽紙”奪得了第一名。

  · 總結:

  · 請幼兒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使紙張發聲。

  · 能創編簡單的故事。,對科學活動感興趣。

  ··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媽媽為什么滿意地笑了,從中受到啟發,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語文實踐,會用“滿意”說句子。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從中受到啟發,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課時劃分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冬瓜和茄子的異同,知道媽媽為什么滿意地笑了。

  教具準備

  菜園掛圖,燕子圖、冬瓜、茄子實物,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1.教師根據學生課前準備的情況,適當地表揚進步的學生。

  2.學生夸一夸,這一段時間以來,你們覺得我們班進步了。

  3.教師板書課題,導入:不僅你們進步了,小燕子也進步了!

  4.指題。

  5.學生根據題目,提問題,教師歸納。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跟著輕聲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3.學生小組內互相幫助讀好課文。

  4.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評議。

  5.全班齊讀,教師。

  三、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自己拼一拼,讀一讀。

  2.小組成員互相讀,幫助認讀生字。

  3.集體反饋,指名認讀并組詞。

  4.開火車檢查讀。

  5.鞏固生字的認讀情況。

  四、圖文結合,理解內容

  1.教師出示菜園圖,學生觀察,菜園里有什么?

  2.文中,媽媽讓燕子到菜園里干什么?

  3.教師將燕子圖貼到菜園里。第一次燕子發現了什么?

  4.教師出示茄子和冬瓜,讓學生感知一大一小。

  5.指這一句。

  6.第二次小燕子又去菜園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發現?

  7.教師出示冬瓜和茄子,讓學生感知一青一紫。

  8.指這一句子。

  9.第三次小燕子又去菜園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發現呢?

  10.教師出示冬瓜和茄子,讓學生感知。

  11.指這一句子。

  12.教師。

  13.交流討論:燕子媽媽為什么滿意地笑了。

  14.學生反饋,教師。

  五、流利地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

  1.認讀生字。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全文,從中受到啟發,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4.語文實踐,會用“滿意”說句子。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2.說說燕子三次到菜園觀察冬瓜和茄子,得到的不同結果。

  二、延伸,教育孩子

  1.小組討論:為什么燕子每次到菜園看到的.都不一樣呢?

  2.學生集體反饋。

  3.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燕子每次觀察都更認真了。

  4.從中你們受到了什么啟發?

  5.教師:小朋友們,觀察事物的時候要仔細,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這樣才能把事物看清楚。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語文。

  3.學生自讀,討論該如何讀好課文。

  4.學生反饋后,再讀課文。

  5.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6.檢查學生小組合作讀課文的情況。

  四、語文實踐

  1.出示課后讀一讀,說一說。

  2.學生讀句子,體會“滿意”在句中所表達的作用。

  3.學生互相以“滿意”說一句話。

  4.指名用“滿意”說一句話。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本次寫字的內容,學生看生字卡片認讀并組詞。

  2.教師重點指導。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4.交流、反饋自己寫字時的新發現。

  5.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6.作業點評。

  六、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

有關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簡單05-18

語文蠟燭教案06-14

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6-1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天堂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码在线 | 亚洲高清国产免费大片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电影 | 欧美A理论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