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我能自己穿鞋子》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我能自己穿鞋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共有15名兒童寄宿在學校,中午在學校午眠的學生15名,她們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常常出現鞋子左右不分,前后不分,不知道扣粘粘扣,如何讓學生自己穿好鞋子,既培養自理能力,又減輕生活教師工作,我設計了本堂課。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如何正確的穿上自己的鞋子。
2、幫助幼兒識別鞋子的左和右。
3、培養幼兒獨立自理的好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教給幼兒如何提鞋、粘粘扣。
難點:幫助幼兒識別左和右。
活動準備
自己穿鞋子,不同類別小粘貼(穿過扣和不穿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幼兒坐好,教師檢查幼兒午睡后穿鞋的情況。
二、展開:
1、通過檢查發現問題。
有的孩子不會穿鞋子,有的孩子不分左右,有的孩子腳后跟沒穿進。
2、分步解決問題。
(1)識別鞋子的左右。教給幼兒先把鞋子放在自己的腳跟前,進行比較,看一看哪只腳的形狀和哪只鞋子的形狀接近,把兩只鞋放在一起能組成一個近圓形。然后感覺一下穿上鞋子后是否舒服,如果不舒服就是穿錯了。還可以讓老師或者小伙伴幫你分一分哪只是左腳,哪只是右腳。
(2)如何穿鞋子。
先把鞋子穿在腳上,腳使勁往鞋子里蹬,然后將你的第二個手指頭伸進鞋子的后面,鉤住你的鞋后跟用力往上提。(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3)如何粘粘扣。
先把鞋子的粘扣揭開,將它從旁邊的鞋扣里穿過去,然后再將粘扣折過來粘在另一半上,粘好粘緊。(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3、實踐練習:
教師講解完后,讓每個孩子坐在自己的小椅子旁邊,脫下鞋子自己練習著穿鞋子。提醒幼兒:如果不會分別左右,可以請你旁邊的小朋友幫助你、教給你。
教師檢查孩子穿鞋是否正確,對個別孩子再進行個別教育。對穿得好的好孩子,教給其他小朋友穿鞋子的孩子進行表揚、獎勵。
三、結束:
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提醒幼兒在睡覺之后都要自己練習穿鞋子,不要害怕穿錯了,一定要試著自己穿,都要做一個自己事情自己做得好孩子。
教學反思
一節課后,還是有幾個孩子不能分清左右,個別孩子不愿自己穿鞋,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準備從這幾方面改進。
1、出示不同類型鞋子(可以是媒體或者圖片),讓學生分辨左右。
2、讓左右不分的孩子走路,其余同學觀察后說出發現什么,怎么辦?
3、在訓練一定階段后,分組競賽,讓穿得好的學生先穿,穿的不好的學生在旁邊當裁判,進行到一定階段后讓穿得不好的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4、對孩子要多鼓勵,多示范。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我能自己穿鞋子》】相關文章:
小班健康我能自己吃飯教案09-29
小班健康教案《自己穿襪子》及活動反思01-26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讓自己高興09-29
《鞋子》幼兒園大班教案07-05
大班健康讓自己高興教案02-23
《鞋子》大班教案10-24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讓自己高興教案06-22
幼兒園大班穿鞋子教案08-12
大班健康教案《我會自己睡覺》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