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3-06-10 09:26:02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鐘表”用表情動作表達對小學徒感謝,樂于與朋友交往的愉悅心情。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造型動作表現鐘表,用不同的優美動作表現鐘表跳的舞蹈。

  3、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通過鐘表造型和小學徒勞動、休息的情節,初步感受A B A c A的結構特點,了解A段跳動,B段歡快和C段的.柔和的性質以及鐘擺一下一下按照均勻節奏擺動的特點。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參觀過鐘表店。

  聽過“鐘表店”的故事,并玩過有關游戲。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幫助幼兒回憶聽過的有關故事和玩過的游戲。

  2、聽音樂,重點幫助幼兒分辨小學徒勞動和休息的音樂,初步了解樂曲的結構,感受B段的歡快和C段的柔和。

  3、分段欣賞音樂。聽聽做做,進一步熟悉樂曲的旋律。

  4、分解練習。聽琴練習有關動作,以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音樂。

 。1)引導幼兒創編各種鐘表的形象,如雞鐘、貓頭鷹鐘、魚鐘等。要求幼兒能夠跟隨A段音樂的節奏,一拍一拍地表現出鐘擺走動時活潑、調皮的樣子。

 。2)引導幼兒做出小學徒打掃衛生時的各種不同的勞動動作,能盡力按節奏一下一下地做,并能表現出小學徒勞動時輕松、快樂的心情。

  (3)在練習為鐘表上發條的動作時,要求幼兒注意做到一個樂句為一座鐘上發條。

  (4)引導幼兒想出各種休息的動作,并能隨c段音樂,表演安詳、悠閑的舞蹈。

  5、完整地跟隨音樂做游戲

 。1)教師扮演小學徒參與游戲,全體幼兒扮演鐘表。

 。2)幼兒輪流扮演小學徒和鐘表,聽音樂完整地做游戲。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音樂有一定的發展,但孩子們的反應能力都比較弱,針對本班的幼兒的學習需求我設計了這節音樂游戲課,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高反應能力。

  活動目標

  1、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并隨著音樂協調地做動作、小跑步等動作。

  2、能隨著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3、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能隨著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換動作的幅度與姿態。

  2、遵守有些規則,音樂停止時,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動準備

  玩過《看誰反應快》的游戲。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復習歌曲《辦家家》。

  用連貫、跳躍的唱法表現歌曲的抒情和歡快。

  二、熟悉歌曲《誰是小熊》并邊唱邊表演。

  1、教師范唱。

  2、說出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3、在教師帶領下,學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三、學玩游戲。

  1、了解游戲情節。傾聽音樂(二)。

  “小熊在樹林里,山洞里到處游蕩,它到底在哪兒呀?我們來找找吧!”

  2、學習游戲玩法,請部分幼兒圍著椅子邊聽音樂邊順著一個方向做走步動作,音樂停止時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組織幼兒掌握游戲結尾(三)音樂停止后,教師立即問大家:“小熊是誰呀!”幼兒邊唱著回答邊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兒。

  4、變化音樂第二部分的速度與力度。引導幼兒表現爬山、走崎嶇的道路、鉆樹林等情節,表現對音樂變化的感受。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剛開始孩子們并沒有積極的投入,歌聲也不是很優美,這時我讓小朋友們根據音樂分成小組自己邊唱邊玩,興致完全提了起來,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中去了。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曾指出要“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鼻岸螘r間我曾帶孩子們參觀過園里飼養的小雞和母雞,也玩過母雞和小雞的游戲,孩子們對母雞“咕咕嗒”的'叫聲、公雞“咯咯咯”的叫聲特別感興趣,并充滿了好奇和疑問。針對這一情景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

  在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感受歡快的音樂,并嘗試用創編舞蹈動作來表現音樂,體驗教學相長的樂趣,從而發展孩子的音樂智能和身體運動智能。

  活動目標:

  1.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歡快,能隨歌曲內容及節奏創編舞蹈動作。

  2.培養幼兒表現音樂形象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若干,歌詞圖片一套,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聽音樂做韻律進入活動場地。

  二、活動過程,開始進入課題。

  1.感受音樂。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一起聽一首好聽的歌曲,請小朋友仔細的聽!

  2.教師范唱歌曲《下蛋了》。

  3.教師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圖片演示出母雞下蛋的情景,鞏固幼兒對歌詞的理解。

 。ㄌ嵝延變耗茈S音樂初步地加上自己身體運動起來)。

  三、創編動作。

  1.幼兒討論歌詞里都說了些什么?

 。u媽媽坐在草窩里下蛋等)

  2.誰能學一學雞媽媽是怎么下蛋的?

 。ㄓ變弘S意發揮)

  3.雞媽媽在哪兒下蛋的呢?(在草窩)

  誰能學一學?

  4.雞媽媽下了蛋之后干了什么?(在咯咯嗒的叫)

  為什么要叫呢?叫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小朋友也做一次雞媽媽來叫叫。

  四、幼兒加上感情進行舞蹈串編。

  把剛才自己做的動作加上感情表演一遍,提醒幼兒注意雞媽媽下蛋以后的心情變化。

  五、幼兒分組表演,相互交流、合作。

  1.個別展示。

  2.分組表演。

  六、戴上頭飾,有感情地表現音樂形象。

  七、結束活動。

  雞媽媽帶著小雞去草地上繼續游戲。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樂曲的性質,感受閩南歌謠的詼諧有趣,體驗參與活動的愉快心情。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和傳統藝術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帶,賣湯圓的情景錄象、圖畫紙、水彩筆、賣湯圓的道具、進行相應的環境布置。

  三、活動過程:

  1、律動《喜洋洋》:幼兒根據歡快的音樂做相應的動作。

  2、結合拍手游戲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讀閩南童謠《天黑黑》,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幼兒觀看錄象,感受賣湯圓的活動過程,引入欣賞活動。

  提問:你在錄象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們是怎么買湯圓的?我們閩南有一首歌是唱賣湯圓的,歌名就叫《賣湯圓》。

  4、欣賞感受音樂:

  (1)完整傾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性質。

  提問:你聽了音樂有什么感覺?(好聽、熱鬧、有趣)

  (2)引導幼兒邊聽音樂邊隨意做表示高興的動作。

  (3)再次完整欣賞音樂,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音樂活潑、生動的情緒,并運用相應的線條色彩來表現。

  提問:這首歌的旋律節奏讓你有什么感覺?

  (4)展示個別幼兒的線條,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問:你為什么用這種線條、色彩來表現?

  (5)結合賣湯圓的錄象再次完整欣賞音樂,理解音樂表達的內容。

  提問:賣湯圓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快樂、

  高興)你還知道我們閩南有哪些小吃嗎?(粽子、海礪煎、線面糊)

  5、播放背景音樂《賣湯圓》,幼兒借助道具自由表現,活動自然結束。

  6、活動延伸:在游戲區玩賣湯圓的游戲。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前段時間,天氣一直陰雨綿綿,幾次在運動時,下起了毛毛細雨,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春雨,以及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孩子們的興趣特別濃厚。歌曲《春雨沙沙》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春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幼兒演唱,結合幼兒的熱點話題與主題進展,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共分三個環節:欣賞——學唱——表演,我將采用情境化的語言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在演唱歌曲中,重點關注幼兒用輕柔、連貫的聲音來表現春雨和種子,通過情境性的語言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生機。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用輕柔、連貫的.聲音表現春雨和種子。

  2.感受下春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是種子發芽的季節。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通過歌詞感受春雨的特征

  1.師彈唱第一段

  你聽到了什么?

  春雨發出了什么樣的聲音?(沙沙沙)

  小結: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

  種子在干什么?(在說話)

  它在說什么?(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小結: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二、學唱歌曲——運用歌詞唱出旋律

  1.你們也會像老師這樣唱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跟著老師一起清唱,注意聲音的柔和、整齊。

  2.欣賞第二段

 。1)小朋友唱的真不錯,聽春雨又開始在下了,這回它又是怎么說的呢?(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2)請幼兒跟著老師再次清唱。

  3.引導幼兒跟著琴聲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根據自己對春雨的認識運用動作進行表現

  1.和幼兒一起討論動作。

  2.跟著音樂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動作優美。)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歌曲內容及大鞋與小鞋發出的不同聲音,大膽地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2、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歌唱、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會唱歌曲《大鞋小鞋》,并理解歌曲的內容。

  2、物質準備:音樂磁帶《大鞋小鞋》、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大鞋小鞋》,進一步感受歌曲中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理解歌曲的內容。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來演唱歌曲。

  師:“在上一次的歌唱中,小朋友都已經說了,在唱爸爸的鞋時,要唱得慢、聲音要大聲;而在唱娃娃的`鞋時,要唱得快、聲音要小聲。那讓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演唱一遍,好嗎?”

  2、幼兒分組演唱,再次感受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

  二、根據歌曲內容創編動作,自由表演。

  1、幼兒自由創編歌曲前半部分內容的動作。

  師:“在上一次的活動中,小朋友都說了許多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覺。請你用有趣的動作把它表演出來,好嗎?”

  2、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

  師:請2―3個表演得較好的幼兒上前來表演。

  3、幼兒分組討論、創編歌曲后半部分內容的動作。

  師:“在上次的活動中,小朋友都已經模仿過穿大鞋和穿小鞋走路時發出的聲音?墒牵瑧撚檬裁磩幼靼阉硌莩鰜砟?”

  “請你和周圍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大鞋的聲音應該用什么動作來表演?小鞋的聲音又應該用什么聲音來表演?”

  4、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

  師:誰來表演穿大鞋(小鞋)走路時發出的聲音?

 。ㄒ龑в變河貌煌膭幼鱽肀硌。)

  5、教師口哼曲子,師幼共同表演。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邊聽音樂邊表演吧。”

 。◣熡^察幼兒的表演,靈活地抓住幼兒在表演中的閃光點。)

  6、教師示范表演。

  師:“小朋友都很棒,都想出了這么多的動作。老師也想出了一個不一樣的動作,想不想看?”

  7、師幼交流討論教師的表演。

  師:老師的表演好嗎?好在哪里,

  8、師幼共同表演2―3遍。

  三、幼兒分組邊唱邊表演。

  師: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表演第一段,一組表演第二段,邊唱邊表演。

  活動延伸:

  1、在自由活動時間可引導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

  2、把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覺畫出來。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通過讓幼兒自由選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來制作簡單的節奏樂器,并進行演奏,充分給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對節奏活動的興趣。

  2、讓幼兒嘗試用日常生活中是物品來制作簡單的樂器,并會用節奏 X X XX X 、XXXX XXXX 進行伴奏。

  3、初步掌握輪奏及看指揮演奏的方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尊重幼兒個人意志的發展,給兒童自己選擇表達內容和方式的`自由”。目前,我們音樂教學中的節奏練習形式單一、枯燥,已經不能滿足幼兒的學習興趣。而我發現生活中,孩子們對各種不同質地的物品通過敲打發出的聲音很感興趣,并能表現出不同的節奏。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節奏活動,《玩具恰恰恰》這首歌曲旋律明快、節奏感強,是我園中班早操音樂中幼兒最喜歡的音樂,孩子在做操時通過不同的動作(如拍手、跺腳等),已初步掌握音樂的節奏特點。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了這首歌曲讓幼兒嘗試用日常生活的物品來為它進行伴奏,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獨木橋,城門(進口處貼有節奏符號的標志),圖譜、節奏卡、打擊樂器。

  2、自制樂器材料:罐子、鑰匙、碟子、豆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幼兒興趣。

  二、以去“玩具國”為目的,在去的路上(小橋處、城門處)引導幼兒打出節奏 X X XX X,XXXX XXXX。

  三、熟悉音樂并配器演奏。

  1、出示圖譜,請幼兒邊看圖譜邊聽音樂。

  2、分析樂曲節奏。

  3、請幼兒用響板、串鈴、沙錘進行演奏。

  四、引導幼兒自制打擊樂器,嘗試用自制樂器演奏。

  1、出示收集的生活物品,引導幼兒制作簡單的樂器。

  2、幼兒選擇做自己喜歡的樂器,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幼兒用自制樂器演奏兩遍。

  五、隨音樂做動作出活動室。教師小結,舞蹈《快樂舞》出活動室。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參加音樂活動。

  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和感受音的高與低。

  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大象和小鳥的特征。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鼓勵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參加音樂活動。

  難點: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和感受音的高與低,并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大樹的圖片,大象和小鳥的卡片,磁帶,打擊樂器活動過程實錄

  活動過程

  1. 律動:跟老師一起做律動《拍手歌》

  2. 聽故事提問

  給幼兒帶來好聽的故事。想聽嗎?

 。ㄓ幸惶煸绯浚柟鰜砹耍▲B唱著歌輕輕的飛來了,小鳥說“多好的天氣呀,大家快來呀,快來一起玩吧!”這時候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慢慢的走過來了,對小鳥說“小鳥你好,咱們一起玩吧!”大象和小鳥在森林里快樂地玩了起來。)

  聽故事提問:誰來了?

  大象的腳步是怎樣的?說話是怎么樣的?

  這回誰來了?

  小鳥的聲音是怎么樣的?

  看圖片鞏固大象和小鳥的聲音的高低

  3.到大森林去,聽音樂表演

  哪段音樂是表現大象的,哪段音樂是表現小鳥的?

  小結:像大象的聲音又低,又沉的聲音,在音樂里用低音來表示,像小鳥的'聲音一樣,高而清脆,在音樂里用高音來表示。

  聽音樂表演, 分組表演

  4、邀請樂器

  認識樂器名稱(三角鐵,鼓)

  哪個樂器適合表演大象和小鳥?

  5、用合適的樂器表演

  聽音樂分組用樂器表演。

  6、做律動出教室。

  我的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給我帶來最大的愉悅就是小朋友們很快樂,在活動中很投入,而且在“想象力啟迪”這一點我做得較成功,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想法很獨特,表現力也很強,因此師幼互動的效果也較好,個別孩子的表現還超出了我預期的想象。

  活動中我比較遺憾的是在孩子們游戲這個環節,我對他們干預得比較多,他們在游戲時我一直問他們你是怎么玩的,你玩什么游戲,我想這里應該先讓小朋友跟著音樂盡情地游戲,不要打斷他們,等音樂結束后我再和他們交流,會比較好,孩子們在游戲中玩得肯定更過癮。

  小百科: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通常以家族為單位活動。大象的皮層很厚,但皮層褶皺間的皮膚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蟲叮咬。象牙是防御敵人的重要武器。

中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會變的水》,鞏固醫學以學的簡單樂理知識,學習了解3/4拍的節奏特點。

  2.初步了解水的三態變化。

  3.通過音樂活動,讓孩子在輕松的氛圍中,,喜歡科學活動。

  活動準備:

  已凍好的冰塊及冰花、熱水、礦泉水瓶、小飯盆及洗手盆3--4個、節奏卡、音符卡、音樂磁帶(水之韻、舉你的右手擺一擺)。

  活動過程:

  1.小手變魔術。

  2.謎語:手抓不住,刀切不開。做飯洗衣,洗臉刷牙,都需要它。(水)

  3.對了,是水。聽是什么聲音?(放水流聲的磁帶)。

  哦,它在告訴我們,看到小朋友們用小手變魔術,它也想變。

  4.水變魔術。

 。1)請出冰塊。幼兒討論,冰塊是什么變成的?是怎么變成冰塊的?

  小結:水遇冷會結成冰。

 。2)請出一杯熱水。

  討論:為什么會有氣?

  小結:水遇熱會變成氣。

  (3)請出礦泉水瓶。觀察:我把水倒出來。小朋友看到,水會怎么樣?(水會流動)水流動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嘩啦、叮咚……)

  小結:水剛才變的這三個魔術,正是水的三種形態:冰塊是水的固態,水蒸氣是水的`氣態,流動的水是水的液態。

  5.老師把水變的這三個魔術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叫《會變得水》。教師范唱一遍。

  6.好聽嗎?要想學會這首好聽的歌得先過三關。

  a發聲

  b節奏

  c音階

  7.聽歌曲,說出關鍵詞。

  8.學唱歌曲。

  9.邊唱邊表演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分成三桌--電磁爐加熱、水盆、冰塊。下面請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一起操作,看看水是不是會流動的,聽一聽水流動的聲音。再想一想,冰塊怎樣能變成水。觀察一下,水蒸氣遇冷會變成什么?

  附歌詞:

  水遇冷會結成冰,水遇熱會變成氣,水在平時會流動,流動起來叮叮咚。

中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欣賞性質鮮明、結構簡單的樂曲,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表現。

  2. 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3.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對水族館有一定的了解。

  2. 物質準備:音樂CD、圖譜、水彩筆、CD機。

  活動過程:

  1.由故事《海草和魚兒》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講故事《海草和魚兒》。

 。2)提問:故事里的好朋友是誰?海草是怎樣長高的?是慢慢地還是快快地?魚兒在海草周圍游戲,是輕快靈活地,還是緩慢地?

  2.欣賞全曲,感受樂曲的AB段。

 。1)與幼兒交談,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曲子,這首曲子里也講述著海草和魚兒的故事,請小朋友仔細聽聽,什么時候海草在輕輕地、慢慢地生長?什么時候魚兒在輕快靈活地游來游去?

 。2)欣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中曲式的不同。

 。3)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幼兒感受樂曲,區分AB段。

  樂曲由兩段組成:A段海草生長,B段魚兒嬉戲。

  (4)教師利用詞語引導幼兒感受樂曲AB段的不同。

  A段:我是美麗海草,我是美麗海草,我在水里慢慢長高,要和魚兒游戲;

  B段:魚兒來了,魚兒來了,魚兒游來了。

 。5)教師利用詞語和動作引導幼兒感受樂曲AB段的不同。

  3.欣賞A段,用不同的動作表現。

  4.欣賞B段,用不同的動作表現。

  5.幼兒跟隨音樂完整地表現。

  師:海草和魚兒要一起聽著音樂做游戲了。當聽到海草在輕輕地、慢慢地生長的時候,請小朋友做海草生長的動作;當聽到魚兒在輕快地游來游去的時候,請你們做魚兒游的動作。

  活動反思:

  在活動之前,我欣賞了好多次《水族館》這首樂曲,在了解了樂曲的基本結構之后,我制作了簡單的圖譜,把水草的生長分別按小、中、大表現出來;把魚兒按數量表現出來。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基本上能隨著我的引導來完成動作。大家都知道,我們北方人對水族館了解的'不多,孩子們接觸的很少,所以在活動時需要教師的引導,如果直接提問幼兒水族館里有些什么?那么就會造成壓抑的活動開場,孩子們會對此話題展開討論,那樣就偏離了主題。所以一開始我就講故事,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明確了我們學習的重點,而且不時地提問,引導幼兒用身體表現出來。此次活動的亮點是運用了圖譜,幼兒一看到水草就舉起胳膊從上到下擺起來,一看到魚兒就把胳膊分別放在身子的前后搖擺起來,并且能隨著音樂準確地分辨出水草和魚兒。當然,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制作的圖譜中,水草的大小對幼兒來說表現地不夠明顯,為了省事魚兒的數量也沒有明顯表現出來,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活動場地有些局限,小部分幼兒沒有充分展現出自己的音樂才華。總之,本次活動比較成功,并且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感受并且體驗到音樂的魅力,提高了審美的能力,大膽地表現了自己的動作。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11-03

中班音樂教案11-03

中班音樂教案教案09-16

中班音樂教案春天教案03-10

中班音樂教案動物教案03-11

中班音樂教案水教案03-15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范文 中班音樂教案簡短05-31

中班優秀音樂教案06-14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6-14

【推薦】中班音樂教案01-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精品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五月婷婷色色色热 | 日韩精品秘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欧美成αv人在线观看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