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旋律,學習有節奏地做動作,感受律動歡快的情緒。
2、借助彩綢,簡單創編,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音樂。
3、樂意用彩綢跳舞,在游戲中表現自己的快樂。
活動準備:
用人手一份彩綢制作的一朵大花、音樂磁帶、錄音機、風婆婆和花仙子的掌圖。
活動過程:
一、尋找花仙子——聽著音樂有節奏的'繞圈跑。
二、歡迎花仙子——看花、開花、聞花、歡迎花(聽音樂又節奏拍手)。
三、在游戲中學習律動第一段。
1、有節奏地聽著音樂發彩綢人手一份。
2、用彩綢做開花的動作并結合音樂有節奏的做往各個方向做開花動作。
3、學習跳轉、揮彩綢動作(利用風婆婆的情節引導)。
4、揮彩綢轉一圈,結束時用身體動作開花定格。
5、聽音樂嘗試表演第一段。
四、創編律動第二段
1、幼兒自由用彩綢創編動作。
2、教師發現有創意的動作提取并集體學習。
3、聽音樂嘗試表演律動第二段(加入幼兒自創的動作)。
五、完整快樂地表演律動:彩綢舞
六、結束活動:整理彩綢。
延伸活動
表演區愉快地進行表演。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我班的做做玩玩區里,擺放著一些布條。這些布條是幼兒編小辮用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幼兒得手部肌肉,使幼兒有一雙靈巧的雙手,編好的辮子掛在教室只供觀賞,沒有讓幼兒靈活的運用起來。當看到大班的幼兒拿著辮子跳繩時,他們也想拿起辮子試一試,但由于孩子年齡小,活動能力差,沒跳幾下就跳不動了,看到他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樣子,我何不帶他們換個玩法,來達到他們玩辨子的目的呢?于是,我抓住孩子這一興趣點,設計本次活動。
一、目標:
1、探究辮子的多種玩法,鼓勵幼兒嘗試肢體語言的快樂,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好習慣。
二、準備:
1、布條編的辮子長短兩種,數量夠幼兒使用為止。教師長辮子一根。
2、各種輔助材料:如大小瓶蓋、粉筆等。
三、過程:
1、自由玩耍
師:老師發現小朋友最愛玩辮子,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一玩好嗎?
幼:好
(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辮子,自由自在的玩著,老師也走進孩子們中間,同他們一起探索辮子的玩法,有了老師的提醒,他們玩出了很多花樣。)
2、師幼交流:
師:你們玩的開心嗎,說說你們是怎么玩的?
逄舉:我使勁甩辮子它就啪啪響。
逄鎮宇:我轉圈,小辮子就跟著我轉圓圈。
逄文浩:我把長辮子在地上擺來擺去,就像一條大蛇,然后我又拖著辮子跑,丁志鵬、金猛就跟著追辮子,真好玩。
崔赫:我和奎奎拉大鋸。
……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棒,能探索出這么多的玩法,辮子還有很多玩法,現在老師教你們做幾種圖案。
3、教師示范:老師用辮子圍一個圓圈說:“這是一個圓,可以用它拼好多圖案。”老師用輔助材料做了一個小兔后,讓幼兒想一想,還能拼什么,怎樣拼?
(在老師的鼓勵引導下,幼兒很快用小辮子做出了許多小動物、水果等,并使用了輔助材料畫翅膀、做眼睛。)
4、師幼共同創作
師:“我們做一個太陽好嗎?做太陽時還需要小朋友的幫助呢。”
(老師用辮子先圈一個大圓后,讓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做成太陽?聰明的崔航馬上帶領小朋友拿來小辮子,擺在大圓的四周,做太陽的光芒,這樣,一個太陽就做好了。小朋友高興的邊拍手邊欣賞和老師共同創作的作品。)
5、游戲:太陽轉轉轉
(1)師:“剛才是一個靜止的太陽,現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做一個活動的太陽,讓太陽轉起來好嗎?小朋友把小辮收起來,用右手拽住大圓,均勻站好,左手打開做太陽的光芒,現在請小朋友轉一轉,看太陽動起來了。”
(小朋友們開心的玩著,感受著肢體語言的快樂。)
(2)、教師小結提問:
師:剛才在做太陽時,老師的辮子不夠用了是小朋友幫著做的`。那以后小朋友做東西時,材料不夠用了怎么辦?
幼:大家可以合作玩。
師:對,剛才老師 只有一個大辮子,不能完全做成一個太陽。只有請小朋友合作老師才能完成任務。
6、幼兒合作玩
師:下面請小朋友合作做一個作品。
(小朋友三五成群,共同創作許多作品:有小魚、花氣球等。)
7、游戲:揪尾巴
(1)玩法:組織幼兒把大辮子放好,圍成圓圈,把小辮子插在褲帶里,做小尾巴。請6——7名幼兒到圈內開始互相追逐揪小尾巴,誰的尾巴被揪下來誰就回到圓圈替換別的小朋友,游戲重新開始。
(幼兒游戲時,教師要時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師幼交流:
師:誰的尾巴揪下來了?你的尾巴讓誰揪下來了?為什么被揪下來了?
王萌:我的尾巴讓逄文浩揪下來了,因為我沒有來得及躲開。
逄文浩:我光顧揪王萌的尾巴了,我的尾巴被逄淑真給揪下來了。
(3)教師小結:“游戲時,小朋友不能光去揪人家的尾巴,同時還要保護好自己的小尾巴不被別人揪下來。”
8、活動延伸:戶外活動時讓幼兒繼續玩辮子,進一步探索辮子的多種玩法,來達到孩子的玩辮子的目的。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教材《吃什么呢?》是幼兒東方寶寶11年2月份的繪本刊。故事內容簡單易懂,動物形象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小班幼兒。在研究教材時我們發現,故事中的教育內容偏向于數學領域的較多,于是我們從事物的個數上開始著手:大象吃蘋果---"1"和"許多",小豬吃紅薯---手口一致點數"6以內"的數,小兔吃西瓜---能說出兩種物體的總數。師幼共讀時,帶領幼兒一起找出小動物吃東西中存在的小秘密,讓幼兒知道事物由大變小、由多變少的自然規律。
活動目標:
1、能收口一致的點數"6"以內的數,知道"1"和"許多"的區別。
2、體驗物體"由大變小""由多變少"的規律。
3、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1、大號繪本《吃什么呢?》、幼兒人手一份小號繪本《吃什么呢?》。
2、蘋果、棗子、餅干、香梨等,數量五到六個不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閱讀。
1)師:今天,老師帶了一本新的繪本,小朋友自己先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的往后翻看。
2)幼兒再有閱讀,師巡回知道并提問。
2、幼兒講述自己看到的繪本內容。
師:在繪本里面,你們都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師逐一出示大圖片)
1)大象:有幾只大象?它在干什么?
嘴巴里面有幾個蘋果?盤子里面有幾個蘋果呢?
師:甜甜的的蘋果真好吃呀!大象唔嘛唔嘛,一口一口吃的好開心。
2)小豬:幾只小豬?在吃什么?
手上有幾個?盤子里面有幾個?(請幼兒上臺數一數)
師示范數。幼兒個別數。
3)小兔:幾只小兔?他們在吃什么?
小白兔的手上有幾塊西瓜?盤子里面有幾塊?
師:手上有三塊,盤子里面也有三塊。那這一幅圖畫里面一共有幾塊西瓜呢?我們一起數一數吧.
4)小朋友:在干什么?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幾樣好吃的東西呢?
隨機教育:小朋友啊嗚啊嗚吃的好開心啊。他有沒有挑食呀?沒有,而且吃的很干凈。他是一個不挑食、講衛生的好寶寶,我們要向他學習。
3、師幼共同閱讀。
1)師:這本繪本講的是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吃東西的故事,他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吃什么呢?》
師幼共同手指點讀《吃什么呢?》
2)幼兒跟隨老師一頁一頁地往后翻閱。
P3提問:在這一頁里面藏著一個小秘密,請你們來找一找哦。
師引導幼兒范縣蘋果越來越小的規律。
3)游戲:《吃蘋果》
4)師幼共同尋找在其他小動物里面藏著的'小秘密。
4、品嘗各種食物。
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準備好吃的,猜一猜是什么呢?
(蘋果、棗子、餅干、香梨等,數量五到六個不等)
師幼共同品嘗,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美術活動《美麗的顏色》
設計意圖:班級里幼兒喜歡觀察,動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簡單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能培養他們對顏色的感性認識。美術活動離不開感知、模仿、練習、創作這幾個基本環節。在這節活動中,也是通過先感知觀察作品的形狀、顏色,然后讓幼兒去探索制作的步驟,最后去嘗試。教師起到啟發、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美工活動中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動中不僅要會觀察、會思考,會操作,還要會說話。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橘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主色是紅、橘黃、綠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畫棒卡片紙若干,紙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各種玩具的圖案
3、紅、橘黃、綠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玩具的'顏色,進一步認識紅顏色、橘黃色、綠顏色
指導語:(1)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漂亮玩具,讓我們一起玩吧
(2)在玩的時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這個玩具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綠色的天線寶寶
指導語:(1)快看,誰來了?
它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沒有和它一樣顏色的?
(3)誰拿的是紅色(橘黃色)的玩具?
3、擴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指導語:還有那些東西是綠色(紅色)的?
二、游戲“照相“
指導語:大家做個小小攝影師,為玩具拍張照片吧!
三、洗照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畫棒紙)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用形象的語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點水,放在紙上輕輕刷”用刷子蘸上顏料輕輕的在紙上來回的刷,全部刷滿顏料后相片洗好了
指導語:(1)下面我們也來試一試洗照片
(2)可以選一種你最喜歡的顏色洗相片
2、輔導幼兒“洗相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四、作業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名稱:
蔬菜奶奶過生日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形狀,顏色,觸感,學習將物體按某一特征來進行排列。
2、學習按物點數,知道茄子西紅柿黃瓜蘿卜等是屬于蔬菜。
3、在給青菜奶奶過生日吃蛋糕時,體會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茄子、西紅柿、胡蘿卜、黃瓜若干根,青菜奶奶的圖片一張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
生日蛋糕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題(出示青菜奶奶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呀?"幼:"青菜奶奶。"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她是青菜奶奶呀?"幼:"她帶著眼鏡。她臉上有皺紋。"師:"今天青菜奶奶要過生日了,她想請很多寶寶一起和她過生日,誰想去?"師:"青菜奶奶還要你們帶一樣東西去,帶一個小袋子里的寶寶去。你們先來猜猜看,你的`袋子里都是什么寶寶"幼:"茄子寶寶,西紅柿寶寶,球寶寶,棒子寶寶……"師:"好,那我們一起打開來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寶寶。"
二、引導幼兒觀察手上的蔬菜寶寶師:"你們手上的都是什么寶寶呀?它們長的都是什么樣子的呀?"(形狀:圓圓的,長長的。顏色:紅色,橘黃色,紫色,綠色)幼:"我的是圓圓的。我的是長長的。"師:"那你們來摸摸看,你們的寶寶是摸起來是什么感覺的呀?誰摸起來是光光的,滑滑的?請你把手舉起來""誰摸起來是光光的,是粗糙的?也把手舉起來。"
三、排排隊師:"這些寶寶呀都是要帶到青菜奶奶家去的,可是呀,這么多寶寶出去呀肯定會走丟的,怎么辦呢?想想看,我們小三班平時出去玩的時候都是要怎么樣的呀?"幼:"搭火車、排排隊。"師:"好,那我們就給它們來排排隊。要怎么排呢,我們先給西紅柿排排隊好不好。這里的西紅柿呀,有的大,有的小,怎么排呢"(引導幼兒從大到小進行排列)
四、點點數師:"好,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里分別有西紅柿寶寶,茄子寶寶,黃瓜寶寶,胡蘿卜寶寶,它們都有幾個呢?我們一起來數數看好不好?好,我們一起來把它寫下來。西紅柿有幾個,黃瓜有幾根,茄子有幾個。青菜奶奶有幾個呀?誰會寫1?"師:"好,青菜奶奶還有這么多的寶寶呀他們合起來,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有一個大家都可以叫的名字,是什么?叫做蔬菜。"
五、敲敲門師:"現在小班的寶寶們要帶好這些蔬菜寶寶一起去青菜奶奶家過生日了,可是呀青菜奶奶年紀大了,眼睛啊看不清楚了,所以到了青菜奶奶的家門口敲敲門,奶奶看不清楚,那我們要怎么樣呢?要告訴她。但是呀,奶奶年紀大了,耳朵也不太好了,所以我們告訴她的時候也要大聲的說,好不好?誰想去?好那我們要來敲敲門拉。"師(扮演青菜奶奶):"你是誰呀?你是什么樣子的西紅柿寶寶呀?"幼:"我是圓圓的(紅紅的)西紅柿寶寶!"
六、和青菜奶奶過生日師:"我們一起為青菜奶奶過生日吧。"
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吧。
孩子唱《生日歌》。
師:老師準備的生日歌和你們的有些不一樣。(老師將"青菜奶奶"填進生日歌里)孩子也和老師一起唱……
2、分生日蛋糕。
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引導幼兒說出蛋糕要分著吃。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以青菜奶奶過生日為主要情節,引出整個活動。一開始是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過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認識幾種常見蔬菜,接下來是是排隊,引導幼兒學會按照數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過為青菜奶奶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幼兒的回答是各抒己見,但是沒有幼兒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這里對幼兒來說難度也很大;總之,整個活動下來,覺得自己準備的很不充分。由于要上的是科學課,很多老教師聽下來覺得很亂,不像科學課,所以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于是我對這一節課進行了修改。
小班教案 篇6
幼教小班數學教案-點數1-10
活動名稱:點數1——10
有益的學習經驗:1、教幼兒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數,并會說出數
2、培養幼兒數概念的形成
活動重難點:手口一致的點數1——10
活動準備:一樣的水果掛圖
活動與執導:1、出示10個蘋果的掛圖,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多少個蘋果嗎?先讓小朋友自己點數。
2、教幼兒點數1——10
要求正確點數,手指一個蘋果,嘴里數一個數。
手口一致的點數,能說出總數。
3、反復教幼兒點數。
概念小班教案【3】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5以內的數
活動目的:
1、認識數字5,能點數5的數量。
2、學習一對一的點數5以內的數。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活動準備:
1、自制大張掛圖(草地`小河)雞媽媽,雞寶寶,蝴蝶,青蛙,魚吐泡泡,刺猬圖片,數卡1-5。
2、雞媽媽,雞寶寶,蝴蝶,青蛙,魚吐泡泡,刺猬(大張的)。
3、練習,鉛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數字5,初步感知5的數量
師:1: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今天(出示圖片雞媽媽)雞媽媽特別高興,因為她生(出示圖片蛋寶寶)蛋寶寶了,請小朋友幫雞媽媽數一數,她生了幾個蛋寶寶?那我們用數字幾表示?(數卡5)5像什么?5個雞蛋就用數字5表示,請小朋友跟老師學說3遍,5個雞蛋。
2:雞媽媽每天非常辛苦地在雞窩里孵蛋,終于有一天,她發現蛋寶寶有動靜了,蛋殼破了,小雞從蛋殼里鉆出來(操作蛋殼),請小朋友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小雞?(數卡5)5只小雞也可以用數字5表示,那老師要問問小朋友了,5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我們的左手可以表示5,我們的右手也可以表示,請小朋友伸出
那么的左手,我們來數一數,在伸出你們的`右手,我們再數一數。
二、通過掛圖,小雞去捉蟲,點數5以內的數
師:1:雞媽媽可高興啦!她帶著雞寶寶去捉蟲,她們來到草地上,看到了誰?看到了美麗的蝴蝶在跳舞,小朋友數一數,蝴蝶有幾只呢?(請個別幼兒回答,再全體幼兒數)5
只蝴蝶,我們可以用數字幾表示?5只蝴蝶也可以用數字5表示(出示數卡5),蝴蝶這么開心,我們也加入她們,一起來學蝴蝶飛,飛5下。
2:雞媽媽帶著小雞來到了小河邊,看到河里的小魚在游來游去玩游戲,吹泡泡,有幾條魚呢?(個別幼兒回答,再全體數)那我們用數字幾表示?2條魚我們就用數字2表示(出示數卡2)他們吹了幾個泡泡?(個別幼兒回來,再全體數)那我們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4)我們也來加入小魚的游戲,我們游2次,吹4個泡泡。小朋友你們看,小河里除了有小魚,還有誰呢?小青蛙有幾只?(個別幼兒回答,再全體數)3只青蛙我們就用數字幾表示?小青蛙在唱歌,唱得真好聽,我們也來唱一唱,邊唱邊跳3次。
3:她們又繼續往前走,走呀走,遇到了誰?有幾只小刺猬?(全體回答)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1)小刺猬告訴雞媽媽和雞寶寶,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他要去收獲水果了,太陽快下山了,雞媽媽也要帶著幾7寶寶去多收獲些蟲子了,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我們一起喊5聲加油!
三:通過游戲,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
師:1: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玩這個游戲,老師是雞媽媽,
小朋友是雞寶寶
2:寶寶們,我們一起去捉蟲咯!
3:寶寶們,我們來到了草地,你們看,那是誰啊?我們向蝴蝶問好:“蝴蝶,你們好!”寶寶們,有幾只蝴蝶呀?小手比給媽媽看,我們可以用左手,也可以用右手比,我們跟蝴蝶一起飛,飛5下哦,寶寶,我們要繼續走咯,跟蝴蝶說再見!
4:寶寶們,我們現在來到小河邊了,河里有誰呀?我們想他們問好:“小魚,你們好!”寶寶,小魚有幾條呀?小手比給媽媽看,(我們可以這樣比,也可以這樣比),小魚在干什么?吹了幾個泡泡?也比給媽媽看,(這樣比,這樣比)我們跟小魚游,跟小魚一起吹泡泡,游2次,吹4個泡泡。寶寶們,你們看,河里還有誰?我們向小青蛙問好:“小青蛙,你們好!”小青蛙有幾只?比給媽媽看,(這樣比,這樣比)小青蛙唱的歌真好聽,我們也來加入他們,邊跳邊唱3下,寶寶,我們不要打擾小魚和小青蛙了,我們跟他們說再見!
5:咦,寶寶們,前面那是誰呀?有幾只呀?我們向小刺猬問好:“小刺猬,你好!“小刺猬,你要去哪里啊?”小刺猬告訴媽媽,果園里”
的水果成熟了,他要去收獲水果了,我們不要耽誤他,我們跟他說再見吧!
6:太陽快下山了,寶寶們,我們趕緊捉蟲吃吧!(小雞捉蟲)寶寶們,吃飽了嗎?來拍拍肚子告訴媽媽,來拍自己肚子5下。吃飽了,我們回家休息吧!
四:完成練習
師:1:天亮了,寶寶們,起床咯!
2:昨天,媽媽帶寶寶出去捉蟲子,有的寶寶捉了一只,有的寶寶捉了2只,現在,媽媽要請寶寶來幫媽媽完成作業了。3:教師示范講解練習做法(連線題),幼兒完成練習五:結束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能用多種感官感知玉米粒和爆米花的特征,并能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描述。
2、在玉米粒的變化中,體驗探索和發現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玉米棒、玉米粒、爆米花、玉米做成的各種食物、爆米花視頻,百寶袋,盤子若干,小碗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
1、今天老師在這個口袋里放了一樣好吃的東西,猜猜會是什么好吃的東西?
(1)(幼兒猜兩個左右后)請一個寶寶來摸摸看看。(追問:你怎么知道是玉米?摸上去是什么感覺,圓圓的還是長長地,是滑滑的還是一粒粒的)
(2)他說是玉米,到底這個袋子里裝的是什么,我們拿出來看看。
(3)我來請坐的最好的寶寶幫我拿出來。(請一位表現好的幼兒)
2、這是什么東西啊?(邊說邊回到教師的位置)玉米?這玉米上面長的是什么啊?
3、原來這一粒粒的是玉米粒。(玉米粒聲音提高,速度放慢)一粒粒的叫什么啊?(玉米粒)
4、我們一起和玉米粒寶寶做朋友,把你們的椅子下面的玉米粒寶寶請出來。
老師已經把我的玉米粒朋友請出來了。
5、玉米粒長的什么樣的(如幼兒沒反應,可以做適當的提醒如看看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顏色呢?摸摸它是什么感覺,再聞聞呢?)
(1)提升時可以說,你說的是它的顏色黃黃的。
(2)我們把袋子打開來,聞一聞玉米粒的味道。(教師示范打開袋子)
(3)聞好了,快點把袋子扣緊,玉米粒很調皮的,別讓它跳出來了。
小結:玉米粒是一粒粒小小的,黃黃的,摸上去硬硬的,滑滑的,聞上去沒有什么氣味。
(二)變一變。
1、你們知道嗎,玉米粒有個超級大變身的本領。我們把玉米粒裝進袋子,然后放進微波爐轉下,看看會發生什么變化。
2、(幼兒觀賞爆米花過程)在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說說你聽見了什么?袋子發生了什么變化?猜猜里面的玉米粒有什么變化?
(1)袋子放進微波爐后在干什么啊?(手指畫圓圈暗示)
(2)袋子放進微波爐,轉一轉,轉一轉。(兩手打圈表示轉圈)。
(3)現在袋子是怎么樣的啊?(兩個手掌做出扁扁的動作)(扁扁的)
(4)扁扁的袋子轉一轉,轉一轉。
(5)聽聽看,聽到什么聲音了沒有?(1分05秒)
(6)這個聲音像什么啊?(像放鞭炮)
小結:袋子放進微波爐里轉一轉,發出了嗶嗶啵的聲音,像鞭炮。
①再看看袋子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樣了?
②原來扁扁的袋子現在鼓起來胖胖的了,那你們猜猜袋子里的玉米粒會有什么呢?(2分10秒暫停錄像)
3、繼續播放錄像,提問:玉米粒變成什么樣了?(白白的,像朵花)
白白的,像朵花,所以我們叫它爆米花。
4、今天我把爆米花也帶來了,請爆米花和我們一起來做朋友,保護好你的爆米花哦,別讓它跳走了。
5、看看它和玉米粒有什么不一樣?
玉米粒是小小的`,爆米花是怎么樣的?(大大的)
他的顏色有什么變化。(玉米粒原來是黃黃的,現在爆米花是白白的)
靠近鼻子聞聞看?(香香的)
玉米粒是硬硬的,爆過后玉米粒咬起來會怎樣?我們來嘗嘗吧!(脆脆的,甜甜的,香香的)
小結:爆米花大大的,白白的,聞著香香的,吃進嘴里脆脆的,甜甜的。
(三)玩一玩。
1、你們想不想做一粒玉米粒,玩玩變身游戲,把自己變成一朵爆米花?
2、邊跟教師念兒歌,邊做游戲。(兩遍)
(1)小玉米粒們出來了。
(2)玉米粒們,準備好了沒有啊?(情緒調動起來)
(3)我是一粒小小的玉米粒,放進微波爐里轉一轉,轉一轉呀轉一轉,玉米粒變成什么了,嗶嗶啵,嗶嗶啵,嗶嗶啵,玉米粒變成爆米花!
小結:這個游戲好玩嗎?可是小朋友自己在家把東西放進微波爐轉是很危險的,一定要請大人幫忙哦。
(四)嘗一嘗。
1、原來爆米花是由玉米粒做成的,老師這邊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玉米做的東西,我們也一起來嘗嘗吧。
2、幼兒分享食品。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于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在為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
2、錄音帶: 大鼓和小鼓音樂。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依據生活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聽聽、玩玩、嘗嘗中感受聲音,激發幼兒對探索聲音輕響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聲音聽聲音:(以寶寶早晨的生活背景)笑聲--雞鳴--盥洗--汽車--問候(老師好)。引導幼兒說出笑聲、動物的叫聲、聽水聲進行猜想、說出馬路上的汽車聲等。
(二)、讓小瓶發出聲音,為大鼓小鼓伴奏。
1、讓空瓶子發出聲音寶寶來到幼兒園,老師要和寶寶一起玩啦。這里有一個瓶子,你能讓它發出聲音嗎?(幼兒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種辦法讓它發出聲音)。
2、用瓶子裝豆讓它發出聲音這里有許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塊能發出聲音嗎?
3、(放錄音)引導幼兒跟著音樂搖瓶子:用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4、出示大鼓和小鼓圖片,引導幼兒用瓶子搖出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
(三)、幼兒通過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不同,知道裝硬糖果的瓶子搖起來會發出大鼓的聲音,裝軟糖果的'會發出小鼓的聲音。
(四)、為"大鼓小鼓"唱歌,邊搖瓶子配樂曲邊唱歌。
活動延伸
出示裝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與軟糖發出的聲音,誰更像大鼓、誰像小鼓?請幼兒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分享,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2、初步培養幼兒對故事中語句的理解能力。
3、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豐富詞匯:圓溜溜、亮晶晶。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鈴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小鈴鐺。
提問:這是什么?
教師:這是小花貓的小鈴鐺,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會怎樣對小花貓說呢?
小花貓會不會把自己的小鈴鐺借給別人呢?
二、展開。
1、教師操作紙杯手偶分段講述故事,使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講到“小花貓對小花狗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丟的”時。
提問:誰想戴小花貓的小鈴鐺?小貓是怎樣做的?
講到“小花狗正在河邊玩,看見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時。
提問: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會怎樣做呢?為什么?小花貓會被誰救上來呢?
講到結尾時,提問:是誰救了小花貓?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樣做的?
2、出示掛圖,完整欣賞故事,學說故事對話。
提問:
(1)小花狗看到小鈴鐺后是怎樣對小花貓說的?“圓溜溜”是什么意思?
還有什么事圓溜溜的呢?小花貓把鈴鐺借給小花狗了嗎?
(2)小白兔為什么想戴小鈴鐺?“亮晶晶”是什么意思?還有什么東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貓愿意把鈴鐺借給小白兔嗎?為什么?
(3)小山羊喜歡小花貓的鈴鐺嗎?為什么?還有什么東西丁零零?小花貓是怎樣說的?
(4)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是怎樣做的?
(5)小花貓為什么難為情?最后它是怎樣做的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幫助,有好東西要與大家一起分享。
三、結束。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玩具給同伴玩,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附故事《貓咪的小鈴鐺》
小貓今天真漂亮,脖子上帶了一個小鈴鐺。走起路來,鈴鐺就會“丁零丁零響”。
小花狗看見了,說:“呦,小鈴鐺圓溜溜,多好玩!給我戴一下好嗎?”
小貓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臟的。”
小白兔看見了,說:“瞧,小鈴鐺亮晶晶,多好玩!給我戴一下好嗎?”
小貓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壞的。”
小山羊看見了,說:“小鈴鐺丁零響,多好聽,給我戴一下好嗎?”
小貓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丟的。”
小貓蹦蹦跳跳,走到小河邊,往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鈴鐺,圓溜溜、亮晶晶、還會“丁零丁零”響呢!
它伸長脖子,想照照清楚,沒想到腳一滑,撲通一下,掉到河里去了。
小花狗正在河邊玩,看見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連忙去拉它。
“嗨呦”哎呀!小花狗拉不動小花貓。
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見了,連忙跑過來幫忙。
“嗨呦!嗨呦!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貓拉上岸來。
小花貓多難為情呀,它低下頭,拿下脖子上的小鈴鐺,說:“你們也戴戴小鈴鐺吧!”
小班教案 篇10
一、入園,晨間活動
1、熱情接待幼兒及家長,鼓勵幼兒向老師問早(用英語)。
2、鼓勵幼兒自選體育器械,進行晨間鍛煉。
3、及時觀察幼兒的情緒變化,安慰照顧帶藥孩子及情緒不好的孩子。
二、生活活動目標:
1、進餐時鼓勵幼兒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不撒飯粒,不用手抓。
2、提醒幼兒拿自己的杯子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提醒流鼻涕的孩子及時拿紙擦鼻涕;
3、入廁時不會脫褲子的孩子會請老師幫助。
4、幫助幼兒挽袖子洗手,提醒幼兒不能將袖子弄濕。
5、午睡時鼓勵孩子合作著穿脫衣物;
6、離園活動時整理幼兒衣物,提醒幼兒將自己的物品帶回家,能主動向老師道別。
三、集體活動
活動一:小班探索活動—蛋寶寶站起來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喜悅。
2、通過游戲尋找蛋寶寶站起來的`方法,激發好奇心。有幫助和保護蛋寶寶的愿望。
3、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極思考、動手操作。
準備:熟雞蛋人手一個,各種材料(積木、瓶蓋、沙包、棉花)
前期準備:學習辨別生蛋轉得象陀螺、熟蛋轉幾圈,了解哪些動物會下蛋。
預設過程:(見備課本)
延伸活動(幼兒帶蛋寶寶進行下一個活動,體驗做“媽媽”的辛苦)。
活動二:體育游戲:保護蛋寶寶
活動目標:
1、保護蛋寶寶的責任心體驗參與游戲的樂趣。
2、能靈活繞開障礙物往目標處走跑。
3、有保護自己的意識避免碰撞。
準備:墊子若干
預設過程:(見備課本)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范文 小班安全教案教案05-23
小班教案:看朋友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水果歌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教案:美麗的雪花_小班其他教案07-05
小班藝術教案:捕魚_小班藝術教案06-29
小班教案模板小班教案模板范文03-28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大全05-31
小班認識教案認識一教案小班11-15
小班的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