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匯編(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表情的含義,嘗試表現滑稽的表情。
2、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活動準備:幼兒操作材料“誰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介紹操作材料及活動規則。
(1)出示面具,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新朋友,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們是誰啊?
你們覺得他們長的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滑稽、有趣等詞。
那你們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個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師:老師這里有很多小東西,我們來一起做一個面具娃娃好嗎?
(3)逐一出示各種配件,與幼兒討論各自的用途,可以擺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與幼兒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變配件。讓幼兒體驗只要改變一種配件就可以變換出不同的表情。
(5)請個別幼兒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們覺得這幾個面具娃娃有趣嗎?那誰能把這個有趣的表情表演出來?
2、幼兒拼擺各種面具。
(1)請幼兒自己操作。
(2)教師鼓勵幼兒獨立設計、拼擺出各種各樣的滑稽人。對有困難的孩子可適當提供面具范例讓他們模仿拼擺。
(3)幼兒拼擺后,可讓他們邀請同伴欣賞自己擺出的滑稽人。
3、集體展示面具。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說說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現油和水互不相溶的現象。
2.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3.嘗試用繪畫記錄的方式。
活動準備:
1.水、油每人各一小杯,備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記錄單、記錄筆、黃色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入:《你問我答》
1.小朋友提有關實驗物品的問題,教師回答。
2.杯子里有什么?
像水一樣會流動的,黃顏色的,爸爸媽媽炒菜是要用的“油”。這里還有一杯,這是什么?(水)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會怎樣?
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會怎樣?
二、猜想記錄
1.把幼兒猜測結果圖出示在黑板上。
油會在水的哪兒?
2.統計幼兒每種預測結果人數并記錄在黑板上。
3.簡單介紹記錄表。
4.幼兒記錄并講述自己的猜想。
三、進行實驗
1.要求: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為每位小朋友也準備了一杯油和一杯水,每個小朋友在小托盤中取一杯油和一杯水,注意輕一點不要弄撒了哦。
2.幼兒實驗,記錄。
把油倒進水里看一看會出現什么有意思的現象呢?(幼兒:油在水的上面)
3.幼兒驗證預測結果教師記錄。
油在水的上面,把黑板上剛才我們猜對的畫一個勾。
4.攪拌后油在水的位置,教師出示第二組圖片。
看一看這張圖是什么意思?
幼兒:用筷子攪一攪。
猜一猜我們用筷子攪一攪油會在水的哪里?
5.幼兒實驗并記錄。
這里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張小卡片,還有油畫棒,把你攪拌后發現的有意思的現象記錄在小卡片上,我們黃色的油畫棒表示油,藍色的表示水,小朋友要記清哦。
四、交流、討論
1.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樣的變化?
。1)做完實驗的小朋友來把你的卡片貼在黑板上。(2)誰來講一講,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杯子里的'油和水有什么樣的變化?
2.教師小結:油和水這兩個好朋友很奇怪,油總是在水的上面。請小朋友回去觀察一下中午咱們喝的湯,爸爸媽媽炒的菜是不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
五、提出新問題
有什么東西可以讓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活動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會出現什么現象,這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象,我抓住這一現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驗操作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整節活動連接緊密,穩扎穩打。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并堅持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發現的原則,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讓幼兒在實踐中感悟出真知,在細心的觀察中發現“油和水”的奧秘。也培養了幼兒敢于質疑、樂于猜想的科學態度;顒舆_到教育目標。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DD油和水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敢于質疑、樂于猜想、勇于創新的意識。
2.使幼兒感知油水分離現象及糧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現象。
3.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并培養幼兒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涼白開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糧食(玉米、大米、芝麻、花生、黃豆)分裝在盤子里,筷子、畫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1.猜一猜:杯子里裝的是什么?
導語:“你們面前都有兩個杯子,請你猜一猜杯子里是什么?”
2.試一試:想辦法辨別杯子里是什么?
導語:“我不知道它們是什么,但我知道它們是無毒的,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它們是什么呢?你來試一試!
3.說一說:杯子里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實驗、觀察油水分離現象
1.猜一猜:油和水倒進一個杯子中,會發生什么事情?
導語:“請你們猜一猜,假如把油和水倒人一個杯子中,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2.幼兒實驗、觀察。
(1)把“水和油倒人一個杯中觀察”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2)用筷子攪一攪,再次觀察“你又發現了什么?”
(三)實驗并記錄各種糧食放在水、油中的沉浮現象
1.做一做:把各種糧食放在水、油中,并記錄觀察結果。導語:“今天,來了許多糧食朋友,你們看看都有誰?”“它們想在油、水中游泳,請你把它們一個一個放進杯中,每一種都要試一試,看看有什么奇妙的事情發生,然后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太陽的基本形狀特征進行大膽想象,創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2、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大膽想象,大膽表現。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到繪畫表現的快樂。
教學準備:教材,學生作業,課件音樂:種太陽等
教學過程:
一、 活動導入:
1、太陽是我們的好朋友,他每天陪伴著我們,給我們溫暖和光明,不要以為陰天和雨天沒有太陽,那是太陽被云層擋住了。小朋友們一定聽說過許多關于太陽的故事,還有的小朋友畫過太陽呢!
2、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來畫一畫你心中的太陽。
3、請6-8個學生上臺在黑板上畫太陽。其他學生用一張較小的紙來畫。
二、 評議討論,探索
1、小結:太陽的樣子什么形狀的?(圓形)因為它會發出光亮,所以我們還要給她畫上美麗的光芒。
2、 學生畫出來的太陽:鼓勵為主。誰的最有趣,最美?為什么?
3、小結:想象豐富的太陽最有趣,形式新穎,顏色鮮艷的最美
4、啟發學生想象表現:可以把太陽當成人來畫,比如:慈祥的太陽公公、快樂的'太陽妹妹等。(出示范圖或者課件)你可以想象出別的太陽人物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即興畫出一些可愛的太陽的擬人形象。稍微夸張一點。
我們也可以把他不同季節的不同樣子表現出來。春天的太陽很溫暖,我們可以把它的光芒畫成枝條,花朵,(出示教材上的范圖給學生欣賞)夏天的太陽很熱,我們可以把太陽的光芒畫成跳動的火焰等等。
5、你想畫什么季節的太陽?你希望自己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自由回答)
3、 作業
1、剛才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想象出了那么多美麗有有趣的太陽的樣子,想不想把他們畫下來呢?我們在畫的之前要注意:太陽是圓形的,可別畫成別的形狀了,還要把最漂亮的太陽的光芒畫出來哦!
2、教師巡回指導,放《種太陽》的音樂
4、 學生作業展評
1、朋友們畫的太陽可真美麗,照得黑板上都五彩繽紛的,你們愿意自己來說說自己的畫嗎?也可以向別的小朋友來介紹你的畫。
2、剛才有的小朋友畫了綠色的太陽,因為他希望每天都很涼快,而且地球永遠都是綠色。有的小朋友畫了黑色的太陽,因為他的太陽正在休息呢!真有意思!你們為什么畫這樣的太陽呢?也來說說好嗎?
5、 小結下課
小朋友們今天都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了有趣的,美麗的太陽,回家以后可以想象自己和太陽交朋友的事情,有興趣的話還可以把它畫下來。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
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素描靜物照片寫生,這周我們進行復雜靜物寫生訓練。它是基礎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素描靜物寫生主要分為兩個學習階段:結構靜物素描和全因素靜物素描。這里主要是指的后者。
通過直接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形體特征不同的物體,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整體觀察、造型、塑造能力以及藝術表現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藝術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材料準備。
提前擺好一組簡單以罐子、水果為主的靜物,準備好基本的畫具(如:畫板、畫架,素描紙、鉛筆、橡皮擦筆,紙巾等等)。準備一些優秀的素描靜物作品。
三、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對素描靜物的寫生學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
2、能力目標:能把握住畫面中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征、空間透視規律以及基本的作畫步驟。
3、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正確的整體觀察方法和大的.空間黑白灰關系。
2、難點:能深入理解并掌握構圖、形體結構、透視關系基本原理,能表現出不同物體的質感。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基本理論講授法——圖片展示法——示范法——點評法。
2、學法:討論法和練習法。
六、課時:
2到3課時:講授。
3課時:示范4開紙一張。
8課時:學生4開作業練習,教師輔導。
2課時:學生互相講評,教師點評。
七、教學過程。
1、對靜物寫生基本知識的講授(并結合板書畫出結構圖)。
(1)形與體:物體都是以實體的形式存在于空間中,形體是其本質的東西。形指形狀,體指結構,形狀與結構構成千變萬化的物體
(2)形體與光源:物體在受光后便會產生明暗變化,分為三大面和五大調子。“三大面”指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調子”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五個由亮到暗延伸的層次另外,物體本身的固有色更加豐富了畫面中的明暗節奏變化。
以下透視問題提問學生,了解學生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倏臻g透視:物體真實地存在于三維空間中,而我們想要準確地表現這種虛擬空間就要注意透視,它是形成空間感最有效的手段。透視分為平行透視(又稱一點透視)或成角透視(又稱兩點透視)。
、谄叫型敢暎毫⒎襟w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與畫面平行的線不變,與畫面垂直的線向消失點消失(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畫面莊重感較強)。
③成交透視:立方體中沒有任何一個面與畫面平行,各組平行線分別向左右兩個消失點消失。
、苷w觀察:
觀察對象時,應避免將目光長時間停留一處,只觀察局部而忽視整體,對象的長寬、大小、比例、前后的透視和空間關系,都是在觀察時需要相互、反復的進行比較,這樣心中才能有全局,才能做到主次分明、輕重有別。
2、展示優秀素描靜物作品。并結合作品對素描靜物的表現方法作進一步的分析、解說,使學生對素描靜物大的畫面有一個直觀的初步認識。
3、通過做示范,讓學生明確整個作畫步驟,邊畫邊講解。
首先選好角度,確定好自己作畫的位置。
(1)觀察分析:作畫前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心中有畫,對畫面有一個整體把握。
。2)構圖:用輕松概括的線條勾畫出物體與布紋的大體位置,注意各個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征。構圖不要太滿也不要太空,物體的擺放要注意聚散關系,要錯落有致。
。3)鋪大關系:在確定的形上畫出明暗交界線及投影,明確光源方向,找出大的黑白灰關系,切勿過早地陷入局部細節當中。
。4)深入刻畫(塑造):結合整體大關系,確定前實后虛的大節奏。圍繞畫面視覺中心開始深入塑造,深入刻畫要有主有次,盡量表現出物體的不同質感,使畫面精彩。
。5)調整:重新回到對整組靜物的第一印象,強調畫面的整體感,畫的不夠的地方要加強,畫過的地方要削弱。
4、讓學生動手練習,教師給予指導,并及時糾正學生畫面中的錯誤和不足。例如,構圖時畫面太滿或太空。
5、做點評,讓學生把畫都擺在一起,把自己的畫跟別人有一個比較,從而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一個或幾個同學試著去講解同學們的畫,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解決問題,有想法的同學也可談談自己的見解,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知識補充。這樣可帶動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激發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下掌握知識,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并進一步強調深入理解構圖、結構形體、透視關系基本原理,作畫過程中要始終整體觀察。
八、總結。
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下掌握知識,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并進一步強調深入理解構圖、結構形體、透視關系基本原理,作畫過程中要始終整體觀察。
建議每人準備一個速寫本,業余時間多觀察生活,多動手畫速寫,鼓勵學生注重積累,養成好的習慣,若能堅持將受益無窮。
課下自己可以找些優秀靜物作品來欣賞下,來進一步研究學習,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審美。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美術教案美術教學教案06-05
美術的教案02-28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教案10-2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經典]美術教案08-12
美術教案【精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