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時間:2024-08-17 08:59:3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經典7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經典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德育目標:教育同伴之間不能爭吵、打鬧,要懂得相互謙讓。

  2、知識目標:培養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引導幼兒說故事內容,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習詞:獨木橋。

  3、能力目標:激發幼兒表演故事的興趣,大膽地學說對話,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活動課件,故事錄音,小黑羊、小白羊頭飾各一個,長凳一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課件,激發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小朋友,是什么小動物在叫什么呀?它們在干什么?;本文今天,我們要學習故事《小羊過橋》。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聽故事錄音,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聽后,回答兩個問題:

  (1)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2)兩只小羊過橋了嗎?結果怎樣?

  這兩個簡單的問題,我會請能力差的幼兒回答,培養他們學故事的興趣。

  2、展示課件,讓幼兒了解方位。

  3、展示小白羊和小黑羊走到橋中間過不去的課件,讓幼兒理解獨木橋的窄,只能走一個人。學習詞:獨木橋。

  4、展示對話課件,讓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這時,我會請口語表達力較強的兩名幼兒大膽地學說對話,其他幼兒小聲地學說。

  5、展示兩只羊掉到河里去的課件,讓幼兒懂得:爭吵、打鬧的不良后果,懂得同伴之間相互謙讓的道理。

  (三)結束部分

  為了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我組織幼兒分組討論:

  小朋友,你們想對兩只小羊說些什么話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說給同伴聽。我巡回指導,聽聽小朋友的討論結果。教師小結:小朋友,以后你們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爭吵、打鬧,同伴之間要相互謙讓。

  活動反思:

  對于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說,謙讓這個詞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熟悉。在小班進行班級常規訓練的時候,教育小朋友們好玩的玩具要互相分享,喝水排水時互相讓一讓等等。謙讓的概念自孩子們入園以來,就一直融入在孩子們的實際生活中,并體現在平時的行為中。本次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鞏固對謙讓的理解,去體會同伴之間友愛的情感。這就給了我難題,如何在孩子們已有的基礎上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并能出彩呢?在年級組老教師的幫助下,我們采用在實踐中感受謙讓的方式來展現本次的活動。我用操場上現有的平衡木作為獨木橋,不給孩子們任何的要求,隨便孩子們怎么玩,不限制他們的任何行動。孩子們的表現是出乎意料的,他們會排隊,一個跟一個顯得非常有秩序,這也體現了那我們平時的教育成果。在我沒有做出要求,沒有把哪一頭作為起點的這個情況下,我所期待的情況也就出現了,孩子們在橋上碰頭了。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么解決呢?孩子們自己發現了這個問題,并有想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這就達到了我所預設的效果。總結了孩子們在玩的過程遇到的問題,并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那么在孩子們已經有這個過橋的經驗基礎上,再來觀看這個視屏,效果就要比一開始就觀看來的好得多。孩子們會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上給出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展開對黑羊,白羊行為的大討論,展開對兩只羊一起掉下河的原因探查,進而小朋友們自己想辦法,怎么樣才能讓兩只羊平安的度過獨木橋安全的到達對岸呢?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讓小朋友們以說的形式展現方法而是以實際行動展示你的方法,這樣就給了孩子們一個更直觀的體驗,也現場校驗了這個方法的可行性,在這一環節我認為是實踐出真知,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是要通過孩子們不斷的探索、失敗和嘗試,才會得出的結果,在這一方面我太心急了,趕了教學的進度,卻忽略了最為關鍵的部分。沒有讓孩子們有充分的機會去展示他們辦法的可行性。導致在后面的集體行動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同時在活動設計的時候缺乏對活動紀律性了考慮,導致在集體參與的過程中場面顯得有些混亂。但孩子們在體驗本次活動的要旨上還是到位的,并以在幼兒園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讓一讓呢?這個問題對幼兒進行延伸活動。社會活動最主要的地方就是要讓孩子領會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個要領,雖然在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還需改進,但是我相信通過此次的活動下來我學習到的東西非常多,為今后的教學活動累積了經驗。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幫助幼兒了解西瓜的生長過程。

  活動重點:幼兒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歌表演《種瓜》。

  活動準備:

  1、西瓜節奏圖2、關于"西瓜"的謎語一個3、鋼琴,音樂《種瓜》、《勞動最光榮》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勞動最光榮》做動作,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發聲練習:和勞動有關的詞"啦"、""等進行發聲。

  3、節奏練習:出示西瓜節奏圖進行節奏練習。

  二、基本部分

  1、幼兒猜謎語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看著是綠色,吃到嘴里是紅色,吐出來時是黑色"打一種水果名稱。(教師小結對了是"西瓜"。)(2)師:西瓜真好吃,你們想來種瓜嗎?看小朋友是怎么種瓜的。

  2、播放課件,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引導歸納歌詞:

  我在墻根下種了一顆瓜天天來澆水,天天來看它發了芽,開了花,結了個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種瓜》。

  (1)教師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種瓜》)。

  (2)教師彈唱歌曲一遍,幼兒再次欣賞,提醒幼兒注意認真地唱出附點。

  提問:你聽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提問:種出來的西瓜怎樣呀?(幼兒回答教師小結)4、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分句學唱歌曲,提醒幼兒學會聽前奏開始演唱并啟發幼兒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1)請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分句學唱歌曲兩遍。

  (2)請幼兒跟隨教師學唱歌曲。

  --先請幼兒小聲跟隨教師演唱一遍。

  5、請全體幼兒看課件記憶歌詞,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結束部分

  1、全體幼兒歌表演《種瓜》。

  2、音樂游戲《種瓜》:教師扮演種瓜人,幼兒扮演西瓜隨音樂進行游戲表演。

中班教案 篇3

  目標

  1、鍛煉幼兒的握力、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與關節的柔韌性。

  2、發展幼兒單腳站立、單腳踢球、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

  準備

  若干張廢舊報紙、幾個弓形門、一些細繩。

  過程

  1、制造紙球 幼兒自己動手,把廢舊報紙搓成一個個紙球,然后用細繩捆綁一下。

  2、踢球練習 幼兒自由結伴,相互踢紙球。

  3、踢球入門 幼兒分成幾組,分別開展踢球入門(弓形門)游戲。看誰踢進門的次數最多。左右腳都可練習。

  4、幼兒(尤其是大班幼兒)踢球熟練后,可開展踢足球比賽。

  建議

  1、啟發幼兒在活動中想出其他一些玩紙球的方法,教師提供必要的器材和指導。

  2、可以將踢紙球、拋接紙球、投擲紙球等活動結合起來,促進幼兒身體全面發展。

  3、可以用布條扎成布球代替紙球玩。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道氣球變鼓是因為充入了空氣,感受空氣帶給人們的感覺。

  2、做做小實驗,感知空氣的壓力,對實驗中發生的現象產生興趣。

  教學準備:

  充氣的氣球一個,未充氣的氣球皮若干。

  玻璃杯4個,厚卡紙若干,清水一盆。

  塑料袋若干。

  教學過程:

  一、氣球吃什么

  出示充了氣的氣球與未充氣的氣球。

  觀察兩種氣球有什么不同?

  講故事

  老師有一個氣球寶寶的故事,想不想知道氣球寶寶怎么了?

  問:你們知道氣球吃什么嗎?是什么讓氣球變得圓鼓鼓的?(空氣)

  那么怎樣才能讓氣球吃到空氣呢?(住里面吹氣)

  感受空氣

  陳老師這里有很多餓了肚子的氣球,請小朋友們給它吹氣,讓它吃飽肚子然后把氣球里的氣放出來,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涼涼的,癢癢的)

  你們感受到空氣了嗎,空氣離我們遠不遠?(不遠,就在我們身邊)

  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可是空氣的本領非常大,氣球吃進空氣,能變得圓鼓鼓的,非常好玩,要是沒有空氣的氣球就像沒有吃飯的小朋友的肚子一樣,扁扁的,很難看。

  而且它還有很多很大的本領,你們想知道它還能做什么嗎?

  二、倒不出來的水

  比較不同

  ⑴出示一張紙放在空中,然后落下,問:這張紙有沒有力氣?(沒有)

  ⑵出示一杯用紙托住的水,它有沒有力氣?(有)

  為什么這張紙可以托住一杯水?是它有魔法嗎?看看老師是怎么讓這張紙托住這杯水的。

  示范實驗

  出示玻璃杯與紙,幼兒仔細觀察,邊講解邊示范步驟:給杯子倒滿水,杯口用卡紙蓋好, 然后用一只手壓住卡紙,另一只手把杯子倒過來,數三下,然后把托著紙的手放掉會發生什么事?

  神奇的空氣

  剛才的實驗神奇嗎?你知道為什么一張紙可以托住一杯水嗎?是誰在幫忙?誰這么有力量?

  教師再操作邊分析原因:因為杯子里裝滿了水,卡紙把水杯口蓋住以后就像一扇門把空氣關到了門外面。把杯子倒過來以后,水寶寶碰到了卡紙就想把卡紙擠破,從杯子里跑出來,這時,杯子外面許許多多的空氣寶寶就來幫助卡紙把紙托起來,你們說,是水寶寶力量大還是空氣寶寶力量更大一點呢?

  所以,這張紙能托住一杯水主要是靠誰的力量啊?

  幼兒實驗

  現在老師請兩個小朋友按照剛才老師說的方法,來試試看,你能不能也讓空氣寶寶聽你的話把卡紙托住,把水留在杯子里。

  邊講解邊操作,請兩到三次,最后一次請四個人一組。

  小結:

  最后再回憶一下這個實驗是怎么做的:杯子用卡紙小心蓋住,卡紙就會把空氣都關到杯子外面去了,杯子里面沒有空氣,倒過來的時候,空氣會把紙托住掉不下來,所以,杯子里的水就不會倒出來了。

  剛才小朋友們實驗做得非常棒,以后你們自己在家也可以做魔術師了,對不對。

  三、空氣在這里

  感覺空氣

  說了這么多,你們說空氣到底在哪里?你能用什么辦法證明空氣在這里呢?

  (引導幼兒拿著衣服或手給自己扇扇子等等或引導幼兒捏住鼻子,能不能呼吸,呼吸的是什么?)

  游戲:捕捉空氣

  ⑴老師這里有一些袋子,你能不能用這個袋子把空氣抓起來?請一個幼兒動腦筋上來試試看。方法:雙手抓住袋子的耳朵,用力一甩,收緊,空氣就抓住了,袋子越鼓,空氣越多。

  ⑵既然空氣離我們這么近,那我們每個人一個塑料袋到樓下捕捉一些空氣。比一比,誰捕捉的空氣更多,捉得更快吧。

  ⑶結束:分袋子,排隊下樓捕捉空氣。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蛙跳動作,鍛煉腿部力量。

  2、用雙腳并攏跳的方式跳過20厘米的障礙物。

  3、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掌握正確的蹲跳方式。

  活動難點:用雙腳并攏跳的方式跳過20厘米的障礙物。

  活動準備:

  圈圈(當草地)若干、綠色泡沫墊、20厘米左右高的障礙物田埂、大繩子兩根、自制害蟲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兒歌邊做游戲兒歌《小蝌蚪變變變》:小蝌蚪,圓圓頭,排著長隊去游泳。小尾巴,搖搖搖,變成青蛙呱呱跳。真高興,我們已經變成小青蛙了,來,到媽媽這兒來拿一個小青蛙的標志。

  2。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跳青蛙模仿操。

  二、基本活動。

  (一)青蛙跳草地

  1、現在小蝌蚪們都變成青蛙啦!你們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領嗎?

  2、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今天,小青蛙們就跟著媽媽一起來學青蛙跳的本領吧!瞧,這兒有一塊草地,咱們去跳跳吧,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哦!(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跳圈)

  3、小青蛙們跳得真好!誰來告訴媽媽你剛剛是怎樣跳的呀!

  教師講解蛙跳的'方法:蹲——跳

  (二)青蛙過小水溝

  1、學會了跳草地,我們再來學一個本領吧!看,那兒有一條小水溝(小水溝的形狀為由窄逐漸變寬,目的是為了照顧幼兒能力的個體差異性),一邊寬一邊窄,我們該怎么過去呢?幼兒自由探索嘗試。

  2、我們是小青蛙,應該以青蛙的方式跳過去,小青蛙是怎么跳的,該怎么跳過去?請個別兒嘗試。

  3、教師示范并講解動作要領。(兩腳分開,用力蹬地,用腳尖輕輕落地)寶寶們,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4、教師總結:小青蛙果然長大了,本領也越來越大了,那就讓我們去挑戰更難的本領吧!

  (三)青蛙過田埂

  1、看,那兒還有一個這么高的田埂,田埂怎么過去呢,哪只小青蛙先來試一試,你剛剛是怎么跳的呀?那再來看媽媽跳一跳吧!(雙腳并攏,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小青蛙們都能跳過田埂了,真厲害!那如果田埂變得更寬,你們還能過去嗎?

  3、教師:有的蟲子飛的很高,怎么樣才能跳得高把蟲子捉住呢?

  教師用系有蟲子的竹竿輔佐幼兒向上跳躍捉蟲子。

  4、教師小結:小青蛙們真厲害,不僅學會了跳草地和過小河,還能跳過這么高這么寬的田埂了。真棒!跳了這么久還真累呀,我們休息一下吧!一起放松一下。(帶領幼兒敲敲腿,捏捏手臂)

  三、游戲:小青蛙捉害蟲跳了那么久,媽媽覺得肚子餓了呢,對面田里有許多害蟲,我們去捉害蟲吃吧!可是捉害蟲我們必須克服很多困難,我們必須要跳過草地,小河和田埂才能到達田里,這些本領我們剛剛都學會了,讓我們去展示一下吧!先看媽媽來示范一遍(教師示范),你們學會了嗎?但是媽媽有兩個要求:第一,每只小青蛙捉到一條害蟲后就從兩邊回來將害蟲放進筐里,然后排到隊伍的后面!第二,等第一只小青蛙放下害蟲后第二只小青蛙再出發,聽明白了嗎?我們排成兩排,準備好了嗎?出發!

  四、放松活動。

  今天小青蛙們都很能干,學會了那么多的新本領,大家都累了吧,我們一起回池塘一邊休息一邊吃害蟲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我以青蛙學本領的情境進行教學,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于模仿,有較強的表現欲望,以趣味性和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來調動、培養和保持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我先以呼啦圈作為池塘,以蝌蚪變青蛙的方式展開熱身運動,幼兒興趣點很高,接下來讓幼兒自己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跳出池塘,老師并總結出幾種方法如:轉身跳、直線跳、變換方向跳、連續跳,引導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再請跳得好的幼兒進行示范,同伴之間的榜樣作用能很好的激發幼兒更好的練習,但老師沒有對幼兒的表現進行有效的總結和適時的引導,老師也沒有做示范動作,怕老師的示范動作影響幼兒的創新能力,這樣可能會導致幼兒并沒有很標準的掌握新動作。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建構材料,運用拼接的技能搭建火車。

  2、引導幼兒學習運用輔助材料。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智高樂插塑、螺絲玩具、可樂罐、卷紙芯、膠卷芯等。

  2、火車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以小朋友要旅行,要乘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引題,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了解火車的基本結構。

  3、教師與幼兒一起分析搭建火車要用哪些材料,應該怎么搭?

  4、引導幼兒觀察這些輔助材料應該怎樣使用。

  3、幼兒分組活動

  (1)用智高樂插塑搭火車。

  (2)用可樂罐、礦泉水瓶、卷紙芯搭建火車。

  4、作品展示:組織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

  5、游戲評價:請幼兒大膽地對自己或同伴進行評價,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了解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特殊本領。

  2懂得別人遇到困難時要想辦法幫助別人。

  二、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啄木鳥、喜鵲、貓頭鷹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導幼兒觀察掛圖

  1、在草地上,有兩棵蘋果樹,一棵年紀大了,是老婆婆,一棵剛長出來,是小蘋果樹,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可是,你們看,老婆婆她怎么了?

  (二)引導幼兒想辦法為蘋果樹婆婆治病。

  師:蘋果樹婆婆生病了,小蘋果樹可真著急,它趕緊去請醫生給婆婆看病,它請了誰?

  1、喜鵲會給老婆婆看病嗎?為什么?

  2、小蘋果樹又請了誰呢?

  3、它會給婆婆看病嗎?為什么?

  繼續欣賞圖片

  4、你喜歡啄木鳥嗎?為什么?

  5、你喜歡喜鵲嗎?為什么?

  6、喜歡貓頭鷹嗎?為什么?

  7、小結:原來啄木鳥會捉樹干里的蟲子,喜鵲會捉樹葉上的蟲子,貓頭鷹會捉田鼠,它們的本領可真大!所以你們才喜歡它們。

  (三)介紹一些常見的鳥類及它們的`作用。

  大自然中的鳥類多著呢,它們都有自己的本領,都是益鳥。

  (四)討論怎樣當愛鳥小衛士。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幼兒中班05-12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經典)中班教案08-31

中班的教案05-15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07-20

[經典]中班教案08-16

中班的教案04-02

中班的教案03-16

中班教案09-1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少妇欧洲少妇AV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视频 | 亚洲网站自偷自拍另类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一本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天堂女人午夜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