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家來排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家來排隊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家來排隊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鞏固排隊的方法,一個跟著一個,不搶排,不插隊,不吵鬧,要遵守排隊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2、讓幼兒知道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為,了解"自覺排隊日"的相關常識。
3、體驗感知集體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初步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在游戲中掌握排隊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隊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自覺排隊,做到不推搡、不插隊、不搶排,并在排隊時學會等待。
活動準備:
公共場所排隊圖片,自覺排隊日圖片(11),手偶、雁、小螞蟻頭飾若干,用報紙做的青蟲一條,帖一盒。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基本活動: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引導幼兒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表演手偶講故事《不聽話的`小雁》
提問:
(1)媽媽對小雁說了什么話?
(2)小雁為什么會受傷?
教師小結:雁飛行時排隊很重要,誰都不能掉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擠不搶 不吵鬧
游戲: 《雁排隊向南飛》。
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雁媽媽,帶領全體女孩扮小雁跟著雁媽媽排成"一"字形隊伍飛行,要求:幼兒聽口令,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吵鬧。
(1)教師和女孩一起做游戲,男孩在旁邊加油。
(2)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排隊飛行時,一個跟著一個,沒有一個掉隊的,表現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師和女孩一起進行游戲。
3、教師出示螞蟻排隊搬運食物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
游戲:《螞蟻搬蟲》
游戲規(guī)則:幼兒排隊運青蟲,聽從口令排隊踏步走。認真遵守排隊秩序。
教師扮螞蟻王和全體男孩扮演小螞蟻一起玩搬運青蟲的游戲。游戲中鞏固排隊的方法和規(guī)則。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11"圖片讓幼兒說一說"11"像什么?教師結合圖片"11"講解"自覺排隊日"中標志的含義,讓幼兒排隊時要像11的順序排號。自覺排隊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我們小朋友要從小養(yǎng)成主動排隊的好習慣。
2、教師出示公共場所排隊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人是怎樣排隊的?
3、(1)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隊?
(2)讓幼兒說說周圍同伴中 ,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 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不好?
教師總結:排隊守秩序,向排隊表現好的小朋友學習。
結束活動:教師總結,獎勵幼兒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每人一顆好吃的帖,幼兒隨音樂排隊領取帖。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yǎng)成自主排隊的好習慣。
活動思:
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guī)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戲中,那效果就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游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沒有一個違規(guī)則的,游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游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fā)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附: 自編故事 《不聽話的小雁》
秋天來到了,雁媽媽要帶著小雁和家一起飛回南方的家。臨行前媽媽對小雁說:"孩子,明天一早,我們就要和家一起排隊飛回南方的家,飛行時會很辛苦,你要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后,聽從頭領的指揮 ,千萬不要掉隊,也不能玩,不然會很危險的。小雁點了點頭,雁媽媽這才放心地去睡覺。
第二天早上,小雁和媽媽一起排隊跟著頭領在天上飛行,小雁第一次和家一起飛行,感到很稀奇,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和旁邊的伙伴瘋鬧,早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后。
這時有一只漂亮的小蝴蝶飛了過來,小雁就離開了媽媽和家,正當小雁玩得高興的時候,一只兇猛的老鷹向它飛了過來,小雁嚇得喊救命,幸虧雁媽媽和家聽到了呼救聲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雁。
小雁得救了,它慚愧地低下頭,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以后一定聽您的話,好好排隊,再也不玩了,謝謝你和家救了我。"雁媽媽摸摸小雁的頭,對它說:"孩子,記住媽媽的話,飛行時一定要排隊,聽從指揮,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大家來排隊教案2
活動名稱:大家來排隊
活動目標
1. 通過游戲使幼兒理解和感受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
2.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養(yǎng)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
3. 讓幼兒知道每月的11日是自覺排隊日,并了解數字11在排隊日中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分組游戲《瓶中的小球》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預測結果A.所有小組都失敗 B.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1.針對預測A.引導幼兒討論發(fā)生什么情況?為什么小球不能順利的拉出來?
B.鼓勵幼兒說出失敗的原因和成功的經驗,歸納好辦法。
2.再次進行游戲,體會秩序的重要性。
二、出示排隊幻燈片。
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為什么要排隊?說一說不遵守秩序不排隊會出現什么后果?
三、觀看flash《汽車站的'故事》
1. 觀看flash動畫(上)說一說flash寶寶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引導幼兒一起想出好辦法來幫助flash寶寶。
2. 觀看flash動畫(下)通過成功幫助flash寶寶使幼兒感受排隊的重要性。
四、知道11日是自覺排隊日
1.提問幼兒為什么11日定為排隊日,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觀看課件了解數字11在排隊日中的含義和排隊日標志。
五、游戲《找錯改錯》
指出并改正圖中小朋友的錯誤做法,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同時深化排隊的重要性。
六、爭當排隊日小志愿者。
情景體驗在領取排隊日徽章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自覺的去進行排隊,內化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大家來排隊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鞏固排隊的方法,一個跟著一個,不搶排,不插隊,不吵鬧,要遵守排隊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2、讓幼兒知道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為,了解"自覺排隊日"的相關常識。
3、體驗感知集體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初步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活動重點:在游戲中掌握排隊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隊的重要性。活動難點:自覺排隊,做到不推搡、不插隊、不搶排,并在排隊時學會等待。
活動準備:公共場所排隊圖片,自覺排隊日圖片(11),手偶、大雁、小螞蟻頭飾若干,用報紙做的大青蟲一條,糖果一盒。
活動過程:導入活動:教師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兒興趣,導入主題。基本活動: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引導幼兒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表演手偶講故事《不聽話的小雁》提問:
(1)媽媽對小雁說了什么話?
(2)小雁為什么會受傷?教師小結:大雁飛行時排隊很重要,誰都不能掉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擠不搶不吵鬧游戲:《大雁排隊向南飛》。
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大雁媽媽,帶領全體女孩扮小雁跟著雁媽媽排成"一"字形隊伍飛行,要求:幼兒聽口令,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吵鬧。
(1)教師和女孩一起做游戲,男孩在旁邊加油。
(2)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排隊飛行時,一個跟著一個,沒有一個掉隊的,表現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師和女孩一起進行游戲。
3、教師出示螞蟻排隊搬運食物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游戲:《螞蟻搬蟲》游戲規(guī)則:幼兒排隊運大青蟲,聽從口令排隊踏步走。認真遵守排隊秩序。教師扮螞蟻大王和全體男孩扮演小螞蟻一起玩搬運大青蟲的游戲。游戲中鞏固排隊的方法和規(guī)則。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11"圖片讓幼兒說一說"11"像什么?教師結合圖片"11"講解"自覺排隊日"中標志的含義,讓幼兒排隊時要像11的順序排號。自覺排隊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我們小朋友要從小養(yǎng)成主動排隊的好習慣。
2、教師出示公共場所排隊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人是怎樣排隊的`?
3、(1)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隊?
(2)讓幼兒說說周圍同伴中,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不好?
教師總結:排隊守秩序,向排隊表現好的小朋友學習。結束活動:教師總結,獎勵幼兒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每人一顆好吃的糖果,幼兒隨音樂排隊領取糖果。
活動延伸: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yǎng)成自主排隊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guī)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戲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游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沒有一個違反規(guī)則的,游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游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fā)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附:自編故事《不聽話的小雁》
秋天來到了,大雁媽媽要帶著小雁和大家一起飛回南方的家。臨行前媽媽對小雁說:"孩子,明天一大早,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排隊飛回南方的家,飛行時會很辛苦,你要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后,聽從頭領的指揮,千萬不要掉隊,也不能貪玩,不然會很危險的。小雁點了點頭,雁媽媽這才放心地去睡覺。第二天早上,小雁和媽媽一起排隊跟著頭領在天上飛行,小雁第一次和大家一起飛行,感到很稀奇,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和旁邊的伙伴瘋鬧,早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后。這時有一只漂亮的小蝴蝶飛了過來,小雁就離開了媽媽和大家,正當小雁玩得高興的時候,一只兇猛的老鷹向它飛了過來,小雁嚇得大喊救命,幸虧雁媽媽和大家聽到了呼救聲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雁。小雁得救了,它慚愧地低下頭,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以后一定聽您的話,好好排隊,再也不貪玩了,謝謝你和大家救了我。"雁媽媽摸摸小雁的頭,對它說:"孩子,記住媽媽的話,飛行時一定要排隊,聽從指揮,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大家來排隊教案4
設計意圖:
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guī)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隊。小班幼兒經過一學期的幼兒園生活,他們已經有了排隊意識,個別幼兒甚至能用語言提醒身邊的小朋友,但多數幼兒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復提醒。
《大家來排隊》以體驗活動為依托,通過體驗、感受,明白排隊的好處,萌發(fā)對排隊的需要,同時在故事的正面引導下,學習正確的排隊方法,將排隊的意識落實到行為中去,生活有序、玩的開心。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使幼兒理解和感受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
2、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養(yǎng)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
3、讓幼兒知道每月的11日是"自覺排隊日",并了解數字"11"在排隊日中的含義。
活動準備:
教學PPT活動過程:
一、分組游戲《瓶中的糖果》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吃的糖果,你們想吃嗎?誰想吃啊?哇,你們都想吃啊,那你們一塊兒過來拿吧!
2、誰拿到糖了,請舉手。為什么老師有這么多糖你們都拿不到呢?
3、鼓勵幼兒說出失敗的原因和成功的經驗,歸納好辦法。
4、小結:我們要一個一個過來排隊拿糖,而且我們手都擠在一塊兒伸不進去,誰都拿不到糖,小朋友們想個好辦法,一會兒我們來分享糖果。
二、出示排隊幻燈片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為什么要排隊?說一說不遵守秩序不排隊會出現什么后果?
三、故事牽引,提煉經驗
1、森林幼兒園的小動物們也想玩滑滑梯,它們應該怎么做呢?
2、誰來幫助它們排隊呢?
3、小動物們都排好隊了,可是又來了一只小猴子,它也想玩滑滑梯,要怎么辦呢?
4、小猴子不想站在最后面,它想站在小公雞的前面,它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5、剛剛小動物是怎么排隊的,你覺得它們排的好不好?
6、你覺得是小動物排的好,還是小朋友排的好,為什么?
7、小結:原來玩滑滑梯要排隊,一個接著一個排隊,不推不擠、不插隊、不說話。玩過之后,排到隊伍最后一個小朋友后面,這樣每個小朋友就都可以玩到滑滑梯了。
四、知道11日是"自覺排隊日"并提問
1、提問幼兒北京為什么11日定為排隊日,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觀看標志,了解數字"11"在排隊日中的含義和排隊日標志。(北京將每個月的11日定為自覺排隊日,告訴每個人不管是上車、買東西、做游戲都要像"11"一樣有順序的排列。)
五、運用經驗、再次體驗今天大家表現都非常棒,現在老師要把糖果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你們知道怎么分享糖果嗎?
大家來排隊教案5
講授目的:
1、實驗按肯定紀律列隊,體驗排序的紀律和要領。
2、開端創(chuàng)建幼兒的序數觀點,并能從差別的方位正確說出動物的地位。
講授預備:
5個小動物玩具:小兔、小狗、小貓、小鴨、小象,1塊蓋布。
講授歷程:
1、用可愛的小動物來引起幼兒的愛好。
“本日有幾個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
—出示小動物,散放在桌子上,讓孩子確認動物的'名稱。
2、“本日小動物要和我們玩列隊的游戲,咱們來給小動物排好隊吧!”
引導孩子把小動物排成一橫排。
3、分離從兩個差別的偏向(左、右)引誘孩子正確說出動物排在第幾位。
然后用手指著從左數起,并問孩子:“請你來報告我,從這邊數,小兔排在第幾?”
(讓孩子答復并指出小兔地點地位,如孩子答復對了;可用小兔來親親孩子的臉。)……讓孩子熟習從左邊肯定全部動物的地位。
4、幼兒園教案換個偏向(從右邊)讓孩子說出動物的地位。
手指向右邊:“如今我們從這一邊數,排在第一的是誰?”
“請你把排在第二的動物拿給我。”
“小狗排在第幾?”用差別的提問方法讓孩子學會從差別的偏向確認動物的正確地位。
5、可以將小動物擺成列的情勢,再讓孩子確認動物的地位。
本領強的孩子可連系數字卡來表現動物的地位。
6、待孩子記清動物的分列次序后,用蓋布將動物擋住,問孩子:“小動物來和我們捉迷藏;早年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
“從后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孩子答復后揭開布查驗是否準確,幼兒手工制作牢固孩子的序數觀點。
大家來排隊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使幼兒理解和感受集體活動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養(yǎng)成自覺排隊的好習慣。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分組游戲《瓶中的小球》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預測結果:
A、所有小組都失敗
B、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1、針對預測:
A、引導幼兒討論:發(fā)生什么情況?為什么小球不能順利的拉出來?
B、鼓勵幼兒說出失敗的原因和成功的經驗,歸納好辦法。
2、再次進行游戲,體會秩序的.重要性。
二、出示排隊幻燈片。
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隊?為什么要排隊?說一說不遵守秩序不排隊會出現什么后果?
三、觀看flash《汽車站的故事》
1、觀看flash動畫(上)說一說flash寶寶怎么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引導幼兒一起想出好辦法來幫助flash寶寶。
2、觀看flash動畫(下)通過成功幫助flash寶寶使幼兒感受排隊的重要性。
四、知道11日是"自覺排隊日"并
1、提問幼兒為什么11日定為排隊日,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觀看課件了解數字"11"在排隊日中的含義和排隊日標志。
五、游戲《找錯改錯》
指出并改正圖中小朋友的錯誤做法,激發(fā)幼兒興趣的同時深化排隊的重要性。
六、爭當排隊日小志愿者。
情景體驗:在領取排隊日徽章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自覺的去進行排隊,內化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七、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guī)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戲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游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沒有一個違反規(guī)則的,游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游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fā)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大家來排隊教案7
教學目標:
1、嘗試按一定規(guī)律排隊,體驗排序的規(guī)律和方法。
2、初步建立幼兒的序數概念,并能從不同的方位準確說出動物的位置。
教學準備:
5個小動物玩具:小兔、小狗、小貓、小鴨、小象,1塊蓋布。
教學過程:
1、用可愛的小動物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有幾個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
出示小動物,散放在桌子上,讓孩子確認動物的名稱。
2、“今天小動物要和我們玩排隊的游戲,咱們來給小動物排好隊吧!”
指導孩子把小動物排成一橫排。
3、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左、右)引導孩子準確說出動物排在第幾位。
然后用手指著從左數起,并問孩子:“請你來告訴我,從這邊數,小兔排在第幾?”
(讓孩子回答并指出小兔所在位置,如孩子回答對了;可用小兔來親親孩子的`臉。)……讓孩子熟悉從左邊確定所有動物的位置。
4、換個方向(從右邊)讓孩子說出動物的位置。
手指向右邊:“現在我們從這一邊數,排在第一的是誰?”
“請你把排在第二的動物拿給我。”
“小狗排在第幾?”用不同的提問方式讓孩子學會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動物的準確位置。
5、可以將小動物擺成列的形式,再讓孩子確認動物的位置。
能力強的孩子可結合數字卡來表示動物的位置。
6、待孩子記清動物的排列順序后,用蓋布將動物蓋住,問孩子:“小動物來和我們捉迷藏;從前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
“從后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孩子回答后揭開布檢驗是否正確,鞏固孩子的序數概念。
大家來排隊教案8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律能力差,剛剛融入集體生活,還沒有適應集體生活。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guī)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隊。經過半年的集體生活的鍛煉,孩子們已經有了排隊意識,但多數幼兒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復提醒。通過觀察我發(fā)現孩子們在排隊喝水、洗手、入廁、取放學具的過程中,都有搶排、隨意插隊、推搡同伴的現象,使得班級常規(guī)很亂。由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排隊的重要性,學會排隊的基本方法,一個跟著一個站,先到的站前面,后來的站后面,不擁擠、不插隊,讓幼兒自覺遵守排隊規(guī)則,養(yǎng)成排隊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鞏固排隊的方法,一個跟著一個,不搶排,不插隊,不吵鬧,要遵守排隊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2、讓幼兒知道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為,了解"自覺排隊日"的相關常識。
3、體驗感知集體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初步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重點:
在游戲中掌握排隊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隊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自覺排隊,做到不推搡、不插隊、不搶排,并在排隊時學會等待。
活動準備:
公共場所排隊圖片,自覺排隊日圖片(11),手偶、大雁、小螞蟻頭飾若干,用報紙做的大青蟲一條,糖果一盒。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教師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基本活動: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引導幼兒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表演手偶講故事《不聽話的小雁》
提問:(1)媽媽對小雁說了什么話?
(2)小雁為什么會受傷?
教師小結:大雁飛行時排隊很重要,誰都不能掉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擠不搶不吵鬧。
游戲:《大雁排隊向南飛》。
游戲規(guī)則:教師扮大雁媽媽,帶領全體女孩扮小雁跟著雁媽媽排成"一"字形隊伍飛行,要求:幼兒聽口令,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吵鬧。
(1)教師和女孩一起做游戲,男孩在旁邊加油。
(2)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排隊飛行時,一個跟著一個,沒有一個掉隊的,表現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師和女孩一起進行游戲。
3、教師出示螞蟻排隊搬運食物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
游戲:《螞蟻搬蟲》
游戲規(guī)則:幼兒排隊運大青蟲,聽從口令排隊踏步走。認真遵守排隊秩序。
教師扮螞蟻大王和全體男孩扮演小螞蟻一起玩搬運大青蟲的游戲。游戲中鞏固排隊的方法和規(guī)則。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11"圖片讓幼兒說一說"11"像什么?教師結合圖片"11"講解"自覺排隊日"中標志的含義,讓幼兒排隊時要像11的順序排號。自覺排隊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我們小朋友要從小養(yǎng)成主動排隊的好習慣。
2、教師出示公共場所排隊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人是怎樣排隊的?
3、(1)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隊?
(2)讓幼兒說說周圍同伴中,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不好?
教師總結:排隊守秩序,向排隊表現好的小朋友學習。
結束活動:
教師總結,獎勵幼兒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每人一顆好吃的糖果,幼兒隨音樂排隊領取糖果。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yǎng)成自主排隊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guī)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戲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游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沒有一個違反規(guī)則的,游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游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fā)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附:自編故事
《不聽話的小雁》
秋天來到了,大雁媽媽要帶著小雁和大家一起飛回南方的家。臨行前媽媽對小雁說:"孩子,明天一大早,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排隊飛回南方的家,飛行時會很辛苦,你要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后,聽從頭領的指揮,千萬不要掉隊,也不能貪玩,不然會很危險的。小雁點了點頭,雁媽媽這才放心地去睡覺。
第二天早上,小雁和媽媽一起排隊跟著頭領在天上飛行,小雁第一次和大家一起飛行,感到很稀奇,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和旁邊的伙伴瘋鬧,早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后。
這時有一只漂亮的小蝴蝶飛了過來,小雁就離開了媽媽和大家,正當小雁玩得高興的時候,一只兇猛的老鷹向它飛了過來,小雁嚇得大喊救命,幸虧雁媽媽和大家聽到了呼救聲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雁。
小雁得救了,它慚愧地低下頭,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錯了,我以后一定聽您的話,好好排隊,再也不貪玩了,謝謝你和大家救了我。"雁媽媽摸摸小雁的頭,對它說:"孩子,記住媽媽的話,飛行時一定要排隊,聽從指揮,這樣才能保護好自己。"
大家來排隊教案9
教學目標:
1、嘗試按一定規(guī)律排隊,體驗排序的規(guī)律和方法。
2、初步建立幼兒的序數概念,并能從不同的方位準確說出動物的位置。
教學準備:
5個小動物玩具:小兔、小狗、小貓、小鴨、小象,1塊蓋布。
教學過程:
1、用可愛的小動物來引起幼兒的興趣。“今天有幾個小動物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 ——出示小動物,散放在桌子上,讓孩子確認動物的名稱。
2、“今天小動物要和我們玩排隊的游戲,咱們來給小動物排好隊吧!”指導孩子把小動物排成一橫排。
3、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左、右)引導孩子準確說出動物排在第幾位。然后用手指著從左數起,并問孩子:“請你來告訴我,從這邊數,小兔排在第幾?”(讓孩子回答并指出小兔所在位置,如孩子回答對了;可用小兔來親親孩子的臉。)……讓孩子熟悉從左邊確定所有動物的位置。
4、換個方向(從右邊)讓孩子說出動物的位置。手指向右邊:“現在我們從這一邊數,排在第一的是誰?”“請你把排在第二的動物拿給我。”“小狗排在第幾?”用不同的提問方式讓孩子學會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動物的準確位置。
5、 可以將小動物擺成列的`形式,再讓孩子確認動物的位置。能力強的孩子可結合數字卡來表示動物的位置。
6、待孩子記清動物的排列順序后,用蓋布將動物蓋住,問孩子:“小動物來和我們捉迷藏;從前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從后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孩子回答后揭開布檢驗是否正確,鞏固孩子的序數概念。
大家來排隊教案10
活動目標:
1.理解序數的意義,能按照不同的方向進行排序,并說出排列順序。
2.養(yǎng)成良好的排隊習慣,能按照指令迅速排好隊伍。
活動準備:
各種常見的動物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動物排隊
1. 認識小動物。
師:今天老師請了幾位小動物來我們教師做客,他們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上中班了,我們先來認識他們。(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齊聲回答)
2. 認識排列順序。
師:動物學校的老師要帶他們出去玩,但是要先請他們排好隊伍,看看他們排成什么隊形?
(擺放動物圖片)
我們從左到右看看,他們是怎么排的?排在第一個的是誰?第二個是誰?........
(一邊指圖片一邊詢問)
現在要加強難度啦,我說一種動物,你們來說說他們排在第幾個?(3-6)
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我說數字,你們來說說是第幾個動物。
(如從左到右,排在第三個的是誰)
二、動物變隊形
師:現在小動物們在外面玩夠啦,他們要回教室啦,現在他們換了一種隊形,看看這一次他們排成了什么隊形?
從上到下:這是從上到下排的,從上到下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排在第一位的是xx,排在第二位的是xx.......。”
(同理循環(huán),從前到后,從右到左排列動物順序。)
三、游戲“按指令排隊”
師:小動物排隊排的`真棒,我來看看小朋友排隊排得怎么樣?
現在男孩子一派,女孩子一排,男孩子女孩子來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誰的隊伍排得好。
我要問一問小朋友們:xx排在第幾個?排在第幾個的是誰?
我喊第幾個小朋友蹲下,那位小朋友就蹲下,我喊第幾位小朋友拍手,那位小朋友,就拍手,看誰的反映最靈。
按照圖上的要求提問,引導幼兒完成練習。
活動結束:
現在小朋友們學學小動物排排隊,看看誰排的棒。
【大家來排隊教案】相關文章:
《大家來植樹》 教案03-29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
大家來鍛煉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