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6篇(優選)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設計理念]
識字寫字是教學低年級語文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這一重點,突破這一難點,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在設計本課教學時,首先由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有趣的成語》引入新課,讓學生對有故事的成語產生興趣。通過指導學生初讀課本,把學生帶入識字情境中,初步感知漢字,為進一步學習打基礎,其次注重落實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始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語所包含的故事,能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3、有主動學習,積累成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6個生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培養積累成語的興趣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成語故事。
2、課件和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我們曾經學過《有趣的成語》還記得嗎?那些成語有趣在哪里?對,它們都是由數學開頭的,你能說上幾個這樣的成語嗎?其實在我們漢語言中的成語是相當多的,內容也十分豐富,今天我們又來學習成語,這些成語,同學們會更喜歡的,因為每一個成語都有一個好聽的故事。
板書課題:有故事的成語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以前學過的《有趣的成語》引入新課,既能發揮已有的經驗對學習新知識的積極作用,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還等什么呢?趕快讀一讀這些有故事的成語吧!如果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了不認識的.字,就拼一拼它字上的音節。
2、出示課件,學生自讀成語。
3、檢查學習情況。
4、出示課件:(有拼音的生字),由同桌小聲地拼讀。
5、有哪些字娃娃的名字容易叫錯;請你來當小老師給大家提個醒。
6、怎樣才能記住字娃娃的樣子呢?誰愿意把自己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聽。
7、玩愚公移山的游戲:
設計意圖:改變傳統的“教師死教硬灌,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關于啟發學生通過讀讀,說說,記記來識字,以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和學習動力。
三、精讀成語、領會感悟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再來讀讀成語,邊讀邊想,你聽到過或看到過哪些成語的故事?
2、在小組里將你知道的成語故事講給伙伴聽,組內推舉一個講得棒的在班上交流。
3、交流,老師講述大部分學生都不了解的成語故事。
4、知道了成語里的故事,了解了成語的意思還不夠,我們還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中練習使用這些成語。(做“送成語寶寶回家”的游戲)
5、指導朗讀成語
、冽R讀
、趥別讀(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別人和自己)
③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拍手讀
6、做課后練習第2題。
7、鼓勵學生將成語背誦下來。
設計意圖:本課學習的成語都是具有一個深刻內容的故事,引導學生說故事,既能讓學生從中獲得一些啟發,了解中華民族有歷史悠久,數以萬計的成語既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國寶,又是中文的一大特色,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累成語的興趣。
四、自主實踐,拓展延伸
1、談談你還聽過或看過哪些有故事的成語。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閱讀這方面的書,如《成語大王》、《成語故事》、《成語詞典》等,收集更多的成語故事,在班里開一個成語故事會。
設計意圖:成語言簡意賅,能夠幫助我們以最簡潔的語言,把思想盛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從中了解,積累一些成語,對他們今后的說話,習作將大有好處。
語文教案 篇2
一、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統覽全文
首先,讓學生談一談“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語言中什么時候用到“匆匆”一詞;然后,引導學生初步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說的“匆匆”指什么,從哪些語句可以體會到時間的“匆匆”,并交流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根據課文語言流暢上口和情感表達直白濃烈的特點,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視學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視學生朗讀中談體會和朗讀中的師生評價、交流,真正達到有感情朗讀的要求。
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感受深的段落。
三、激發興趣,為文配畫
1.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為他的文不僅僅是文,還是畫,更是詩,詩情畫意,讀后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電視散文MTV,請大家賞美畫,聽美文?赐辍逗商猎律泛,再引導學生為《匆匆》一文拍電視散文MTV。
2.模感悟散文意境,為下一步的圖畫創意打基礎。
3.構思畫面,畫外配音。
這一環節,請小組同學合作,共同創作一兩段內容,要求有朗讀,有畫中景的描述,舉例如下(第一自然段)。
生(甲):(描述場面)一望無際的`田野,金黃一片,豐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們呼朋喚友,相約一起飛向南方。春染大地時,它們又飛到了這去年住過的地方。
生(乙):(朗讀)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
生(丙):(描述場面)燕子飛過青青的柳梢,飛過鮮艷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讀)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
是……
4.小組學習后,充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相機評價、鼓勵。
四、動手實踐,擴展學習
讀好課文后,布置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搜集有關惜時的現代詩歌、古代詩詞、名言警句、故事等,辦專題手抄報。手抄報辦好后,開展手抄報一周展活動。在展出期間,學生可以觀摩閱讀,可以相互比較,還可以交流經驗,進行口語交際。展出結束,從材料掌握、書寫、版面設計等方面評出優秀小報。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
了解作者主父偃的生平及本文的寫作背景,掌握文中的重點詞匯
“諫書”的特點以及說理敘述張弛有度、理據結合的語言特色
2能力
通過對“諫書”的特點以及說理敘述張弛有度、理據結合的.語言的學習,理解文章中諫伐匈奴的觀點在當時的現實意義
3思想品德
體會在戰爭背景下,“好戰必亡、務戰勝,窮武事,未有不悔者也”這一主題
教學重點
欣賞“諫書”的特點以及說理敘述張弛有度、理據結合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諫書”的藝術價值和藝術特色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板書設計
諫伐匈奴書
天下既定
漢武帝: 人足、兵革備
擴充疆土
秦帝:人足、兵革備—攻匈奴—終不能—人不足、兵革不備—攻匈奴—天下始叛
主父偃:“好戰必亡、務戰勝,窮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編號 北京165中學教案 第 1頁
編號 北京165中學教案 第2頁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具體分析主父偃是如何打動漢武帝,使他改變攻伐匈奴的治國方略
二、授課過程
1、齊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尋找秦帝攻伐匈奴的條件有那些?
2、請同學們說說漢高帝攻伐匈奴的條件有那些?
3、請推測一下漢武帝攻伐匈奴的條件有那些?
4、從大家的推測可以看出與漢武帝攻伐匈奴的條件相類似的是誰?
5、主父偃是如何評價秦帝攻伐匈奴?
6、教師與學生一同分析秦帝攻伐匈奴的過程
(板書):
秦帝:人足、兵革備——攻匈奴——終不能
——人不足、兵革不備——攻匈奴
——天下始叛
學生根據文本找尋答案
(學生討論)
學生齊讀課文
(學生討論)
導入課文
學習鑒賞知識
讓學生明確,大致了解課文內容,做好鑒賞準備
學習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
編號 北京165中學教案 第3頁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7、請同學們分別從內容、結構、語言、論證手法等方面共同討論主父偃的進諫藝術
三、小結本課內容
主父偃的直諫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含蓄、得體而精煉,在諫疏中使用了引證、例證、對比論證等多種方法,使擁有“威武強睿德”之稱的漢武帝最終改變了自己的治國方略,可見不愧為一篇張弛有度、經世致用的諫疏
四、布置作業
試從內容、語言兩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寫作特點
要求:1.有對內容的具體分析
2.語言分析要舉出具體的詞語,不可泛泛而談
(學生分組討論)
訓練思維,注意
鑒賞的方法,以及對主題的思考
課后分析
要讓學生懂得鑒賞的方法,明白對于優秀的文學作品不但要掌握其內容和主題,還要學會欣賞它的藝術價值和藝術特色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要求:
1.復習用部首法。訓練按偏旁部首歸類積累詞匯。寫出有關詞語的近義詞。改正病句中用錯的詞,準確使用詞語。
2.在觀察景物的基礎上練習說話,能抓住景物的特點,按順序一句一句說清楚。
3.通過閱讀短文大體了解內容;能找出短文重點句子,受到思想教育,并豐富語言。
4.把最近做的一件有意義的事講給同學聽,要求把事情經過說清楚,然后寫下來。
教學思路:
1.字詞句的訓練力求揭示規律,使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增加訓練的效果。
2.保證時間,以練為主,促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3.說話、作文訓練,把重點放在要求說(寫)清楚、完整、通順上。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按部首法的順序填表。
1.讀題目,明確填表的要求。
2.誰來說說按部首的步驟?要既準又快,關鍵是什么?(準確地確定部首)部首的位置一般在字的什么部位(上、下、左、右、外、中坐、起筆)
3.看看今天要查的四個字,你覺得哪個字較難確定部首?(估計學生提出“束”字)
“束”是獨體字,一般查起筆(一部);另外,它去掉中間的“扁口”的部分也是部首,因此,還可查“木”部。
4.請大家選擇“束”的'一個部首并填表。
查后樣對,注意“束”在字典里有幾個義項,這兒當“完了”講,“結束”指事情發展或進行到最后階段。
5.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查另三個字。查后校對。贈:貝部; 12畫;“贈”當“送”講;“贈送”指無代價地把東西送給別人。表:衣部;2畫;“表”指外部,與“里”相對,“表示”指用言語行為顯出某種思想感情、態度等。避:辶部;13畫;“避”為“隱藏”,“躲避”指故意離開或隱蔽起來,使人看不見。
二、寫出帶有下面部首的字,看誰寫得又對又多。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這九個部首大家會讀嗎?(指名讀)
3.能說說這些部首的使用特點嗎?(比如“木”部,由它作部首組成的字都同“樹木”或“木頭”有關。)
4.給大家5分鐘時間,在練習本上寫出帶有這些部首的字,看誰寫得又對又多。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來寫。
寫后師生校正評議,要求把字寫正確的同時還要寫端正。
三、給下面每個詞寫出兩個意思相近的詞。
1.漢語的詞匯很豐富,表達一個意思往往有幾個意思相近的詞。
2.請大家給下面的詞分別寫出兩個近義詞。
靈便——靈巧 靈活 溫暖——溫和 暖和
喜悅——愉快 歡悅 仿佛——如同 好像
3.這些近義詞盡管意思接近,但還有差別。我們要仔細體會這種意義上的細微差別,寫作時選用最恰當、最確切的詞兒。因此,我們掌握的近義詞越多,詞匯也就越豐富,寫作文時挑選的余地也就越大。
四、下面句中哪些詞語用得不合適,說說為什么,并改正過來。
1.讀題明確要求。
2.默讀句子,找出不合適的詞語,并想一個恰當的填在括號里。
3.討論,并說明理由。
。1)“熱心”應改為“熱情”!盁嵝摹逼赜诖藷崆,對人、對事有興趣,肯盡力!盁崆椤敝卦谟猩钋楹裾x上。
。2)“愛護”應改為“愛惜”。“愛護”重在“護”,對象多是能夠被傷害或損壞的。“愛惜”重在“惜”,對象多是能夠逐漸消耗,易于浪費的。
。3)“堅定”應改為“堅持”!皥远ā币话阌脕硇稳菪拍、思想、立場等,重在不動搖!皥猿帧敝卦诒3、持續下去。
4.請大家用“熱心、愛護、堅定”各說一句話,以便進一步區別詞義和用法。
五、說話。
(為便于指導,課前可統一組織學生游覽,游覽時注意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
1.誰能用一句話,把我們什么時候,去哪兒游覽說清楚,還可加上天氣和周圍的環境情況。(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子表述同一個意思)
2.在那兒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景物?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色彩怎樣?(引導學生抓住特點)
3.你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大家按什么順序觀察的,就按什么順序說(教師可以提供一些表示先后過渡的詞語,如:先……接著……最后……;穿過……我們又來到……)
4.看著這些景物,你的心情怎樣?
5.自己練習。指名口述,集體評議。
六、指導閱讀“朱德同志尊敬老師的故事”
1.默讀全文,思考短文說了一件什么事。讀后討論。(說的是朱德同志尊敬老師的事)
2.再次默讀,思考討論短文共幾句話?哪一句話最重要,體現了短文的主要意思?
3.劃出不懂的詞語,著重理解短文中帶點的詞語,通過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4.通過理解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是介紹朱德身份的?
。2)“白發蒼蒼”說明什么?
。3)朱德見到老人進來后有哪些舉動?共幾句話?(抓住表現朱德言談舉止的詞語“立刻”站起“迎上”“敬禮”“伸出”“緊握”“親切”“叫”“請坐”“等”“才”等引導學生加以體會。)朱德的這些舉動說明什么?
(4)從哪幾句話知道了這位老人是朱德的老師的?
5.閱讀短文,體會朱德同志是怎樣尊敬老師的。
。1)這篇短文主要寫的什么?學習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應該怎樣做?
。2)我們是如何學習這篇短文的?(總結學習方法)6.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七、指導學生作文。
1.讀題明確要求。
2.引導說話:什么樣的事是有意義的?(對別人有幫助,對社會有好處的事)想一想,你們最近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引導學生先個別說,然后選擇有代表性的事師生共同說。)
3.結合課文《親人》第5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把“我”幫助老奶奶洗衣物的事情說清楚的。(教師點撥:時間,人物,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結果怎么樣。)
4.把學生剛才有代表性的事情,引導學生講清楚,說具體。
5.學生口述。師生評議。
6.學生動筆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7.作后修改評議。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理解單元主題的含義
學習堅韌不拔、敢于犧牲、勇于創新等精神并深刻體會。
一、教學重點:學習堅韌不拔、敢于犧牲、勇于創新等精神。
二、教學難點:對表現人物幸福與堅強的詞語或句子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交流你在閱讀中遇到的生字。
2.交流文中你認為值得積累的詞語和句子。
(二)理解單元主題的含義:敢于成為天下的先驅者
(三)導入
記得第一篇作文就是請大家寫“美麗的夢”。有好多同學都描述了自己的宇航夢。今天讓我們走出夢境,和宇航員、宇宙來一個親密接觸。
(四)《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1.這個人是誰?
(美國星際航行員阿姆斯特朗)
2.在阿姆斯特朗說的那么多話中,有一句話重復說了兩遍,請大家找到并朗讀。
⑴怎樣理解“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對人類說來卻是跳躍的一大步”這句話。
答:對于阿姆斯特朗來說,他邁出的只是一小步,但對于首次登月的人類(他的言行代表著人類)而言,這一步卻是航天史上的一大飛躍。
⑵從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的介紹中,你是否對月球有了不少認識?請你結合文中內容談談。
、俏闹幸还矊懥四男┤祟愑詈絾T之最?
答: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聽到同類在月球上實地描述月球的`環形山和巖石。
3.交流文中給你啟示的句子。
(五)《悲壯的兩小時》
1.朗讀全文
2.從課題中你讀到了什么?
(從悲壯一詞中可以看出這可能是由于意外而引發的事故,從兩小時一詞看出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很短)
主人公科馬洛夫為何而悲,為何而壯呢?(導入)
默讀課文3——5小節,思考:
⑴科馬洛夫為何見到親人后顯得很激動?
答:因為他知道兩小時后,他將隨著宇宙飛船一起墜毀。
⑵但他還是控制住了自己,你認為他是憑什么控制住自己的?
答:他憑借自己對祖國、對航天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和對科學探索的執著精神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
、强岂R洛夫為何要急促和坦然的講述?兩個詞連用產生了怎樣的表達效果?
答:表現他為人類宇航事業獻身而無怨無悔的高尚品質。
、日堈页鏊c親人告別時的神情,分析當時他的心情。
、赏ㄟ^你的學習與認識,你認為科馬洛夫是個怎樣的人?(可以請學生到黑板上來寫)
3.小結:
科馬洛夫與“聯盟一號”宇宙飛船都將墜毀,生死訣別,此為悲。他以祖國的利益為重,臨危不懼,表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氣節,此為壯。
(六)布置回家作業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了解香菱的性格。
2.香菱學詩給學生的啟示。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香菱學詩的過程,從香菱身上找到學習語文的啟示。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翻看副冊時,只見畫著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蓮枯藕敗,后面書云: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大家知道這首判詞說的是誰嗎?
二、簡介香菱身世。
小說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為妾;后來正妻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香菱學詩的情節。
1.概括香菱學詩的過程。
香菱學詩可分三個步驟:先是拜黛玉為師,并在黛玉的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于成功。
2.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現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
如“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釵連催她數次睡覺,她也不睡!薄叭绱瞬栾垷o心,坐臥不定!薄爸辉诔剡厴湎,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摳土,來往的人都詫異!薄爸寥院笊洗才P,兩眼鰥鰥,直到五更方才朦朧睡去了!
3.分析香菱學詩的過程表現了一種什么精神。
提示:專心致志,廢寢忘食。
4.比較分析香菱寫的三首詩。第三首是: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簡析:她仿佛對月低吟,顧影自憐,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結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聲,卻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說離愁,思緒這種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膚泛的,在第二首是游離的,到第三首就變成實在的,意趣真切,余韻悠長。
四、香菱學詩對我們學習語文,特別是寫作上的啟示。
做有心人,提高興趣。轉益多師,不恥下問。勤于實踐,不怕失敗。
五、總結。
香菱學詩的過程,可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古今成就大事業者所必須經歷的三種境界來概括: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第三境“驀然回首,那人在燈火闌珊處!
六、欣賞《嘆香菱》。
課后可試著分析一下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9-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養花》 教案02-13
【薦】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