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
成功的教學不僅教會學生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學習,即,不僅要學生“學會”,而且要學生會學,要學生會獨立、主動地去獲取已有知識。下面小編帶來的是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希望對你有幫助。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1
在沒有開始上課之前我就發現課堂的氣氛不大對勁,有學生用書遮著臉,在下面偷笑,有學生低著頭不知道在強忍著什么。課一開始,我就直接拿書中“蒙娜麗莎”的畫像導入,讓學生看看這幅畫,找找文中對這幅畫的描寫,然后讓學生對著畫說說看,把蒙娜麗莎的美說給大家聽,特別是蒙娜麗莎的微笑,是那么得恬靜、淡雅?墒沁@個過程中總有學生搗亂,不是竊竊私語,就是低頭摩挲。我并沒有放下書本去追究,只是用眼神提醒他們而已,漸漸地學生也就融入了文本,感受蒙娜麗莎,感受蒙娜麗莎的微笑,他們也說雖然是副畫,可是很逼真,就像是真的人一樣,我加以引導,讓學生知道了達芬奇繪畫技藝的高超。這就是蒙娜麗莎的魅力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找找看,文中從側面描寫蒙娜麗莎的魅力,這一點學生很快就能找到,并且體會也到位。
我要求學生把描寫蒙娜麗莎的微笑的部分背下來,在簽背的時候終于發現課堂的那一絲不安分的原因了,是因為有個別學生對蒙娜麗莎的肖像畫進行了一番“休整”,休整成適合中國人的審美的肖像畫,哎!藝術往往不被人欣賞!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2
在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法國的盧浮宮有三件寶,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傳世名作《蒙娜麗莎》。幾百年來,《蒙娜麗莎》讓人百看不厭。微抿的雙唇,微挑的嘴角,恬靜、淡雅的微笑讓我們感受到了永恒的美。
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致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
課前,來自寧夏的孟峰老師安排同學去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要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蒙娜麗莎的永恒美。
初讀課文,粗知大意。先讓學生速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大致理解有關詞語,并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敘述順序。這個環節應給學生提供交流時間,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再讀課文,感受名畫魅力。第二遍布置學生讀課文,讓學生找到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通過圖文對照和資料的引入,讓學生充分感受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體會她的舒暢溫柔、哀傷、親切和矜持。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從哪些具體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作者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么。學習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蒙娜麗莎描寫生動的。
然后當解說員,向別人介紹這幅畫。
課尾引入達·芬奇的另一幅名畫《最后的晚餐》,教師作簡單的講解,培養學生對繪畫藝術的興趣。
整個課堂教學設計合理,環節連貫,看得出孟老師做了精心的準備。語言簡練,儀態大方,作為一個老教師,很值得我學習。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蒙娜麗莎之約的教學反思06-13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05-28
《蒙娜麗莎之約》的教學反思05-16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06-26
《蒙娜麗莎之約》的教學反思01-21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09-11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09-11
《蒙娜麗莎之約》教學設計及反思05-12
有關《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