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挑食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老師在教學工作結束后再回顧教學工作的過程,希望能夠總結出一些有用的經驗,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不挑食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不挑食教學反思(1)
《不挑食》這節課主要是讓幼兒認識各種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好處,激發幼兒愛吃各種食物的愿望,做到不挑食。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禮儀。
課后我又把整節課的過程進行了回顧,反思了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做好充分的準備去上第二課時。在第二課時主要引導幼兒觀察和討論。我出示PPT畫面讓幼兒仔細觀察,通過前一次的學習,我發現自己做的PPT還沒達到自己所要的目的,所以這一次以更夸張的教育法放在了PPT 課件上講解。對此我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挑食所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危害,由于貼近生活的講解和夸張的圖片展示。幼兒都在無意識中學到了不能挑食的小知識,有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幼兒的自我意識也就瞬間提高了,挑食原來會有這么嚴重的后果。
童真的他們真的在這一節課中全部都醒然了,所以在PPT 展示這一塊加上豐富夸張的語言渲染,對這節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過課后的觀察和提醒,挑食的'幼兒都能做到不挑食自覺進餐了。的確,通過反思后,整節課的氣氛都很放松,目的也很好的達到了。就是PPT的準備,可能也是過于夸張了,有些孩子還是會受驚嚇,所以,以后在準備課件的時候,還是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的。
不挑食教學反思(2)
一、源于生活。
本次健康教育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又服務于幼兒的生活。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挑食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孩子喜歡吃零食,不愛吃米飯、蔬菜等。因此這次活動,能結合幼兒自己的生活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想法并和同伴交流,在不知不覺中,學到健康知識,明白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懂得挑食對身體不好,在生活中要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二、過程自然。
第一個環節,我以圖片的方式引出話題,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增強了孩子對兒歌的理解。第二個環節,以出示食物的方式,選擇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食物,讓幼兒在觀察中了解各種常見的食物以及它的營養價值。這類食物源于生活,孩子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比較實在。第三個環節,我給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食物小卡片,通過讓幼兒相互討論,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鞏固所學的知識,也讓幼兒知道了各類食物有豐富營養的經驗。
整個活動,幼兒興趣高,在主動學習過程中學到了健康知識,知道不挑食能讓身體長得棒棒的,從而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不挑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健康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挑食》09-28
不挑食教學反思范文(精選3篇)01-15
小班健康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吃飯不挑食》09-22
大班健康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吃飯不挑食》09-22
《不喝水的蠟》小班教學反思07-03
對不良誘惑說不的教學反思07-02
不挑食的教學設計04-07
《久不唱歌忘記歌》教學反思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