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人教學反思
整個木頭人活動流程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木頭人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木頭人教學反思1
《快樂的木頭人》這節活動,通過不同的游戲形式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地對經典木頭人游戲進行深入挖掘,來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這樣,既豐富了活動的形式、也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和游戲對幼兒的吸引程度。活動采用多種游戲的方式,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其中,體驗做木頭人的耐心,并學會等待。同時,從活動的范圍也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整個活動流程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兒在玩木頭人的時候,堅持沒幾秒,就開始動來動去,覺得很好玩。我就有些著急,提醒亂動的幼兒,木頭人是不能動的哦。但是,時間稍長,更多的幼兒也堅持不住,開始微微動起來。在活動到這種過程中,我及時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對遵守規則、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關注和表揚。在再玩“木頭人”這個游戲的時候,我就注重欣賞和關注孩子的造型,夸贊好的造型,來肯定孩子。幾個調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行動,不再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表現出混亂。活動進行得比較有序。當進行魔法師的游戲時,小朋友被魔法師點到的要變成小動物。他們有的就跟我說老師,我不會等等,場面有點亂。后來我想,如果在導入部分把小動物的動作交代一下,有個鋪墊,這樣孩子可能會更好地進行游戲。在玩跳數字游戲的時候,孩子們大部分都能順利地按照順序來跳,相對來說難度還是適中的。
在整個活動組織中,時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我盡量避免個別幼兒無關的請求,照顧到大部分的幼兒。無論活動組織地怎么樣,教師都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有時候雖然在活動過程中不是按照我預期的效果,但我在活動偏頗后積極進行自我反思。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或許只有這樣,我才能在每一次的活動中成長更好,我們在活動組織上也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木頭人教學反思2
整個游戲比較簡單,主要以學習兒歌和遵守游戲規則兩項基本任務,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通過活動也得到了很多寶貴經驗。第一點,維持紀律的`技巧。活動中有小朋友不聽指令,獨自玩樂。發出很嘈雜的聲音。這時候我指著吵鬧的小朋友叫他們不要再吵鬧,可效果不是很明顯。游戲結束后,王老師對我這個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決辦法——你可以表揚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說“其他小朋友像他們學習!”這樣可能更能讓小朋友安靜下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也試用了老師的方法,果不其然,效果很顯著。第二點,表演結合兒歌的形式。
在游戲的兒歌教學小環節上我只用好聽的語言把兒歌給小朋友念了幾遍,發現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不是很大。回去后,我反思了一下,想到了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可以一邊念兒歌一邊配著表演展示兒歌,這樣小朋友才能回憶出兒歌的內容。我想,這也可以運用到日常的語言活動領域。
木頭人教學反思3
首先播放木偶視頻,創設游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其次,向幼兒介紹游戲的規則及玩法,游戲時須念兒歌,并可自由做動作,兒歌說完后就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教師以游戲參與者的身份分別與全體或個別幼兒進行交往活動,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機會。接著,幼兒自主游戲,幼兒與同伴結對,自由組合,自主地開展游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與同伴友好合作游戲。最后創編游戲,“你還看見過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嗎?”引導幼兒說出“鐵皮人”、“石頭人”、“稻草人”等。
本游戲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教師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很快就學會了兒歌并進行了相應的創編。
木頭人教學反思4
近段時間我發覺我們班上的幼兒在玩游戲的時候經常不遵守紀律,無論開始我怎樣講要求及注意事項,還是會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會從中作亂。要不就是不玩,要不就是自己玩自己的。
又到體育游戲了,幼兒比較喜歡玩“木頭人”這個游戲,當念完兒歌的最后一句“不許說話不許動”后,孩子們都做出了一個個小木頭人的造型,然后“大灰狼”就會出來找東西吃,誰動了誰就要被大灰狼吃掉。開始玩的時候孩子們還能好好的遵守游戲規則,可是玩多幾次,有些孩子就開始故意動來動去,影響了其他幼兒的正常游戲。
游戲后我就開始反思,為什么孩子會有這樣的表現呢?難道是幼兒對游戲不感興趣?我就在自由活動時間跟小朋友們討論剛才游戲的情況,了解到幼兒都比較喜歡“木頭人”這個游戲,幼兒只有每次念完兒歌立刻變成木頭人,堅持不動,這樣才算遵守規則、表現良好。但教師反而沒有去注意去表揚,只對那些不守紀律的孩子投予關注的目光,這樣就讓很多孩子產生錯覺,誤認為被捉就會得到老師的關注,從而給孩子提供了不守規則的機會。針對原因,我就想出了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就是對遵守規則、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關注和表揚。在再玩“木頭人”這個游戲的時候,我就注重欣賞和關注孩子的造型,夸贊好的造型,以“照相”的形式給予肯定等等,從此以后,孩子在游戲中懂得把注意力更多的投放在造型的變化和自控能力方面,不再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表現出混亂的情況。
由此看來,無論組織怎樣的活動,教師都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懂得在失敗后進行自我反思,及時調整自己得教育行為,這樣才能讓我們在活動組織上更得心應手。
【木頭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木頭人》09-28
《我們都是木頭人》教案及教學反思06-12
小班游戲優秀教案《木頭人》及教學反思12-22
小班民間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木頭人》09-22
中班體育游戲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木頭人》09-22
中班《有趣的“木頭人”》教案與反思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