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教學反思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風俗習慣都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讓學生了解我國56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讓它們歷史文化的奪目光彩喚醒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民族團結教學反思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 篇1
1、對于每個環節的時間把握缺乏。在第三環節和第四環節學生自我展示時,學生沒有完全投入,有點流于形式。可以多角度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能力。
2、本堂課教學側重于提問,有常識性的提問、有歸納整理性的提問、也有設思啟疑的提問,有的提問比較直接,學生很快能領會教師的`意圖并且給出比較合適的答案,有的提問問題的設計本身不明確。課堂提問的精心設計有利于鼓勵學生、激發學生興趣、提供線索,引發學生思維,并及時捕捉課堂信息、延伸疏導,拓展學生的思維。隨著課堂環境的變化,進行一問一答式的互動,還是為本課的教學目標服務,最終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3、對第一環節“民族知識大擂臺”的知識搶答賽組織形式考慮不周全,如學生表演民族舞蹈缺乏經驗時,應該給予一段視頻進行提示,再要求學生進行模仿,既能順利完成這一任務,也能活躍課堂氣氛。
4、對教學環境缺乏臨時應變和調配,教師電風扇聲音太大,學生回答問題聲音較小,課堂氣氛受了影響,導致聽課效果打了折扣,以后要吸取經驗,隨機應變。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的上完之后,我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成功之處:
1、在本節課的導入上,我利用宋祖英演唱的《愛我中華》的視頻,導入新課。課的開始是讓同學們歌唱《愛我中華》,從這首歌曲中讓學生感受56個民族人民團結才能我們國家更加強大繁榮。這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這一節課的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遵循這一主題來安排材料。引領學生從多角度感受偉大的中華民族和燦爛的文化是由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出來的。
2、在講述的時候我為學生的主要羅列了兩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講解。在政治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經濟上,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讓學生去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這一點收到的課堂效果也較好。
3、在教學漢族文化時,我以把影響世界的文化作為重點講解對象,進一步弘揚先人的勇于創造的進取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在教學少數民族時以他們的服飾和民族風情為重點,從中還穿插些少數民族的故事,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各少數民族的文化。
4、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家鄉的少數民族”這個環節,這能讓學生更親近的知道我們就和他們生活在一起,要讓學生應該體會到尊重民族的習慣,與他們能和睦相處。
不足之處:
在本節課的課堂設計的問題上,有一個小問題的設計不是很合理,達不到預習的目的。后來,我調整為:為促進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中央實行什么政策?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是什么?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原因。這樣,學生的預習就目標更為具體了。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04-22
關于《民族團結》教學反思06-12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5篇04-22
民族團結教學反思7篇04-22
民族團結教學課件03-21
民族團結教育教學計劃03-29
初中民族團結教學計劃03-28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03
小學民族團結教育教學計劃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