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灣的教學反思
《月亮灣》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關于月亮灣的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一
《月亮灣》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這篇文章是很好的寫作范例,所以深刻了解文章的寫作方法就必須先理解課文內容,領會作者情感。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一、圖文對照,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配有貼切的圖,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同時出示掛圖和寫有第二小節內容的小黑板,先讓孩子們標出第二小節中有幾句話,然后讓孩子們一邊讀一邊從圖中找有關景物。孩子們一邊讀,一邊留意觀察圖中相對應的景點,他們看到了一家挨著一家的村子,看到了緩緩流淌的小河,一座小石橋,一群群魚兒,小橋、綠樹、青山的倒影,還看到了桃樹、桃花、農田、茶園。他們從圖與文字中感受到了村前村后的美麗景色,于是這些美景和美麗的文字都很系統地被記在了腦海中。未進行分析,也基本了解了七八分,為后面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板書輔助,鞏固知識加快背誦
開始學習課文了,我讓孩子們找出第一小節中的中心詞,相機板書:美麗。再讓孩子們縱觀2、3小節,說說課文主要寫了月亮灣的哪兩處景色?相機板書:村前 村后。接著重點學習村前,給孩子們充分的自學空間,讓他們找出主要景物,相機板書:小河——河上——河里——河岸。接著挨句品讀,相機板書重點詞語,如月牙一樣、緩緩地、小魚?? 總的板書是這樣的:
小河:月牙一樣 緩緩地
村前
河上:石橋
美麗
河里:魚兒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
河岸:桃樹 桃花 農田
村后
茶樹 茶園
笑聲
最后再依據板書,回顧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為什么說它美麗”在腦中有很清晰的印象。在很熟悉的基礎上,再引導背誦,也變得水到渠成。
三、練習拓展,效果反饋查漏補缺
第三課時,我主要安排了檢查背誦和鞏固練習、拓展練習,鞏固練習有組詞和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見教參73頁),拓展練習是讓孩子們回憶自己家附近最美的一處,然后仿照《月亮灣》,寫一篇《最美的家園》。先讓孩子們在回憶的基礎上,用草圖畫上屋前屋后的景色,再進行小組交流。孩子們說得都是自己最熟悉的景物,所以說起來不難,也能按照課文的順序進行說話。我想這樣比較集中又有意義的練習,不僅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歡,同時也是行之有效的。
遺憾:教學中也存在著令我感到遺憾的地方,比如,比較兩組句子,一組是“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清清的河水倒映著小橋、綠樹和青山。”另一組是“過了橋,是一片農田。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一部分孩子理解的不透徹,盡管對前面一組進行了引導,但是還是有點糊涂。班里確實有一些孩子的理解速度有點慢,總需要我不厭其煩地多講幾遍。還有“倒映”與“倒影”有點混淆,盡管在識字2中就已經反復舉例區分過,但是還是有個別的孩子難以理解。我想,以后得把多點的時間放在這些不容易理解的.題型上,把多點的時間放在理解速度慢的孩子身上。有問題盡力解決,我想,總能雨后見彩虹的。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二
<月亮灣>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三課。這篇課文以其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秀麗的田園風光圖,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破的動人景象。課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是重點段,從村前到村后具體地描述月亮灣景色的美麗。
“美麗”一詞是本文的關鍵詞,我緊扣“月亮灣美在哪里?”一問,讓學生結合插圖,自讀自悟,找出有關詞句,在看看、讀讀、想想中理解詞語的意思,感受月亮灣的美景。這過程中要強調“隨機教學”這一點。應根據學生交流內容的先后順序隨機教學、隨機板書,并指導朗讀背誦。等交流得差不多了,課文的2、3自然段描繪的美景也已深深地映入學生的腦海。這時再請學生將按順序重新排列“村前”的景色(小河—河上—河里—河岸—農田)。然后按順序有條理地試背2、3自然段。這個教學過程中,主要借助插圖,展開想象,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體會月亮灣的美麗和新農村興旺發達的景象。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感官享受中感情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該有多快樂呀!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月亮灣》教學反思07-22
《月亮灣》的教學反思05-28
月亮灣教學反思05-23
《月亮灣》教學反思09-05
《月亮灣》課后教學反思06-28
月亮灣課程教學反思06-13
月亮灣教學反思范文07-02
關于《月亮灣》的教學反思06-14
關于月亮灣的教學反思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