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教學反思2018
1、教學活動離不開想象,兒童時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兒童的想象力是兒童探教材背景:
《黃山奇石》是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的是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無數奇石,景色神奇,十分有趣。課文由四幅圖和六個自然段組成,三幅圖分別和課文一、二、三、四自然段相對應。課文具體寫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四塊奇石。作者根據巖石的形狀展開合理的想象,把巖石寫得形象、逼真、有趣。課文最后一段還簡單列舉了一些奇石,突出黃山奇石很多,很有趣。
2、教學背景:
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易于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直觀的畫面能有效激發其想像力,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感悟、體驗、想像、對話中激發想像,發展語言,感受黃山石之奇;他們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具備初步的感悟語言和積累語言的能力,通過小組交流、全班匯報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與人合作的`意識。在此過程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主張尊重學生的閱讀自主權。回顧盡十年來的語文教學事件,在廣泛開展“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加強誦讀”“加強語言積累”的基礎上,我們也正當呼喚“體驗”,加強“體驗”。《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則把“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列為其中一項。“體驗”是一個過程,是通過誦讀,進而獲得認識,形成情感,最后產生感悟,并且逐漸積累成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并以次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蘊。對于《黃山奇石》這篇課文,除了讓學生體驗情感之外,應還有審美體驗,讓學生充分的與作者一起感受、體驗到黃山石的神奇、有趣。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02-01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09-29
《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07-06
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07-21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03-08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1-22
《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11-17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0-06
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04-04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