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崗》教學反思范本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
這節課,我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了如下幾個特點:
一、創造性地處理教材
教者把教材作為一個“范例”,根據教材的特點;重新組合,靈活處理,使學生達到“一課一得”!毒瓣枌愤@一課,教材中的教學目標是:
1、按照才情經過把課文分成4段上、說說下面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 店家只給武松師三碗酒。
、 武松不聽勸要上景陽岡。
、 武松提不動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
這個教學目標難度不大,學生經過讀課文,基本上能夠順利完成。而本節課,教師則根據教材的特點,創造性地把目標定為:學習武松打虎前的內容,學習通過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和根據人物特點設計符合人物特點的語言的寫作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
二、精心設計“臺階”,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實施自主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自主學習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指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經過積極主動的認知活動及合作學習,獲得主動發展的過程。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制的,他們的自主學習需要教師鋪設一定的“臺階”,在教師的輔助下完成學習目標。本節課,教師為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共鋪設了4層“臺階”:
1、讀武松打虎前的內容,找出描寫武松的語言。
2、讀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的特點。
3、如何根據這些語言體會人物特點。
4、練習根據人物特點設計語言。通過教師的輔助指導,學生完全自主地進行了學習。
三、突出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
過去,我們經常把理解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共黨課都是按段落進行瑣碎的分析,以為學生理解了的語言就自然而然地會運用。這也上接導致了語文教學效率不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低下。其實,理解一種語言是如何運作的與學會如何運用之間存在著重大的區別。“新大綱”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統習,要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在設計上,教師注意把理解與運用緊密結合起來,把理解作為基礎,突出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練習,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方法。
【《景陽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景陽崗》教學反思怎么寫06-11
《景陽崗》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7-01
《景陽崗》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6-28
《景陽崗》教案設計06-28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03
《反思反思》教學反思03-03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7-29
荷花 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8-03
《音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