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色彩》教學工作反思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的課文。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爭論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關鍵是讓學生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憑借課文展開想象,并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課文上完后,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做得不錯。
一、激發興趣,自主識字
識字寫字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自主識字的方法,通過自學、小組同學合作交流等方式能夠學好生字。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首先是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自由拼讀、齊讀后去拼音讀,然后同桌合作,互讀并介紹識字的'方法,最后引導學生說說從這些生字中發現了什么?如“淋、灑、滴、油”都帶三點水;“線、論、顏、淋、灑、滴、油、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等等。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生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識生字,由扶到放,反復認讀、鞏固識字,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字。
二、體會關鍵詞語的妙用
本課寫春雨“落”下來,卻用了不同的動詞:落、淋、灑、滴。先讓學生找到這幾個詞,板書到黑板,學生很快發現這幾個字都是三點水,說明跟水有關,接著老師引導他們發現作者表達同一個意思,卻用了不同的詞語,雖然孩子們不一定很深刻的理解,但最起碼,會注意到用詞的準確,豐富。我想,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就算是寫作教學的一個小小的前奏吧。培養學生的語感,從點滴做起。
三、抓住時機,口語訓練
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爭論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他們回答的句式是一樣的,因此,在讓孩子們充分讀的基礎上,也讓他們圍繞“你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這個問題,仿照課文中的句式來說一說。屏幕出示句式,學生仿說:春雨是( )。你們瞧,春雨( )在( ),( )。這個練習,幫助學生用規范的語言進行表達,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進行語言文字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
這節課學生的表現,對課文的理解,都讓我感到欣慰,開始認為春雨是無色的,到最后都能展開想象的翅膀,發現春雨是五顏六色的,給大地帶來了萬紫千紅,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是本課在有感情的朗讀方面做得不到位,可能是剛剛開學的愿意吧,今后要加強訓練。
【《春雨的色彩》教學工作反思】相關文章:
春雨的色彩教案及反思08-26
《春雨的色彩》的教學反思06-23
《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01-08
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05-19
春雨的色彩的教學反思07-01
《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07-09
《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09-29
《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范文06-13
春雨的色彩課件及教學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