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12 12:38:2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

  隨著課改,教學的規則也隨著發生了變化,教師轉變為課程的設計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的學習則從傳統的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顯現出來。這節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為學生營造了有效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質疑、去尋找答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解決了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主動地構建了知識,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了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小學一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

  一、探索的自主性。

  實踐證明:只有經過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構建的知識,才能真正納入他們的認知結構,獲得深刻的理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發現用已有的`經驗已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于是通過觀察、討論、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種記錄數據的方法:有的把姓名分類記錄,有的用豎線表示小紅花的朵數,有得則用打“√”的方法記錄小紅花的朵數……然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記錄方法,動手將小紅花的朵數統計出來,親身經歷了統計的全過程,使學生對數據的整理與歸納的思想得到了發展

  二、呈現的獨創性。

  “能夠用來促進學習的任何正當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為了促進學習,必須把要教的東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應當吝惜糖。”本片斷要求學生學習統計隨機性內容的方法,由于統計實際生活中的隨機性內容在教室里不便開展,于是,利用班級的實際生活——小紅花的事情,讓學生體會到“數一數”不能正確地統計小紅花的朵數,從而產生了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了學生自主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

  三、數學的實用性。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本片斷根據班級頒發小紅花的事情,一下子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了學生的統計意識,通過對小紅花的朵數的統計和分析,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了數學的價值。

【小學一年級數學《統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統計》教學反思_數學教學反思03-09

《統計》的數學教學反思07-14

《統計》數學教學反思06-27

數學《統計》教學反思06-21

數學的《統計》教學反思02-18

數學統計的教學反思10-10

《統計》數學的教學反思11-27

數學《統計》的教學反思12-05

“統計”的數學教學反思03-09

人教版數學統計與廣角教學反思《統計與廣角》教學反思06-2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妺妺在线视频 | 天堂在线天堂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精品视频 | 日本韩欧色色色色色色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