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仔細品讀此則教學設計,教著做到了以下幾點:
1、聯系生活實際,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是最真實的課堂。這課的數字對于我們成人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更別說是十來歲的小學生。因此,怎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是教學難點。針對此難點,教著以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為憑借,讓學生以學校教學樓為基點,去想象胡夫金字塔相當于十座教學樓的高度,繞行金字塔一周相當于繞行校園七周,金字塔的高與占地面積在學生面前便可知可感了。
2、巧用資料,培養了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文第三自然段講的是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聯系本課內容特點,它還負載著體現古埃及人民勤勞與智慧的任務。教著巧妙地將資源進行整合,把一串數字與“溫馨提示”同時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整合信息、處理信息,思維發生沖突,從而感悟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與勤勞”。與此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3、句子對比,既凸顯了教學重點,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方法十分明顯。教學時,教者并沒有以“談談說明方法的效果”的形式讓學生來體會,而是巧妙地把說明方法好處的體悟融入了句子對比之中。不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更為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學科整合,不僅調節了課堂氛圍,更為突破難點奠定了基礎。
“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雖然課文采用了列具體數字的說明方法,但面對這天文數字,學生頭腦中仍會感到茫然。教者采用了“算一算”的辦法,讓學生親自動手算一算。當學生手捧自己算來的數字時,那種讀自己算出的數字的感受與讀書中的數字的感受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心中自然會升騰起對古埃及人民的崇敬與贊嘆。這樣做,不僅調節了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突破了難點。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學反思07-05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07-05
《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學反思07-05
埃及金字塔教學反思02-18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07-14
《埃及金字塔》的教學反思03-28
埃及金字塔教學反思06-10
《埃及金字塔》教學反思05-21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