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天堂》教學反思

時間:2021-11-20 15:14:05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捐贈天堂》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捐贈天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捐贈天堂》教學反思

  《捐贈天堂》教學反思 篇1

  今天我們學習了《捐贈天堂》一課,這是一篇揭示童心可貴的文章。作者用包含深情的向我們講述了丈夫小時候得到的一次捐贈。丈夫在唐山地震中是個幸存孤兒,當時做為孩子的他不僅失去了親人,家園,更失去了童心中的至愛和樂趣。“打開書第一頁,里面竟有兩張剪紙……此時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安慰。唐山地震可以說有三十多年了,對于一直在蜜罐中生活的五年級孩子來說,他們能真切地體會到那個年代嗎?起初很擔心,結合08年的汶川大地震重演了歷史的悲劇。以及剛剛發生的玉樹大地震,似乎是唐山大地震的翻版,孩子們可以看到玉樹鋪天蓋地的電視畫面中愛到了內心的震撼。這樣讓學生對課文的學習打下了情感基礎。整堂課讓學生學到了真實的語文。悟出真實的情感。在教學中是按照以下進行展開教學:

  1、努力創設情境,走入文本。結合汶川大地震和玉樹大地震的電視中的真實畫面讓學生與當事人產生一種情感共鳴。進行品詞析句理解:至極”的含義。

  2、訓練學生的朗讀與情感的結合。那學生理解丈夫說的那段富有哲理感人的話,體會“天堂”的一詞,把手貼在胸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指導學生朗讀入境,進行情感訓練朗讀。

  3、拓展延伸,通過學習,讓學生把最想說的話寫出來,可以根據玉樹大地震的電視真實畫面。寫一寫。

  一堂課下來,我的心比較緊張,時間比較倉促,但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收獲,因為課堂上聯系了汶川大地震畫面歷史背景以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玉樹大地震緊密相聯。使這節教學有一筆寶貴的經驗,真真實實的學了語文,真真正正的學做人。

  《捐贈天堂》教學反思 篇2

  今天第一節課課題是《捐贈天堂》,看到課題,我就想:“天堂”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那本課的天堂指的是什么呢?讀完課文,知道了,原來孩子們捐贈給災區小朋友的是毛毛熊、發帶、丈夫收到的是兩張剪紙,而這些卻給災區的小朋友帶來了莫大的快樂,而童心的天堂里充滿的是童趣,當一個孩子的天堂快要坍塌時,其他孩子充滿愛的童心足以為他捐贈一個更純美的天堂,而這個天堂是世俗的大人們無法涉足的。

  針對本課內容,我先設計出了備學內容,開始只提出了兩個內容問題,但是,經過進一步的理解課文,又從學生思維角度出發,最終設計了四個內容問題:

  1、《捐贈天堂》講了一件什么事?

  2、我們平時所說的“天堂”指什么?孩子們捐贈的是什么?為什么說捐贈了天堂呢?

  3、從哪里可以看出一顆童心給另一顆童心捐贈了一個真正的天堂?為了使學生表述全面,有設計了第四個問題。

  4、課文的什么地方還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上課伊始,先檢查備學,包括生字詞的認識、組詞、理解等,課后,我覺得沒必要,在這節課上檢查備學,因為有了這一環節,而沒有課前的激情導入,使得課堂缺乏情感上的提升。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理解很到位,尤其是“竟、貼、求”三個關鍵詞都能找到,并能說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如果去掉課前的檢查備學環節,加之以圖片與語言相結合的環節渲染出那種氛圍,我想這節課會更好。

  《捐贈天堂》教學反思 篇3

  《捐贈天堂》是冀教版五年級下冊一篇揭示童心可貴的。看到課題,我想學生一定和我一樣心生疑問:“捐贈”怎么和“天堂”聯系在一起了呢?

  作者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向我們講述了丈夫小時候得到的一次捐贈,隨著閱讀的.逐步完成,腦海里“童心”與“天堂”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濃郁。憑我的教學經驗,不作深層次的挖掘,學生雖然能夠將“天堂”當作“童心”的代名詞,但感悟絕對是朦朧的,停留在文字表面上的。

  當融入丈夫當時所處的背景,在那個廢墟掩埋一切的世界里,孩子們不僅失去了親人、家園,更失去了童心中的至愛和樂趣,而此時“翻開第一頁,里面竟有兩張剪紙!”這份快樂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質幫助所不能取代的。“這歡呼引來了全班的同學,大家妒忌地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歡樂……”此時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安慰。

  嚼透了“天堂”這顆幸福果后,我眼前豁然開朗:自己對“天堂”的追尋,不正是引導學生層層剝筍、解讀文本的過程嗎?

  順著這樣的思路,教學流程應當是水到渠成的,但是已過去32年的唐山大地震對于一直在蜜罐里生活的五年級孩子,他們能真切地體會到那個年代人物的感情嗎?起初我很擔心,但15天前的汶川大地震重演了歷史的悲劇,似乎是唐山大地震的翻版,孩子們至少在鋪天蓋地的電視畫面中受到了內心的震撼,這也許會對課文的學習打下情感的伏筆。所以我想把教學定位到一個“真”字上來,即,讓學生學真實的語文,真實地學語文,悟真實的情感。

  一、努力創設意境,走入文本,架起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橋梁。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文本、教師對話的過程。”所謂“境為心所感,情自心底生”通過聽家長講述唐山大地震的感人故事和經歷,結合汶川大地震的媒體報道和課上的演示等,盡可能讓學生達到與當事人一種情感的共鳴,在這種真實的背景下,學生融入了課文,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揣摩,逐漸將得到幸福快樂的深度延深,能達到“至極”的理解層面。

  二、朗讀與感悟有機結合。

  我有效地實施了多種朗讀訓練手段,如:體會“充溢”一詞時,做手勢朗讀,從而理解到捐贈者的美好童心給受贈者帶來的歡樂幸福是無比巨大的;再比如,丈夫所說的那段話富有哲理又非常感人,可以說是體會“天堂”一詞的最好詮釋,我讓學生把手貼在胸前,這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朗讀暗示,再配以音樂《感恩的心》,并不斷指導朗讀入境,入心,通過學生朗讀感情的升溫,奏響了情感教學的最強音。學生的理解層次自然在加深,語言文字——心靈觸動——語言文字,我認為這就是“帶學生在里走一個來回”。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通過寫下最想說的話和續編故事,釋放學生情感的收獲,落實對語言文字的訓練。

  一堂課下來,我的心再次掀起波瀾,可能由于心情比較緊張、時間比較倉促,如果我能再多多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真情感言,可能會更加豐富對文本的解讀,更豐富學生的情感收獲。因為有了汶川大地震,所以課前我預設一定會有更加個性化的理解,即使稍有偏頗,同樣是一份精彩的生成,對于我的課堂教學是一筆寶貴的經驗,那就是,我要讓我的學生每天能真真實實學語文,真真正正學做人!當然,由于水平有限,經驗不足,本堂課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懇請各位同行的批評指正。

【《捐贈天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2-04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12-22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5篇10-20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通用15篇12-19

四年級上冊《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2-16

四年級上《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2-16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熱門】12-05

【推薦】《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2-04

統編版《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2-23

天堂說課稿11-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57页 | 宅女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天天看高清国产在线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欧美 | 亚洲国产天堂91久久 | 天天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