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教學反思
這是語文S版小學四年級下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首贊美祖國的詩歌,課文以詩歌的形式來描繪祖國壯麗山河,課文情感濃烈,想象豐富,語言優美。這類型的課學生們很喜歡,而且課文本身的教學目標比較清晰,教學內容容易理解。
成功之處:
本篇課文重點就是要弄清每一小節主要講了什么,
通過描述最后表達作者贊美、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前播放音樂對孩子們的愛國之情有個簡單的熏陶。在學生讀通讀順的基礎上,重在指導孩子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小節指導讀好了六個排比句,讀出氣勢。在理解“為什么把祖國比做搖籃?”讓學生想一想,孩子睡在搖籃里多么舒服!他們在搖籃里快樂地成長。我們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就像孩子睡在搖籃里,多么幸福!
第二小節讓孩子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麗,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對于第二小節的講解要稍微細致點,因為這節內容對祖國的刻畫是極其細致和精美的,祖國的大好山河、祖國的.雄偉壯麗都在這小節內有所展現,此小節要求背誦。通過分析“舉手能摩天”和“撒開珍珠串”、三峽、泰山有個簡單的介紹,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景色的美才能萌生喜愛之情。
第三小節指導孩子深情地進行朗讀,讀出親切感,表達出作者作者建設祖國的愿望 如“給媽媽做件衣衫”一句,先讓學生說說“媽媽”實際指什么,再指導學生聯系作者給祖國設計宏偉藍圖,決心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來理解,從而讓學生體會這個句子寫得多么形象,多么感人。
第四小節讀出對祖國地深深依戀之情。逐節引導學生通過真切地、充分地誦讀,品味優美的語言,培養語感,激發孩子的愛國熱情。詩中有兩處使用了省略號,啟發學生體會省略的內容,從而豐富詩歌的內涵,感悟詩歌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
不足之處:
這節課時間搭配不合理,講第一小節占用時間長,導致時間不夠用。其次,課堂雖然體現了個性化的閱讀,但不夠充分,在難點的突破上不夠理想。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教學反思01-23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教學反思范文07-01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教學設計01-16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說課稿10-24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說課稿07-10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說課稿范文10-31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的教案設計07-04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第一課時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