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數學四年級《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
這堂課我以兩組乘法算式為載體,通過前置學習,引導學生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情況,從中歸納出積的變化規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努力做到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探索空間,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與交流,從而掌握規律,應用規律。探究過程中,我出示了兩組算式:
6×2= 12 80× 4= 320 6×20= 120 40× 4= 160 6×200= 1200 20× 4= 80 我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動腦思考,發現規律,讓他們把發現的規律說給同伴聽,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鼓勵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出規律。讓學生自己經歷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研究具體問題——歸納發現規律——解釋說明規律——舉例驗證規律。通過這個過程的探索,不但讓學生理解兩數相乘時,積的變化隨著其中一個因數或兩個因數的變化而變化,同時體會事物間是密切相關的,受到辯證思想的啟蒙教育。
想歸想,設計歸設計,但教完這一堂課,留給自己更多的是無盡的思索不滿意。在課堂中,為什么學生的興趣調動不起來呢呢?自己在活動中真正做到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作用了嗎?學生的自主性充分發揮了嗎?學生在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規律了嗎?學生的分析能力是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一連串的問號在我的腦海中閃過。我靜坐下來,對自己這節課進行了細細的回顧與反思。
1、要求不是十分明確。在要求學生觀察第一組式子,看看你有什么發現時,由于要求不明確,引導不到位,很多同學都只是關注口算的計算方法,而不是關注因數和積是如何變化的,這里浪費了很多時間。
2、鼓勵性語言不到位。這節課的.特點主要在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進行思考、探索、討論、發言,但是有些學生還是不敢舉手大膽的交流。這部分學生主要是害怕自己說錯了,讓別的同學取笑。好的數學老師應該善于營造一種成功、快樂的對話情境。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而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針對學生不敢舉手發言,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多給學生鼓勵,多給學生信心,以使學生暢所欲言。
3、在本課教學中,由于本課例題比較簡單,大部分學生通過口算就能直接算出答案,無需通過積的變化規律進行計算,這就給部分思維發散性較差的學生形成了一個假象,以至無法真正懂得該規律的應用。這一點在學生舉例驗證時表現最為明顯。而慚愧的是老師我并沒能好好引導。
看來,在課堂上,學生真正主動探索知識的目標并不太容易實現。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在同行的幫助下,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不斷創新,不斷長進。
【冀教版數學四年級《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07-14
數學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范文02-22
積的變化規律的教學反思06-28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07-01
《積的變化規律》的教學反思07-01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07-13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01-07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11-26
冀教版《積的變化規律》四年數學下冊評課稿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