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直觀教學,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加上生動有趣的課件,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完成了學習任務。教學的實踐中難免會有一些錯漏,為了彌補教學中的許多不足,數學網特地收集了相關的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反思,僅供大家參考學習。
1、新課的引入趣味性強。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讓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是《新課標 》的.準則。新課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藍貓三百問》引入,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產生了解決問題的迫切心情。
2、重視教與學的方法的改變。
本節課從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革,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學模式。我能充分發揚民主,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自由、自主的學習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然后由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運用透明的格子紙、擺方塊和直尺量等方法,觀察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的關系。找出這幾種方法的相同地方都是通過數方格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又通過觀察表格中的數據,發現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從而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學生動腦、動手和動口,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注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習方法的積累,思維方法、科學探究方法的獲取,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同時注重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3、重視知識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導。
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三步曲,學生先動手操作,再觀察發現,最后得出結論。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借助學具的操作和表格統計,發現每排小正方形的個數正好是長邊所含厘米數,小正方形的排數正好是寬邊所含厘米數,長方形的面積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積之和,從而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品質,充分體現了“知識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
【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的教學反思06-28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教學反思07-04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07-02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學反思09-30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反思01-07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范文06-28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數學教學反思02-10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