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心中的秋天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17 08:48:2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心中的秋天教學反思

  一、單元教材文本解讀

三年級上冊心中的秋天教學反思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給人帶來美的感受,秋天給人以豐收的快樂。本組以秋天為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里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里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于對其他季節的感受。

  本組課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第二,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于朗讀的訓練,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第三,本組教材無論是導語、課文,還是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都是緊緊圍繞有關秋天這個專題編排設計的,教學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使本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如,導語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筆,描繪我們心中的秋天”,是為語文園地中的習作提出了學習的準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秋天,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二、 學生認知水平

  1、在識字方面,三年級學生能運用“熟字加減偏旁”、“偏旁置換”、“部件拆分與合并”、“聲旁歸類”、數筆畫、反義詞等方法識字,已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但很多都只能說是一種瞬間記憶,需要平時的學習和閱讀中的不斷鞏固,才能根深蒂固。因此,教學中還需對已學過的生字進行復習鞏固,并形成一種習慣。如課后及時鞏固,隔天復習一次,再隔一個星期再現一次,再一個月后重現,從而達到永久記憶的效果。但只能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要以采用家長配合、同學互相交流等方式方法。此外,培養學生課外閱讀也是增加學生識字量的一種好方法。

  2、 寫字指導仍不可忽略。中國漢字千變萬化,一點也馬虎不得。結構要正確,上下結構千萬不要寫成左右結構,哪橫長哪橫短一定要分清楚,出不出頭大意不得。因此,教師對那些容易忽視的地方一定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可通過趣味識字的方法讓學生加深印象,如猜謎語、編兒歌等。三年級已經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要時刻關注他們的書寫習慣,注意書本的整潔。

  3、在閱讀方面,三年級的孩子基本上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而且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最喜歡讀童話寓言故事,還有很強的表演欲望。本單元是優美抒情的'課文和詩歌,要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天的美好,快樂的心情,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挑戰。因此,首先就要激發他們朗讀的興趣,運用創設情境,配樂朗讀是一種好方法。

  4、在字詞句段篇的理解上,他們能較好地運用的方法理解字詞的意思,能初步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關鍵詞的意思。通過自主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但不能在頭腦中形成文字表達出來。因此,根據單元主題內容,編排一個與主題內容有關的口語交際是不可缺少的。

  5、開始練習習作,要充分肯定和鼓勵他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多培養他們的習作興趣。

  三、單元教學目標設定

  1、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感受詩歌的優美音韻,完整的意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2、學習目標

  (1)會認20個字,會寫34個字,正確讀寫29個詞語。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4篇課文,詩歌要讀準節奏,《放風箏》一課要讀出“我們”心情的變化。

  (3)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能背誦兩首古詩,《秋天的雨》一課中自己喜歡的部分及語文園地中的“讀讀背背”部分。

  (4)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

  (5)通過聯系上下文、、表演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如“憧憬”、“垂頭喪氣”“五彩繽紛”等。

  (6)指導通過朗讀,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7)結合《放風箏》一課資料袋的學習,逐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如搜集與秋天有關的詩句、文章、圖片、實物等。

  (8)通過語文學習和實踐活動,說說自己在秋天里覺得最快樂的事,要求說清楚,說出自己的快樂,最好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9)能根據學習伙伴提出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活動與同學課后交流。如搜集描寫心情的詞語、秋游、畫秋天的圖畫等。

  (10)練習習作,創設一定的情境,插上想象的翅膀,續寫詩歌和心中的秋天。

  四、教學整體構思與教學建議

  1、 以讀為本。不僅要讀正確、流利,還要讀出感情,讓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如在初讀課文時。

  (2)想象讀。如教學《聽聽,秋的聲音》時,邊讀邊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

  (3)示范讀。對重點句子,教師的示范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4)配樂讀。本單元課文優美抒情,尤其是詩歌,配上和諧的音樂,更能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

  (5)競賽讀。可分小組競賽、男女競賽等。

  (6)挑戰讀。如在《風箏》一課中,表示心情變化的句子運用挑戰讀,可以讓學生更加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來。

  2、組織學生間的合作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等,尤其是口語交際,更要讓學生都參與到交流活動中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語文學習的個性化、多元化。

  3、創設情境,開展各項學習實踐活動。

  (1)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音樂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2)根據學習內容,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如教學古詩,讓學生課后搜集有關秋天、思念親人的古詩讀一讀,教學《聽聽,秋的聲音》可以讓學生續寫詩歌;教學《風箏》,課前開展一次放風箏比賽,讓學生親身體驗放風箏的樂趣;口語交際、習作教學也可先舉行一系列秋天里的活動,秋游、畫秋景、收集樹葉等。

  (3)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質疑問難。這是落實自主、獨立的、創造性的閱讀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建議每學完一篇課文都給學生這么個思考的空間,拓展學生的思維,養成凡事都愛問個為什么的好習慣,還可以開展適當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你問我答”,根據課文內容提問題,看誰的問題提得最好,誰回答得最好,評選出“最佳提問高手”和“最佳答題高手”。

  五、 教學資源

  1、來自學生的生活積累,親身經歷。

  心中的秋天,可以用眼睛去觀察,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聽,用手去畫,并開展各項活動,用心去體會。去放風箏,體會一下放風箏的快樂,去秋游,體會秋天的美好,去采摘果子,體會豐收的愉悅,這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秋天就在他們的身邊。

  2、來自網絡、書刊。

  教學中出現的有關秋天的詩、圖片、音樂,只需打開網絡,便可在最短的時間里呈現。如有關風箏的詩,表示顏色的詞語。

  3、 來自音樂美術教材。

  本單元的教學主題與二年級音樂上冊第一單元主題內容相符,學生也比較熟悉,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學生熟悉的有關秋天的歌曲來打開學生秋天的大門。在美術教材中,學生還學會了收集秋天各種形、顏色的樹葉,并將其拼成各種圖形,這些都是我們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從而也達到了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

【三年級上冊心中的秋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教學反思12-14

三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1-30

三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7-30

三年級美術上冊《留住秋天》教學反思07-11

三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1-26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教學反思12-16

三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雨》的教學反思01-25

三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1-26

三年級上冊語文《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7-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的视频 |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