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和可能性》教學反思范文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了解平均數意義,會求平均數;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通過對這個單元的教學,我認為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一、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中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
平均數是表示數據集中程度的特征數。為了讓學生認識平均數的'數據,我們在教學中沒有直接呈現概念引出平均數,而是在學生的認知沖突中引出平均數的概念,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
二、讓學生在具體的試驗與操作活動中加深對事物發生可能性的體驗。
這個單元的學習,學生不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發生,有的不可能發生,還要進一步體會有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些,有的可能性小些。如在猜一猜中,安排了 轉盤和拋圖釘兩試驗活動。設計這些試驗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提出猜測收集和整理數據分析試驗結果的過程,這樣可以豐富學生對事物發生可能性大小的直觀體驗。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讓學生親自經歷對隨機現象的探索過程,引導學生學生首先猜測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試驗,收集試驗數據,分析試驗結果,并將所得結果與自己的猜測進行比較。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將自己的最初猜測與試驗結果進行比較,這將促進他們主動修自己的錯誤經驗。
【《統計和可能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統計和可能性》教學反思09-03
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07-04
《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反思07-06
《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06-27
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反思01-02
《統計與可能性》教學反思范文07-04
《統計與可能性》數學教學反思02-10
《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反思范文07-01
關于《統計與可能性》的教學反思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