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二年級下冊《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
“新課標”指出,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受到了尊重。可是有一種現象在課堂上卻時有發生,那就是“插嘴”如何看待學生課堂上的“插嘴”呢?我總不斷在思考。
記得在上第五單元《愛發脾氣的孩子》這篇課文,當我講到“以后每釘一顆釘子,我心里都非常難受,因為我知道著又是一個無法填平的洞”這一句時,話沒說完,小超同學就插嘴問“木樁上的洞填不平,為什么他會非常難受呢?”我先一楞:這正是我馬上要提的問題,是以課堂紀律為重批評他插嘴,還是順著她的提問讓學生思考呢?我下意識地瞪了他一眼,他不好意思地笑著,并抓了抓頭。他已經知道不應該“插嘴”了,我就不要在批評他了吧。我順勢引導,說:“這正是老師要問的問題,你能回答嗎?”他搖了搖頭,認真地和同學們一齊思考。忽然又一位女生插嘴叫道:“爸爸讓他發一次脾氣就在木樁上釘一顆釘子,他每釘一顆釘子就代表自己又發了一次脾氣,而且當他向同伴道歉后雖然能把釘子取下來,可是他的朋友還是越來越少了,他當然難受啦!”同學們經他一提醒,便紛紛舉手,……這個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當時我想:正是這兩位同學的“插嘴”帶動了其余學生的思維,這個問題的'答案才得以從學生口中說出,如果學生每次單方面從老師口中得到答案,學生一定又是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那樣教學效果可是大打折扣哦。
課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種現象,覺得教師應認可這種“插嘴”。因為插嘴的學生,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了,我認為有時多幾個這樣的插嘴,課堂氣氛將會因之而活躍起來。當然,老師在認可這種“插嘴”的同時,也要適時制止有些學生的惡意“插嘴”,所以教師在課堂中引導者的地位非常重要。
【語文二年級下冊《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愛發脾氣的孩子》語文教學反思07-10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反思07-02
《愛發脾氣的孩子》語文教學設計11-05
二年級語文《愛發脾氣的孩子》教學設計11-19
愛發脾氣的孩子說課稿03-19
愛發脾氣的孩子教案03-19
孩子愛發脾氣的原因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