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課程《分數乘法》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以折紙涂色活動為主線,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和觀察交流,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問題。探索并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計算,還要能運用分數乘分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我還重視將操作過程、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的結合,相輔相成,鼓勵學生討論如何折紙表示3/41/4及其結果,這樣不僅解釋了符號語言的意義,也直觀形象地展示了3/41/4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在折紙過程中,充分體會到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感受計算分數乘分數時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在分數乘法(二)中我結合教材和課程標準的需求,首先向孩子們提出并應用了數形結合的方法。例如在引入中: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一次,用斜線涂出它的 1/2,然后對其再對折第二次,用紅色涂出斜線部分的1/2,請你說一說紅色部分占整張紙的幾分之幾。從學生的反饋來看,能夠直觀得從圖中看出網格部分所占幾分之幾,但是學生很難列出乘法算式。(14的比較多)。說明學生不能夠充分理解兩次做為單位1的量。兩次折紙中有兩個單位1,比如第一次的1份占整個圖形的1/2,此時的單位1是1,但是網格部分卻占斜線部分的'1/2,此時的單位1是1/2,也就是說網格部分對于整個長方形來說是1/4,這其間隱含著兩個不同的單位1。在此說明,學生對于分數的意義掌握還不牢固。又例如在驗證分數乘法法則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折紙的方式來理解。
其次,本課我力圖讓學生親自經歷學習過程。即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究算法舉例驗證交流評價法則統整等一系列活動中經歷分數乘分數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這里關注了讓學生自己去做、去悟、去經歷、去體驗,去創造,同時也關注了學生解題策略的自主選擇,關注了合作意識的培養。在教學的整體設計上是由特殊(分子位1分數相乘)去引發學生的猜想,再來舉例驗證、然后歸納概括,力圖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歸納思想。首先讓學生通過活動概括得出分數乘分數只要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計算方法,再由學生自己用折紙、化小數、分數的意義等方法來驗證這種計算方法。但是對于折紙的驗證方法,有個別學生還是很難理解,允許他們用小數的方法來驗證,但這種方法只適用與能夠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因此在出現不能轉化為有限小數的分數相乘時,這些學生就只能聽同學發言,沒有自己的思考過程了。所以,如何面對學生的差異,促使學生人人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還是課堂教學中值得探索的一個問題。
把握好教材是基礎,處理好生成與預設是關鍵,這是我上完了這節課后最大的收獲。
不足之處:
1、由于我對新課程教材的理解不夠深刻,在學生涂一涂理解分數乘法算理時,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圖示方法,而我只認同自己頭腦中預設的那種,這樣顯然是不夠的,數學學習的方法是多樣性的,學習結果的呈現也是多樣性的,開放性的。
2、教學中,過分依賴于課前的預設,丟失課堂中及時生成的教學資源,錯過了挖掘課堂中學生的內因動態的生成,沒有創造條件促使內因向提高數學素養的方向轉化。
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學習教育理論知識,強化學科知識,深刻領會教材,用好教材,處理好教材,把握好生成與預設的關系,提高自己的課堂應變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這樣才會使學生學會數學、熱愛數學。
【五年級數學課程《分數乘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乘法教學的反思07-10
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06-03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08-01
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08-10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10-02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09-29
分數的乘法教學反思08-10
《分數乘法》的教學反思01-07
分數乘法的教學反思01-07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