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的文言文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20 12:27:13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中教師的文言文教學反思

  現在的中學生大部分是不喜歡文言文的,這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學生們說:“語文我最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魯迅文。”文言文被列為“最怕”之首,學生對文言文的畏懼和文言文學習的無助可見一斑。應該如何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呢?筆者認為我們應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文言文教學的方向性問題,二是目標實施的方法問題。通俗的說,就是文言文“教什么學什么”和“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

高中教師的文言文教學反思

  問題一:文言文教學的方向性問題——教什么?學什么?

  思考1:文言文到底教什么?

  即文言文教學是“為言”還是“為文”?

  言:文言字詞句、句式等基礎知識。

  文:文章的內容、結構、主體和情感等。

  文言文,顧名思義,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文本語言的特殊性決定了文言文教學有其自身的規律。“言”,與現代文的差異,是必須正視和解決的,故重點文言詞句的字面教學。而作為文章,“文”又是不能完全拋棄的。

  那么,如何取得二者的諧和?我們先來看教學要求——

  1、“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這是《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教學目標的規定。所以從傳統教學上,文本基礎知識的教學就應該也必須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任務。這對應了“知識與能力”目標維度的要求。

  2、 新課標的規定:讀懂淺易的文言文。什么是懂?學習什么東西才能讀懂?是學生離開老師,能獨立讀懂一般的文言文。

  千百年淘洗而流傳,定是詩文極品。表現在這些作品中的先哲們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正是學生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這是人文精華所在,需要學習吸收。我想,這應屬于人文性的范疇吧。

  而獲取這些財富,首先就要讀懂。讀懂的基礎是什么?基本的字詞句。掌握這些基本知識的目的是什么?不僅是要讀透這個文本,更是要從浩瀚的文言大海中自由汲取。這也就是“學課內,為課外”“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就是工具性的具體含義吧。

  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文以獨特的語言形式蘊含了廣博的精神涵養,如果離開了文言語體,精神的一切也隨之消失。

  可見,“為言”是基礎,“為文”是高度。只有“言文兼顧,突出基礎”才是中學文言教學的根本。當然,選修的文言教學將會側重于人文的更大一些。

  思考2、文言文學什么?

  教與學是統一的。新《大綱》要求重點掌握的120個文言實詞和18個文言虛詞,掌握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和詞類活用、固定格式等。這些要常提常講常歸類常整理。是教學的基本要求。

  文本章法內容、精神主題等是更高的要求。

  就是,把詞語句式、背誦默寫放到首要位置,讓學生堂堂有所得;把思想內容、技法特點放到重要位置,讓學生課課有收獲。要讓學生逐步學會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建議:

  1、確立文言文整體教學意識

  知識與能力(一位)

  讀懂:梳理實詞、 虛詞,句式;誦讀名篇 。 ———《課標》

  當下學生文言基礎知識的貧乏和高考的命題趨勢,使我們不得不把這點放在第一位。

  過程和方法(二位)

  注意常用實虛詞分配;強調文言文的讀和背誦(涵泳、吟誦)。

  反應獲取的過程和實施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能力,應該包容在“知識與能力”之中。

  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

  文言的`魅力(激趣)——歷史的意義(歷史與今天與未來)、文學的意義

  2、將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統籌安排到各模塊各文章中,零碎消化。

  問題二:目標實施的方法問題。即怎樣教怎樣學的問題

  思考3、怎樣教?

  關鍵在于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絕對預設的課堂是單邊低效的,沒有預設的課堂是虛無隨意的。

  1、 目標預設

  目標是行為的標尺,一不能“空”,大而籠統近于無;二不能“死”,由于個體積累的差異,教學目標需要有浮動的空間。三要有彈性區間。

  2、 問題預設

  傳統預設:讓學生獲得什么——教給什么知識。(知識的角度,是目的預設。只重結果,不管過程方法)

  理想預設:引導學生知道自己需要獲得什么,怎樣獲得,獲得的怎樣。——導向什么方向。(知識與能力的角度,是思維預設。重過程方法,重規范落實)

  3、 方法預設

  (1) 誦讀的運用

  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養語感的好方法。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聲求氣”之說,“聲”就是文句的音韻、節奏;“氣”就是作者所表達的精神、氣勢。可見,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而我們的課堂恰恰少了讀書聲,丟掉了傳統的精粹做法。

  讀的方式要多種多樣;范讀、領讀;齊讀,個別朗讀;默讀、自由讀……可讀全篇,可讀幾段、還可讀幾句、讀一句。多種形式的吟誦涵詠,同樣為課堂彌漫一層濃濃的古味。對文言文就從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從生澀到流暢,再到韻味十足。

  總之,要反復讀,一直到讀熟,熟到提出某一段或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

  讀要講求目的和效果,讀的方式要恰當,讀的過程要指導。讀要為理解服務,要對深化理解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的課堂是怎樣運用的呢?

  我們整堂課除了范讀,就是齊讀,恰恰少了最能顯現獨特情感體驗的自由讀。少了能靜心揣摩,思考和閱讀同步的默讀。

  (2)務虛預設

  在設計中,除了必要的知能預設,讓學生補充自我的東西,體現了新課改“以人為本”的要求。但真正的教學中卻沒有落實。

  4、環節預設

  文言教學也是文本教學,也應有整體感知的環節。這是對文章的初讀感知,以后的學習是在這基本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符合認知規律。所以,要重視這個環節。

【高中教師的文言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反思03-19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03-18

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反思范文03-26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03-30

教師個人文言文教學反思07-04

高中文言文《項羽之死》教學反思12-15

文言文的教學反思05-23

文言文教學反思05-22

文言文教學反思03-2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影院中文字幕 |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亚洲国产性爱第一页 | 午夜一级a成年大片在线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