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除法教學工作反思
本單元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除數為整數的小數除法;第二部分是除數為小數的小數除法;第三部分是積、商取近似值;第四部分是循環小數;第五部分是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各部分的內容說明如下。
通過“精打細算”“參觀博物館”等情境,說明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除數為整數的小數除法和整數除法的計算類似,只要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此規律的得出是借助實際情境得到的。除數為整數的小數除法又是除數為小數的除法的基礎,因為除數為小數的除法都要轉化為除數為整數的除法。通過“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情境,學習除數為小數的除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利用“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為整數的除法。通過“人民幣兌換”的情境,學習求積、商的近似值。貨幣最小的單位是“分”,以“元”為單位只要保留兩位小數就可以了,由此引入在實際生活中需要求積、商的近似值。通過“誰爬得快”的情境,計算蜘蛛和蝸牛平均每分爬多少米。在計算過程中發現商的小數部分會有一個或幾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從而介紹循環小數。通過“電視廣告”的情境,學習小數連除、乘除混合、四則混合運算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本單元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為了使學生體會到小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創設了“到哪個商店去買牛奶便宜”、參觀博物館“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人民幣和一些國家的貨幣兌換等情境,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2、 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除數為整數的小數除法,學生結合貨幣單位之間的關系,利用生活經驗可以解決;除數為小數的除法,學生可以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將其轉化為除數為整數的除法。教材安排的內容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并逐步體會將沒有學過的知識轉化為已經學過的知識的思想
3、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他們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也是發展學生數感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估算,再精確計算。如“參觀博物館”是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除法,情境中提出了四個小朋友“平均每人花了多少元”的問題,教材呈現了“每人6元多一些”的提示語,引導學生先進行估算。在學生精確計算后,可以引導學生相互驗證,以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習慣。
【小數除法教學工作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除法教學反思01-07
小數除法教學反思07-11
小數除法的教學反思10-21
《小數除法》教學反思08-11
《小數除法》教學反思11-25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反思08-19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教學反思11-26
《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教學反思11-01
關于《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教學反思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