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蘑菇給獎給誰》的教學反思
《蘑菇該獎誰》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黑兔和小白兔參加跑步比賽,告訴學生有勇氣敢和高手競爭。全文以對話的形式敘述,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和表演。教學中,我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對話,從中體會小黑兔和小白兔的心情。低年級學生表演欲望強烈,因此我指導學生把課文編成課本劇來表演,在這一過程中我除了建議學生運用書上的語言之外,更啟發學生大膽想象所扮演的角色當時的內心世界,然后通過旁白、表情、動作等形式表現出來,這樣使故事的情節更為具體生動,在形象化的表演中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深刻明白課文所蘊涵的思想感情,使自身的情感在表演中得到體驗,甚至深化。
本課的設計我抓住了“得意、難為情、不服氣”等重點詞語,聯系自身經歷、體驗情感,讓學生帶著自己對“得意、難為情、不服氣”等詞的獨特感受進入課文。再貼近學生的生活,利用板書:
例:(馬兒)是(奔跑)的高手。
____是_____的高手。
讓學生對“高手”一詞的理解,并在說一說的語言活動中,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感受,從小樹立正確的觀念,培養學生和高手競爭的意識。
學了《蘑菇該獎誰》之后,我請小朋友說說小黑兔在沒得到媽媽獎的蘑菇后會怎么想,怎么做?最后以《小黑兔也得獎了》續編故事。這樣做使學生學了課文之后知道了要跟高手比,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讓學生想象小黑兔受到教育之后,又化為行動,這樣兩只兔子都有了長進,使事情有了更加圓滿的結局。同時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還有,用《小黑兔也得獎了》做題目,由學生來說一說小黑兔第一次沒得到獎勵以后的情形,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一節課學生字時,我讓學生放手自學,他們能準確地分析“提、加、敢”三個字的要點,能觀察到“東”的細微變化,能自己書寫“習”。只是“參”三撇的筆順,需要在老師提醒下才能學會。由此,我提醒自己,學一課生字之前,要把它們分成細小的類別,老師只講難字,容易的讓學生自學。甚至難字也要放手讓學生討論,畢竟他們才是學習的主人,我以前太過包辦,以至于效率太低。
第二課時重點在于分角色朗讀。我以為語文教學要著力于語言訓練,發展學生的語言,使之形成語言能力。在這節課上,我運用反復品讀的方法,有層次、有深度地對學生進行了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訓練。尤其是讓孩子們站起來,自由地比劃、表演自己認為合適的動作,使他們頭腦、眼睛、嘴巴、雙手并用,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能動性、創造性。
不過,由于文中敘述方式多樣,很多學生弄不清人物對話始于何處,止于何處,讀起來很費力。
【《蘑菇給獎給誰》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06-25
《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07-20
蘑菇該獎給誰的教學反思06-26
《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07-18
《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02-22
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范文07-01
《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范文09-27
課文《蘑菇該獎給誰》教學反思06-26
《蘑菇該獎給誰》的教學反思范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