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的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里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整數、小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了解在平均分一個物體時,不能得到整數結果該怎么辦?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體會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教材中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一半,怎樣才能讓學生很自然地接受分數,不會覺得是老師硬塞給他們的呢?怎樣在這樣的概念課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呢?
【做法】
1、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幾個?把1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幾個?(半個)
2、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一半嗎?學生通過“畫一畫”來表示一半,并解釋了圖的含義。
3、除了畫圖,我們還有沒有更簡潔的方式來表示一半呢?我們能不能用一個數來表示?(0.5)還有沒有?你能不能自己創造一個數?
學生出現了2.5,原因是把一個蘋果當做5,一半即是2.5;出現了1,2,原因是“,”表示平均分,1分為2;出現了1|2,“|”表示平均分,等等。
4、在數學上,我們是用1/2這個數來表示一半的。猜想1/2的含義,每個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學生經過冥思苦想后得到的答案,再跟老師的講解做對比,找出不的地方,印象會更加深刻。
5、舉出生活中1/2的例子。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反思】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一半”學生大多數都畫了一個蘋果、一個圓、一個心形等等,涂出它的一半,圖的含義解釋的很合理。下面“你能不能自己創造一個數?”是這節課的重點。如果這節課不經過學生的創造,硬塞給學生一個分數,必然會覺得很突兀。翻閱教參,其中提到“要讓學生經歷從運用自己的符號表示到運用數學符號表示的過程”。課堂中學生們反應很活躍,創造出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數,只要解釋的合理,我就給予了肯定。通過這節課我發現如果在“創造分數”這部分花費充足的時間,學生通過充分地想象、發明,發散學生的思維,再引出數學符號,對后面分數意義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本節課后學生基本上都能準確的表達出分數的意義。
對于小數、分數、面積等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直接告知給學生,看起來很節約時間,但是沒有通過思考得到的知識,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授之于漁”,發展學生的思維是我們要在每節課的教學中逐步滲透給孩子的。目前一部分學生具備了初步的數學思考能力,但是有些學生還是不會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因此,發展學生的思維應做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
【《分一分》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一分》教學反思02-20
分一分教學反思04-25
《分一分》教學反思01-08
分一分教學反思12-08
有關分一分的教學反思05-14
數學《分一分》教學反思06-25
《分一分》教學反思范文08-16
《分一分》優秀教學反思08-26
《分一分》的教學反思范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