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課文比一比的教學反思
《比一比》是一篇識字課,課文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一幅農家小院的情景圖,第二部分是詞語,第三部分是一則韻文。主要通過對農家小院具體事物的比較,提供識字的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課題為“比一比”,充分說明了這課教材的特點,提示了學法,要求學生在比較中達到學習要求。在教學中,我以“比”為主線來安排教學的各個環節。
一、比一比,營造氛圍
課的伊始,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比一比”這一課。我們也要比一比哪一小組上課認真,哪一小組會動腦筋,哪一小組學到的本領多。(出示小組評價欄“比一比”)評價欄為九個花瓣圍成的'一朵花,代表九個小組。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入學不久,活潑好動,用評比競賽的方式比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能讓孩子聯系實際理解“比一比”在生活中的具體含義。
二、比一比,學習韻文
片段二
師:圖上有這么多東西,我們今天就來比一比,黃牛和花貓比,怎么比?(一個大,一個小)(相機出示韻文課件,指名讀)
師:用上“比”,還可以怎么說。
生:黃牛比花貓大,花貓比黃牛小。
師:鴨子和小鳥怎么比?
生;一邊多一邊少 。
(出示韻文,指名讀)
師:用上“比”,還可以怎么說。
生:鴨子比小鳥多,小鳥比鴨子少。
“比大小,比多少”是韻文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不僅讓孩子通過看圖、讀韻文對“黃牛和花貓、小鳥和鴨子”進行比較,之后,設計了用上“比”來改變句式說,加深了對“大小、多少”的認識,在語言文字中進行思維的訓練。
三、比一比,訓練朗讀
本課韻文朗朗上口,節奏感強,很適合朗讀訓練。根據本課的特點,在朗讀課文這一環節中,主要采用“挑戰讀”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教師提示“你還想怎么讀” 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小朋友們有的說,“我想挑戰同桌。”“我想挑戰好朋友。”還有的說,“我想挑戰小組。”最后小朋友還把韻文編成課中操,邊讀邊做,使課堂充滿學習的樂趣。
四、比一比,學習生字
本課的學習目標之一學習“群、顆、堆”三個生字。“群”和“堆”作為量詞用法的不同也是本課的難點。我是這樣安排的:
1、圖上的鴨子和小鳥有多少?(課件出示一群鴨子一只鳥)“群、只”就叫量詞。
2、看圖,理解好多聚在一起,才能叫“群”。
3、用“一群”說話,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海鷗,一群小雞。
4、圖上的水果有多少?(一堆杏子和一個桃子)
5、看圖,一堆怎么理解?“數量多,疊在一起”,才能叫“堆”
6、用“一堆”說話,一堆桔子,一堆花生,一堆樹葉。
7、如果老師把“堆”換成“群”可以嗎?為什么?
通過這樣的比較,讓學生懂得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讓他們感到學習的樂趣,
【一年級課文比一比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比一比》教學設計08-05
課文比一比教學設計02-04
比一比教學反思12-16
《比一比》教學反思07-09
《比一比》教學反思01-08
比一比教學反思06-02
《比一比》教學反思07-01
《比一比》教學反思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