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教學案例及反思
背景:
我在教學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這節課時,課堂上學生對老師提出了質疑,對教材結論提出了質疑,并引領了教學過程進一步發展,引發了我的思考。
案例:
……
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師:觀察上面三題,你有什么發現?
生1:5.04乘10、100、1000,就是把5.04擴大10倍、100倍、1000倍。
生2:5.04乘10、100、1000……,就是把5.0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師:5.04是什么數?誰能概括一下剛才的規律?
生3: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師:(見到學生說的和教材上一樣,高興地說)真棒,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規律: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生4:老師,不能只通過一題,就說明一個規律,這樣是不是太武斷了?
。ㄎ伊⒓匆庾R到剛才的結論提得過早了些。)
師:你提的意見很好,我們剛才發現的那個規律只是我們的猜想,那么,怎樣才能證明這個猜想的正確性呢?
生5:我們可以多舉幾個例子驗證。
師:大家贊同嗎?下面我們就自己舉例子驗證。
(學生熱情高漲。不一會兒,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
生6:老師,我發現了。3.08乘10、100、1000,它的小數點就分別向右移動了一位、兩位、三位。
生7:我發現了。2.6乘10、100、1000,它的小數點就分別向右移動了一位、兩位、三位。
……
師:現在你們認為剛才的結論正確嗎?我們大家互相說一說。
師:我們課本上也有現成的結論,你們看看與你想的一樣嗎?
生齊讀: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
生8:我覺得書上的這句話有問題?
。ㄒ皇て鹎永恕F渌瑢W都很疑惑,我也感到奇怪,這句話怎么有錯誤呢?還是讓他把話說完吧。)
師:你說說看,哪里有問題?
生8:你說的是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其實不一定是一個小數,整數也可以。比如說:4乘10、100、1000,等于40、400、4000,相當于小數點向右移動了一位、兩位、三位。一般人看不出來。
(同學們都被他最后一句話逗樂了。)
師:(原來他認為這里錯了,便順水推舟)你能在黑板上演示一下,讓我們這些一般人都看得出來嗎?
(學生高興地演示。)
生9: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位數不夠就添一個0,向右移動兩位,位數不夠就再添一個0,依此類推。
師:他的觀點正確嗎?
生9:這也需要驗證。
師:大家舉例驗證看一看。
。▽W生忙著舉例,不一會兒,都高興得叫起來了。)
生10:原來不僅小數有這個規律,整數也可以。
……
反思: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只要有所思、有所疑,就會不斷生成新問題,不斷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本節課,當教師過早地提出了“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時,有學生根據經驗,通過思考判斷,對老師提出了質疑:根據一個例子就想說明一個規律是不科學的。教師能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調整教學,生成了下面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舉例加以探究和驗證,學生的興趣高昂,不僅在知識上有了提高,在思維的品質上也產生了飛躍。當大家通過驗證得出教材上的結論:一個小數乘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時。一位同學又有了疑問,說課本上的結論有問題,使教師始料不及,但為了尊重學生,我讓他說明理由。沒想到,他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產生了新的教學內容,我想既然是學生提出的,何不讓學生自己解決呢?這樣學生的熱情高漲,
通過舉例驗證,最終解決了問題,發展了思維。
學生敢于質疑生成,才會不斷發現新問題,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教師和教材對于學生來說是很權威的,一般學生不會對之產生疑問。那么這節課學生怎么敢對老師和教材提出質疑呢?這可能與我平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建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有關。學生的質疑,教學的生成,都需要一個適宜的土壤。教師必須要發揚民主,尊重學生,在課堂中創造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為生成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教學案例及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教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