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學習,學生能夠根據三種血管的特點區別人體血管的類型,部分學生可以描述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對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也有一定的認識,在這一基礎上能夠根據教材提供的血液循環的示意圖描述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途徑。
1、設計教法時能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心理狀態設置有效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和培養能力,但每課時設計的教法顯得雷同,留給學生動手的機會不多,使得部分學生不能自始至終關注學習,從而使學習效果有所下降,在以后的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組織學生進行自學,應設計有層次的、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促使學生積極思維的問題,使學生在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中主動學習,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及學習態度。
2、針對本章課復習內容較多,如果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通過觀察模型學習心臟的知識占用時間過多,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我想在以后組織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不仿根據教材特點也設計成板塊式學習,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通過培訓每組小組長使組長可帶領本組組員利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觀察模型學習心臟的知識,真正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七年級生物下冊《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教學反思11-05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復習課》的教學反思06-29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課件04-05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說課稿11-02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案09-07
初二生物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設計模板12-18
初中生物《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說課稿04-20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教案設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