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思品與生活上冊《新年好》教學反思精選
實踐證明,我們的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系統,它是開放的,具有創造性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所以教師要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資源,也就是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會傾聽,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并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創意,批評價值,再因勢利導,進行教學,盡量讓學生成為“生成性問題”的解決者。
例如:在教學《新年好》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為會那么喜歡過新年,把他們自己在新的.的感受一一說出來,這個也是孩子們對新年的理解,價值觀的體現,也正是我們教學的切入點。于是教師創設新的情境,在過新年時,比如,把自己喜歡的菜端到自己面前,或自己喜歡的東西一個人使勁的吃等,這樣的不良行為,讓學生自悟、自省、自評、獲得教育,孩子們的話都是一種真摯的情感流露。他們的活不僅教育了自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充分肯定。這種發自孩子內心的生命感悟比教師的說教更有說服力。所以,把生成的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解決,會讓我們看到真情的互動,我們的課堂也會真正成為學生生命活動的樂園。
【一年級思品與生活上冊《新年好》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思品與生活上冊《新年好》教學反思01-10
一年級思品與生活上冊《新年好》教學反思07-08
思品教學反思05-18
一年級思品與生活上冊《校園鈴聲》教學反思07-08
一年級思品上冊《我很整潔》教學反思01-23
思品與社會的教學反思10-12
小學思品教學反思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