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植物的莖》教學反思
我們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類型,學生對其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又是不具體,甚至是錯誤的,本課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雖然學生有了一些經驗,但卻不夠深入。對于這樣的課型,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進行,是激不起學習的興趣的,自然也不會有好的效果。那怎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就要有意識地創設一個超過學生現有知識能力的情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
一、課前復習階段,通過思考總結,迅速完善了目前學生認知經驗。
通過對原有知識的簡單總結,提出了新的問題:水分和養料是如何到達需要的部位的?學生只要了解了植物身體的結構,就會很自然想到植物的莖。從而確認了植物莖的運輸作用,為本節課的研究確定了方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必不可少。
二、學習新經驗階段,通過創設研究情境,讓學生的研究目的明確。
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研究內容,如何研究?對于莖的內部構造進行大膽猜想,在進行實驗觀察,豐富學生經驗。
三、拓展經驗,加深了理解,實現了對分析方法的再次利用。
在學生通過環割現象分析出莖的表皮有運輸養料的作用。其實也是應用探究運輸水分的已有經驗,解決新問題,獲得新經驗。
從本節課授課過程看,學生始終有研究的愿望,探究的興趣濃厚,課堂討論相當熱烈。教師要實現對課堂的準確掌控,教師有效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在課堂中呈現的學生已有經驗不足,教師應該在課前多做些交流,鞏固已有經驗。另外,課堂上學生對于實驗結論的得出存在困難,也反映出課堂問題設計的不夠合理,總之,本節課還需要再用心雕琢。
【科學《植物的莖》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植物的莖》科學教學反思08-09
《植物的莖》科學教學反思08-09
《植物的莖》教學反思04-11
《植物的莖》教學反思10-01
科學《莖越長越高》的教學反思06-29
《莖越長越高》科學教學反思02-13
科學下冊《莖越長越高》教學反思02-22
科學《莖越長越高》優秀教學反思01-16
科學《莖越長越高》教學反思范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