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高氣昂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1-06-22 18:40:28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紙高氣昂的教學反思

  通過談話:“你都見過什么東西用紙做的?”我了解的孩子們的真實生活經驗。他們有的說:我看的圖書、大人看的報紙,畫畫用的本,公共場所喝水用的紙杯,大便后用的衛生紙,包裝用的紙盒等等,這些常見的東西都是用紙做成的。幼兒是從各類紙的用途分類的,為什么劃分用途不了解。為了讓幼兒在探究中真正驗證不同質地紙的軟硬、薄厚、吸水快慢、承重性能的不同,讓幼兒帶著明確的問題,在適宜的材料的引導下,進行公平的實驗操作,觀察、記錄真實的數據,并依據數據得出結論。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積累經驗、并樂于與同伴分享經驗,增強自信心。

紙高氣昂的教學反思

  一、家園配合收集材料,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我們召開家長會,介紹了本月《紙》的主題活動,明確活動目的:培養智力、發展能力,親子探討紙的問題,并號召大家收集生活中常見的紙制品,紙盒、票據、錢、衛生用紙等等。家長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并認識家中的紙制品。帶到班上后,幼兒主動介紹材料的用途,有的說:“打印紙能畫畫,寫字”;有的說:“這是我的病歷本、醫生處方和收據” ;有的說:“錢和存折用的紙是特殊的紙!庇械恼f:“這些包裝盒很貴,里面的東西很便宜,媽媽說買東西時不能光看包裝”;孩子們不但說出對紙的認識,還能表達家長的很多看法。

  二、了解紙的來歷,萌發愛國之情

  我們選擇喜聞樂見的動畫片,介紹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重點觀看了造紙術的發明,雖然孩子們不能完全理解,但是他們能看出造一張紙需要很多的東西,花費很長時間,很多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我們中國人非常聰明,很了不起,成為其他國家學習的榜樣,你們長大后也能研制更新型的紙張。我們還觀看了現代人的機械造紙,感受現代科技帶來的。

  三、學分類、練技能,培養興趣

  幼兒陸續帶來紙箱、紙盒、紙巾、報紙、牛皮紙、宣紙、打印紙、電光紙、瓦楞紙、掛歷紙、錢幣存折、車船飛機票、相片等等,看到堆積如山的各類紙制品,孩子們一不小心,東西會散落到地上影響大家活動,聰明的孩子發現問題,給我提建議:“要是能把它們分開,相同的放在一起,我們用的時候很方便。”大家聽取他的意見,經過多次討論分類標準:美工紙、圖書、衛生紙、報紙、票據、相片、存折錢,紙箱放建筑區當作整理箱,包裝盒、打印紙、電光紙、舊掛歷放在美工區,一些牛皮紙、宣傳海報、廢舊報紙、廢舊圖書鼓勵幼兒自由活動。

  有了各種紙,孩子們主動探究紙的玩法,有的人用報紙和掛歷紙撕成曲折、復雜的大迷宮,因報紙薄、軟很容易成功;有的人圖書紙折出形象逼真的小動物,書皮滑、硬容易散開;有的人用卡紙和電光紙剪“奧特曼”,電光紙薄、好剪,更能突出栩栩如生的個性;有的人用寬窄不同的紙條,卷出大小不同的花朵、小雞、輪胎;還有的利用彩紙條編織漂亮的花手絹?吹胶⒆觽冃燎趧谧鞯某晒覀冊O置了不同展臺,為每個幼兒搭建展示成果的機會。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始終保持探究的目的和興趣,他們在觀察、發現、操作、大膽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紙的共性: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同時,能耐心聽取大家的合理意見,理解并接納同伴的觀點,積累了很多經驗,學習了相關知識,提高了交往技能。

  四、“紙”承載幼兒個性的發展不同

  折紙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廢舊打印紙、書皮、舊掛歷很硬,不宜定型,折完了就散開。我指導他們利用這個特性,折小扇子當紙橋。他們還利用其他紙分別折成大小、寬窄不同的紙橋,找來型號不同的鐵釘,放在橋面上。他們反復嘗試同一種紙橋,承載鐵釘的數量。他們分工合作:一人觀察橋的“質量”,一人邊小心翼翼的放鐵釘,害怕紙橋倒塌。他們還有新發現,在橋墩的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又大又寬又硬的紙橋承載鐵釘的數量多。

  通過一周的活動,女孩子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她們特有的細心觀察、分工合作、反復實驗、真實的記錄數據、得出另人信服的`結論,體驗紙的軟硬不同,影響承載的結果。

  五、探究紙吸水快慢不同,感悟生活中應用的

  探究紙吸水的快慢不同,更貼近孩子們的實際生活,幫幼兒體驗牛皮紙、餐巾紙、打印紙為什么會用在不同的地方。孩子們用同樣大小的三種紙折成平底的“烏篷船”,放在水盆里玩“開船”的游戲。他們發現,雖然要求同時放紙船,但還不能保持同時入水。由于水與紙船接觸的先后不同,他們認為這樣比較時不公平,各抒己見。商討的結論是,把紙船先放好,再往盆里慢慢的倒入彩筆水,更便于大家觀察。幾次試驗后,他們一致認為餐巾紙軟、薄、空隙大,吸水快整個船最先濕透了,所以用它擦嘴;打印紙硬、光滑、潔白,畫畫、打字墨跡很快干了;包書用的牛皮紙,表面有一層很薄的塑料紙,水撒在上面,不易滲到里面,吸水最慢,保護圖書。

  六、節約用紙、保護環境

  你知道造紙的主要原料嗎?木材。據有關專家計算生產一噸紙張需要用17棵樹木。因此我們創設《我是節“紙”小能手》專欄,同一張紙你能怎么用,如正反面都畫出漂亮的圖案制作成圖書,供大家欣賞;舊報紙、掛歷等卷成紙筒做成書包、掛飾,美化環境。家長鼓勵孩子在家里獨立創作。做每個人要從小節約用紙,這樣就能保護樹木,樹木多了空氣清新,身體更健康。

  個人反思

  “紙”的主題探究活動進行了四周的時間,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從孩子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對生成課程中教師的角色定位,也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尋找、發現,做幼兒與生活的牽線者。

  “幼兒是在生活中成長、在生活中學習的,生成課程的內容來源于幼兒的實際生活,組織實施也是在生活中得以實現的。所以,教師要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大膽地尋找、發現與主題有關的資料,要作為幼兒與生活的牽線者,讓他們與生活中的人、事、物聯系在一起,從而獲得知識,與人交流、合作、分享等等。

  二、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做活動材料的提供者、活動的觀察者、支持者。

  生成課程的價值就在于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他們在滿足內在興趣、需求的基礎上,自主地探究某一問題,從而達到自我建構、自我完善的境界。為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能使幼兒通過自己的活動得以發展。在幼兒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觀察,懂得他們的興趣和需要,當他們剛萌生一種很好的想法時,教師就要像放大一張照片一樣把它放大。

  三、鼓勵幼兒大膽動手操作,大膽實踐,做幼兒活動的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

  沒有自由,就沒有創造。“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這些想法在幼兒的頭腦中原本是沒有的,若成人不橫加管束,他們會自由思維,自如地運用材料,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使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所以,教師在活動中應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去探索、操作、實踐,而教師的角色應定位于支持者、幫助者、引導者上。

  同伴研討:

  本主題活動,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首先:教師結合《綱要》目標,分層次設計活動過程,每個過程目標明確。幼兒參與積極主動,能照顧到個體差異,活動過程中真正的體驗到快樂和發展。其次:幼兒從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地參與,教師尊重幼兒的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展示自我,培養自信。最后:家園配合,共同參與活動,贏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從重視知識傳授過度到能力、素質的培養。

  《紙船吸水快慢》的活動,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了解到紙質地不同,吸水快慢不同,人們利用這一特點,發揮紙不同作用。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主動參與、分工合作、聽取同伴的意見敢于質疑,這些都是以往很少見的。(dujuan)

【紙高氣昂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半張紙》教學反思07-04

染紙教學反思07-02

紙的發明的教學反思04-13

《紙魔方》教學反思12-05

紙的觀察的教學反思03-30

《紙藝》的教學反思09-12

紙浮雕的教學反思01-20

《紙的發明》的教學反思范文04-29

《紙的發明》教學反思范文11-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99页 |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 在线看AV永久免费 | 无遮挡国产精品网站 | 午夜福利精品导航凹凸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