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能干什么語文教學反思
師傅:我覺得我寫的有點牛頭不對馬嘴,老是覺得有點不對,嘿嘿。你有空了幫我看看,哪里沒對給我說說下來改一改。
一分鐘能干什么——教學反思
這是我上的第二次教研課。這次教研課個了許多和以往不同的收獲,想法上的一些變化。下面就對其簡單說說。
一、 對課堂氛圍的一點新認識
以往教學中,在心目中有一個這樣的定義,活躍的課堂學生會掌握的更好一些。但這次課下來,讓我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安靜的課堂并不代表不是一堂精彩的課。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思維上是否活躍,學生真正的投入到課堂中來了,有了新的認識,思維的撞擊所顯現出來的才是真正的課堂氛圍。
二、 對學生思考方式的一點認識
對一分鐘能干什么進行教學設計時,當初只是從正向的來思考如何設計,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后來經過羅老師一說可以反過來,一分鐘可以寫15個字,如果寫15個字不就是剛好1分鐘嗎?真的覺得教學太巧妙了,一句話便把問題分析的更好。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從不同的思路來考慮問題,是自己思考問題的思維多元化,同樣這樣也影響了學生的思維。
三、 課堂節奏的新感覺
本次課在上課的`感覺并不覺得過得很快,在前半段時間都是以活動為主,沒有覺得進行得很熱烈,反而覺得比較緩慢平淡,
但最后表現出來的結果是孩子們在這樣的節奏中獲得的東西要多一些,更加清楚一些。回想以前上課的內容仿佛是快樂些,換個方式來說并沒有講到位,在完成一個小結沒有總結沒有短暫的停留,而是沖沖的進行下一個環節中去了。這樣停留的時間并不是浪費,對于學生還說是很好的整理時間。
在關于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給予準確是評價。并且在孩子回答的過程中要提取孩子回答的有用信息,一方面肯定孩子的思考,另一方面給其他孩子引導正確思維方向,可以清晰明了的把問題有效的解決清楚。
四、 困惑、成功的課的定義
上了課下來,學生掌握的還好,教學內容也完成的還好,老師的評價都還好,這就是上了一節進步很大的課?我很困惑,怎樣去評價一節課的好壞:第一:老師的講解好,第二:學生掌握的很好,第三:教學設計好。但在以前都經歷過老師講的很好但學生不來勁,但也覺得上的好呀,還有學生表現的很好,老師講解的并不是特別的出色,但也覺得一節很好的課,同樣也有覺得教案很好,當上出來就不對味。上了課下來很困惑一節好課到底是怎樣的?同時很關心一個問題,考試中到底看的是哪方面喃?
我去看了自己上課的視屏,覺得新奇,但又覺得平淡。總結原因是自己離成功還很遙遠,加油。
五、 沒有明白怎么樣的填充課堂,讓課堂飽滿,豐富,內容不多于同時有實效。
通過上《一分鐘能干什么》,再一次的認識到小學的內容其實并不是那么單一、那么簡單,至少對于孩子還說是這樣的。回過頭來看看數學書上的教學內容,很簡單并沒有多余的東西,但按照書本上的來講解沒有其他形式的豐富,可能很多孩子對于一分鐘到底能干什么理解的還不是那么好。比如:看動畫片、請小朋友起來走走看用了多少分鐘,聽歌估計時間等。在有了這些內容,還要調整班上小朋友的上課情況,才可以做到比較有效。
同時在想這次是羅老師和馮老師積極的指導幫助下完成的,要是自己來完成,我該從哪些地方來完善內容。想一想從的課后作業、練習題、網上資源,還有便是下來對學生掌握情況及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分析。比如:在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和秒針之間的關系時,一個孩子就說了秒針再走分針也在走,但我沒有直接追問下去,而只是簡單的評價了一下,請了另一個孩子回答,結果另一個孩子回答的和上一個孩子差并不多,在這里如果提示語是:他們分別走了多少格?就會有效地引導孩子解決了問題。
六、 改進和努力方向
上好課不是一下就可以做到的,在平時教學中就要不斷地積累經驗,對孩子上課的表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和實際達到的教學目標進行對比。進行及時的反思,哪些是平時課堂上做的好的,那些事課堂上做的不好的。在每次上課前做好課前準備,同時下課對個別孩子進行必要的輔導,不但可以幫助孩子及時彌補不足的地方,才可以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他們是怎么想的,在教學時什么地方是該注意的,是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孩子才會理解的更好,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通過這兩次的上課,收獲很多。解決這些困惑和彌補這些不足的地方靠的是不斷地努力和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一分鐘能干什么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能干的小手》教學反思07-06
《一分能干什么》教學反思01-08
《一分能干什么》教學反思09-12
《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學反思10-23
《一分能干什么》教學反思01-08
北師大版《一分鐘能干什么》教學反思06-26
《一分能干什么》的教學反思范文08-31
《一分能干什么》教學反思范文09-01
語文S版《能干的鐘點工》優秀教學反思07-16